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河北省历届中考真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寻找河北承德市历年中考,各科试题!!!

2004年河北省初中生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2题12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③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④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根据要求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题2分,共8分)
①《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作者在大自然美景中的超然忘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
③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劳动”有关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长篇小说《水浒》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是(姓名)______。他(她)___________的故事家喻户晓。
第二部分
(3-26题 5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空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______。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3、文章的作者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你还学过他的《_______》。(1分)
4、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3分)
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__________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置:_________
③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去:_________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环堵萧然,不避风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概括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走近森林
张志毅
①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 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niǔ) 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木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适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万~3000万物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qī) 息繁衍。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 ~ 30吨氧气。
⑧ 。据有关专家研究,一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引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碳,可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擢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8分贝。
⑨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8.根据注音写出汉字。(1分)
①(ni ǔ) 带 ②(qī) 息
9、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森林的价值进行说明的?(2分)
答:

10、根据对第①段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1分0
生物资源:植物资源、① 、微生物资源
② :林地土壤、水分等
11、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列举数字进行说明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2、第⑦段画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3分)
答:
13、文章第⑧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表明这段文字说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请写在下面。(3分)
答:
14、据报道,目前我国土地沙化正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防治土地少化势在必行。请你结合森林的作用,为治理土地沙化拟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2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学会谅解
①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 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 ,能 ; 谅解是 , 能 。 这生动地道 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遥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②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已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③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④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关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
⑤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⑥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⑦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别人。
⑧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
⑨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得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⑩让我们学人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5、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2分)
答:
16、文章第④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7、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答:
18、如果将第⑨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答:
19、仿照文章第①段中的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4分)
答:谅解是 ,能 。
谅解是 ,能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轻点关门

石 文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 ,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运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 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头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和与妻子 深深地鞠了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来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里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
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哪。“生活就是这样,
。 (选文有改动)
20、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膝( ) ②不禁( )
2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答:①第一次:
②第二次:
2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2分)
答:
2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2分)
答:
24、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答:
2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
26、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3分)
答:生活就是这样,

第三部分
(27题 50分)
27、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当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被树枝上的会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1、2题12分)
1、(4分)①却话巴山夜雨时②似曾相识燕归来③人则无法家拂土④黑云压城城欲摧(以上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2、(8分)①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②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每空1分,有错空不得分)③答案示例: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每空1分。所写内容课内外不限,只要符合题目要求、没有错误,该空即可得分)④人物姓名书写正确,得1分,故事情节概括准确,与人物相符,得1分。
第二部分(3—26题 58分)
一、(13分)
3、(1分)桃花源记 饮酒 归园田居 (写出其中任意一篇,没有错误即可)
4、(2分)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5、(3分)①嗜:爱好,特别喜欢。②置:置备,置办。③去:离开。(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6、(4分)①第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②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7(3分)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立于世俗之外)、自得其乐(率真自然)、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人。(答出一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
二、(14分)
8、(1分)①纽 ②栖(有错该题不得分)
9、(2分)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或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每方面1分,意思对即可)
10、(1分)①动物资源 ②非生物资源 (有错该题不得分)
11、(2分)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意思对即可)
12、(3分)不可以(1分)。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1分);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1分)。(意思对即可)
13、(3分)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答出一方面得1分,答出两方面得3分,意思对即可)
14、(2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标语能结合森林的作用,得1分;语言简洁,有感染力,得1分。
三、(14分)
15、(2分)文章一方面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论述了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谅解。(答出一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
16、(4分)文章第④段先列举三个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谅解的重要作用(2分)。接着,又从反而进行论证,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充分(2分)。(意思对即可)
17、(2分)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意思对即可)
18、(2分)这一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如果删去,将会使文章的论证不严密。(意思对即可)
19、(4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每句2分。只要句式与画线部分的句子基本相同,语言通顺,比喻恰当即可得分。
四、(17分)
20、(1分)①xī ②jīn(有错该题不得分)
21、(4分)①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2分)。②完成父亲的遗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2分)。(意思对即可)
22、(2分)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意思对即可)
23、(2分)给邻居增添麻烦,心里很过意不去。(意思对即可)
24、(3分)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地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又脏”的一楼,这一片孝心使“我”感动。(答出为照顾患病的父亲而住一楼,得1分。答出孝心使我感动,得2分。意思对即可)
25、(2分)李老先生是一个对大家多年的照顾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人。(意思对即可)
26、(3分)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意思对即可)
第三部分(27题 50分)
27、(50分)作文 略

要十年的啊!!!太多了吧......

