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农村新牧区文化建设要提高哪些能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二十个字方针是什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如何加强嘎查村党组织能力建设的思考
  村级党组织作为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的执政能力在农村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组织载体,承担着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改善农村牧区面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任务,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天大的责任”是基层群众给嘎查村干部画的像,也可见其作用不平凡。如何加强嘎查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农村牧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把涉及十多亿人口的农牧民的大事办好办实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加强农牧结合旗县地区嘎查村领导班子能力建设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牧区的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党组织和党员中出现了“五个不适应”的现象: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服务意识转换慢。税费改革后,嘎查村干部工作内容中管理的成分应明显下降,服务比例应逐步上升,但当前的嘎查村干部没有实现这一转换。少数嘎查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锐意进取的内在动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素质能力不适应,作用发挥相对弱。少数嘎查村干部,在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建设农村牧区和谐社会上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没有真正发挥组织带动作用。农牧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的先锋模范不突出。三是经济基础不适应,无钱办事很常见。相当数量的嘎查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影响了党组织的吸引了、号召力和战斗力。四是议事阵地不适应,配套措施跟不上。嘎查村阵地建设在牧区批量移民和农区建设中心村的政策导引下,处在“想建不能建”的“两难”境地。已经建起的嘎查村活动场所电教、图书、桌椅、取暖等设施的配套又较难。五是力量补充不适应,后备乏力人才少。农村牧区一些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中青年农牧民都转向了二、三产业,造成了“想干的不愿意干,愿意不敢的干不好”令人担忧的局面。
  二、对策建议
  (一)以人为本,配强嘎查村党组织班子,特别要选好党支部书记,打造高素质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领头雁”队伍。要以创建“五个好”嘎查村党支部为目标,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加强嘎查村党组织班子建设。一是要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大力推行“两推一选”把农村牧区的致富到头人、协会领办人、乡土人才选拔进嘎查村党支部班子。二是要按照“选能人进班子、用能人进班子”的要求,注重选拔能人书记、创业书记、科技书记、管家书记,把党支部书记配好。三是要继续推进嘎查村支部书记和主任“一肩挑”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在减员增效上下功夫。“一肩挑”是当前提高嘎查村班子办事效率、促进班子团结较好的一种形式,在实践中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四是要探索苏木镇优秀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有益做法,为嘎查村党支部班子添加活力。(二)多措并举,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特别要注意带富能力的培养,建设群众信赖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骨干队伍。一是要强化思想教育,建立农牧民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在教育内容上,重点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抓好理想信念和党的纪律教育。要不断拓宽党员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注意教育内容的思想性、实用性,解决党员功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使党员切身感到学有所得,得有所用。在教育形式上,要坚持灵活多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性,根据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层次的特点及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农牧民党员的考核激励制度。要根据新的情况和变化,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逐步实现党员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在完善“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员给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民主评议党员的各项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要设计有效载体,确立可行目标,让党员进一步“动”起来,形成讲党性、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氛围,对在工作中成绩突出,表率作用强的党员,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给与适当的荣誉和待遇,特别优秀的,要作为典型宣传。三是要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农牧民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要在开展农牧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上下功夫,为党员“无职有位、有位有为 ”创设条件。要在建立外出党员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持证率。四是要严格党员标准,建立党员队伍的自我纯洁机制。要在坚持教育、挽救多数前提下,进一步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坚决把那些思想上已经退党、不符合党员标准、不愿意发挥模范作用的人“请出去”,疏通党员“出关口”。
  (三)选树典型,培养一批争先创优的样板,特别要树立一笔带领群众率先致富的样板,以典型的作用激励整体工作水平。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典型引路是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一是要立足实践培育典型,推动面上工作。要高度重视培育、总结、表彰、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官大党员争先创优、建功立业的巨大热情,以榜样的力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榜样的力量在全党营造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二是要深入群众选树典型,建立工作标杆。只有悬殊那些从群众中走出来、得到群众认同的典型,才能引进群众感情上的共鸣,使党的先进性更加具体化;才能体现党性组织和党员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先进典型立得住、站得久、传得远,成为官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楷模。三是有全面深刻剖析典型,研究共性规律。任何一个先进典型,都应当具备引领时代潮流的品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旗帜。培育、选树、表彰、选传典型,最终目的是以先进带动一般,以局部推动整体,从而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四是要大战旗鼓宣传典型,营造良好氛围。任何典型产生广泛影响,都要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和各种新闻媒体对其进行大力宣传,使嘎查村干部议有标尺、学有标兵。典型宣传既要有高度,注意挖掘精神实质,又要注意贴近实际,用事实说话,用平时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典型精神。
  (四)优胜劣汰,建立一套嘎查村干部竞争激励新机制,特别要建立薪酬待遇自然增长机制,以增强嘎查村干部工作动力。要从增强岗位吸引力入手,建立嘎查村党支部成员岗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以“政治上激励、待遇上落实、生活上关心”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一是在党内表彰时,要大张旗鼓的表彰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带富能力强、工作业绩好、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嘎查村干部,使他们在政治上享有荣誉感。二是要实行差级工作薪酬制,建立完善的嘎查村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根据工作任务、完成质量、完成时限、工作成本、合理确定不同的嘎查村和同一嘎查村不同干部之间的工作报酬,切忌出现吃“大锅饭”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三是要探索实行嘎查村干部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制。即使进嘎查村干部职位设置定额化、履行岗位职业化、专职干部工薪化、管理考核立体化、退岗养老保险华。推行嘎查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对嘎查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给予补助,解除嘎查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乌拉特后旗从2007年开始,实行嘎查村支部书记、主任养老保险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嘎查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那么,结合鄂尔多斯市的实际,当前在新农村新牧民文化建设中应着力提高哪些能力呢?
