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有几分可信?若可信,“共和行政”为何会是冤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这一年前后发生的事件,诞生了“共和”这个举足轻重的词。在此之前,周厉王因行政暴虐,遭国人驱逐,出逃到“彘”。厉王出奔后,太子年幼,朝中出现了长达14年没有国君在位的局面。此间,大臣联合行政,维持了政治秩序的稳定。这就是著名的“共和行政”。

但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事件,史书记载却出现巨大的冲突,导致疑点重重,成了一桩千年悬案。

一、共和行政的三个版本

今天我们了解“共和行政”其事,主要是从两本经典的史书开始的。一本是司马迁的《史记》,另一本则是晋国、魏国的官修史书古本《竹书纪年》。可是,两书本对这件事的记载完全不同。

先看《史记》的描述,在这桩政治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只有召公、周公两人。在太子被围攻时,召公更是以自己的儿子代替了太子,太子才得以脱身。此后的14年间,就一直是召公和周公联合行政。14年后,周厉王在一个叫“彘”的地方去世,太子姬静被周、召二相重新立为周王。简单来说,司马迁认为的共和行政,是召公、周公的“二相共和


《汉武大帝》中的司马迁

再看古本《竹书纪年》,在《史记》的周公、召公“二相”之外,又参与进来第三个人——共伯和

真相扑朔迷离。

首先,《史记索引》中引用的《竹书纪年》“共伯和干王位”,就是说共伯和乘机篡位。《清华简》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共伯和立”。14年后,姬静成年,共伯和在众人的逼迫下,将王位还给了姬静。


竹书纪年

晋人束晳在引用《竹书纪年》时却有了另外的说法,共伯和只是“摄行天子事”。战国文献《鲁连子》中亦有类似记载“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这里的“摄天子事”,和篡夺王位大不相同,周宣王姬静的拥立更是共伯和的功劳。可见,后世在引用《竹书纪年》的内容时,便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原本的内容是怎样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影视剧中的西周大臣

同一件事有了三个版本:第一种如同《史记》记载,共和行政是周公、召公的二相行政。第二种是共伯和乘机篡夺了厉王的王位。第三种则是共伯和暂时摄行王政,而并未被立为王。

《史记》的记载似乎是一处孤证,“共和”二字更无法解释,所以不被大众采纳。但在国君缺位时,由公卿执政却是有先例的,例如伊尹放逐太甲后执政、鲁昭公出逃后三桓共同执政。

第二种篡夺王位的说法,虽然给它打call的文献较多,但仔细分析似乎也有不妥。周代严格的继承制度下,共伯和不是王位的继承人,他如何能够篡夺王位?周公召公既然可以保护太子,又为何不阻止这种篡逆之举?于情于理,第二种说法似乎也站不住脚。

第三种说法也很奇怪,共伯和摄行王政,是否改元共和呢?三桓执政之时,并没有改变鲁昭公之号,如果共伯和只是摄行王政,没有改元,那这段历史为什么又被称为“共和行政”?

三种说法,各有道理,但也各有疑点,又都没有绝对的说服力。

那真相是什么呢?


清华简

二、共伯和是谁

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我们就得知道共伯和是谁。与“共和行政”一样,共伯和的身份也有两个版本,同样迷雾重重。

一种说法是,共伯和就是卫武公。首先,卫武公的名字就叫和。其次,卫武公的兄长被称为“共伯余”,所以卫武公也可以被叫作“共伯和”。最后,便是《鲁连子》中所说“共伯和复归国于卫”,似乎更加证明了共伯和就是卫武公。

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卫武公与共伯和不是一个人。卫武公活到95岁,去世时是周平王十三年(前758年),也就是说,共和元年(前841年)时,卫武公才十二三岁。如此重要的政治事件,怎么会让一个小孩参与呢?

再有,卫武公的兄长的确被称为“共伯余”,但“共伯”是他的谥号,兄弟两人共用一个谥号似乎说不过去。所以可以断定,共伯和与卫武公是两个人。

还有一个说法,共伯和是共伯国的国君,“伯”是他的爵位,“和”是他的名字。那么共伯国在哪呢?这个国家就在河南省辉县,汉唐以来这里一直被称为“共县”,今天这里还有共城的城墙遗址。共伯国原本是周王室的畿内国,但因靠近卫国,加上周王室逐步衰落,后来就被卫国吞并,成为一个别邑。


今日共城遗址

关于共伯国的国君的记载比较少,那他为什么能参与这么重要的政治事件呢?主要还得看人品。共伯和是一位有修养的国君,又有名望,周厉王的暴虐更突显了他的仁义贤德。厉王是国人暴动而出奔到彘,共伯国又是畿内的诸侯国,国人找到国内的一位长者来执政,是顺理成章的事儿。更何况,其他诸侯国也都认可共伯和的人品,支持他执政,否则以共伯国的实力很难参与周朝大事。

三、真相是什么?或许是这样

周厉王重用荣夷公、卫巫等人,施政遭到了国人的不满。国人暴动更有公卿大夫的参与,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厉王不得已被流放到彘。国内无君,而太子又年少,恰逢共伯和名声享誉内外,于是被推举为三公中的首席执政,代行王政。


厉王止谤

在此期间,厉王的地位与名号较为敏感。虽然仍然沿用厉王的年号,但政命已经不由厉王发出,当时的青铜器上的册命颁布都是用“唯王元年”、“伯龢父(即共伯和)若曰”等开头。

14年后,厉王去世,太子姬静也已经成年,共伯和代行王政的基础已经失去,便带领群臣拥立太子姬静为王,自己则回到共伯国,逍遥于共山之上。历时14年的共和行政,以和平交接权力的方式结束。


周宣王

共伯和入朝为首席执政,更多地是顺应国人与诸侯意见的权宜之计。共伯和扮演的是一个温和中立的角色,他的权力或许并不如周公、召公,只是因其名望而获得代行王政的地位。

既然如此,司马迁为什么不在《史记》中记载三卿共同执政呢?

