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寺庙的基本构造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寺庙的基本结构:

1、山门: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故又称山门殿,即使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通常空门两侧立有哼哈二将;

2、钟楼:位于天王殿左前侧,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闻公为其右胁侍;

3、鼓楼:位于天王殿前侧,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4、天王殿:正中供奉大肚弥勒,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后供韦驮;

5、大雄宝殿:为佛寺正殿,又称“大殿”。有供奉一佛、三佛、五佛、七佛等情况。以三佛同殿居多;

6、东西配殿:大雄宝殿两侧常有东西配殿,其供奉对象随教派不同而有变化;

7、法堂亦称讲堂:一般在大殿之后。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法堂内除一般性安置佛像外,另设法座、讲台、钟鼓;

8、罗汉堂:自唐代开始,一些大型寺庙修建五百罗汉堂;

6、方丈室:佛寺住持居住、说法与接客之处。

  • 中国佛教寺院是如何布局的
    答:一般寺庙的布局佛寺的布局基本形成了从南到北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方丈室等布局格式,且山门的左右是钟鼓楼,天王殿的东西是伽蓝殿、祖师堂...下面本文从寺庙的类型、大小、朝向、布局格式方面讲解中国佛教寺院是如何布局的,去寺庙怎么知道各大菩萨的名称。目录中国佛教寺庙的供奉对...
  • 简述佛教寺院建筑的基本格局
    答: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
  • 大庙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大庙呈金字塔形,建筑的底部几乎呈正方形,它的边长有80米,最高点距地有30米。大庙西面,有两座并列的阶梯,从其中任何一座都可攀上一座有113级阶梯的陡峭台阶,然后从那儿就可以到达大庙的最高点。在大庙的最高点,建有两座神龛,一座供奉着城神威特西洛包切特利,另一座供奉着水土神特拉洛克。大...
  • 拉萨大昭寺整体是什么结构?
    答:大昭寺周围环绕经堂、佛殿、回廊、院落的整体结构形式,以其不对称的排列,明显区别于汉式寺院的整体结构。虽然大昭寺的主殿位于寺院整体结构的中轴线上,但是其高于汉式寺庙的建筑空间及其空间结构和构造方式,都表明了藏族寺院建筑的特色。而主殿外观中的单檐歇山式绝对对称的屋顶又反映了藏式建筑从一开始...
  • 旧庙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答:楼梯、通风管、下水道与走廊相通,形成了一个迷宫,迷宫上面承受的是庙宇内芯的重量。管道为潮湿阴冷的走廊通风,石砌的下水道可以排泄神庙平顶上的雨水。旧庙里下水道和通风管的长度足有500米,远远超过了一座简单工程的需要。下水道中急流的声音经过通风管和下水道空腔的放大,传到聚集在庙前的朝圣者耳...
  • 阐述汉帝佛教寺院的基本构成、结构和布局特点
    答:依据以上知识,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一般寺院的常规结构,不须导游解说,我们自行游览寺院时,通常可以这样来判断寺院的建筑布局:1、山门——寺院的大门,古时称寺庙为丛林,通俗地理解,意即前来修行的人们如同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和接受佛陀的教诲,同时“天下名山僧道尽占之”,寺院常常在山林峻岭中...
  • 慈善寺的建筑构成
    答:慈善寺的山门在崖南,门楼上有文昌庙一间。入门后是接引佛殿,内供接引佛一尊。山门旁有砖砌围墙,形成独立院落。山门至主寺相去一里许,由一条依山曲径相通,相当清幽。主寺门前有一排殿堂,自南而北依次为观音阁、灵官殿、王三奶奶殿、弥勒佛殿、娘娘殿、火神殿、龙王庙、吕祖殿、马王殿。主体...
  • 隆福寺的寺院构造
    答:隆福寺坐西向东,总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山门。是牌坊式建筑,一个正门、两个旁门,围墙上点缀着竹节通花窗。门额“隆福寺”三字,系赵朴初老居士所书;有楹联一对:“隆运昌明,福田广种。”前厅。即是天王殿,进内山门就可见之,两旁有高大的四尊金刚。与中厅之间的天井正中央,有双叠四垂式...
  • 开元寺的建筑结构
    答:钟楼的屋檐四角也悬有风铃,和正定的其他几座寺庙一样,这里的风铃的铃舌也是四瓣心形的,非常漂亮。  这是河北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 三藏寺的寺院结构
    答:水陆殿为佛界水陆法会殿堂,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该殿于1998年至2001年进行了落架维修,殿内大小塑像350多尊,盘龙6条,大多保存完好。塑造技法为三重天排列,是三藏寺文物之精华,像水陆殿这 样三教合一共处一殿,人物众多,在我省诸多寺庙中,实属罕见。 山门外,建有密檐式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