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之战时袁崇焕能重创后金,是如何做到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宁远之战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的第一次失败,对努尔哈赤打击很大。下面,听史料编辑讲一些他的故事。

宁远之战是公元1626年正月(明开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后金在宁远(今辽宁兴城)与明朝交战。明朝称之为“宁远大捷”。在这场战争中,明军胜,晋军败,这也是明军第一次与晋军作战。宁远之战之前,明朝与后金(清)之间爆发了多次战役。不过,损失惨重的基本上是明朝。如抚顺之战,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将士攻占抚顺城。又如萨尔湖战役,是努尔哈赤在萨尔湖(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和萨尔湖附近反击明军四路进攻的战役。基于此,宁远大捷的意义自然十分重要。而且,对袁崇焕来说,宁远之战也是他一生的功名之战,使他成为明末抵抗后金(清)的名将。

1

首先,抚顺之战和萨尔湖之战之后,后金和努尔哈赤无疑是战火纷飞。特别是努尔哈赤,制定了攻占辽西和山海关的计划。如果 历史 真的朝着努尔哈赤想象的趋势演变,那么清朝的建立时间无疑会明显提前。当然,努尔哈赤的梦想最终还是被袁崇焕击碎了。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领六万八旗将士于今年正月十四离开沈阳,17日西渡辽河,到达宁远。这里是宁远,指的是宁远围,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面对后金最精锐的六万八旗将士,此时孤城宁远的守军不足两万人,前有强敌,后无援兵,显然陷入了非常危险的敌人。在此背景下,本可以撤退的袁崇焕并没有选择撤退,而是决定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来抵抗后金大军。

/



宁远之战,袁崇焕分总兵满桂、中尉左辅、参战总兵祖大寿、中尉朱梅,镇守城东、西、南、北。还有,袁崇焕

危难时刻的无所畏惧,鼓舞了明朝将士的士气。众所周知,在古代 历史 上的战争中,士气和战斗意志往往对战斗的走向起着重要作用。当然,袁崇焕作为一个成熟的大将,如果手里只有这几张牌,无疑是鲁莽的。对此,明朝军队除了鼓舞士气、加固城墙外,作为城池守卫者,还有十一门西洋大炮。完成上述准备后,明朝虽然守军只有2万人,仅为后金军队的三分之一,但战斗意志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公元1626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军到达宁远,切断了宁远与关内的联系。

III

在努尔哈赤看来,宁远已经是一座孤城,于是他派人去劝降袁崇焕,认为可以不流血就攻下这座城。但据《明熹宗实录》《清太祖高实录》等史料记载,袁崇焕命令罗力等人向城北的后金军大营燃放西洋大炮,后金军伤亡惨重,被迫将大营西迁。对于努尔哈赤和后金八旗将士来说,显然他们没有预料到这些西方大炮,至少他们对西方大炮的威力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之后,努尔哈赤继续攻城。在后金占有兵力优势的背景下,明朝大将袁崇焕亲自扛土搬石,堵住缺口,血染战袍,成功化解了后金一方的攻势,让对方继续付出重大伤亡。

/



最后,在宁远之战中,后晋军攻城受挫。与此同时,明朝大将毛文龙出兵攻打金后方永宁,努尔哈赤率部回师,于2月9日返回沈阳。值得注意的是,宁远大捷后,努尔哈赤情绪低落,于1626年8月11日(明开六年,金天命十一年)去世。努尔哈赤病逝后,皇太极即位,改后金为清王朝。因此,宁远的胜利不仅使后金军队付出了伤亡的惨重代价,也使明朝在与后金(清)的较量中首次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同时也对后金和清朝的 历史 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

如果不是宁远之战遭受重创,努尔哈赤大概不会死于公元1626年。当然,即使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多尔衮等人也会继续与明朝抗衡。特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为了夺取天下,亲自率领清军入关。你对此怎么看?欢迎留下你的意见,让我们一起讨论。

