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食品杀菌方法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1 热力杀菌技术
热力杀菌技术利用加热杀灭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方法既是古老的方法,也是近现代极其重要的一种杀菌技术。1804年,法国人阿佩尔(Appert)发明了将食品装瓶放于沸水中煮一段时间,能较长时间保藏食品的方法,19世纪50年代,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阐明了食品的微生物腐败机理,为杀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食品热力杀菌可分为低温杀菌法(巴氏杀菌)、高温短时杀菌法和超租斗高温瞬时杀菌法。前两种方法,由于杀菌效果稳定,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小,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现今还广泛用弊渗磨在各类罐藏食品、饮料、酒类、药品、乳品的生产中。后一种方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发展为一种高新食品杀菌技术。
2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UHT)
超高温杀菌于1949年随着斯托克(Stork)装置的出现而问世,其后国际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超高温杀菌装置。超高温处理可分为间接加热和直接加热两大类型。它是使料液迅速升温至130℃以上,然后保持几秒钟,从而实现对料液瞬间的杀菌。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达到或接近灭菌的要求,而且杀菌时间短,物料中营养物质破坏少,营养成分保存率达92%以上,大大优越于上述两种热力杀菌法。配合食品无菌包装技术的超高温式杀菌装置在国内外发展很快,目前这种杀菌技术已广泛用于杀菌乳、果汁及各种饮料、豆乳、酒等产品的生产中。
3 电阻加热杀菌技术
电阻加热杀菌也叫欧姆杀菌,是一种新型热杀菌方法,它借通入的电流使食品内部产生热量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是酸性和低酸性食品和带颗粒(粒径小于25mm)食品进行连续杀菌的一种新技术。电阻加热杀菌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60Hz,它利用电极将电流直接导入食品,由食品自身的介电性质产生热量,以达到杀菌的目的。电阻加热的适用性由食品物料的电导率来决定,大多数能用泵输送的、溶解有盐类离子且含水量在30%以上的食品都可用电阻加热来杀菌,且效果很好,而一些脂肪、糖、油、未添加盐的处理水等非离子化的食品则不适用该技术。英国APV食品加工中心的试验表明,电阻加热已成功地用于各种包含大颗粒的食品和片状食品的杀菌,如马铃薯、胡萝卜、蘑菇、牛肉、鸡肉、片状苹果、菠萝、桃等。
4 臭氧杀菌技术
臭氧在水中极不稳定,时刻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具有强烈氧化作用的单原子氧,在其产生瞬时,与细菌细胞壁中的脂蛋白或细胞膜中的磷脂质、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喊旁应,从而使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物质外流,使细菌失去活性。同时臭氧能迅速扩散进入细胞内,氧化细胞内的酶或RNA、DNA,从而致死菌原体。 臭氧杀菌具有高效、快速、安全、便宜等优点,自1785年发现以来,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运输与贮存及自来水、纯净水生产等领域。
5 辐照杀菌技术
自从原子能和平利用以来,经过40多年的研究开发,人们成功地利用原子辐射技术进行食品杀菌保鲜。辐照就是利用X射线、γ射线或加速电子射线(最为常见的是Co60和Cs137的γ射线)对食品的穿透力以达到杀死食品中微生物和虫害的一种冷灭菌消毒方法。受辐照的食品或生物体会形成离子、激发态分子或分子碎片,进而这些产物间又相互作用,生成与原始物质不同的化合物,在化学效应的基础上,受辐照物料或生物体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从而导致害虫、虫卵、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及促进生化反应的酶受到破坏、失去活力,进而终止农产品、食品被侵蚀和生长老化的过程,维持品质稳定。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了“用10KGY以下剂量辐照的任何食品,都没有毒理学方面问题,没有必要进行毒理学试验”的建议,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推进了辐照在食品生产中的商业化应用。
6 微波杀菌技术
