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寺院是如何布局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导语寺庙是供奉佛像、存入佛经、举行佛事活动和供僧众们生活、居住的场所。因此,各类佛教寺庙的建筑和布局,无不与其功能相适应,同时又受到当地传统建筑风格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一般寺庙的布局佛寺的布局基本形成了从南到北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方丈室等布局格式,且山门的左右是钟鼓楼,天王殿的东西是伽蓝殿、祖师堂......下面本文从寺庙的类型、大小、朝向、布局格式方面讲解中国佛教寺院是如何布局的,去寺庙怎么知道各大菩萨的名称。
目录中国佛教寺庙的供奉对象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中国寺庙的一般布局(1)山门殿(2)天王殿(3)地藏、东方三圣、伽蓝殿(4)西方三圣、祖师殿(5)大雄宝殿(6)佛教寺院的其它建筑(7)拜佛的正确方法和礼节中国佛教寺庙的供奉对象通常中国佛教寺院的供奉对象有以下几种:佛、菩萨、罗汉、护法天神。结构图如下:
*佛教寺庙供奉对象图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菩萨道场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01【中国名山】四大佛教名山中国佛教名山一览四大佛教名山,自中国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今。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文殊菩萨的道...
02中国十大佛教祖庭寺院佛教宗派发源地十大寺院佛教八大宗派祖庭在哪中国佛教祖庭有哪些?宗教信仰是许多国家都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各种宗教的发展,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中国寺庙的一般布局我们以下面的佛教寺院布局构造图来逐殿认识寺院的布局和供奉的佛菩萨们:
*佛教寺院布局图佛教寺院菩萨分布图寺和庙的区别在中国是非常严格的,主尊供奉佛菩萨的为寺,主尊供奉鬼神的为庙。中国大部分寺庙都是坐北朝南的,只有个别的寺庙朝向特殊,如:①镇江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②西藏大昭寺向西,小昭寺向东;③北京的大觉寺向东。

从南到北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主体建筑)、藏经楼等建筑
东西两侧为配殿分布有伽蓝殿(东侧)、祖师堂(西侧)、观音殿、药师殿等。一些大寺还设有罗汉堂,供奉五百罗汉。
殿堂两侧为廊庑由多层院落组成的宗教生活区,东部是僧房、职事堂(库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等;西部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纳四方云游僧人而得名。
(一)山门殿、钟鼓楼寺院的大门般都是三门并立,一大二小,中门为空门,东门为无相门,西门为无作门。中间一座常建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或三门殿。
供奉三门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如同两个门卫护持寺院,形貌雄伟,怒目相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为哈将,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为哼将。
进寺院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同时,进入寺内的殿宇时,应遵循左门进右门出的原则。
进山门之后,有钟、鼓二楼相对。以寺庙坐向而论左(东)为钟楼,右(西)为鼓楼,按入寺方向,左手边为鼓楼,右手边为钟楼。一般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晨钟暮鼓就是说的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
钟楼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侍。
鼓楼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二)天王殿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
供奉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尊塑像。
1、弥勒菩萨(弥勒佛)
进了山门入天王殿后,第一个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弥勒菩萨(未来佛)。