司马迁看到了共和行政的本质,但由于他尊周的立场,三卿共同执政便被有所取舍地改为周公、召公联合执政。相应地,厉王被流放到彘,也被他说成是主动逃到彘。这是司马迁的判断与取舍,更是他“成一家之言”的“春秋笔法”。


司马迁雕像

相反,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就简单得多,一句“共伯和干王位”,体现的是成书于战国的古本《竹书纪年》的价值取向。在“陪臣执国命”,权移与公卿的战国时代,臣下摄行王政便被放大成了篡夺王位。《竹书纪年》是魏国官修史书,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历史就在眼前,对周王室内政的这种描述,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辩护。所以诸子中的《鲁连子》所说“行天子事”,似乎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文史君说

历史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都是我们想看到的历史。在探寻不可重演的历史时,我们总会有所选择,有所倾向。历史事件是复杂多样的,任何迥异的记载,都只能体现出历史的狭窄一面。虽然不能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今天所看到的历史,无一不是前人与今人选择、判断与描述的结果。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各种说法之间,通过仔细的比对取舍,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也正是史家的责任。



  • 《史记周本纪》中“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一句里的“召公...
    答:1)周 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纪)姓姬名奭(音「是」shiˋ),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召(今陜西歧山西南),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今河南北部),是后来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他出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陜而治,陜以西的地方归他管理。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支持周公平定叛乱。召...
  • 《史记》有什么故事
    答:《史记》有什么故事 15 (都对《史记》特别推崇。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于是《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 (都对《史记》特别推崇。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
  • 关于史记里的故事
    答:《史记》约成书于前104年至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
  • 《史记》有哪些故事
    答:《孙子兵法》所说的“焚舟破釜”虽然也表示誓死决战的意义,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故事。至《史记》所载“项羽破釜沉舟”事,才具备了典型性:项羽前锋军救巨鹿,初战少利,项羽便率大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厉士气。终于杀苏角,虏王离,大败秦军于巨鹿之野。 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明史可...
  • 是哪些史料证据确定了中国的信史时代(前841年)
    答:因为司马迁此人治学严谨,他考据了许多黄帝以来的文献材料,但因当中的年数比较模糊,又不一致,所以便弃而不用,他认为只有共和以来可信度较高.在他之前的记录就象你说的基本不可考,当然在他之后也有类似的记录,比如刘歆在《汉书·律历志》中写:“汉历太初元年,距上元十四万三千一百二十七岁。”、“...
  • 先秦历史问题
    答:同意楼上的说法,主要还是通过民间传说口头相传的 当然也不排除先秦时代已经有人对这些历史进行了搜集整理,甚至已经成书了,所以左氏、孔子等对此非常熟悉,乃至推崇。但到秦始皇的时候已经确立了法家思想的统治,嬴政本人更是对腐儒的复古圣王非常厌恶,所以在焚书坑儒的过程中有意把这些史书销毁了。到司马迁...
  • 怎么理解《史记》中带有神话色彩的片段?
    答:《史记》,一直以来都被当作是研究汉武帝之前的时期的重要的史学资料,而且作者司马迁的事迹更是为人所熟知,为了能够写完史记,司马迁遭受宫刑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最终完成了这部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不过现在很多人确认为,《史记》当中记载了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一点与史实自然是不相符的,历史研究不是...
  • 中国历史是从哪年开始记载的?
    答:。从共和行政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是我国历史得以保证延续性的重要开端。按《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共和元年,岁次庚申,即公元前八四一年。此前的历史,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年份,只能靠考古文物进行推断,十分的模糊。
  • 《史记》结构之十表
    答:汪越认为“读《三代世表》以黄帝为主”[5],是有一定道理的。 2.《十二诸侯年表》 《自序》:“幽厉之后,周室衰微,诸侯专政,《春秋》有所不记;而谱牒经略,五霸更盛衰,欲睹周世相先后之意,作《十二诸侯年表》。”此表起共和迄孔子卒。表分十四栏,以周的正朔为经,其余十三栏为鲁、齐、晋、秦、楚、宋、...
  • 《竹书纪年》和《史记》有什么区别?在当今史学界的地位如何?
    答:它不是一个两阶段的共和国。两章与《编年史》两章相同。《春秋》两篇文章,与《易经》略有相同,但与《易经》不同。六芒星中的《易遥阴阳卦》类似于《周易》。,《尧辞》,《易经》有两章。三篇,楚晋。三个“名字”,像《易经》,也像《公孙端》和《公孙端》。是《邵氏易》关于占卜的文章。石淳好像是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