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和D同主族.A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15分)现有A、B、C、D四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是同周期相邻元素,且A

(1)氧(2分) 三(1分) IA(1分)(2)N 2 +3H 2 2NH 3 (3分)(不写可逆号及反应条件扣2分)(3)离子交换膜电解槽(2分)2Cl — -2e — =Cl 2 ↑(2分),增大(2分),22.4(2分) 略

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碳元素,A与碳元素可形成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故A为氢元素,A与D,C与F分别同主族,D、E、F、G同周期,由原子序数大小可知,C处于第二周期,D、E、F、G处于第三正确,故D为Na元素;E位于碳元素的前一主族,故E为Al元素;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故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1=6,与氢元素可以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故C为氧元素,C与F分别同主族,故F为硫元素,G的原子序数最大,且为主族元素,故G为Cl元素,(1)G为Cl元素,Cl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处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F为硫元素,硫原子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2)H、O、Na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常见化合物为NaOH,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该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的食盐水获得NaOH与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 电解 . H2↑+2OH-+Cl2↑,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2Cl-+2H2O 电解 . H2↑+2OH-+Cl2↑;(3)NaOH与Al(OH)3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2H2O,故答案为:OH-+Al(OH)3=AlO2-+2H2O;(4)含有Al3+离子的盐溶液中,Al3+离子水解Al3++3H2O=Al(OH)3(胶体)+H+,生成Al(OH)3胶体,吸附水水中的悬浮物质,用作净水剂,故答案为:Al3++3H2O=Al(OH)3(胶体)+H+.

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则D为Cl元素,B和D同主族,故B为F元素,1molC单质能与冷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H2,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11.2L
22.4L/mol
=0.5mol,故C的价电子数为
0.5mol×1
1mol
=1,处于第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F元素,故C为Na元素,A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A最外层电子数为5,原子序数小于F原子,故A为N元素,
(1)塔式元素周期表的实质是将原周期表的空隙部分进行了删除形成的,与原元素周期表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第四周期之后的ⅡA和ⅢA之间为过渡元素,各元素在周期表的物质如图:,故答案为:;
(2)用电子式表示F与Na形成NaF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
(3)K+和Cl-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的半径r(Cl-)>r( K+),
故答案为:r(Cl-)>r( K+);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A和D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
①单质的颜色为物理性质,不能说明非金属性强弱,故错误;
②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性,故氢化物稳定性可以说明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正确;
③原子半径大小是原子结构,影响元素非金属性还有其它因素,仅原子半径大小不能说明非金属强弱,故错误;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中心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故正确;
故答案为:②④;
(5)N元素能与另外三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3,则为NR3型,相对分子质量为120.5,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0.5-17
3
=35.5,为Cl元素,该化合物为NCl3,分子中N原子与Cl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则该物质的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

  •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可形成A2B和A2B2...
    答: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可形成A2B和A2B2两种化合物,可能为H2O、H2O2或Na2O、Na2O2,则A为H元素,B为O元素,B、C同主族且可形成CB2和CB3两种化合物,应为SO2和SO3,则C为S元素,D应为Cl元素,(1)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氧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第二周期...
  •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B同主族,B、C、D同周期,A、B...
    答:(1)C的最高价氧化物能分别跟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可知C是Al,D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的产物与二氧化碳反应,D是Na,原子序数之和为:13+11=24,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为8+x,则8+2x=24,x=8所以A为O元素,B为S元素,故答案为:S;Al;(2)Na、Al、S位于同一周期,随着原子...
  • 现有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A、C 位于同...
    答: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D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二者处于同主族,且能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可推知B为O元素、D为S元素;A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H元素,A、C位于同一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为Na,(1)H、O、Na、S 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具...
  • 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仅有...
    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仅有一种原子轨道,那么A只有s轨道,所以A为氢;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2,B的为1s^2 2s^2 2p^2,即B为硼;C为金属元素且原子核外P电子数和S电子数相等,那么c的为1s^2 2s^2 2p^6 3s^2 ,即为镁;D元素的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因为D的2p...
  •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
    答: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由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2,A的原子序数为14,故A为Si元素;A、B、C同周期,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故B为Na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成单电子,故C原子的3p能级有3个电子,故C为P元素;C、D同主族,故D为N元素;E是过渡元素,E的外围电子排布...
  • 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
    答: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A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A为O元素;B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则B为Cl;C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则C为Si;C、D为同主族元素,则D为碳,(1)A为O元素,含有10个中子的O原子符号为818O...
  • 今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C、B与D...
    答:(1)颜色呈淡黄色的单质为S,与S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为O,二者质子数之和为16+8=24,B、D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2倍,则B为O元素,D为S元素,A、C质子数之和为12,且同主族,二者所以A为H元素,C为Na元素,名称分别为A、氢 B、氧 C、钠 D、硫,故...
  •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D同主族...
    答:所以B是N元素;E与B同主族,且原子有六个电子层,则E为Bi元素,D和A同主族,且D原子序数大于C,所以D为Na元素,(1)B的气态氢化物为NH3,氨气分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三角锥; (2)由C、D两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的化...
  •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元素A,B同主族,B,C,D同周期,A,B的原子...
    答:C D B B,C,D都能在A中燃烧 则A为氧元素 那么B为硫元素 A+B=24 在硫元素之前的同周期元素为 钠,镁,铝,硅,磷 B的最高价氧化物为H2SO4,能与其反应的有钠,镁,铝 而C的单质能分别都能跟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 且C物质可能为纳,镁,铝 且C+D=24 易得C为...
  • 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
    答:A、B、C、D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B是O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A最外层电子数是4或6,为C或S元素,A的原子序数小于B,则A是C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D的最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