身像特点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他笑口常开,大腹翩翩。
代表意义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欢喜心接待一切众生。所以弥勒菩萨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
求什么可以祈求开心欢喜,脱离苦海,放下执念,放下过去,今生来世皆得解脱。查看更多>>
2、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弥勒佛的四大护卫。他们分别掌管风、调、雨、顺,护国安民。
东方持国天王尊手持宝慧琵琶,尊身为白色,穿甲胄,东尊王揽胜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天王手握慧剑,为青色,穿甲胄,以保护正法不受侵犯,此尊王护持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头戴龙盔,身穿铠甲,右手捉龙或蛇,左手托塔,天身红色,一面二臂,目圆而外凸,此尊王护持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右持宝伞,左手卧神鼠,身为绿色,穿甲胄。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众生资粮。此尊王守护北俱泸州。查看更多>>
3、韦陀菩萨
韦陀菩萨是四天王所有32将中的为首天将,由于夙世以童贞身,修梵行业,亲受佛菩萨点化发弘誓愿,护法安僧。
身像特点韦陀菩萨手中的武器,叫做降魔宝杵,是镇压邪魔恶鬼,拥护佛法道场用的武器。韦陀,名为“护法韦陀尊天菩萨”。寺僧又称韦陀为当家菩萨。
代表意义韦驮菩萨对信奉佛教的人都特别护佑。因而我们拜韦驮菩萨,实质上就是学习他敢于护持正义、正法的精神。
求什么修学佛道读诵研习经典时保护你的。在家供奉韦陀菩萨,菩萨能加持在家居士持戒、学佛,增长善法。查看更多>>
(三)地藏殿、东方三圣殿、伽蓝殿地藏殿在大雄宝殿的左前方一侧(大殿的东边配殿),分布的是地藏王菩萨、伽蓝殿、祖师殿。
1、地藏菩萨殿
地藏王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并称为四大菩萨。地藏菩萨像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幡幢、宝珠等,坐骑为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名为谛听。侍立在地藏菩萨左右的是闵公、道明父子俩。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地藏王菩萨既可保佑活人能够安居乐业,同时也保佑着死后的魂魄,希望他们早日回头,改邪归正,离开地狱不再受苦,早日登上西方的极乐世界。道场为安徽九华山。查看更多>>
2、东方三圣殿(药师殿)
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相对于西方三圣而言,是东方净土琉璃世界的三位佛菩萨。主尊为药师佛(药师如来),及左胁士日光菩萨与右胁士月光菩萨之合称。查看更多>>
3、伽蓝殿
伽蓝殿是大雄宝殿的东边配殿,供奉的是伽蓝菩萨。近世以来,中国佛教界常以关公为伽蓝菩萨,并与韦陀菩萨并称佛教为寺院的左右两大护法神。
伽蓝菩萨手持青龙偃月刀,穿圆领宽大深绿袍,胸前加挂盔甲,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农历五月十三是佛教伽蓝菩萨生日。伽蓝菩萨是负责寺院看护的护法菩萨,供奉在家里,有看护家宅平安的含义,可以防盗防贼。关公也是武财神,可求财。另外,关公象征忠义勇敢,适合做生意人拜,防小人。查看更多>>
(四)西方三圣殿、祖师殿在大雄宝殿的右前方一侧(大殿的西边配殿),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大势至菩萨,右边为观世音菩萨组成。
1、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像相貌端庄慈祥,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坐在莲花上。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诞辰。求观音菩萨可帮助自己脱离困境苦难,消灾免难,减轻郁闷烦恼。人生八苦,二十难,遭遇的各种劫难、困苦均可以寻求观音菩萨保佑帮助,因此观音菩萨也很适合广大民众供奉礼拜。查看更多>>
2、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坐像手托莲花,站像一般为左手托莲花,右手下垂,坐接引众生状。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七是阿弥陀佛诞辰。阿弥陀佛可求长寿,适合老年和多病人拜;求往生,祈求减少死亡时痛苦和死亡后的往生;去病消灾,救苦救难,少受病痛折磨,减少苦难和烦恼;多念阿弥陀佛,功德无量,赐予心中所求。查看更多>>
