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寺的寺庙布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古代寺庙布局

院落式的寺院布局,一般是座北面南,从山门(寺院正门)起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座殿堂,周围用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殿之后是法堂或藏经楼(阁)或毗卢阁、观音殿。大雄宝殿前,左右配殿有枷蓝殿、祖师堂(或观音殿、药师殿等)相对。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主轴线东侧,包括僧房(居室)、香积厨(厨房)、斋堂(饭堂)、职事堂(库房)、荣堂(接待室)等。接待四方之来者的客房特设在中轴线西侧。
山门
佛寺的大门称为“山门”。由于“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在山林之处,所以得名。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中间一座常建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或三门殿。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如同两个门卫护持寺院。

天王殿
进了山门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在天王殿前两侧有钟楼和鼓楼。天王殿中间供坐北面南的大肚弥勒佛。东西两旁分塑四大天王像,弥勒佛背后神龛内供韦驮菩萨像。

大殿
天王再往北是“大雄宝殿”,俗称“大殿”,为寺庙的主殿、正殿。“大雄”是梵文筏那摩那的汉译,是对佛祖释迹牟尼的尊称,指佛有大力,能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
常见的供奉释迦牟尼佛有三种姿势:一种称“成道像”,结跏趺坐(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成道前,为了众生而牺牲自己,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再一种为“说法像”,结跏趺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还有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名“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右手屈臂向上伸,名“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
还有的是“三佛同殿”。一种是供“三身佛”,“三身”指三种佛身。中尊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指体现了佛法的佛本身。左尊为“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指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右尊为“应身佛”,即是释迦牟尼佛,指佛为度脱世间众生需要而现之身,特指释迦的生身。
又一种为供“横三世佛”。这里的“世”指三个空间世界,以其同时存在,所以叫“横三世”。正中为本尊释迦牟尼佛;左侧为左手持钵(表示盛甘露),右手持药丸的药师佛;右侧为阿弥陀佛。
另一种为供“竖三世佛”。这里的“世”、指因果轮回迁流不断的个体一生中存在的时间。三世指过去(前世、前生)、现生(现世、现生)、未来(来世、来生)三世。在佛像中的位置是: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即燃灯佛。佛经说他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得名。亦说释迦未成佛时,燃灯佛曾为他“授记”,预言将来成佛的事。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弥勒是释迦之后将为佛。佛经讲他将继承释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来佛。
佛殿两侧各九尊罗汉。佛坛背后是观音菩萨手持杨枝净瓶,立于普陀洛枷山海之间。


配殿
大殿的东西两侧配殿是枷蓝殿与祖师殿。
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简称。是“僧园”之意。这里的伽蓝特指“祗树给孤独园”,是释伽在舍卫国居住说法的场所。
伽蓝殿供波斯匿王和他的太子祗陀,还有给孤独长者。相传“祗树给孤独园”是给孤独长者用金钱购置波斯匿王太子祗陀的花园,建筑了“祗园精舍”,释迦说法的道场。除了这三位护持佛法建立枷蓝的善士外,殿内两侧还有供美音、梵音、天鼓等十八位枷蓝神的,他们是寺院的守护神。
法堂
大殿的后面为法堂,也叫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的地方,它是佛寺中仅次于大雄宝殿的主要建筑。法堂也供佛像,但主要设法座。法座亦称狮子座,堂中设高台,中置坐椅,供法师演说佛法之用。法座后挂象征释迦说法传道的图像。法座前置讲台,台上供小佛像。下设香案,供置香花,两侧列置听法席位。


