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选择及开展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答题?

一、区域活动的概念 所谓区域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 “区角活动” 指的是这样一种活动形式:即教 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 教师在这些区域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材料。在宽松和谐的气氛 中幼儿自主性地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环境、材料及同伴间的充分互动获得情感、认知及 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
二、区域空间的设置 教师根据本班活动的需要,可以利用桌子、矮柜及大型建构玩具拼搭组合等方式进行 空间区隔,并标上清晰地标记,如语言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建构区、表演区等。 设置这些区域时需注意“动静分离” ,即安静的区角与嘈杂的区角要分隔开,如语言区和 益智区是相对安静的区域,这就需和建构区及表演区分隔开,避免相互干扰。同时应注意 区域的设置需随着幼儿能力的发展及兴趣的变化而稍微调整。 三、区角材料的投放 区角材料是幼儿活动的操作对象,材料本身不仅蕴含了教育意义,更是孩子体验、探 究的媒介,因此材料的投放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内容和进程。
1 、材料的投放要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及发展水平。 小班幼儿的认识活动主要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的,往往是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 因此小班区角材料投放时可多投放操作性强的材料。又因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所以 要为幼儿准备多份的同种材料。如在创设娃娃家时,最少要按4 个人的比例配备材料,这 样就能尽量避免满足不了孩子需求的问题。中班幼儿在生理、心理上进一步成熟了,开始 能够接受严肃的任务,且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已经出现最初的责任感,在材料投放时可相 应的提供些探索性的材料,并对其提出些任务。大班幼儿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 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一定的方法,效果也较好。因此在材料的 2 提供方面,可以提供些原始材料,并提出些主题性的要求。如美工区可以提供原材料,如 纸张、废旧物品等,让幼儿自由构思,自由创作。
2 、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材料的投放 时要考虑到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性,提供的材料既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幼儿和不同 角色幼儿的需要,更要突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每个幼儿在现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让 投放的材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如益智区的“拼图” ,教师可以把本班幼儿、班级环境的 照片及一些故事画面剪成数量、 形状不通的图片, 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选择片数较少的拼图, 而能力较强的幼儿则可选择片数多,难度较大的拼图,这样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都可 以开心地完成这一项活动。
3 、区角材料要常跟新。 区角中即使是再有趣,再好玩的材料,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幼儿也会失去兴趣的。当 幼儿对原先投放的材料不再感兴趣时,教师应该及时撤换和调整。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区 角材料,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删减或是组合材料的方 式让原有材料增添新的魅力。如美工区的“粉刷匠”这一活动,当孩子对已经设计好的房 子粉刷失去兴趣时,教师增加了新的材料——白色瓷砖(田字格的纸张) ,提出新的任务 ——用彩色瓷砖装饰房子,这样孩子在操作中可以讨论用什么颜色把白瓷砖变成彩色瓷 砖,用什么规律进行装饰,使粉刷这一活动出现了新的转机,产生了新的涵义。 四、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1 、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强调要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幼儿自由操作,自由探索。 但是,在传统区域活动中,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这样的角 色定位使教师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或违规行为十分敏感,并为此发起了大量的以约束纪律和 维护规则为目的和内容的“指导” 。由于定位不清,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存在着两 个严重的错误倾向:教师主宰幼儿活动和教师放任幼儿活动。 案例:区域活动一开始,平锋和翔翔和就跑到自制区,想制作老师刚刚介绍的“坦 克” 。在制作“炮筒”时,他们想用吸管插到塑料瓶中当炮筒,可是瓶口粗吸管插入瓶子 中马上就掉进去了。平锋说: “那就不要炮筒了。 ”翔翔说: “那好吧。 ”这时在一旁观看的 老师笑着对他们说: “没有炮筒的坦克怎么发射炮弹呢?”于是两个孩子又重新考虑如何 不让吸管掉下去,试了几次,还是不成功,孩子又发出求助的目光,教师没有直接帮助, 而是反问幼儿: “为什么吸管会掉下去?用什么办法能让瓶口变细?”孩子们发现了问题,
3 寻找材料,反复尝试,用橡皮泥塞进瓶口,终于取得了成功。 在上面的案例中,在幼儿将要放弃探索时,教师及时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教 师肯定的眼神、 赞赏的微笑、 亲切的动作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愿望。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去解决问题。 《纲要》中指出: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 者、引导者、观察者。 ”教师在幼儿活动中,不是领导,也不是权威,而是幼儿的帮手和 支持者。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表示了解他们的困难并乐意协助,设法了解问题,但 不要马上代替他们做,应该和他们一起找出困难的原因,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可以提出 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以培养他们面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必须根据幼儿学习方式的变化,灵活地转变自己的角色。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不断变化的,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不断地交替出现,有时甚至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案例:本月的主题是“蛋” ,上完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后,老师在美工区投 放了纸张,并在美工区的墙壁上张贴了《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歌唱图谱,还有许多卵生动 物的图片,并用录音机重复播放《小小蛋儿把门开》 ,目的让幼儿自由创编歌唱图谱。 