3、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像与观音像比较类似,主要区别是头上的宝冠有宝瓶和手持莲花这两点。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是大势至菩萨的生日。大势至菩萨能够给您智慧之光,使您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凶,吉祥如意,使您能够随佛光道路前进,发挥自我的一切智慧,达到理想的境界。查看更多>>
4、祖师殿
祖师殿是大雄宝殿的西边配殿,以禅宗寺院最常见。供奉各宗派自己的初代祖师,或历代于本宗有发扬之功的先德。
达摩祖师祖师殿是大雄宝殿的西边配殿,以禅宗寺院最常见。供奉各宗派自己的初代祖师,或历代于本宗有发扬之功的先德。查看更多>>
(五)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供奉佛教的教主——佛陀的大殿。供奉的主要佛像,常见的有一、三尊二种类别。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一般殿堂为三开间,大雄宝殿则为九五开间,除了常供奉的释迦牟尼佛还有菩萨,菩萨中,属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最为著名。
大殿正中为主尊佛像或三世佛像,大殿两侧的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正中佛坛背后的三大士(二十诸天、十二圆觉)或千手千眼观音像或海岛观音像。
主尊佛像(“华严三圣”或“三方佛”)1,通常中央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两侧均有一座菩萨,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侧为普贤菩萨,三者并“华严三圣”或“三方佛”。
主尊佛像也有的供奉一尊佛,三尊佛,五方佛,七尊佛不同。一尊佛:坐佛、卧佛、立佛;三尊佛:“三身佛”、“横三世”、“竖三世”;五方佛:供五尊佛的通称东西南北中五方佛;七尊佛:包括释迦牟尼之前的六佛。
三身佛释迎牟尼有三身,分别是:即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应身(又称化身)释迎牟尼佛,特指释迎牟尼之生身。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按空间分得横三世佛和按时间分的竖三世佛。横三世佛:指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右侧东方药师佛,左侧西方阿弥陀佛。纵三世佛:中央供奉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侧供奉过去佛——燃灯佛,右侧供奉未来佛——弥勒佛。
三大士指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像。
1、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俗世人称佛祖,又称如来佛祖,是佛教创始人,是横三世佛中的娑婆世界教主,又是竖三世佛中的现在佛,生日是农历四月初八。一心向释迦牟尼佛的人士,应该向佛求智慧,罕命通,了解三世因果,了却生死,求跳出六道轮回等大乘法,而不是世间的享受,这一点俗世人务须注意。查看更多>>
2、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右手持智慧剑,左手持莲花上放置般若,坐骑是狮子。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的生日。文殊菩萨是智慧佛,代表善巧、聪明智慧,是善良慈悲的化身,正义的使者。文殊菩萨一般是求增长福德、智慧、记忆力、消除愚痴和明_诸法实相。可求:聪明开悟、智慧-智商高、文采卓越、考试取得好成绩、善良有爱心、正义勇敢。查看更多>>
3、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头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执如意,神态庄重,坐骑为六牙白象。每年农历二月廿一是普贤菩萨的生日。普贤菩萨可求愿望能顺利实现,计划得到更好执行,身无疲惫地去行动,去做事,德行天下,学佛有成,功德圆满,尤其适合学佛之人、创业者、企业家、计划成就大事的管理人员礼拜。查看更多>>
4、十八罗汉像
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像。罗汉是释迦摩尼的弟子,男性僧人。又名阿罗汉,意译为“杀贼”、“不生”等,为明智应礼之人。佛教有的寺院设有罗汉堂,有的还单独建有罗汉院。
寺院供奉的罗汉有多种:最常见的有十八罗汉、十六罗汉和五百罗汉。唯有大型寺院方建,也往往是该寺最有华彩之处,如苏州的西园寺,北京西山的碧云寺,四川成都的宝光寺,上海的龙华寺,武汉的归元寺,昆明的筇竹寺等。查看更多>>
5、千手千眼观音像、海岛观音像(送子观音)
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
海岛观音像有些寺院于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观音右手据杨柳,左手托净瓶。查看更多>>
