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2
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怎样实现

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家长对学前教育需求增大,不仅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显得尤为紧迫,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在追求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把好学前教育质量“指导关”。

为了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首先,要创设良好环境条件,尊重幼儿身心特点,因地制宜设置开放、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玩具、操作材料、幼儿读物等材料,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伙伴,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开展多种游戏。其次,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体活动等形式,综合组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获取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再次,要建立健全教研指导网络,根据幼儿园数量和布局,划分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安排专职教研员,定期对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完善区域教研制度,建立县-乡-村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时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

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把好学前教育质量“教师关”。

诚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发展学前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师资的缺乏,二孩时代,家长对优秀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和期待也在提升。首先,要提高培养质量,各地要制定幼儿园教师培养规划,合理扩大培养规模,逐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层次教师的数量和比例。其次,要补足配齐幼儿教师,公办幼儿园要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合理确定教职工编制,满足正常教育教学需求,严禁挤占、挪用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民办幼儿园按照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师。再次,提高教师待遇,公办幼儿园教师执行统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企事业单位办、集体办、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由举办者依法保障,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幼儿园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最后,要加强幼儿教师培训,要建立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培训体系。

构建保教质量评估督导体系,把好学前教育质量“督导关”。

专业化的教育质量督导是保障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了真正发挥常规性、制度化的督导评估对改进保育教育质量的作用,使督导评估切实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要建立健全评估督导标准,制定学前教育评估督导标准,着重加强对师资配备、规范办园、幼儿身心发展等方面的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导向,形成科学完善的学前教育评估督导体系。其次,要改进评估督导方法,建立健全与督导职能相适应的、独立行使督导职权的地方各级学前教育督导机构,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督学队伍,全面提升教育评估督导水平。再次,要完善督导问责机制,将学前教育质量督导结果作为地方政府考核、问责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定期发布督导评估报告,让全社会了解学前教育质量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接受社会监督。

  一,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
  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陈会昌
  1. 3-6岁:人生第一个动荡时期

  中国有句民谚:"三岁看老,七岁看小。"意思是说,小孩子三岁时候的脾气禀性,可以预测他老年时的心理、行为表现;而他在七岁左右的行为特点,可以预测他在童年期(从7~8岁到11~12岁)时的行为特点。
  这句民谚非常符合发展心理学的原理,是我国人民集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迄今为止在心理学领域产生最大影响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 口唇期,0-1岁,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最大满足;(2) 肛门期,2-3岁,排泄给儿童带来最大快乐;(3) 性器期, 3-6岁,这是一个激动不安的时期,性器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男孩子出现恋母情结和阉割焦虑,因此极力模仿父亲,以父亲自居;女孩子出现恋父情结和阳具羡慕,想和"情人"分享阳具,开始吸引异性的注意力。(4) 潜伏期, 7-11岁,内部驱力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大运动量游戏中去。(5) 生殖期, 12岁以后, 主要活动是建立友谊,谋求职业,求爱和结婚。
  弗洛伊德认为3~6岁这个阶段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孩子到3岁时会突然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孩子变得非常不听话,固执,任性,有的孩子情绪突然变得很不稳定,在3~4岁的孩子中,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表现相当普遍。而在此之前,这些特征就不明显,在此之后,这些特征又慢慢消失了。所以在心理学界,人们把3岁左右称为一个关键时期。
  为什么在3岁左右会出现这些明显的变化呢?这是因为,3岁儿童的大脑发育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经相当好,他们的语言已经接近成熟,生活经验也积累了很多,认识能力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3岁左右,小孩子可以完全脱离开大人的帮助自己走路,如果没有人干涉他,他可以走很远的路。所有这些发展都使得3岁左右的小孩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意识到,"我"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我"可以自己干事情,可以控制事物,可以独立地吃饭、拿取东西,也可以对事情作出基本的判断了。例如,他们知道,刚从火炉上端下来的锅是碰不得的,到晚上天黑的时候,只要一拉开关,灯就能亮,他们如果渴了,能够自己到冰箱里寻找喝的东西,饿了,会从家里放食品的地方找出自己爱吃的东西充饥;晚上躺在床上,他们会要求妈妈给自己讲个故事再睡觉,等等。
  总而言之,3岁小孩的本事变得比过去大得多,他们会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出各种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大哭大闹,比如,在玩具商店里,如果他们想要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妈妈不答应买,他们就会躺在地上打滚,而不顾妈妈丢面子。
  3岁小孩也比过去更可爱,因为他们总是说出一些令大人喷饭的话,干出一些让大人惊奇的事情。一个小女孩,谁也没教她,她会自己静静地坐在妈妈的化妆台前,往嘴上涂口红;一个小男孩,会拿起爸爸的电动剔须刀,在脸上乱比划。当看见妈妈为什么事情伤心的时候,他们会紧紧抱住妈妈,想安慰她。
  3岁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在进步,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能力、社会交往技能、语言、思维,一切都在向前进步。
  3岁这个关键时期过去之后,孩子的心理发展并没有马上平静下来,您会发现,他们身上又接连出现了其他问题,比如,他们的语言发展很快,但是思维发展较慢;他们做事情,想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和8~9岁的孩子相比,他们还显得非常幼稚,幼稚得不讲道理;他们有时很任性,不听话,想自己做事,但有时又非常依赖大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积极性很高,对自己不感兴趣但是有社会意义的事情,则不那么愿意做;他们的情绪还很不稳定,仍然会动辄大哭大闹;他们与小伙伴的关系也还很不稳定,等等。
  总之,直到上小学之前,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3~6岁,真是个动荡时期。

