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考察注意力的哪些方面和要素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4-26
学心理学要具备什么要的条件啊?

1.报考心理学一定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应变能力,还有文凭。中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条件,尤其是在中小学、幼儿园、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区服务、文化艺术、公安司法、体育等方面工作的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
2.完成心理、教育、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完成心理咨询师的规定培训课程。其它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完成心理咨询师规定的培训课程。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完成心理咨询师规定的培训课程。

3.在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证书后,在本行业工作8年以上,取得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在本行业工作满5年者;中级以上职称者。
扩展:心理学是研究在突出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心理学家包括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它的研究涉及到感知、认知、情绪、思维、个性、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工智能、 IQ、性格等诸多领域,还涉及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如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x0d\x0a\x0d\x0a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该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x0d\x0a\x0d\x0a(二)行为主义学派\x0d\x0a\x0d\x0a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J.B.Watson,1878—1958)。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x0d\x0a\x0d\x0a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赫尔(C.L.Hull)、斯金纳(B.F.Skinner)。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新行为主义强调客观的实验操作,冲击了内省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x0d\x0a\x0d\x0a(三)格式塔学派或称完形学派\x0d\x0a\x0d\x0a该学派1912年创建于德国,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Koffka,1886—1941)、苛勒(W.Kohler,1887—1967),后期代表有勒温(K.Lewin,1890—1947)。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此派反对构造主义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S—R公式,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完形或整体结构,并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感情的元素的总和,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他们这种重视整体的观点和强调各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以及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该学派否认过去经验的作用,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境地。\x0d\x0a\x0d\x0a(四)精神分析学派或心理分析学派\x0d\x0a\x0d\x0a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x0d\x0a\x0d\x0a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x0d\x0a\x0d\x0a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规律,但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遭到许多人的反对。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x0d\x0a\x0d\x0a新精神分析学派仍然保留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尽管在其理论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称,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起主要作用。\x0d\x0a\x0d\x0a(五)认知学派\x0d\x0a\x0d\x0a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派理论的成熟。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应该包括皮亚杰(J.Piaget)的发生认识论,他把人的认识发展看成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并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发展阶段。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机的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x0d\x0a\x0d\x0a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对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弗洛伊德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有积极的意义,对扩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促进心理学的现代化、发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等均有贡献,而且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他们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加以研究,在心理学界依然存在争论。\x0d\x0a\x0d\x0a(六)人本主义心理学\x0d\x0a\x0d\x0a人本主义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Rogers,1902—1987)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建的。它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贬低人性、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趋力,又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意识看作是副现象,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为此,他们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角度,认为心理学应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该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x0d\x0a\x0d\x0a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

