宁远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对历史的影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宁远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公元1662年,后金兵大举南侵,直逼山海关。明朝广宁巡抚王化贞率领的14万大军,与金兵一触即溃,只好往关内节节败退。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大为震惊。少数人主张在关外抗击金兵,大多数人却主张放弃关外的大片土地,退守山海关。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失败的阴影。

就在满朝文武拿不定主张的时候,兵部主事袁崇焕,单身匹马悄俏到关外去查访。在山上,他碰到一位砍柴的老农,就向他询问这里战前战后的情形。他认真地听着这里今昔的变化,仔细地进行分析。

几天后,他回到北京,径直来到议事堂,对在场的大臣们说:“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可守此关隘。”朝廷在进退难定之时,只好接受他的自荐,派他到关外监督军事,拔给他20万饷银,以招募溃散的兵士。

袁崇焕一到辽东,便马不停蹄地往关外70里的前屯赶去。他在虎狼出没的荒山野岭里走了大半夜,颠簸得人疲马乏,直到天敲四鼓才赶到目的地。

守屯官兵见当朝兵部主事亲临前线,大为吃惊,对他的豪气壮胆,更是钦佩。

为加强边防,袁崇焕提出修筑重镇宁远。可是经略王在晋是个胸无大略的庸官,拒不同意。这时,正好当朝大学士孙承宗亲自抚辽,了解实情之后,建议朝廷调走了王在晋,并全力支持袁崇焕的主张。

派他与大将满桂等人去宁远筑城驻守,再逐步收复关外失地。袁崇焕派满桂负责筑城,并经常到工地巡视。第二年,坚固的宁远新城筑成了,巍然屹立于山海关外,成为关外的一大屏障。袁崇焕与军民们在城墙上置酒祝贺,宁远城披红挂彩,喜气洋洋。

宁远城筑成后,袁崇焕令满桂、赵率教等良将加紧练兵。将士们在军营教场日夜进行攻守拼杀、骑马射箭的操练。袁崇焕根据十年来明军不敢与后金兵交锋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坚守城池,待机破敌”的战略。就命人在城墙上配备了弓弩射手,以及红衣大炮,以便在心理上战胜敌人。

宁远离京城遥远,运输困难,为了保障根草充足,袁崇焕带领将士们开荒种地,屯田储粮。宁远的防御一巩固,关外流亡百姓和四方商人,纷纷来此安居乐业。袁崇焕巩固了宁远城防后,便带领水陆马步兵1.2万人,到广宁、右屯一线巡查,然后又把防线向前推进了二百余里,在锦州一带恢复了驻军。

孙、袁复辽事业的成功,引起了祸国殃民的太监魏忠贤等人的妒忌。大学士孙承宗遭排挤被迫辞职了,魏忠贤的党羽高第继任了辽东经略。高第是个不学无木、胆小如鼠的人。他认为关外肯定是守不住的。所以一上任就下令锦州、右屯等地的守军退守山海关。

袁崇焕坚决反对,斩钉截铁地说:“兵法云‘有进无退’,既然三城已复,怎么可以轻撤呢?锦州动摇,山海关便失去了屏障。”高第不但不听袁崇焕的意见,反而主张放弃宁远和前屯。袁崇焕坚决不同意。高第一气之下,硬把宁远以北的驻军匆匆撤到关内,丢下十多方石军粮。老百姓再次逃亡,许多人死于沟壑之中。

后金太祖努尔哈赤自孙承宗守辽之后,4年不敢出兵侵扰。只得派兵在沈阳大造宫殿,凤阁龙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宫殿建成,努尔哈赤决定迁都,于是率领六宫后妃,满朝文武齐至沈阳,改沈阳为“盛京”。

不久,努尔哈赤听说孙承宗被罢了官,心中大喜。他对诸贝勒和大臣们说道:“明朝用高第这等无能之辈为经略,定会不战而逃。哈哈!”诸大臣连忙祝贺:“大汗洪福,此乃天助我主成就大业。”努尔哈赤喜之不尽,忙于1626年初,亲自率领八旗兵12万大军,渡过辽河,穿过抚顺,包围了宁远,打算南下入关,而后向明朝京城逼进。

当天,努尔哈赤率领呈太极等来到宁远城下,勒马了望,感慨地说道:“好一座坚固的城池!”接着,他又指着后金兵说道:“大金兵铁蹄下无完城,宁远虽坚,岂能挡我精兵!”说罢,又转身问孙哈兔:“卿意若何?”孙哈兔马上躬身说道:“托大汗洪福,大金兵多将广,战天不胜,攻无不克,宁远城旦夕之间当垂手可得!”

蓦然间,怒尔哈赤望见城上旗帜鲜明,戈矛林立,中有红衣大炮,更是生平未见,不觉注视多时,甚觉诧异。随着城楼上一阵震耳的鼓角声,一面大旗从城楼竖起,旗上绣着一个斗大的“袁”字。旗下一员大将,金盔耀目,铁甲生光,面目间隐隐露出杀气。

金太祖暗暗吃惊。一个贝勒大声问道:“你是何人?何不早降!”那大将答道:“我奉天子之命来此,誓死守城!”说毕,梆声一响,矢石如雨点般向金兵飞来。努尔哈赤慌忙率众回营。坐定后,众贝勒请求立即进攻,努尔哈赤道:“此人英勇善战,不可轻举妄动。且先养息一天再说、”当夜,袁崇焕集合众将,刺破手指。血书立誓,誓与城池共存亡。

将士们见主将如此忠贞不屈,深受感动,都愿与后金兵决一死战。宁远城中的百姓也纷纷拿起武器,自动参战。袁崇焕令满桂严守四门,谨防奸细。又传檄前屯、山前关守将赵率教等作好与后金兵决战的准备。

