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养幼儿“数感”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5
如何培养幼儿数感

  导语: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如何培养幼儿数感   一、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1、建立数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标志。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以往的数学教育过分强调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忽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在学生中往往出现一张床的长2厘米、一个鸡蛋的重2吨、学校操场的面积1平方米等笑话。《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目的就在于克服数学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倾向,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感能让学生数学地理解和认识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怀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例如,一位学生家里收到8袋花生,如果出售可以换到多少人民币,就要估计每袋有多少千克,每千克是多少元。又如,一位学生去文具店买练习本、铅笔、墨水等学习用品,就要考虑购买每种文具的数量、单价,应带多少钱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在这这个过程可以逐步地学会用数学思考的方法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可能需一种以上策略,必须自觉主动地与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建构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数学模型。具备一定的数感是完成这类任务的重要条件。例如,怎样为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全体动员编码,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没有固定的解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编,而不同的编排方案可能在实用性和简捷性上是不同的.。如从号码上就可以分辨出班级,区分出男女生,或很快地知道一名队员是参加哪一类项目等。
  二、培养儿童数感的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不只是用计算能力的高低和解决书问题能力的大小来衡量的。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这是具有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数感。但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逻辑顺序,使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就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摄取生活素材,让学生感知数。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具有量化的意味。因此,在认数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根据所学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数、体察数、感知数,让他们感到数就在身边,而且每天都离不开数。
  如在教学认识数时,开展了“天天和数交朋友”辨论会,有的学生慷慨陈辞:“早晨要看手表几点起床;打电话要看电话号码;进教室要看几楼几班……我们每天不和数打交道就不行”。
  再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鞋号;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号码、住宅的门牌号、汽车和摩托车牌的号码、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居住区的邮政编码;自己喜欢的某本故事书有多少页、1页大约有多少字,到菜市场买菜,各种菜的价格;到商场购物要看商品的标价付钱,这些标价、购物的钱款都是有具体意义的数。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数的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2)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表达数。
  抽象的数学符号不是表示数的唯一方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会使学生切实了解数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数感。如通过数学故事向学生介绍古代人们用“结绳记数”方式表示数、用算筹进行计算等。
  (3)开放思考空间,让学生学会找数、说数、用数,并从同伴表达的数据信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用数描述和交流。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后,我设计了“家庭中的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自家中的“数”到课堂上交流。学生搜集的数简直是五花八门:储蓄存款有多少,一个月用多少度电,用多少吨水;家里有多少本书,多少件衣服,多少个碗;地面铺了多少多少块地板砖等等。还有的学生从中提出质疑:小明家一个月要用390度电,平均每天要用多少度电?如果按每度电5角钱算,一个月要用多少电费?怎样节约用电?……学生把具体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体现了学生用数产意识,并在交流中培养了数感。
  2、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数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能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有21个同学到公园游玩,每条船最多可乘5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怎样乘船最合理?”学生通过计算21÷5=4……1,学生体会到,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商4和余1表示什么意思,得出必须用5条船才可以,然而这只是一种解决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析得出,还可以3条船上各乘5个人,另外两条船上各剩3人;或一条船上乘5个人,另外两条船上各乘3人;或一条船上乘5人,4条船上各乘4个人等多种方案。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操作活动:
  (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4袋)。
  (2)数一数:学生数,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
  (3)掂一掂: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
  (4)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保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下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自感受,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借对苹果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培养了学生的,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何培养幼儿数感   一、参观法
  “数感教育”应从幼儿入园时做起。幼儿刚入园时对园内一切都感到新鲜,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进行数感培养,十分有利。具体做法是在带领幼儿参观校园时,一边观察一边数数。这里有一棵树,两棵树……或一盆花、两盆花……那里有一间教室、两间教室……或一间教室里有一张桌子、两张桌子……把周围事物数量化,最好预先创设数量化情境。据说日本幼儿园就是这样做的。前国际数学教育委主席,已故的著名数学家弗罗登塔尔创导的“数学教育数学化”思想的第一步要求,就是创设数学化情境,引导儿童观察、体验事物的数学意义,特别是教者有心,学者无意,在“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学习效果更佳。
  二、演示法
  教学时应运用实物、图画等材料向幼儿演示。如数的守恒与可逆这两个概念十分重要,心理学家皮亚杰称它们为儿童智力水平的标志之一,但幼儿缺少这方面的实际体验,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向全班幼儿进行演示,边演边讲:老师把5根小棒分成2堆,一堆是2根,另一堆是几根?再把两堆合起来成了几根?老师把5根小棒散开放,小棒占的地方大,根数有没有多?等等。也可演示皮亚杰守恒实验,用形状不同、体积相等的玻璃杯和红墨水,向幼儿演示。把杯口大而矮的一杯红墨水倒入杯口小而高的杯内,问幼儿红墨水有没有多?幼儿很感兴趣,培养了等积变形的守恒感。
  三、操作法
  幼儿最喜欢动手,通过动手活动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操作法是帮助幼儿形成数感的极为重要的教学法。学习数序时可以让幼儿自己摆学具,如豆子、小棒、算盘子等;学习数的组成和分解时,也可以让他们用塑料片等进行拆、拼等。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比它小的数,这几个小的数又可合成一个较大的数(原数)。从而积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加关系和互补关系的感性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幼儿的双手是个“宝”,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手指与大脑联系最密切,脑指挥手,手教会脑,“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语)。让幼儿多动手可以使幼儿更聪明,且越是智力迟钝的幼儿,越要多动手。十个手指是幼儿随身携带的计数器,应充分利用十个手指数数和计算。不让幼儿利用手指数数和计算是不明智的做法。
  四、比较法
  比较是使幼儿增强数感的有效方法。如要使幼儿认识8比7大1,可用实物或图画进行比较,看一看究竟谁多?多多少?教师用彩色粉笔画红色的正方形、黑色的三角形,比较□□□□□□□……7△△△△△△△△……8。也可让幼儿自己用学具(或玩具)摆弄,然后概括出8比7多1,7比8少1;7在8的前面,8在7的后面;比7多1的是8,比8少1的是7等。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使幼儿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用数学语言概括。也就是用“词”给表象定影,帮助记忆。如果能在演示和操作后让幼儿合上眼睛想一想刚才的演示和操作过程与结果,能使表象更清晰稳固,容易再现。
  五、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最有活力和充满喜悦的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游戏中最能表现出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应充分利用游戏手段,帮助幼儿建立数感。如玩“食堂”游戏:可让一个幼儿扮采购员买萝卜、青菜、青瓜、鱼、蛋、鸡等。让其他幼儿验收,看谁说对数量。又如玩“饭厅服务员”游戏:一个幼儿扮服务员,在桌上放好8只饭碗、8双筷子、6瓶饮料、4瓶酒、5碗小菜、一盆汤等,让其他幼儿说出它们的数量。“送信”游戏:黑板前面放着每户人家的信袋,信袋上写着1,2,3……幼儿手中各拿着1至10的数字信封,分别插在应放的信箱上。这种游戏可分组竞赛,看哪一组先送完。可以由一个小朋友报题,其他幼儿抢答,看谁先答出;先答出的同学获命题权,也报一题,其他幼儿抢答。如此,幼儿兴趣高涨,不知不觉提高了计数、语言、想象能力,发展了思维敏捷性等良好的智力品质。