佛教寺院的其它建筑1、四堂
指法堂、照堂、经堂与讲堂。一些大型丛林都会有法堂和照堂,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法堂为禅门演说佛法的地方。法堂内佛像已不是主体,不少佛寺不设讲堂,一般就在大雄宝殿诵读经书或举行佛教仪式。
照堂在法堂之后,两堂实际上为一座建筑物的前后两个部分,前者为法堂,后者为照堂。这里也是寺庙管理人员如首座向僧人发布消息、处理事务之所。
讲堂亦位于大雄宝殿之后。讲堂也是讲说佛经的地方。
经堂为藏经之堂和僧众念经之所。它与经楼不同,藏经楼是寺院图书馆,用以储藏寺院内一切图书。
2、四台
指乐台、拜台、高台、戒台四大台。皆为高台。四台名称不同,功能亦有重合。一般寺院只会建其中一种,而兼其它几种功能。
戒台一般称戒坛,古印度叫“曼陀罗”,中文译为“坛”。
乐台与拜台乐台俗称“月台”,有的送佛教派又称“拜台”,是寺中在佛前举行宗教仪式时,用来演奏佛教音乐的地方。
高台在寺院独立处建台,该一般在丈二。主要用来供奉寺内主要佛像,如银川海宝寺,洛阳白马寺。
3、罗汉堂
罗汉是释迦摩尼的弟子,男性僧人。又名阿罗汉,意译为“杀贼”、“不生”等,为明智应礼之人。佛教有的寺院设有罗汉堂,有的还单独建有罗汉院。
4、禅房
又称禅屋、禅居、禅堂。禅宗寺院以“禅那”为宗旨。“禅那”意谓“思维”或“静思”,也就是需要安静地思考问题,这就需要静居之处,这就产生了禅房。禅房一般在寺院的后部或方丈室附近,修禅人居住之所。
5、监院、方丈院
监院是寺院的总管,地位仅次于方丈。早期的寺院两者的区别在于:方丈是德高望重学问高深的僧人,该寺院的精神领袖;监院是该寺院的最高行政长官寺院的实际管理者。唐代以后,对监院的选拔往往既强调有学问、懂佛法,又能认真办事的僧人来充当,监院与方丈的职责开始混同。
6、大斋堂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僧人不管地位高低都集体就餐,决不能分散就食,所以众僧人就食处称之为“大斋堂”。大的寺院的灶房大锅一次都可煮饭一石以上,烧菜百斤以上。
7、藏经楼
有名的寺院大都建有藏经阁,位置在佛寺最后一个院落,常为一座两、三层的阁楼,作为储藏佛经之用。在藏经阁的两侧,设有配楼或配阁。
9、放生池
建在寺院山门前,池的大小视寺的规模而定。如福州涌泉寺山门前的放生池,大到要在周围筑上矮墙,防止游人掉入水中。
10、经幢
寺院建筑中一种石质立式小品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下面为基座,基座上面为幢身,最上部为出檐。檐子顶端为幢尖(幢刹)。如果幢身为二层、三层,则在每一层加上平座、幢身和幢檐,像三级宝塔一样。幢身上刻有经文,所以叫经幢。
其他还有碑楼、碑亭、亭台、廊院与群房、斜廊和飞廊、供养塔
(七)拜佛的正确方法和礼节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不用每个佛、菩萨都祭拜,只祭拜自己需要的即可。或者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不过,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以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拜佛的意义
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虚。
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了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只知道“他”在拜。
拜佛步骤
*拜佛的正确姿势与磕头的讲究示意图注意事项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接连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切无有如佛者,缚日罗省,”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经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查看更多>>
01【2022佛教日历】佛教节日道教节日值得收藏的道教佛教节日一览表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有很多节日,佛菩萨出生、出家、成道、涅_都在各自的信仰者中形成...
02【宗教节日】佛教、道教、基督教节日世界著名宗教节日一览宗教信仰是世界人民的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对宇宙的未知探索,对现实世界之外神秘力量的敬畏,让人...
03中国佛教寺庙名单国内十大寺庙排行榜全国各地寺院汇总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
04中国十大道教名山道教名山排名中国最具仙气的道教圣地道教名山,往往是以优美的景色和道教胜迹并传于世的。道教经过长期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众多的道教...