小悦最喜欢绘画活动了,今天更显得兴致勃勃,拿了彩笔就过来作画。她抬头看到了 墙上的小乌龟,就在纸上画了只小乌龟,这时,又看了看旁边的小朋友画的都是小鸡,便 跟老师说: “我想重新画一张。 ”老师笑着说: “小乌龟不好吗?我更喜欢小乌龟。 ”小悦听 了很开心,又继续作画,边画还边唱自己创编的歌,还在小乌龟的背上画了两个三角形。 教师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他作画。 当画到“圆滚滚呀硬梆梆”时,她先画了很多的小圆,然后陷入了沉思,接着对老师 说“我不会画硬梆梆。 ”老师反问她: “你觉得什么东西是硬梆梆的?”她想了想,说: “木棍。”老师赞许的看着她,她就在纸上画了很多一竖一竖的“小木棍” 。画好后,老师问她: “小乌龟背上的三角形是什么?”小悦说: “是翅膀。又开心地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带回家?我想唱给妈妈听。”在案例中,教师首先是环境的创设者,不仅要为幼儿准备必要的材料,还要创设区域 活动的环境,张贴各种卵生动物的图片”为幼儿提供范例,同时通过播放音乐营造好区域环境的氛围。 在绘画时,幼儿是绘画活动的主体。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手操作纸和笔,“学习”运用各种形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或对事物的印象、感受等,通过这一“发 现学习”,每个幼儿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这一过程是教师不应当直接干涉的。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权威的教授者,当发现幼儿在乌龟背上画上“翅膀”时,并没有指责幼儿画错了,而是作为一个不干扰幼儿活动的观察者。但又不是消极的旁观者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自行选择各区域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本文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规则的制定、教师的指导四个方面阐述幼儿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1.随机性原则。指教师要密切注意幼儿活动的节奏,根据幼儿活动的趋势和需要进行随机性指导。
2.支持性原则。指教师支持幼儿的区域游戏,从创设区域环境到提供活动材料解决活动困难,再到进行活动评价等方面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引导性原则。指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在尊重幼儿自主性的基础上关注幼儿的个别性差异,对幼儿的活动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自行选择各区域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本文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规则的制定、教师的指导四个方面阐述幼儿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 幼儿园区域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有哪些
    答:1.随机性原则。指教师要密切注意幼儿活动的节奏,根据幼儿活动的趋势和需要进行随机性指导。2.支持性原则。指教师支持幼儿的区域游戏,从创设区域环境到提供活动材料解决活动困难,再到进行活动评价等方面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3.引导性原则。指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在尊重幼儿自主性的基础上关注幼儿...
  •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要点
    答:1、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即是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区角类型,恰当选择封闭性或开放性的活动,如科学实验、影视摄录、戏剧表演、搭建等益智、科学、艺术与语言活动尽量选择封闭式区角。小医院、小超市、种养殖、辩论会以及户外活动区角则选择开放性。2、共享原则是一般指资源与环境可空间的共享。这是很...
  • 幼儿园区角游戏有哪些原则呢?
    答:1. 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原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区角类型,选择适当的封闭式或开放式活动。例如,科学实验、影视摄录、戏剧表演和搭建等活动倾向于选择封闭式区角,而小医院、小超市、种养殖和辩论会以及户外活动区角则适合采用开放式。2. 共享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涉及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共享。遵循共...
  • 幼儿园教师的游戏指导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主体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等。1、主体性原则: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避免过度干预,给予幼儿自由和创造的空间。2、适宜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设置游戏内容和情境,让孩子们能够享受游戏的过程。3、启发性原则:游戏有启发性,帮助幼儿发展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
  • 幼儿园游戏原则有哪些?
    答:2.渗透性原则 这里的渗透有以下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学活动要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自然进行,保育为主,保教结合;二是指课程内容之间相互渗透,无论是五大领域课程还是主题课程,其内容、目标都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不能孤立进行。尤其是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的身体更明显一些。例...
  • 幼儿园小小班区域活动方案
    答:一、幼儿园区角游戏内容 区角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娃娃家、建构区、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玩沙玩水区等。 二、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的原则 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适宜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化原则。 三、各年龄层区角安排 小班:娃娃家、建构...
  • 区角活动创设的原则有哪些?
    答:一、区域活动的特点: 1、自主性区域活动一般采用自选游戏的组织形式,注重让幼儿自选、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不论是主题的确定、玩具的选择、玩伴的选择、语言的运用、动作的展示等游戏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自然的进行。 2、教育性 区域活动虽然有其自主性,但它也不是幼儿完全自由自在、不受控制...
  • ...的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关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2)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