什么是数感?这是家长培养孩子数感时必须搞清楚的首要问题。
数感(Number Sense)指的是人对数字的应用能力,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数感是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建立数感,有助于孩子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数感思维表示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是一种基本数学素养。简单一句话概括,数感就是对数字的感知能力。举个例子,孩子见到一堆糖果,就能感觉到大概的数量;见到前面的隧道洞口,就能感觉那辆想要通过的卡车可能会过不去;还有对速度、长度、大小的各种感觉,这些都是数感的表现。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分享几个日常好用的方法。(1)培养数感,首先让孩子看见数学
要培养好孩子的数感,首要的就是让数字变得有意义。比如说,孩子想学习“1”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苹果,或给他一个橘子,告诉他现在手中的这一个玩具,数量是“1”。在有一个苹果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苹果,这里的数量是“2”。通过日常的生活经验就可以积累起一些数学上的概念。例如,大和小,多和少,远和近,高和矮前和后。“我们家住在4楼,那5楼是不是比4楼更高一点?水果店有那么多香蕉,我们是要多的那一串,还是少的那一串?我们要去楼下的商店买东西,是去近的那家小店,还是去远一点的超市?”
(2)培养孩子数感,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数学
数感的建立都需要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数学学习离不开在孩子脑中建构出一个真实的形象。与其让孩子用抽象的算式来表达“?+?=10”,不如和他做游戏。给他任意几个积木块,如果给他的数量是5,让他再从其他积木那里再加几个,加一个,就往后数一位,直到组成10为止。通过不断的实物操作和图像演练之后,才能够理解数量变化的规律,还可以推导出其他的方法。慢慢的孩子就知道,10分成8和2,或者分为6和4,甚至还可以是5+3+2。将这些数学知识通过具象的游戏化方式呈现,孩子也会更容易接受并理解。
(3)培养孩子数感选择工具很重要
很多家长非常清楚培养孩子数感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要真正帮助孩子有效地建立数感,偶尔的积木游戏难免太过单薄,但大多数家长并不具备专业的引导方式和知识体系,也因为平时时间紧张无法亲自手把手进行孩子数感培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谓“玩中学”,“玩”是其中的重点。数学星球的【数感学园】将数学知识点融入游戏,在游戏中呈现各种学习原理,利用游戏化学习理解,把游戏闯关变成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严谨的数学知识和趣味游戏相结合,采用有趣好玩的游戏化学习方式。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数学家,只有选择正确方式和高效工具,就可以让孩子从小爱上数学。