一切安排就绪后,袁崇焕又派人星夜驰往山海关,向高第告急,消他速派兵增援。高第畏金如虎,而且怒气未消,深恨袁崇焕不听号令,拒不发兵相助。

两天后,努尔哈赤果然率兵猛攻宁远。一时万马奔腾,如波涛翻滚。宁远城下护城河宽水深,马不能过,后金兵争先下马泅水过河。后金兵虽惯于爬城,这次抢登城头却遭到失败。原来袁崇焕在敌兵进攻的前一天就下令在城墙上泼了水。

时值严冬,水结成冰,又硬又滑,爬城的金兵都纷纷滑落下来。金兵也不气馁,滑下来又往上爬。袁崇焕亲自在城上督阵,明军万弩齐发,射死金兵无数。努尔哈赤暴跳如雷,孙哈兔连忙举起明晃晃的大刀,逼着后金兵不得后退,继续爬城。

因城上箭如雨下,后金兵只好手持盾碑一步步往前挪动。袁崇焕见弓箭射不到金兵,就命令放滚木擂石。后金兵刚爬到一半就被砸得血肉模糊,惨叫声与木石滚落声混杂在一起。努尔哈赤又命令后金兵搬来撞车。



  • 让袁崇焕成名的宁远大捷是一场怎样的战役?
    答:然而无论如何,击毙努尔哈赤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明确史料可以证明。可能后来有人也意识到了这个牛皮吹大了,毕竟宁远之战之后几个月,努尔哈赤本人还亲征蒙古,接见使者。于是,击毙变成了击伤,然而这个说法依然经不起推敲。宁远城的红衣大炮现在依然还在那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实地去参观一番。这种火炮发射...
  • 什么是宁远之战,大汗殡天?
    答: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中外史家和民间传说都认为他是在宁远城下被红夷大炮击伤,“耻宁远之败,遂蓄愠患疽死”。明朝方面有记载说,一炮打下之后,后金有一个大头目受伤,拿个大红毯子包着,众贝勒痛哭而退。这个大头目是谁呢?可能是努尔哈赤,也可能是众大贝勒中的一位。但是宁远之战中大贝勒们没...
  • 宁远之战时袁崇焕能重创后金,是如何做到的?
    答:历史 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 如果不是宁远之战遭受重创,努尔哈赤大概不会死于公元1626年。当然,即使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多尔衮等人也会继续与明朝抗衡。特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为了夺取天下,亲自率领清军入关。你对此怎么看?欢迎留下你的意见,让我们一起讨论。
  • 明清战争伤亡最悬殊的一战,
    答:从海面上一直打到觉华岛内的山头上,共击毙后金官兵269人,在考虑历来战争中负伤人数往往要大于死亡人数数倍的比率来看,觉华岛之战,后金的伤亡可能高达千人以上,还不排除后金对伤亡有所掩盖,甚至不亚于几天前发生在附近的宁远保卫战(后金记载伤亡500),岛上军民能在没有援军和兵械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如此杀伤,依然...
  • 宁远大捷被称为“明军首胜”,有什么了不起之处?
    答:更重要的是,在宁远之战中,后金已经占据了锦州一线,而明军被逼到了宁远一线。换言之,明军被逼得倒退两百里,结果后金主动撤军了。这种行为,怎么看都不像对山海关有企图的样子。 根本原因就在于:攻打山海关,不符合后金当时的利益。 当时的后金,东边有朝鲜、西边有蒙古、腹心还有一个擅长打游击战的毛文龙。对于后金而...
  • 1626年的1626年-大事记
    答:1626年8月27日,丹麦军在巴伦山麓卢特被梯利率领的帝国军击败。1626年9月11日,荷兰人彼得米纽伊特从印第安人那里只花了24美元就买下了曼哈顿岛。1626年10月20日,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在沈阳登基,是为清太宗。 宁远之战是天启六年正月(1626年)明朝和后金之间进行的一场战役,明军取得胜利,后金...
  • 宁远之战中的十几万八旗铁骑为何会被两万明军击败?
    答:尽管此后后金军队不断出击,征伐了不驯服的蒙古喀尔喀部,也警告了朝鲜,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可是,宁远之战的影响在努尔哈赤的脑子里挥之不去。况且,他还在战场上受了重伤,并于不久后去世。应该说,宁远之败,无论是对后金还是努尔哈赤本人来讲,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宁锦之战会爆发,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答:皇太极惶恐之下五鼓撤兵,路过小凌河,对城墙大发神威,毁城而归。结束语:宁锦之战完全可以说是皇太极的一时头脑发热。明末这段历史,自从熊廷弼跟奴儿哈赤死后,水准下降的厉害,原先双方的争夺,战略目的都是很明确的,高手对决那叫一一个精彩。现在换成袁崇焕、皇太极之流,简直是无头苍蝇,打起来看似...
  • 明朝历时276年,其间发生了哪些大事?
    答:5、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或称京师保卫战、明京师保卫战、北京之战、明保卫京师之战,是指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攻打明朝首都北京,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开始的一场首都保卫战。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也被俘,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危急之时时任...
  • 历史上宁远之战中的主要将领是谁?
    答:宁远之战的将领是袁崇焕,在历史上大家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不过因为一些原因,他的形象慢慢的提升了起来。而且也可以看到他的功罪争论从明清时候一直到现在都有争论,而且大家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舆论,有些人觉得袁崇焕其实是民族英雄,也有人觉得袁崇汉是汉奸。大家觉得袁崇焕是汉奸,是因为他将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