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自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慎独自律”和“省察克治”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自律,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省察克治,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一套修身养性的方法,指每时每刻思考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要求,通过反省检查出自己行为思想的问题并克服去掉自己的坏毛病。
综上所述:慎独自律是按照既有的要求在一个人的时候严格要求自我,省察克治是通过对自己的思想及行为进行自省而发现问题并整治。

扩展资料
《中庸》之慎独另解: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记录的孔门心法,首句言性、言道、言教,说的是修性修道的方法,可惜孟子之后渐渐流为学问之说,离其真意甚远了。
其中“君子”和“慎独”两个概念,与原意大相径庭,是理解原意的关键。《中庸》里的君子,指的是依道受教、修行身心的人。慎独,指的是谨慎地保有(自己在修道中得到的)独特的见解。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道,是生命中不可须臾离开的生起心念的那个能力,凡是生命可以离开的东西都不能称之为道。(每个人从不间断的思维作用、心念活动,就是道在人的生命中的体现。生起思维和心念的就是道、是天命、是生命的本源。)
所以,依照道来修行的人,对自己不能耳闻目睹的事物,应该保持慎重的戒心和畏惧的恭敬态度。虽然人的耳目感知有其局限性,但是依道修行的人,还是能够在最隐秘的地方和最细微之处,感知到普通人无法感知的东西,所以修行人应该谨慎地保持其(在修行中获得的)独有的知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慎独

儒家智慧:“慎独自律”,是通往成功的重要法门

慎独,“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扩展资料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慎独精神



慎独自律,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1、“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

证有好的结局呢?

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2、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扩展资料:

近义词——省察克治

是王阳明提出的初学之工夫。见〔传习录上卷〕。阳明论为学工夫时说:初学时心猿意马,须教学者静坐息思虑。等心意稍定,须教他省察克治。这省察克治的工夫不可间断,如去盗贼,须扫除廓清。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心逐一追究搜寻出来,一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

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不可窝藏,才是真实用功。一直到无私意可克治。

阳明认为格物致知之学,必须在内心深处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才能得见天理人欲的精微处。省察精微,才能将私欲除尽,存得天理。「省察克治」有时阳明也说为「存省克治」。

简单的说,即是时时反省查察,看自己有无私欲,若有便立刻制止。阳明说省察克治是他的医人方子,真去得人病根,即使修养本事大的人,过了十几年也还用得着这工夫。直到无私可克,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境界。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慎独自律”是一种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政治上的成熟来源于理论的清醒。所以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善于从政治上思考问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只有做到有所“怕”、有所“畏”,才能洁身自好,抗得住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能真正回答好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

“慎独自律”是一副清醒剂。不言而喻,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的。既然是人民给的,就应该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干部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正确用权,可以为民造福。焦裕禄、孔繁森等典型人物,他们把权力看成一种责任,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慎独自律”是一种党性修养和锻炼。“修养”即古人所谓“修身”、“养德”,指的是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以及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求得学识、才干、道德等各方面的充实、完善和提高。刘少奇同志在60多年前发表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我们党的事业多作贡献。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是党员领导干部须臾不可懈怠的必修课,修养锻炼越自觉,其进步也越快。所以,党员干部只有增强党性观念,重视党性修养和锻炼,淡泊名利,在物欲、金钱、美色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一种清静之气,坚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维护党的形象,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成为“三个代表”的自觉践行者。

如果对你有帮助,麻烦采纳

  • 慎独自律
    答:慎独,“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
  • 慎独自律,修己安人意思
    答: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也能慎重行事;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能保持清醒。想要看到更好的自己,就必须要自律,自律一定要学会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克制。 “慎独自律,修己安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任何时候都要谨小慎微、严格要求自己;任何时候都要修身养性福泽他人。 “慎独自律,修己安人...
  • 慎独和自律有什么区别
    答:慎独和自律有区别,慎独不是自律 自律也不是慎独。一、指代不同 1、自律的含义:遵循法纪,自我约束。自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没有它,一切纪律都会变得形同虚设。真正的自律是一种信仰、一种自省、一种自警、一种素质,一种自爱、一种觉悟,它会让你发觉健康之美,感到幸福快乐、淡定从容、...
  • 慎独自律是什么意思
    答:慎独,即是自律,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标准,具体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详细请看下面: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 慎独自律,修己安人是什么意思?
    答:“慎独自律,修己安人”意思:提升自己的修养,谨提升自己的修养,谨慎理智的处理事情,使人民安乐。 慎:即是小心谨慎、时刻戒备之意独:顾名思义乃是独处、独自时。慎独:即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依然坚守道德操守、兢兢业业,这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最高级的修行。
  • 慎独自律,修己安人意思
    答:“慎独自律,修己安人”意思是提升自己的修养,谨慎理智的处理事情,使人民安乐。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也能慎重行事;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能保持清醒。想要看到更好的自己,就必须要自律,自律一定要学会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克制。君子慎独,所指的“慎”,就是来自“超我...
  • 慎独自律修己安人意思
    答:慎独自律,修己安人的意思是想要看到更好的自己,就必须要自律,自律一定要学会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克制。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宪问》。“慎独”一词,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
  • 慎独自律是什么意思?
    答:慎独自律,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1、“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
  • 怎么看待"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层次
    答:自律的最高层次是慎独。“慎独”的前提是坚定的内心信念和良知,是以自己的道德意识为约束力。做人做事需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有一个目标,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因此,要时时刻刻利用多种形式警醒自己,“有人在与无人在一个样”,“有控与无控一个样”,引导自己达到这种“慎独”的境界。总之,...
  • 慎独自律是指
    答:慎独自律:发自内心的自律,特别是在自己独自一人的情境中更应该自律。注:慎独:中国古人自身修养的法门之一,主要是指在自己独自一人的情境中更要谨慎言行,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