一 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 体验生活,在生活实例中启蒙数感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

1.联系身边事物,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所具有的量化的意味。例如在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计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格尺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甚至理解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2.感受生活实例,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实例,并从中深刻领会数学知识,不仅能使学生加深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采撷与数学相关的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有些同学不理解5-0=□,我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5-0=5?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纷纷举手:生1:我的想法是:比如说有5个苹果,吃了0个,也就是一个都没吃,所以还剩5个,5-0=5。生2:今天妈妈给了我5元钱,我现在一点也没用,还有5元钱,列式5-0=5……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明确了不管5个苹果,5元钱还是其他物品,只要减去0,就都是从5个东西里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都没去掉,所以5减0还是等于5。从而在这些生活实例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了数感。

三 活动激智慧,在活动中发展数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1.构建活动平台,让学生感应数在何处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把握数的大小、顺序等相对关系,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应数无处不在,体验数感的存在。如为了让学生感应信息数字化,教师构建一个活动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父母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抄下并且解读。当明白了身份证号各位数字所代表的信息后,请学生当一次校长助理,仿照身份证号码的设置,为学校设计全校学生的学号。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应到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数就在生活中。

2.开放活动时空,让学生感受数有何能

  学生对数学一般有枯燥无味、神秘难测之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开放活动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之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在认识厘米、米以后,我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结合估算实际丈量校园内某一地方的长度,进一步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

斯坦福的教授曾经说过,在中国传统的数学教育下,孩子在中学时期就会陷入数学“瓶颈”,从小学习的各种算数和练习,越到后面越起不到作用。其实家长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培养孩子的“数感”,从而帮助他打破“数学瓶颈”。首先就是要多鼓励孩子玩数字游戏,毕竟很少有孩子会在数学课堂上燃起对数学的兴趣,他们大都是通过数字游戏才爱上数学的,所以数字游戏可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其次就是在孩子遇到数学难题时,家长不要打击他们,应该多鼓励他,站在孩子的思维上寻找答案,这样才能让他意识到错误。最后就是在学数学时,家长不要要求快,毕竟速度和数学能力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家长逼迫孩子的话,很容易增大他们的压力,严重还会让他对数学产生厌恶感。


在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时候,家长还是要学会顺其自然,毕竟学习这些事是急不来的,还是需要让孩子慢慢接收,这样才能让他爱上数学。



如何有效培养幼儿“数感”,家长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数感。一句话概括,数感就是对数字的感知能力。下面分享下如何培养学生数感的几点方法:
一、要培养好学生数感,首要的就是让数字变得有意义。比如说,孩子想学习“1”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苹果,或给他一个橘子,告诉他现在手中的这一个玩具,数量是“1”。在有一个苹果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苹果,这里的数量是“2”。通过日常的生活经验就可以积累起一些数学上的概念。例如,大和小,多和少,远和近,高和矮前和后。
“我们家住在4楼,那5楼是不是比4楼更高一点?水果店有那么多香蕉,我们是要多的那一串,还是少的那一串?我们要去楼下的商店买东西,是去近的那家小店,还是去远一点的超市?”
这些对话让数学成为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是用感受,而不是用逻辑来思考这个世界。
二、培养学生数感,要让孩子体验数学
数感的建立都需要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数学学习离不开在孩子脑中建构出一个真实的形象。与其让孩子用抽象的算式来表达“?+?=10”,不如和他做游戏。给他任意几个积木块,如果给他的数量是5,让他再从其他积木那里再加几个,加一个,就往后数一位,直到组成10为止。
三、家长应基于游戏培养孩子数感
数感培养要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让孩子从生活中感知数学,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应用数学,孩子自然会更容易接受,同时将数学知识点贯穿其中,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从运算、几何、逻辑等多方面强化课本知识点,启发孩子思考。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谓“玩中学”,“玩”是其中的重点。可通过数学游戏进行互动学习,激发孩子的兴趣,启发孩子的智力,达到有效培养数感的效果 。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数学家,只有选择正确方式和高效工具,就可以让孩子从小爱上数学。