200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数 学 试 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20分)

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的相反数是( )
A.7 B. C. D.
2.如图1,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 )
A.50° B.60° C.140° D.160°
3.据2007年5月27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北京市目前汽车
拥有量约为3 100 000辆.则3 1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31×107 B.31×105
C.3.1×105 D.3.1×106
4.如图2,某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M( ,1),则此反比例函数
表达式为( )
A. B.
C. D.
5.在一个暗箱里放有a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这a个球中红球只有3个.每次将球搅拌均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暗箱.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那么可以推算出a大约是( )
A.12 B.9 C.4 D.3
6.图3中,EB为半圆O的直径,点A在EB的延长线上,
AD切半圆O于点D,BC⊥AD于点C,AB=2,半圆O
的半径为2,则BC的长为( )
A.2 B.1
C.1.5 D.0.5
7.炎炎夏日,甲安装队为A小区安装66台空调,乙安装队为B小区安装60台空调,两队同时开工且恰好同时完工,甲队比乙队每天多安装2台.设乙队每天安装x台,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我国古代的“河图”是由3×3的方格构成,每个方格内均
有数目不同的点图,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条对角线上的三
个点图的点数之和均相等.
图4给出了“河图”的部分点图,请你推算出P处所对应的点
图是( )

9.甲、乙二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到B匀速行进,A,B两地间的路程
为20km.他们行进的路程s(km)与甲出发后的时间t(h)之间
的函数图像如图5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是4 km/ h B.乙的速度是10 km/ h
C.乙比甲晚出发1 h D.甲比乙晚到B地3 h
10.用M,N,P,Q各代表四种简单几何图形(线段、正三角形、正方形、圆)中的一种.
图6-1—图6-4是由M,N,P,Q中的两种图形组合而成的(组合用“&”表示).

那么,下列组合图形中,表示P&Q的是( )

总 分 核分人

200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数 学 试 卷
卷II(非选择题,共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II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II时,将答案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题号 二 三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得分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
写在题中横线上)

11.计算: = .
12.比较大小:7 .(填“>”、“=”或“<”)
13.如图7,若□ABCD与□EBCF关于BC所在直线对称,∠ABE=90°,
则∠F = °.
14.若 ,则 的值为 .
15.图8中每一个标有数字的方块均是可以翻动的木牌,其中只有两块木牌的背面贴有中奖标志,则随机翻动一块木牌中奖的概率为________.
16.如图9,在10×6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A的半径为1,⊙B的半径为2,要使⊙A与静止的⊙B内切,那
么⊙A由图示位置需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
17.已知 ,当n=1时,a1=0;当n=2时,a2=2;当n=3时,
a3=0;… 则a1+a2+a3+a4+a5+a6的值为 .
18.图10-1是三个直立于水平面上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几何体(下底面为圆面,单位:cm).将它们拼成如图10-2的新几何体,则该新几何体的体积为 cm3.(计算结果保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得 分 评卷人

19.(本小题满分7分)

已知 , ,求 的值.

得 分 评卷人

20.(本小题满分7分)

某段笔直的限速公路上,规定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 km/h(即 m/s).交通管理部门在离该公路100 m处设置了一速度监测点A,在如图11所示的坐标系中,点A位于y轴上,测速路段BC在x轴上,点B在点A的北偏西60°方向上,点C在点A的北偏东45°方向上.
(1)请在图11中画出表示北偏东45°方向的射线AC,并标出点C的位置;
(2)点B坐标为 ,点C坐标为 ;
(3)一辆汽车从点B行驶到点C所用的时间为15 s,请通过计算,判断该汽车在限速公路上是否超速行驶?(本小问中 )

得 分 评卷人

21.(本小题满分10分)

甲、乙两支篮球队在集训期内进行了五场比赛,将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后,绘制成如图12-1、图12-2的统计图.
(1)在图12-2中画出折线表示乙队在集训期内这五场比赛成绩的变化情况;
(2)已知甲队五场比赛成绩的平均分 =90分,请你计算乙队五场比赛成绩的平均分 ;
(3)就这五场比赛,分别计算两队成绩的极差;
(4)如果从甲、乙两队中选派一支球队参加篮球锦标赛,根据上述统计情况,试从平均分、折线的走势、获胜场数和极差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简要分析,你认为选派哪支球队参赛更能取得好成绩?