  • 宁远之战过程介绍
    答:六、历史评价 宁远之役,就总体而言,就战术而论,历史的结论是:努尔哈赤兵败宁远。明朝与后金的宁远之战,以明朝的胜利和后金的失败而结束。明朝由“宁远被围,举国汹汹”,到闻报宁远捷音,京师士庶,空巷相庆。宁远大捷是明朝从抚顺失陷以来的第一个胜仗;兵部尚书王永光向皇帝盛赞袁崇焕的功绩,称...
  • 宁远大捷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答:1、宁远大捷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宁远大捷也就是宁远之战,是发生在公元1626年,大明和后金之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最后以大明击败了后金而告终,这时的明朝已经逐渐走向衰败,而后金才刚刚崛起,指挥这场作战的明朝将领是袁崇焕,但是当时袁崇焕是在备受排挤,人手严重不足,承受极大压力的情况下打赢的这场...
  • 袁崇焕一生的两大战役:炮击努尔哈赤,重创皇太极
    答:也即袁崇焕镇守辽东期间,不仅重创了后金,更提升了明朝抵抗后金的决心。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 在袁崇焕镇守辽东之前,后金在辽东战场上可谓屡获胜利。比如袁崇焕中进士的公元1619年,明朝和后金之间爆发了萨尔浒之战。此战,明军共...
  • 袁元素宁远大捷
    答:面对八旗军的强攻,袁崇焕以火炮坚守,金启倧英勇牺牲。战役中,宁远守军击退了后金军队,据统计,后金损失一万七千多人,而袁崇焕因此被封为“安边靖虏镇国大将军”。努尔哈赤虽然声称要攻破宁远,但最终未能得逞,反而遭受重创。朝鲜史书记载了袁崇焕在宁远之战中的冷静指挥和有效战术,展现了明朝军队的英勇...
  • 明朝宁远之战详细过程
    答:袁崇焕:主要事迹:指挥宁远之战。主要活动区域:宁远。遗迹、文物:宁远城。宁远大捷明朝失去辽河以东土地之后,后金与明朝继续在辽西进行军事争局:第一局是广宁之战,第二局是宁远之战,第三局是宁锦之战,第四局是大凌河之战,第五局是松锦之战,第六局是山海关之战。其中山海关之战发生于顺治朝,主要是同李自成...
  • 宁远之战
    答:谁曾想到宁远之战过去仅半年,努尔哈赤就去世。宁远,位于北京和沈阳之间的辽西走廊,距离山海关区区60公里,是东北进入关内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1626年正月十五日,68岁的努尔哈赤率领号称十万大军,攻打袁崇焕坚守的宁远,这年袁崇焕刚满43岁。 在努尔哈赤面前,袁崇焕只是晚辈,可这场战役,袁崇焕就要...
  • 袁崇焕宁远大捷
    答:正月十四日,后金军队渡过辽河,面对右屯守将周守廉逃走和松山守将左辅撤退的局势,袁崇焕与满桂、祖大寿等将领集结守军,誓守宁远。他们命令陈兆阑和徐敷奏率军入城,左辅朱梅提供外部援助。袁崇焕还通知前屯赵率教和山海关杨麟,对逃兵进行严惩。在努尔哈赤声称将率三十万大军攻城并要求袁崇焕投降时,...
  • 宁远之战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呢?
    答:宁远大捷是毫无争议的一次大胜,虽然只是艰难的保卫战,却也是第一次对后金作战取得的胜利,并且在这场战争中,袁崇焕找到了应对后金的战略战术——防守反击。骑兵是其杀手锏,那么正面硬刚获胜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配合坚城大炮打防守反击,却是伤亡最少,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是他这次悟道,却也为之后...
  • 袁崇焕的宁远大捷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答:在世人称颂宁远大捷的时候,很少有人关心与此同时发生的一次战斗——觉华岛之战,确切地说,应该是觉华岛惨案。觉华岛,孤悬辽西海湾之中,距离宁远三十里,位置冲要,是明军囤积粮草的重要基地,设有水军保卫。因为后金没有水师,所以正常情况下,其安全自然是无虞的。然而,海面冬天结冰...
  • 宁远之战中击败努尔哈赤全靠袁崇焕
    答:袁崇焕战后向朝廷提出的奏折中,也指出:“辽左之坏,虽人心不固,亦缘失有形之险,无以固人心。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城用大炮一策。”可见,红衣大炮这种新式武器在明金战争后期已经成为决定双方胜负的一个要素。宁远之战对长期以来傲视中原的满洲贵族也是一副清醒剂,大炮的厉害迫使他们开始向自己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