  • 孩子的数感要如何培养
    答:导语:培养孩子的数感既是一个帮助孩子掌握所学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培养孩子对数学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数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的学习中完成。我们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建构数的概念,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感。 孩子的数感要如何培...
  • 如何从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从你的问题中分析应该是针对幼儿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所以我就从这方面来问答:亲近数学 无论是为了宝宝当前的发展,还是为了日后的发展,让宝宝亲近数学、热爱数学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不喜欢数学、缺乏数学智能的人,在其他智能方面也很难有所成就,因此,父母应该尽量在宝宝小的时候,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宝宝对数学的兴趣...
  • 想要迅速提升幼儿计数能力,需做到什么细节?
    答:2岁后,孩子身体迅速发育,自我意识开始建立,出现反抗情绪,以我为中心,总是表现出我会做、我能做,对新奇事情很感兴趣;喜欢重复和模仿别人,这期间记忆和思维都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中进行,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这一时期的数学启蒙,以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为主,同时通过儿歌、数数等,进一步加深对数...
  • 家长要怎么抓住宝宝的数学敏感期,才能让他玩转数量形?
    答:抓住宝宝的“数学敏感期”,以宝宝能接受的方式来帮助他来学习数学,能培养宝宝的“数感”,保持他对数学的兴趣,对于今后学习数学也非常有帮助。1-3岁的宝宝学习数学,要以触觉感受为主,视觉感受来配合。 不少爸爸妈妈认为,宝宝快上小学的时候,才需要学数学,数学对于小宝宝来说,太难了,而且没有意义。其实,事实并非...
  • 宝妈宝爸如何在3—6岁数感思维萌芽期教育好自己的宝宝?
    答:数学的启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可以说没有数学思维生活和学习都会受到很大影响。3-6岁是孩子数感思维萌芽期,抓住这3个重点内容,培养孩子“数学脑”。“图片式思维”是什么?以孩子3-6岁的认知水平是无法正确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的。比如,加减法则;数字的大小关系等等。3-...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那么在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一、联系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源泉。起始阶段的数学学习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生活,更是寸步难行。刚入学儿童的生活是彩色的,游戏、童话、动物、故事……不一定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也至少占有很大的比例。在认...
  • 5岁前宝宝如何做数感启蒙?学渣妈妈能用游戏教孩子吗?
    答:作为文科妈妈,我的数学那不是一般的渣。有一次跟做学前教育的朋友聊天。说起我的担心,怕娃继承了我的基因,以后学数学痛苦不堪。朋友告诉我,没人天生数学不好,孩子的数感是要从小培养启发的。我说我今天就开始让二宝学数数,朋友满脸黑线,可千万别死记硬背逼孩子数数,学不好不要紧,万一让娃...
  • 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5、从小培养 从小就可以培养简单唱数,我从幼儿开始就开始有意识的教孩子学唱“数...
  • 数学启蒙神器 | get百数板超多玩法,让数感培养变得有趣~
    答:每一步,都是孩子数感成长的里程碑。不要忘了,说明书上的连连看玩法同样精彩</,这不仅是对数字的认识,更是锻炼孩子观察力和逻辑思维的绝佳工具。最重要的是,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创造更多玩法</,让百数板成为培养孩子数感的创新伙伴,乐趣与知识并存,数感的提升就在每一次的互动中悄然发生。
  • 幼儿园数学教育怎么进行
    答:导语: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活到处都充满数学的氛围,教师应让幼儿理解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帮助幼儿获得数感,进而让幼儿理解数的概念.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