得 分 评卷人

22.(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13,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像经过点A和点B.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3)点P(m,m)与点Q均在该函数图像上(其中m>0),且这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m的值及点Q 到x轴的距离.

得 分 评卷人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在图14-1—14-5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的斜边AE=2b,且边AD和AE在同一直线上.
操作示例
当2b<a时,如图14-1,在BA上选取点G,使BG=b,连结FG和CG,裁掉△FAG和△CGB并分别拼接到△FEH和△CHD的位置构成四边形FGCH.
思考发现
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就是先将△FAG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到△FEH的位置,易知EH与AD在同一直线上.连结CH,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故△CHD≌△CGB,从而又可将△CG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到△CHD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如图14-1),过点F作FM⊥AE于点M(图略),利用SAS公理可判断△HFM≌△CHD,易得FH=HC=GC=FG,∠FHC=90°.进而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出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
实践探究
(1)正方形FGCH的面积是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类比图14-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14-2—图14-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

联想拓展
小明通过探究后发现:当b≤a时,此类图形都能剪拼成正方形,且所选取的点G的位置在BA方向上随着b的增大不断上移.
当b>a时,如图14-5的图形能否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若能,请你在图中画出剪拼的示意图;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得 分 评卷人

24.(本小题满分10分)

在△ABC中,AB=AC,CG⊥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G.一等腰直角三角尺按如图15-1所示的位置摆放,该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为F,一条直角边与AC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恰好经过点B.
(1)在图15-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BF与CG的
长度,猜想并写出BF与CG满足的数量关系,
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2)当三角尺沿AC方向平移到图15-2所示的位置时,
一条直角边仍与AC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条
直角边交BC边于点D,过点D作DE⊥BA于
点E.此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DE、DF与CG
的长度,猜想并写出DE+DF与CG之间满足
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3)当三角尺在(2)的基础上沿AC方向继续平
移到图15-3所示的位置(点F在线段AC上,
且点F与点C不重合)时,(2)中的猜想是否
仍然成立?(不用说明理由)

得 分 评卷人

25.(本小题满分12分)

一手机经销商计划购进某品牌的A型、B型、C型三款手机共60部,每款手机至少要购进8部,且恰好用完购机款61000元.设购进A型手机x部,B型手机y部.三款手机的进价和预售价如下表:
手机型号 A型 B型 C型
进 价(单位:元/部) 900 1200 1100
预售价(单位:元/部) 1200 1600 1300
(1)用含x,y的式子表示购进C型手机的部数;
(2)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假设所购进手机全部售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该手机经销商在购销这批手机过程中需另外支出各种费用共1500元.
①求出预估利润P(元)与x(部)的函数关系式;
(注:预估利润P=预售总额-购机款-各种费用)
②求出预估利润的最大值,并写出此时购进三款手机各多少部.

得 分 评卷人

26.(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16,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50,AD=75,BC=135.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段BA-AD-DC以每秒5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B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向上作射线QK⊥BC,交折线段CD-DA-AB于点E.点P、Q同时开始运动,当点P与点C重合时停止运动,点Q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0).
(1)当点P到达终点C时,求t的值,并指出此时BQ的长;
(2)当点P运动到AD上时,t为何值能使PQ‖DC ?
(3)设射线QK扫过梯形ABCD的面积为S,分别求出点E运动到CD、DA上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的取值范围)
(4)△PQE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写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理综(2007年的)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制作刀具 B.水作溶剂
C.用16%的食盐水选种 D.氧气供给呼吸
【评析】让学生感受化学物质的普遍性,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此题利用选择题覆盖面广的特点,将金刚石、食盐水、溶剂、氧气等有关知识融为一体,同时又以学生熟知的物质为素材,使学生从多个视角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试题的难度不大,在基础中考查了学生运用能力。

