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导致肝损?如何避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马再鸿

如今,血脂异常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不少年轻人在体检时,血脂检查结果一栏也出现升高的箭头,但大多数人觉得身体没有异样就不予理会,殊不知,高血脂这个敌人在不知不觉损害你的血管,如果不加以重视,等到出现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时,这时治疗起来会越发棘手。

这是因为长期血脂升高,高的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导致血管堵塞,严重会引起脑梗塞,心肌梗死等,并有可能引起脂肪肝、胰腺炎、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如果同时合并高血压,那么,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就大大上升,这是因为高血压容易损伤光滑的血管内膜,脂质就容易沉积在损伤的血管内膜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此,如果一个人同时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这时就要特别小心了。

高血脂是一种生活习惯病 ,其治疗的基石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如果经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血脂仍较高,这时需要我们使用降低血脂最重要的武器--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久经沙场的降脂老前辈 ,它的“家庭成员”有不少,有读者耳熟能详的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以及匹伐他汀等。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这是因为他汀类药物降脂能力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除了降脂外,它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抗炎稳定斑块,甚至逆转斑块,正因为这个特点,他汀类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

虽然他汀类药物对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病等有良好的疗效,但在这么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安全性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最常见的是血清转氨酶的升高,这也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 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导致肝损?如何避免?以下逸仙药师给大家解疑。

其实他汀类药物导致肝损几率并不高 ,据一些研究资料显示,所有他汀类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发生几率大概为0.5%-2.0%,但升高并不能代表肝功能异常,一般表现为一过性,也就是说初期服药可能出现升高,继续服药则逐渐消失;另外,他汀类药物导致转氨酶升高具有可逆性,停药后转氨酶通常会回复正常,不会导致肝损。

对于单纯性转氨酶升高,如何处理? 如果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正常高值3倍以内,可在原剂量或减量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不需中止他汀治疗,部分患者的转氨酶也可逐渐恢复正常。

如果升高达3倍以上,则提示有可能药物诱导肝损伤,就得停用他汀类药物或者减量,密切观察肝转氨酶的变化,必要时可以服用护肝药。另外伴有肝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等的患者则应考虑停药。

如何避免或减少肝损的不良反应?

一、使用他汀类药物注意宜从小剂量开始

这是因为他汀类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跟使用剂量密切相关,据一些研究表明,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跟常规剂量比较,肝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而一般常规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肝损伤不相关。因此,通常不必应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因为他汀剂量加倍,胆固醇仅仅下降6%,称之为他汀的“6%效应”。

二、选择对肝功能影响小的他汀

由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主要经过肝脏代谢,有肝损的患者应避免选择这些药物,而有的药物如瑞舒伐他汀仅10%通过肝脏代谢,匹伐他汀几乎不经肝脏代谢,对肝功能影响小,因此,对一些有肝脏疾病者应优先选择选择匹伐他汀降脂。

三、选择药物相互作用少的他汀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通过肝脏CYP3A4代谢酶来代谢,容易和很多药物(如胺碘酮、克拉霉素、伏立康唑、氟伏沙明、利格列汀、吡格列酮、秋水仙碱、环孢霉素、非洛地平等)发生相互作用;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则主要受到CYP2C9的影响,与CYP2C9抑制剂联合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应升高;而匹伐他汀、普伐他汀则不易受CYP系统影响。因此,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特别是以上所列药物时,建议选择不易受CYP系统影响的药物如匹伐他汀、普伐他汀,可降低肝损的发生几率。

四、联合应用其他降脂药

如果使用低剂量他汀类药物,而血脂不能达标,怎么办?可以考虑联合其他降脂药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依折麦布能有效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轻微,他汀+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

最后,逸仙药师提醒: 他汀类药物的有益作用会给患者带来长期受益,不要因一时的转氨酶升高而放弃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或者顾忌慢性肝病而过于拒绝使用他汀类药物,错过最好治疗窗口期,所以遵医很重要,及时复诊,并逐渐调整到合适的用药方案。另外,他汀类药物发挥药理作用和代谢主要在肝脏,所以在服药期间,饮食也要注意,诸如切忌大量饮酒等,也应避免服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每天给你带来 健康 知识!