藏经阁
法堂之后是藏经阁,藏大量书籍,一般不对外开放。

庄严与供具
寺院殿堂布置除各类佛像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庄严和供具。所谓庄严就是以示庄重严肃的装饰。中国佛殿之庄严主要为宝盖、幢、幡、欢门等。
宝盖又称天盖。殿堂所供本尊佛像有宝盖,佛经称华盖。一般以木材、金属或丝织之材料制成。
幢,又称宝幢,为佛、菩萨的庄严标帜。用以表麾众生,制魔众。一般以绢、布等制成。幢身周围置八个或十个间隔,下附四垂帛,或绣宝生如来、地藏菩萨等像,或加彩画,头上安宝珠。每一佛前多置四柱宝幢,或绕宝盖而悬置。
幡,又称胜幡。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庄严,它犹如大将的旌旗。幢下长帛下垂者曰幡,而以幢竿垂幢日幛幡。幡有多种颜色和制法,以平绢制成的叫平幡,束丝制成的叫丝幡,以金属玉石联结制作的叫玉幡。旗竿头安宝珠的称云幢旗,幢竿头置龙头的叫金刚幡。幡上多书佛号或经偈,悬挂于佛像前。
欢门,是悬于佛像前的大幔帐,上面用彩丝绣成飞天、莲花、瑞兽、珍禽之类。飞天是西

由于华林寺没有大雄宝殿,所以五百罗汉堂就成了主殿。而达摩堂建成之前它又是寺中唯一的殿堂。走进五百罗汉堂,只见堂门前两旁各立有一个高达殿檐、手执金刚杵、面容威猛的金刚力士镇守着山门。殿门上方高悬“五百罗汉堂”石额。两旁石柱刻有一副对联:“证菩提心现应真相,登欢喜地得自在观。”进入殿门,只见一尊笑口常开且大腹便便的弥勒佛在迎候着您。佛的背后是寺院护法神将韦驮大将军。殿堂北端供奉着三尊大佛:释迦牟尼佛祖居中,兹师佛在左边,阿弥陀佛在右边。殿堂的西墙供奉着全身地藏王。殿堂东墙供奉的是一尊木雕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与地藏王相对。五百罗汉堂殿门向南,由殿门至北端的三宝佛像,为南北中轴线。东西两边是回廊,在高1米多的基座上供奉着五百罗汉。如今,大多数新雕塑的罗汉像供奉在台基上,另有数十尊罗汉像紧密排列于“妙相庄严”东侧的高架之上。五百罗汉喜怒哀乐,形态各异,金碧辉煌,真令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达摩堂是20世纪90年代为纪念达摩师祖而重建的。殿堂坐北朝南,堂前石柱有一副木刻对联写道:“东土禅宗传妙法,西域宝甸辟华林”,是赞颂初祖达摩由西来中国传播宗教文化事迹的。而殿堂北墙正中的白石基上供奉着身穿袈裟、左腿趺坐、右脚曲起、形如印度僧人的菩提达摩塑像。殿堂东西墙壁上挂有两幅雕画,内容是叙述达摩东渡来华的传奇故事,如“面壁九年”、“一苇渡江”、“只履归西”等。