2.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 B.用聚乙烯制作食品保鲜膜
C.用添加苏丹红的饲料喂鸭子 D.用水将霉变大米清洗后食用
【评析】认识化学物质与健康,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目标。命题人以社会的热点问题为背景,将知识目标融入社会问题,这既达到了考查学生对知识认知的目标,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领悟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此题属于容易题

3.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评析】试题以社会热点问题引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元素、知道微粒构成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在新课标中要求有所下降,近两年考查的很少,造成教师在教学中开始淡化,而此内容是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试题的目的是在引导教学关注此部分内容,为学生高中学习打下基础。

4.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 点燃 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评析】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重要基础知识,是历年考试中不可缺少的。此题在传统中有创新,使学生在宏观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更加深化地从微观角度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题以信息给出也在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评析】金属活动性规律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规律,命题改变传统命题方式,以金属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为背景,考查了金属跟酸、金属跟盐、金属的稳定性规律及铝的抗腐蚀性。此题同时也在使学生体会金属活动性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有广泛运用。

【评析】识图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本题以溶解度曲线为资料,考查了物质的溶解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物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此题要求考生不仅要了解溶液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求考生识图能力要强,思维要灵活和严密。本题的设计思想源自于结合了溶解度曲线的形成过程,《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物质溶解时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本题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的溶解现象。本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意味,如果学生平时没有亲手实验的感性认识,在完成本题时会出现困难。由于受到读图能力的限制,本题的得分率不会很高,预估难度为0.55。

【评析】本题以维恩图的形式,选取单质、酸、碱、盐4类物质中的典型物质进行混合,利用两圆的公共部分表示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以新的图示方式考查了化学的主干知识。四个选项中涉及的实验现象均是4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正确实验现象,只是位置放置错误,实验现象大多为特征反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这些实验现象也经常作为推断题的突破口。化学知识内容的图标化有益于学生思维的考查,本题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由于受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读图能力的影响,本题的得分率也不会很高,预估难度为0.50。

8.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评析】分子是物理和化学共有知识,物理从运动角度认识分子而化学则从微观去认识分子,试题以课本实验、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分子的永恒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的真实存在。

9.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你认为下列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A.氯化钠、冰和铁都是晶体 B.橡胶、水和石墨都是绝缘体
C.空气、水银和白酒都是混合物 D.橡胶、纤维和塑料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评析】类是科学研究及学习的重要方法。试题以学生熟悉的物质从物理、化学等不同的知识层面进行分类,使学生体会和掌握这种学习方法。试题还在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方法。

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放入冰箱除去异味
B.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
C.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液柱长度发生变化
D.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折射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
【评析】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是今年命题的首创。试题的四个选项分别从生活的实例、化学、物理的实验探讨化学变化,使学生体会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而变化中又有本质的区别。

11.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评析】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理、化的基本技能。天平是理、化学科所共同用到的主要仪器,由于知识间的差异,天平在两个学科的使用中也有差异,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天平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规范性以及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此题属于容易题。

12.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A.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换用了更粗的保险丝
B.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
D.油罐车的尾部装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
【评析】这道题联系了生活、生产实际,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个基本特征,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的体现,考察了学生对理、化基础知识及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掌握,把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能否融汇贯通上,放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上。

13.从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乙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丙实验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评析】这道综合题强调了中学理、化的基础知识,试题知识的内容全部来源于中学理、化教材,这类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实验的能力。题型新颖、构思精巧, 体现了理、化学科所强调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本题是一个亮点,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14.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评析】实验分析论证是完成科学探究的重要步骤,本题以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为背景,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考查学生对物质燃烧条件之一 ——物质的着火点、金属的导热性的理解,同时考查了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对实验的影响。此题的教学提示是教学中要注重动手做实验,动脑分析,以形成科学素养。

29.化学不仅为人类生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 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2)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他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现有①黄瓜 ②大豆 ③淀粉 ④鸡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3)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但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数量是巨大的,造成钢铁锈蚀的原因是 。不同的钢铁制品防锈的措施不同,为了避免菜刀生锈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只答一条即可)。
【评析】本题以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化学的重要性,体现课标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认识观。(1)问中以当今社会最关心的能源问题,考查学生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认识和关注程度。(2)问以20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内容为背景,引出蛋白质的概念,考查化学物质与健康知识。试题给出的4种物质,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通过排除的方法得出答案。(3)问是考查钢铁锈蚀与防治的知识,突出化学的重要性,利用化学可以解释和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认识观。

