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君臣隐匿于人迹罕至的贵州山林中,最终去了哪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在西望山下的鹿窝乡三友村毗卢寺一侧的一个田埂上,嵌着一块石碑。碑额左右各刻有一字“日”“月”,字外套刻着下圆上尖的火焰图形,碑正中竖刻四个字“万古丛林”,碑左下侧竖刻一行字“永乐五年正月盟哲”。这就是在史学界引起轰动的西望山盟誓碑。

公元1399年,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因草率“削藩”,引发叔父燕王朱棣“清君侧”的“靖难之役”。4年后兵临南京城下,宫中起火,建文帝在史仲彬、程济等22名忠臣死士护卫下仓皇出逃。本想暂避一时,聚集兵马再战,无奈北军推进太快,建文帝君臣最后逃到西南,隐匿于人迹罕至的贵州崇山峻岭中。

建文帝君臣得知朱棣称帝后大施杀戮,满朝文武不屈服者均列榜为“奸臣”,“诛十族”的消息后,泣血恸哭,悲痛万分,旋即分头四处联络,要集合力量向伪帝复仇抗争。无奈各地掌握兵权的将领忠直者寥寥无几,见大势已去,谁也不愿冒“诛十族”的危险来附合建文帝。建文帝君臣的复辟计划成了镜花水月。

而朱棣并未就此罢手,派出众多心腹到各地密察暗访,甚至派遣太监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一次又一次到海外查找缉拿,必欲置建文帝于死地而后快。建文帝君臣只得往杳无人迹的深山密林中躲藏,所有的希望全部化为泡影。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正月,在饥寒交迫中度过漫长冬季的建文帝君臣,步履艰难地来到西望山下。众臣扶建文帝在一块齐腰高的背风砂岩下落坐,然后围坐在他的面前。喘息之后,沉默良久,建文帝回顾4年多来的颠沛流离,劳苦艰辛,磋叹前途暗淡。无力挽狂澜于既倒,继而提到朱棣皇权日趋稳固,政绩初显,无意再因名分之争而累及民众再遭战乱之苦。说罢,建文帝弯腰拾起一块锐石,在崖壁上划出字痕,示意武士镌刻。众臣跪倒一旁,失声痛哭,矢志共盟后,与建文帝依依惜别,然后分批离去。从此,建文帝落发为僧,栖身山寺,安度晚年。永乐皇帝穷尽各种手段缉拿、加害建文帝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盟誓碑碑额的“日”、“月”两字,其实是大明国号,字外套刻的火焰就是当年明教的图腾日月圣火。碑正中的“万古丛林”誓辞,则表达了君臣人等隐居丛林、安度晚年的坚定信心。



  • 建文帝君臣隐匿于人迹罕至的贵州山林中,最终去了哪里?
    答:4年后兵临南京城下,宫中起火,建文帝在史仲彬、程济等22名忠臣死士护卫下仓皇出逃。本想暂避一时,聚集兵马再战,无奈北军推进太快,建文帝君臣最后逃到西南,隐匿于人迹罕至的贵州崇山峻岭中。建文帝君臣得知朱棣称帝后大施杀戮,满朝文武不屈服者均列榜为“奸臣”,“诛十族&rdqu...
  • 建文帝和金丝楠木的秘密
    答:车辚辚,马啸啸,建文帝和大臣们到了贵州后,在贵阳的一个郊外定居下来,那里比较偏僻,人迹罕至,总管王平安就是贵州贵阳人,他带着两个贴身护卫骑着马到集市上买了两辆装货的大车和挽马,由于语言相通,又熟知当地风土人情,在一个月内分批采集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君臣房屋的布局比较散落,人一安定下来,也就没有什么斗...
  • 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到哪去了?
    答:江苏吴县发现了建文帝出亡时遗留下的一些遗迹、遗物,结合文献资料,有人认为建文帝当年藏于吴县普济寺内。四川佛罗寺说。有人认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罗寺躲藏过,并病逝于此,葬于寺后山坡上。另外,近几年有人自称建文帝后人,献出《让氏家谱》,称建文帝通过地道逃离南京,假扮僧道,云游各地,后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
  • 成都和重庆各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答:巴蜀盛景——邻母洞 位于溪畔岩壁上,是江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风光独特曾被明朝建文帝誉为“大明第一仙山,天下无双福地”。3,黑石山景区:位于白沙镇南郊约3公里处,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入选美国出版的《世界风景名胜辞典》,被列入《美国旅游辞典》。堪称西部一绝。黑石山有独特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