  • 药学必学知识: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答:因此当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可选择经不同酶代谢的他汀(见表1)。4尽量避免使用对他汀有药代动力学影响的药物(见表2)某些药物可通过抑制他汀代谢酶或他汀及其代谢产物的载体使他汀AUC(曲线下面积,反映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总量)明显增高(如环孢素可使瑞舒伐他汀AUC升高700%)。克拉霉素是CYP3A4强抑制剂...
  • 高血脂吃他汀一定会伤肝?辟谣:做好这5点,有效降低风险
    答:各种各样的他汀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风险几率并不相同,总体上来说,服用他汀药物,出现转氨酶升高的风险几率在2~3%左右,而真正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几率就更低了,因此,如果认为他汀类药物一定会伤肝,确需用药而不敢用药,使血脂得不到有效控制,伤肝的风险是避免了,但心脑血管的风险因素却并未消除,...
  • 长期吃他汀要注意4个副作用!医生教你避免肝损害,别吃出一身病
    答:一般来说,脂溶性的他汀比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比较容易引起肝功能异常,可以换成水溶性他汀,比如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安全性更高。2. 横纹肌溶解 长期应用他汀,可能会感觉肌肉疼痛,这时候需要检查肌酸激酶值,如果高于正常值10倍以上,就应该停药。如果不及时检查,肌酸激酶持续升高,就可能...
  • 长期吃他汀,如何防止转氨酶升高,谨记哪几个注意事项是关键?
    答:首先就是要注意用药的剂量,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医嘱来控制用药的剂量,不可以自行增加药量或者是减少药量,其次的话就是要定期的进行体检,还要注意一些药物直接的相互作用,不可以随便的和其他药物一起联合用药,还有就是要做好生活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导致肝损?如何避免?
    答:如果升高达3倍以上,则提示有可能药物诱导肝损伤,就得停用他汀类药物或者减量,密切观察肝转氨酶的变化,必要时可以服用护肝药。另外伴有肝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等的患者则应考虑停药。如何避免或减少肝损的不良反应?一、使用他汀类药物注意宜从小剂量开始 这是因为他汀类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跟使用剂量...
  • 每天吃5毫克他汀类药会吃坏肝脏吗?
    答:这个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一般不会导致肝损伤的,不过用这种药物是否出现肝损伤,个体差异比较大,在用药期间需要做好肝功检查看看的。另外注意多数他汀类药物5毫克起不到降脂效果的。
  • 吃他汀类药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首先大家要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吃上他汀类药物都会带来肝损伤,这种出现的几率可能只有5%。所以说开始的时候要做好监测,如果吃完他汀类药物以后,一个月、三个月做一下监测。监测两个方面:一、血脂有没有降低。二、有没有肝脏损伤的情况。如果你吃完一个月、三个月以后,再监测肝脏没有出现...
  • 长期服用他汀药物,如何减少对肝脏的损伤
    答:如果是同时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话,可以考虑选对肝脏影响最小的药物,而且用药期间,注意避免同时服用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的药物,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3.联合使用其他类降脂药 降血脂的药物联合应用是一种趋势,他汀类的药物是降血脂的基础用药,但是选择与其他作用机理的降脂药物联合使用...
  • 他汀药每天吃,忽略哪些东西,血脂难达标,还可能会伤肝肾?
    答:所以,如果不是冠心病,脑中风等一些特殊群体中使用,如果单纯降低血脂,可以考虑选用这类药物替代。毕竟能上市的药物,不良反应也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用药的人多了,小概率也会变成大数字。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异常,横纹肌溶解、肌痛、肌炎,新发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等。
  • 如何预防他汀类降脂药对肝的损害?原因是什么?
    答:经常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的人们都知道,对于一些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来说,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以有效的帮助他们缓解自己的病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会经常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自己的疾病,但是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很容易会使自己的肝受到损伤,毕竟是药三分毒,那么究竟应该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注意些什么才能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