30.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 ,还能 ,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2NaOH ==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评析】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也是用的最多的化学物质。本题选择了氢氧化钠来考查学生对重要物质的性质、保存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突出重点知识、重要物质、主干知识要重点考查的指导思想,(1)问中以学生对氢氧化钠性质的了解,考查对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2)问在氢氧化钠溶液使用方法为背景下,考查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试题命制体现了以化学原理解释化学变化,在考题中学习新知识,符合《课标》要求的以评价促学习。

31.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评析】框图推断题是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运用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好的一类考试试题。他的区分度高,学科特点突出,这几年在我省改革区一直没出现,今年以难度较低的基本题型第一次在我省中考中出现,也反映了试题“稳中求变”的原则。本题图示简洁、清楚,涉及的物质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碳、铜、石灰水、碳酸钙等;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试题所给题眼较多,学生可以通过他所熟悉的物质特征或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就可以推出各种物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试题考查了物质的化学式、化合价、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的基本类型等,体现了骨干知识重点考的指导思想,对指导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36.在实验室里常采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图7所给仪器可以组装出多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组装一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写出所选择的仪器编号 。

(3)简要说明你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 。
(4)用你组装的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已收集满? 。
(5)这套气体发生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如果选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应对该气体发生装置如何改进?(可另增仪器)

【评析】本题是源于教材的一道实验题,是对《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有的实验技能的考查。《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我省目前所使用的四套化学教材,都介绍了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方法。题目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仪器的选择、发生装置的评价、收集装置的使用和同一装置不同的用途及装置的改进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考查,对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学生考查的角度不同,题目的开放性很大,思维梯度明显。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要亲自动手做实验,对初中化学中学习的两类制取气体的装置要熟悉,对实验装置要明确所用仪器的作用,要有对实验装置进行评价的能力。上教版和湘教版教材都给出了该实验的装置图,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和观察能力;科教版和人教版都是从催化剂的角度介绍的该实验,在装置方面没有涉及,但对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所以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或和实验装置的归类能力。
本题的(1)小题要求学生写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一是考查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能力,二是给学生一个提示:该实验是液体和固体不用加热制取气体。(2)小题的答案有四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作回答,一是考查学生选择实验仪器的能力,二是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3)小题的答案有两种,学生要根据自己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作答才能得分。(4)小题的答案也有两种,一是排水集气法氧气收集满的标志,二是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学生必须针对自己所选择的装置作答才能得分。(5)小题考查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药品对实验装置的改进能力和思维的发散能力,要求的层次较高,答案也不唯一。该题除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外,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本题的预估难度系数为0.48。

37.小明家住在山青水秀的月牙山脚下,几年前,村里为了发展经济,在村边建起一座氮肥厂。近段时间,小明发现村里的井水,在烧水或用碱性洗衣粉洗衣服时,总闻到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
【作出猜想】联想到所学的化学知识,小明猜想可能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他猜想的依据是 。
【表达交流】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帮助小明归纳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1) ;(2)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从氮肥厂取来氮肥作为样品。
(2)取适量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井水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
(3)一份加入碱性洗衣粉,搅拌后闻气味;另一份加热后闻气味。
【反思评价】小明的实验方案存在着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

【获得结论】小明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确认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探究启示】目前该村村民还需饮用井水,请你提出一条简便的处理方法:

【评析】本题是来源于生活的一道实验探究题。《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从日常现象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作初步论证的意识;能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能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本题来源于生活,但知识的落脚点都是教材的基本知识,主要是氨态氮肥的性质和水的净化方法;对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都有所体现。
本题重在对科学方法的考查。在【作出猜想】中不是直接考查学生作出猜想,而是让学生回答作出猜想的依据,设问角度独特,给今后教学以很好的启示;【表达交流】考查的是学生从题目所给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归纳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反思评价】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并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从题目中获取的信息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探究启示】是对探究结果的利用和处理。本题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密性和发散性,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题目不难,得分也不容易,预估难度系数为0.45。