  • 简述佛教寺院建筑的基本格局
    答:这种佛寺布局,一般是坐北向南,山门和各殿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是基本对称的廊屋。我国保护最完整的一处禅宗寺院是四川新都宝光寺,宝光寺创建于唐代,以后历代迭经培修和重建。但至今仍保存了我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这种布局在全国众多的佛寺中已很难见到了。若我们游览汉地较大的佛教寺院...
  • 佛国寺的布局
    答:大雄殿后为无说殿,殿后山势陡峭,顺势面上,分别是毗卢殿、观音殿(中国唐代流行观音崇拜)院落,均采用廊庑四周环绕的布局形式。佛国寺西院落中,安养门、极乐殿组成中轴线。极乐殿位于两院落的中心,周围廊庑环绕。 总之,佛国寺东西院落并联、院落众多之平面布局,应是统一新罗时期佛教寺院平面布局特色...
  • 佛教寺庙的建筑分布?
    答: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
  • 阐述汉帝佛教寺院的基本构成、结构和布局特点
    答:二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一些王公、贵族、富商、甚至皇帝,出于对佛教的崇敬,往往“舍宅为寺”,这些宅第都以大殿为主体建筑,改成寺院后,对佛教寺院建筑布局和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汉地佛寺的建筑布局,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采取了中国古代官署和传统院落的形式,以坐北向南为中轴线...
  • 佛教寺庙的布局形式?
    答:现在的佛教布局大致分三种,一是汉传佛教的寺庙布局、二是藏传佛教的寺庙布局、三是南传佛教的布局:汉传佛教的布局一般分三大部分:天王殿(供奉弥勒菩萨和四天王天)、大雄宝殿(供奉释迦摩尼佛,又是也会供奉三尊佛释迦摩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观音殿。以上是一般寺庙里在中轴线上的三个大殿,...
  • 中国佛教寺院殿堂是如何配置的?急急急!!!
    答:一、汉地寺庙一进大门首先是“天王殿”,天王殿正面供奉“弥勒菩萨”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弥勒菩萨背后是韦陀菩萨。二、出了天王殿,再往内映入眼帘的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与天王殿之间的院子的两侧有些寺庙会供奉“珈蓝菩萨”与“地藏王菩萨”或者“虚空藏菩萨”与“地藏王菩萨”。大雄宝殿之内正中供奉...
  • 我国四大宗教的建筑遗存特点及分布?
    答:佛教:中国的佛教寺院殿堂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通常都是由数进四合院组成,整体布局为中轴对称。主要殿堂通常采用庑殿式或歇山式。纵轴上的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佛塔和经幢也是不可少的。道教:道教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或以林掩其...
  • 文山寺的寺院布局
    答:文山寺布局严整,殿宇宏伟,佛像庄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法师题写了“大雄宝殿”、“藏经阁”匾额,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性空、妙生法师分别题写了“文山禅寺”、“净业堂”匾额。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重塑的释迦牟尼佛像、西方三圣像,净业堂内供奉着一尊观世音玉佛(立像),藏经楼内珍藏一部新修大正藏...
  • 普济寺的建筑布局
    答:普济寺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整组建筑坐北朝南,寺前有石牌坊、照壁、御碑亭、八角亭、瑶池桥、海印池附属建(构)筑物等,沿中轴线依次筑有正山门(御碑殿)、天王殿、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等。主殿两旁有钟楼、鼓楼、配殿、客房等。普济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在规划布局和建筑...
  • 华林寺的寺庙布局
    答:山门石额上铭刻着“华林禅寺”四个字,两侧石柱刻有一副对联:“华严世界观十万诸佛,林茏鹫山隐五百应真。”山门两端是星岩石塔,南面为一列平房,内有一间功德堂,功德堂的旁边有初祖达摩堂、五百罗汉堂等,使寺院布局形成了较小规模的中印风格建筑群。 五百罗汉堂是华林寺的主殿。五百罗汉堂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