微波指波长在0.001~1m(频率300~300000MHz)的电磁波。它能以光速向前直进,遇到物体阻挡,能引起反射、穿透、吸收等现象,用于杀菌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研究结果普遍认为微波对微生物的致死效应有2个方面的因素,即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是指物料吸收微波能,使温度升高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而非热效应是指生物体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内产生强烈的旋转效应,这种强烈的旋转使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失去活性或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酶系统,造成微生物的死亡。微波杀菌具有穿透力强、节约能源、加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且微波杀菌便于控制,加热均匀,食品的营养成分及色、香、味在杀菌后仍接近食物的天然品质。微波杀菌目前主要用于肉、鱼、豆制品、牛乳、水果及啤酒等的杀菌。
7 远红外线杀菌技术
对红外线的利用始于20世纪,1935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格罗维尼(Groveny)首先取得将红外线用于加热和干燥的专利。食品中的很多成分及微生物在3~10μm的远红外区有强烈的吸收。远红外加热杀菌不需要传媒,热直接由物体表面渗透到内部,因此不仅可用于一般的粉状和块状食品的杀菌,而且还可用于坚果类食品如咖啡豆、花生和谷物的杀菌以及袋装食品的直接杀菌。 日本三兹公司首创的红外线无菌包装机,全机由ML-501型封装机和MS-801型通道式红外线热收缩机组成。该机可根据被包装物形状和大小的不同,选用相应厚度和颜色的热收缩薄膜,同时在热辐射中灭菌,其灭菌程序简便,包装质量大大超过手工包装,而且包装效率提高6~8倍。
8 紫外线杀菌技术
紫外线按其波长不同可分为3段:长波段(3200~4000 ),中波段(2750~3200 ),短波段(1800~2750 )。处于2400~2800 区段的紫外线杀菌力较强,而最强的波长为2500~2650 ,多以2537 作为紫外线杀菌的波长。当微生物被紫外线照射时,其细胞的部分氨基酸和核酸吸收紫外线,产生光化学作用,引起细胞内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酯的化学变化,使细胞质变性,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紫外线进行直线传播,其强度与距离平方成比例地减弱,并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弱,广泛用于空气、水及食品表面、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加工车间、设备、器具、工作台的灭菌处理。
9 磁力杀菌技术
磁力杀菌是把需消毒杀菌的食品放于磁场中,在一定磁场强度作用下,使食品在常温下起到杀菌作用。由于这种杀菌方式不需加热,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经处理后的食品,其风味和品质不受影响,主要适用于各种饮料、流质食品、调味品及其他各种包装的固体食品。
10 高压电场脉冲杀菌技术
高压电场脉冲杀菌是将食品置于两个电极间产生的瞬间高压电场中,由于高压电脉冲(HEEP)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从而杀死细胞。高压脉冲电场的获得有2种方法。一种是利用LC振荡电路原理,先用高压电源对一组电容器进行充电,将电容器与一个电感线圈及处理室的电极相连,电容器放电时产生的高频指数脉冲衰减波即加在两个电极上形成高压脉冲电场。由于LC电路放电极快,在几十至几百个微秒内即可以将电场能量释放完毕,利用自动控制装置,对LC振荡器电路进行连续的充电与放电,可以在几十毫秒内完成杀菌过程。另一种是利用特定的高频高压变压器来得到持续的高压脉冲电场。杀菌用的高压脉冲电场强度一般为15~100kV/cm,脉冲频率为1~100kHz,放电频率为1~20kHz。 压电场脉冲杀菌一般在常温下进行,处理时间为几十毫秒,这种方法有2个特点:一是由于杀菌时间短,处理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远小于热处理法。二是由于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处理后的食品与新鲜食品相比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营养成分

  • 发达国家食品杀菌方法有哪些
    答:电阻加热杀菌也叫欧姆杀菌,是一种新型热杀菌方法,它借通入的电流使食品内部产生热量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是酸性和低酸性食品和带颗粒(粒径小于25mm)食品进行连续杀菌的一种新技术。电阻加热杀菌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60Hz,它利用电极将电流直接导入食品,由食品自身的介电性质产生热量,以达到杀菌的目的。电阻加热的适用性...