38.“洁厕灵”是家庭除垢的好帮手,其成分中含有盐酸。小明想测定“洁厕灵”中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取“洁厕灵”样品20g,在实验室用pH试纸和配制好的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假设其他物质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请计算“洁厕灵”中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评析】《课程标准》提出,考查学生的能力要在联系实际的活动中进行,通过具有实际背景的综合性问题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能进行化学方程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本题则是以家庭日用品“洁厕灵”为背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其盐酸含量而进行的表格数据处理计算题。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包含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pH概念、中和反应完成点的判断、数据记录与处理、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等基础知识,突出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在实际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较好的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预估难度0.55。遗憾点是未增加一组pH为10的数据,提高学生对中和反应的分析能力。

  • 曲一线科学备考·5·3中考真题卷:语文目录
    答:曲一线科学备考系列提供了一份详尽的2011年中考真题卷汇总,帮助考生全面复习和理解各省市的考试内容。以下是部分省市的考试信息:北京: 201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天津: 2011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重庆: 重庆市2011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上海: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河北: 2011...
  • 作文《自由的心》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哪些
    答:2009云南省中考作文题目命题尤其自由 广东省·2009年佛山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我还缺少什么》内蒙古 ·2009呼伦贝尔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二选一河北省·200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墙” 浙江省·2009年杭州市中考语文作文·2009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你辛苦了!》·200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作文...
  • 各地历年中考听力汇编
    答:因此,历年中考听力真题是其他复习材料无可比拟的资源,利用得当,能让你事半功倍。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各地历年中考英语听力的精华,点击下方链接,立即获取你需要的试题、答案和音频资料:上海市: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2017年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2017年2016年吉林省:2018年2017年...
  • 河北省中考真题卷哪个比较好
    答:精练本。1、精练本包括知识点、例题、单词、句型、答题方法等多个方面,精练本则是历年的真题和万维原创的。2、教材词汇语境练考单词的相关知识,还有一本答案解析非常清楚。
  • 给我一到写作文的题目
    答:5. 给我一些作文题目, 200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0分) 墙,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质的墙,如土墙、砖墙、人墙、篱笆墙、玻璃幕。 墙,花墙、城墙、防火墙、影壁墙等。也有精神的墙,如沟通的障碍、法规的限制、做人的原则,道德的底线等。 筑一堵墙,可以多一...
  • 河北省中考真题卷哪个比较好
    答:万维。英语万维的试题研究特别好,总共分为四本,第一个比较厚是精讲本讲知识点,然后有相对应题,也讲一些单词的其他含义,还有句型,句式,答题方法,还包括针对中考的一个全面分析。第二个薄一点的是精练本,纯练习题都是历年的真题,还有一些万维原创的。第三个薄本是教材词汇语境练考单词的相关...
  • 写作文比较高深的题目
    答:你到底要作文还是题目??? 2. 写作文有哪些比较新颖的题目 全国各地2009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7月6日更新)时间: 2009年06月17日 作者:匿名 来源:网络资源 河北省 ·200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0分) 墙,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质的墙,如土墙、砖墙、人墙...
  • 跪求近年来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的答案
    答: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试卷与答案都是word版)或者搜 学科网 最新资料 热门资料 推荐资料 2010年广东梅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黑龙江省绥化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2010年60套中考真题作文分类精编 全国.浙江省杭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河北2010中考试题 全国通用 河南省2010年中考真题...
  • 2021年河北中考考试内容有哪些变化?
    答:解读:题型多为交换,主要是将2020年河北省中考真题替换为部分试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符合——和2020年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分为120分。考试时间是120分钟。试卷包括卷和卷。卷为选择题,卷为非选择题。数学、图形、几何、统计、概率的比例与上课时间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数和代数)图形...
  • 中考真题哪里有
    答:5、【2009•河北省】小明想测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电流小于0.3A的小灯泡的电阻。(1)图25是...求:(1)R1 、R2的阻值;(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2、【2009•长沙市】某班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18年+19年 两年的全国各地的真题 差不多1000多套,18年的要更全一点 一共650多套我记得 祝中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