华林寺坐西朝东,山门两侧各放两只石狮子和两只石鼓。山门石额上铭刻着“华林禅寺”四个字,两侧石柱刻有一副对联:“华严世界观十万诸佛,林茏鹫山隐五百应真。”山门两端是星岩石塔,南面为一列平房,内有一间功德堂,功德堂的旁边有初祖达摩堂、五百罗汉堂等,使寺院布局形成了较小规模的中印风格建筑群。 五百罗汉堂是华林寺的主殿。五百罗汉堂门前两旁各立有一个高达殿檐、手执金刚杵、面容威猛的金刚力土镇守着山门。殿门上方高悬“五百罗汉堂”石额。两旁石柱刻有一副对联:“证菩提心现应真相,登欢喜地得自在观。”殿门内有一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佛的背后是寺院护法神将韦驮大将军。殿堂北端供奉着三尊大佛:释迦牟尼佛祖居中,兹师佛在左边,阿弥陀佛在右边。殿堂的西墙供奉着全身地藏王。殿堂东墙供奉的是一尊木雕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与地藏王相对。
五百罗汉堂殿门向南,由殿门至北端的三保佛像,为南北中轴线。东西两边是回廊,在高1米多的基座上供奉着五百罗汉。原像已在“文革”中毁去,荡然无存,新佛像于1997年参照清光绪年间的《五百罗汉图》及有关资料重新雕塑的,造工十分精细。雕像的材利是优质的香檀木,初由浙江工匠精心雕刻而成,再从潮州、汕头、福建、湖北等地买来麻布、泥灰、生漆等各种材料,经接缝、打沟、裱布、上灰、打磨、上漆、贴金等10多道工序而成,工程于1997年12月竣工。新雕塑的罗汉像供奉在台基上,另有数十尊罗汉像紧密排列于“妙相庄严”东侧的高架之上。
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到中国传教,远渡印度洋和太平洋,经过三个寒暑的跋涉奔波,终于在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来到广州。达摩到达广州后建筑的寺庙叫“西来庵”,这是他在中国最先传扬佛教教义的圣地。由于他是来自西方佛国的高僧,人们便称他最初登岸的地方为“西来初地”,并奉他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依然保留着“西来初地”、“西来庵”的称号,而下九路一带的西来正街、西来后街及西来西、西来东、西东新等街巷都是以“西来庵”来命名。 达摩建西来庵,并宣传佛心印的宗旨,昭示传佛心印关键在于使世人要明心见性,传禅主要以四卷本《楞伽经》为凭。达摩曾被邀请去做指导译经工作,对入藏佛经整理分类指示要鉴别真伪、去芜存真,以此感谢广州译经处所赠送的跋摩所译四卷《楞伽经》,并欣然举经曰:“此《楞伽经》,为如来心地法门,可令诸众生开示悟入。”祖师此番开示成了正确对待和开掘弘扬佛教文化遣产的一道指导方针。 达摩还展示了“佛法在世间”普度众生的襟怀,他“精通水利,卓锡挖井,竺坊和王园制止寺各一口,水清甘甜,解前食水难饮之苦。常与显罗领僧俗大众,于绣衣坊码头沿岸移植挡风大树,以防海潮倒灌为害。”他常为地方排忧解难,促进中外僧俗和睦相处,为世间僧俗大众作出最优秀的表率,西来庵(今华林禅寺)就成了缅怀祖师达摩的国际佛教圣地。



  • 广州有没有道教的庙宇?
    答:广州三元宫 广州市越秀山南麓应元路,原名越岗院,建于东晋。广州纯阳观 广州市海珠区五凤村漱珠岗上,建于清代。广州五仙观 广州南海神庙 黄浦区庙头村,建于隋代。
  • 广东省的四大著名寺庙是哪四个呀?
    答:海幢、华林寺)之一。4、梅州灵光寺 阴那山位于梅县雁洋镇,距梅州市区45公里,其山巅五峰并聚,称五指峰,又名梅峰,海拔有1297米。山麓的千年古刹灵光寺为广东四大名寺之一。该寺依山而建,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灵光寺布局奇巧,主殿以"菠萝顶"建筑为最大特点,乃全国罕见,堪称庙堂建筑艺术的杰作。
  • 广东省的四大著名寺庙是哪四个呀
    答:海幢、华林寺)之一。4、梅州灵光寺 阴那山位于梅县雁洋镇,距梅州市区45公里,其山巅五峰并聚,称五指峰,又名梅峰,海拔有1297米。山麓的千年古刹灵光寺为广东四大名寺之一。该寺依山而建,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灵光寺布局奇巧,主殿以"菠萝顶"建筑为最大特点,乃全国罕见,堪称庙堂建筑艺术的杰作。
  • 广东省的寺庙很吸引游客,那么最著名的四个寺庙是哪四个?
    答:海幢、华林寺)之一。4、梅州灵光寺 阴那山位于梅县雁洋镇,距梅州市区45公里,其山巅五峰并聚,称五指峰,又名梅峰,海拔有1297米。山麓的千年古刹灵光寺为广东四大名寺之一。该寺依山而建,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灵光寺布局奇巧,主殿以"菠萝顶"建筑为最大特点,乃全国罕见,堪称庙堂建筑艺术的杰作。
  • 佛山哪里有寺庙
    答: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由密宗纵堂大和尚在观音堂铺佛山涌边创建。历经三百五十五年,期间顺治年间的国师——玉琳通琇禅师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主持募捐并重修山门。至道光年间,因仁寿寺僧粮久乏,法运式微,广州华林寺住持仁机(祗园)大和尚受佛山官绅的邀请,到佛山募化重修仁寿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