  • 辐照杀菌有危害?消费者大可不必谈“辐”色变
    答:目前,辐照杀菌多被用在肉制品杀菌领域,经辐照完全杀菌法处理后的牛肉、鸡肉、火腿、猪肉、香肠、鱼虾等21℃~38℃的环境下能贮藏2年以上,可保持色香味佳。一般消费者对于辐照杀菌有着很大的担心,担心被辐照后的食品内有辐射危害。但其实不然,辐照杀菌不会对食品产生危害。以目前的数据来看,辐照灭菌...
  • 微波灭菌与传统灭菌的效果比较,哪个杀菌比较全面一点:
    答:传统灭菌方法主要有:高温灭菌,高压灭菌、巴氏杀菌,紫外杀菌,钴60辐射及红外等方法,这些工艺各有优缺点,高温高压处理食品可能使物料承受过高温度而导致有效成份破坏,食品内部纤维结构受到破坏影响口感;紫外线波长很小,穿透能力极低,只能用于饮用纯水等领域;核辐射温度虽低但必须集中处理,用户不能自由...
  • 臭氧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答:臭氧杀菌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杀菌技术,铨聚臭氧发生器杀菌技术既适用于导热不良的食品和因加热而易降低品质的食品,亦可运用于塑料、玻璃等包装材料的蔬菜汁、肉汤、清凉饮料和咖啡饮料等食品,能在短时间内将达到杀菌的目的,还能防止二次污染。  由于具有热力杀菌、超高压杀菌、化学杀菌...
  • 工业微波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如何?
    答:3、 低温杀菌、防霉、保鲜,保持物料的色泽、活性和营养成份。4、 工艺先进易控制,可连续化、自动化生产。5、 安全无害。6、 设备占地少,节省人力。劳动条件大为改善。三、微波能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制造第一台微波炉起到现今,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微波能技术应用到食品、制药、...
  • 臭氧杀菌的臭氧杀菌
    答:有研究表明,用臭氧配合紫外线照射可以将工业废水中有毒碳氢化合物氧化分解,同时去除重金属离子。这种方法在染料业废水处理中已取得95%的净化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5%。处理后的工业污水可以循环使用,避免了水土污染,节约了工业用水。在发达国家,臭氧技术在处理饮用水、海水淡化等方面也已获得应用。除以上这些领域外,臭氧...
  • 2020年食品保鲜技术有哪些高科技产品?
    答:尽管在我国的药品生产GMP验证中早已推荐了臭氧灭菌方法,但臭氧在食品生的应用是在近两年才得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机会。 二:臭氧在食品行业的应用领域 1.冷库的消毒与除味冷库的生物污染源主要是霉菌,因其在低温条件下存活,对消毒剂有较强的耐受力。甘肃商业科技所和兰州大学合作对兰州地区冷库的青霉菌作消费剂筛选试验...
  • 为什么要对稀奶油和渗出液进行杀菌
    答:因为制作过程中会有系细菌,而稀奶油是食品,所以要杀菌。看制作过程:稀奶油就是利用浮脂肪上浮的原理制取稀奶油,我国人民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这一方法.制作方法 1.原料乳收集、过滤、预热与其他乳加工基本相同.2.分离:分离采用分离机,分离机启动后,当分离钵达到规定转速后方可将经预热的牛乳送入分离机...
  • 什么是稳定态二氧化氯?可以用于哪些行业消毒?
    答:我来回答您的问题,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但它对细菌、病毒以及真菌等均有高效的杀灭效果,此外,它还能有效地去除色、臭、味、锰、铁、酚及化合物和藻类,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是氯制剂最理想的替代品,在世界发达国家...
  • 红茶菌饮料成品出现霉菌如何控制,彻底解决饮料絮状物方案
    答:l 空瓶内的杀菌,有些细菌、藻类都会在空瓶内短时间滋生,在灌装工艺中,一定要彻底对空瓶的杀菌消毒 作为最新一代的生态型高效杀菌剂,诺福水是由在世界消毒领域享有盛名的比利时I.C集团以其独特的技术生产,基于“稳定性食品级过氧化氢”,借助兼具稳定剂和催化剂功能的活性胶质银离子,成为领先全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