一、 提高对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能力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牧区文化建设,要把农村牧
区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推动你那个村牧区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建立党委、政府农村牧区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落实有关部门职责,落实有关部门责任,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牧区文化工作。要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 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文化设施的承载能力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苏木为依托,以村嘎查为重点,以农牧户为对象,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旗县、乡镇苏木、村嘎查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牧区的倾斜力度,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增加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新闻媒体要加大农村牧区和农牧业报道的分量和质量,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
三、 提高农村牧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要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根据是时代的特点和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牧区题材文化产品,吧农村牧区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
四、 提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凝聚能力
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三下乡”
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多样化,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农村牧区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帮助农村牧区建设常驻不走的文化队伍。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牧区文化事业,重点捐助文化站(室)、图书室等农村牧区文化基础建设以及农村牧区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 提高农村文化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能力
要加快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通过改革增加投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大力发展农村牧区民办文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牧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牧区、面向农牧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牧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 当前新农村新牧区文化建设要提高哪些能力
    答:一、 提高对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能力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牧区文化建设,要把农村牧 区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
  • 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众多领域,内容全面、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必须全面把握、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经济是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此,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继续贯彻工业反哺农业...
  • 乡村振兴推进会上的领导讲话稿范文演讲大全
    答:加强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牧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持续推进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硬化路向自然村延伸,修补完善嘎查村内部道路。推进农村牧区电改造,全面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基础设施络,支持产地建设农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设施,鼓励企业在具备条件的...
  • 那曲传统牧区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采取的发展模式?
    答:1.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的城镇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和提升,提高能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打造和谐、美丽的城乡建设新格局。2.文化多样性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发挥那曲传统牧区的土地、气候、资源、文化等优势,加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和...
  •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文化,你有哪些好的想法或建议
    答:合理的经济发展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文化奠定物质基础。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牧区经济发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文化。【关键词】 草原生态环境 草原文化 经济发展 外部性 科学发展观 在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建设过程中,考虑到牧区的民族特点、以草原为主的生态环境,需要处理好草原生态环境、草原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
  •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答: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需要加强现代农业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具体要求包括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应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
  • 新疆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
    答:第一,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实现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增加农牧民收入是核心。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加快农牧民增收步伐。一是实施“转变”战略,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基础。按照“农牧结合,以农为主,因地制宜调整农业...
  •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答:生产发展,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4)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5)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
  • 扎实做好国土资源工作 努力促进新农村建设
    答: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如何支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立足本职,尽职尽责,提前介入,主动参与,切实把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新农村建设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80年代初,把建设社会主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