1.学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1生理因素 1.1.1容易分心 由于儿童正处于学前期,其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身体平衡能力差、协调能力差,易冲动。我们应当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另外,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比如说,班里有位同学过生日,妈妈在幼儿上课期间将蛋糕送入班内,此时注意力不集中的那些幼儿就会发现这些事情,然后大喊:“谁谁谁,你妈妈给你带蛋糕来了。”此时你再怎么让幼儿把心收回,安静上课,幼儿也是不自觉的回头望一眼蛋糕。这样,幼儿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上课,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1.1.2自控能力差 幼儿上课注意集中的时间短,容易东张西望,做一些小动作去打扰其他小朋友,尤其是幼儿在看图书时,特别喜欢看《植物大战僵尸》和《走迷宫》的书,而这些书有很少,幼儿都争吵着要看,每次看不一会就有小朋友喊:“老师,我想看《植物大战僵尸》的书。”没过几分钟又开始喊。幼儿自控能力差,不能延迟满足。 1.1.3情绪波动大 由睡眠不安、生病、饥饿、轻微的脑组织损伤、攻击性行为等引起的幼儿身体状况不佳,会影响幼儿情绪,引起幼儿的多动。如因争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继而动手打人,或因睡眠不足,疾病等引起的情绪不稳定导致注意力减弱。 1.2 无关刺激的的干扰 幼儿处于学前期其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如教师在上课或者游戏时避免穿着过于花哨甚至穿奇装异服;在使用教具时尤其是使用幻灯片,其背景不易过于刺激,否则会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导致幼儿上课注意力分散。 幼儿在家游戏时家长时不时的打扰幼儿,如一会送水果,一会果汁等。在参与幼儿游戏时以自己的想法指导幼儿,一会说这应该这样做,那应该那样做,这样容易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1.3疲劳 1.3.1家长原因 很多家长晚上看电视时间过长,其中许多幼儿跟随家长,导致幼儿睡眠不足引起疲劳,因而影响幼儿上课的质量。 家长的功利主义及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许多家长利用周末幼儿休息的时间为其报各种辅导班,比如舞蹈、钢琴、美术等等,其中不少是幼儿根本就不感兴趣的,加上这种辅导班一般课时在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幼儿注意根本不能集中这么久,如此以来导致幼儿疲劳影响幼儿上课时的注意力,以致影响其学习成绩。 另外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幼儿要求不一致,特别是长辈与家长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幼儿判别力差无所适从,在这种教育观念不一致的环境下成长的幼儿没有定性,从而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1.学前心理学的考察重点是什么? 在大多数的学前教育基础知识的考察中,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平分秋色,各占50%的比重。学前心理学包括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概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几个部分,均为考察重点。主观题考察多集中在学前儿童(重点是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中公讲师吕娜提醒考生在复习这一部分时,需要着重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趋势、影响因素与教师培养策略。 2.学前教育学的考察重点是什么? 学前教育学一直是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的重点,在全国各地区的考察中多占到50%及以上的比重。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也很多,理论层面涉及学前教育的内涵、性质、对象,我国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原则等原理性问题;实践层面包括幼儿园一日生活、环境创设、游戏的指导与干预、学前教育的评价等操作性问题。考生在复习这一部分时,理论性问题强调理解与识记,实践性问题则要求考生要达到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水平。 3.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的考察重点是什么?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科目的考察不同地区会有所却别,但多数地区的考察以学前卫生学、法律法规和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为主。学前卫生学主要考察考生对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的了解,常考点包括幼儿身体发展特点、意外情况的处理和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等知识。法律法规部分,幼儿园阶段主要考察《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几部法律法规。而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这一部分的学习,考生除了要掌握每一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指导要点之外,还必须会写活动设计方案。总之,知识科目除了考察学生的教学理论水平之外更强调考察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因此,考生复习科目时,即要注重日常生活的积累,又要能在立足于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发展需求与学前教育的目标要求开展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做到活学活用。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1、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研究主要探讨儿童感知能力、注意力分配、记忆策略、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2、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
  • 心理学里 影响注意特征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己的注意...
    答:在平时的学习复习中,要学会给自己规划一下时间,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明确下来,有了目标学习才有方向、才能有条不紊,从而做到注意力集中。上课时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还可以这样做:听课时可以想象台上的人只是在对你...
  • 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注意力
    答:先弄明白注意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问题。关于注意的产生一般有三种:事先无特定的对象和目标 不需要做意志努力,靠外界刺激、情绪等产生的注意。心理学上称做不随意注意。比如街头有一个卖彩色气球的人,...
  •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是什么?
    答: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是如下:1、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2、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①生物因素:遗传素质提供了物质前提、...
  • 学前儿童的认知问题包括哪些
    答:2、注意力: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时长和分散注意力的能力相对较低,容易分散和困惑。他们可能在任务进行中难以保持持续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注意力的训练和引导对于培养学前儿童的集中注意力和注意力转移能力非常重要。3、记忆...
  • 简述衡量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的依据有哪些?
    答:衡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依据通常包括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共同反映了儿童的情感、社交和认知发展。以下是衡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些主要依据:情绪表达和管理: 观察儿童是否能够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愉快、沮丧、焦虑等,并且...
  • 心理学有意注意受哪些因素影响?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答:老师好”一样,我们也可以在孩子学校或者做事的时候,事先给他们一个提醒,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集中在这个目标上。让孩子在阅读前知道是有任务的,他才会集中注意力去浏览,阅读后才会有收获。
  • 学前儿童的认知包括哪些方面
    答:1.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感知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基本认知功能。2. 感知觉能力是指儿童如何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接收和解释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