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召公共和

来源: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西周周武王时周公与召公在共和时期是否还活着?
答: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周公致政三年之后,在丰京养老,不久得了重病,死前说:“我死之后一定葬在成周,示意给天要臣服于成王。”死后葬于文王墓地毕,成王说;“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召公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

周朝的“共和”
答:中国周朝时的共和是共同执政的意思.前841年,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但是没有把他杀掉,所以太子静并不能继承王位,所以就由两位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是为共和,共和十四年,流放中的厉王死后,太子即位,是为宣王,周公召公还政于周宣王,共和结束.还有一说,国人暴动赶走了厉王,周公执政,因为周公名字叫...

《史记周本纪》中“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一句里的“召公...
答:1)周 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纪)姓姬名奭(音「是」shiˋ),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召(今陜西歧山西南),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今河南北部),是后来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他出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陜而治,陜以西的地方归他管理。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支持周公平定叛乱。...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是共和行政吗?
答:“召公周公二相行政”是共和行政,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尤其是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的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

《史记》有几分可信?若可信,“共和行政”为何会是冤案?
答:第二种篡夺王位的说法,虽然给它打call的文献较多,但仔细分析似乎也有不妥。周代严格的继承制度下,共伯和不是王位的继承人,他如何能够篡夺王位?周公召公既然可以保护太子,又为何不阻止这种篡逆之举?于情于理,第二种说法似乎也站不住脚。第三种说法也很奇怪,共伯和摄行王政,是否改元共和呢?

在周召共和中,周召各指的是什么人?
答:西周的开国元勋中,周公旦的长子封在鲁国,次子留在王室,世代为周公;召公奭(shi)的长子封在燕国,次子留在王室,世代为召公。共和中的周公、召公就是他们的后人了。

西周末年,国人暴动驱逐了国君,实行“共和行政”,比西方的“罗马共和...
答:显然西周比罗马早,不过共和行政与罗马共和有很大差异:罗马共和是建立在公民参政的基础上的,而西周共和行政则是贵族执掌国政,虽然从今天看来二者都属于寡头政治,但罗马共和至少在形式上更民主一点。

没有相当的历史知识请不要进来!!关于共和元年的问题!!
答: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史称“共和行政”。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简称“分封制”。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

关于高三历史教科书的问题
答:西周初年的召公姓姬名奭,助武王灭商,封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爵位为“公”,只因他不如周公旦有名,中学历史课本没有提到而已。而“周召共和”时的“召公”则是他的后代,姓姬名虎,继承“公”爵位,称“召公虎”,或“召伯虎”、“召穆公”。所以,此召公非彼召公也,彼此没有矛盾。同样...

关于周公和召公
答:不矛盾。周公和召公的后代当中后很多也在周朝中央为卿,也称周公、召公。到春秋时期还有好几个叫周公的。

网友看法:

朱新19312264915: 共和周公的名字是什么? -
新乡市辕方:: 厉王出奔后,由共伯和执政,此年是公元前 841 年,史称“共和行政.”从厉王出奔到宣王即位,中间经过了 14 年.《史记·周本纪》说:“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这可能是司马迁对“共和”的误解.许多先秦古籍,包括先秦诸...

朱新19312264915: 周召共和”中的“召”怎么读? - 作业帮
新乡市辕方::[答案] “召”字有两个读音:zhào 、 shào 周召共和 中的“召”读 shào “周召”是指我国历史周王朝时期的“周公和召公”,其中召公谥穆,名虎.

朱新19312264915: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之后周召共和,周公又出来执政?按近代夏商?
新乡市辕方:: 你可能对周朝的制度不大理解,周朝实行爵位、官职世袭制,周公旦死后,他的嫡系子孙一直承袭周公的太宰职务,也被称为周公.周召共和时期的周公名字查不清,但他是周公旦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