  2. 幼儿的思维与学习

  2.1 孩童的思维
  从2岁到6岁,儿童智力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各种符号。例如,语言就是符号,象征游戏也是符号(这个大圆圈是爸爸,那个小圆圈是我),说自己做的梦还是符号(在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非现实性的幻想)。
  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仍然是自我中心的。例如,他们还不能鉴别词语和词语所指的东西,不能鉴别他们自己创造的游戏、梦幻符号和现实之间的差别。他们认为,名称都是事物固有的,一个物体只能有一个名称。当他们知道了理发馆是给他理发的地方之后,他会问"发廊是干什么的"?
  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主要表现在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中。例如,一个孩子给另一个孩子讲VCD机怎样用时,他会使用一些模糊的术语,像"往前转"、"往后停"之类,等他讲完之后,另一个孩子还是不会使用VCD机,因为他把最重要的信息漏掉了,原因是,这个时候的幼儿还不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或他以为词汇所包含的信息比实际的多,他相信,含混的"东西"也能表达物体的性质。所以,这一阶段的幼儿还不能清楚地鉴别符号和符号所代表的东西。
  到了5~6岁,幼儿的具体运算能力开始发展,他们已经能够算简单的算术,也能够区分符号和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例如,6岁的小孩已经知道"家用电器"不仅包括电视机、电冰箱,还包括空调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家庭用的所有电器。而4岁小孩就不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5~6岁儿童在考虑问题时,已经能够同时考虑两个元素或两种关系。比如,把水从一个高而瘦的杯子里倒进一个矮而粗的杯子里,他们知道,水没有变少,也没有变多,这就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同时考虑杯子的高度和杯口直径这两个元素,他们知道这两个元素是互相补偿的。同样,他们也知道了,把一块面团擀成一张面积很大的饼时,面团里的面并没有增多;把一根很长的绳子缠成一团时,绳子也没有变少;一个小男孩穿上女孩的衣服,梳女孩的头发时,他仍然是男孩,等等。
  很多父母对自己3~4岁孩子智力发展的关心程度远远超过对他们的情绪、兴趣和态度的关心。这些父母不懂得,强迫一个小孩子学习一种专门的知识,会使他产生对学习的反感。这种消极情绪对他将来的学习是不利的,它所产生的负作用比他今天是否学到了字母、数字和算术要大得多。
  很多成人认为,孩子的思维和成人差不多,在感情上却离成人很远。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事实恰恰相反。孩子在感情上很像成人,而在思维上离成人很远。
  一个孩子偶尔从同伴那里学来了一句脏话,父母就断定孩子懂得这句脏话的含义,于是打骂孩子一顿了事。其实,孩子说的这句话,他自己并不一定懂得。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对他进行教育,我们可以告诉他,有些话听了让人高兴,有些话让人讨厌。你说的这句话就让人讨厌。有些孩子说脏话,只是在试探爸爸妈妈的反应,一旦发现父母的反应不愉快,他们以后就不再说了。
  4~5岁的小孩语言已经发展得相当好,有些孩子甚至已经达到伶牙俐齿的地步,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思维发展还相当不成熟。您可能发现孩子能认出几十种牌号的汽车,能滔滔不绝地复述从幼儿园里听到的故事,但是,你把一个粗矮杯子里的水原封不动地倒进一个高、细杯子里的时候,孩子会说,水变多了。你把原来挨在一起的5块糖摆宽一些,他会说糖比原来多了。

  2.2 在游戏中学习
  孩子的学习常常是在活动中进行的,这与我们成人不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学习得最好的时候,常常是静静地坐着倾听的时候,比如听老师讲课或者自己看一本书。孩子却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心智活动或思维。他们只能通过对事物进行实际操作来学习,不管这些活动是搭积木、玩洋娃娃还是过家家。
  举个例子,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是怎样学做饭的。老师教给他们剥豌豆皮,削胡萝卜皮和土豆皮。在干这些活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要炒的土豆必须削皮和怎样削皮,要煮汤的豌豆必须剥皮。他们通过观察了解到,开水怎样把蔬菜烫软了,煮熟了,又怎样使另外一些食物(如鸡蛋和肉)变硬了。他们还知道了,食物在烹饪之后的颜色和重量都有变化,等等。所以,做饭这一活动不仅是加工自然食品的过程,它提供了概念形成、语言丰富和数学实践的机会。
  所以,幼儿不是消极的学习者,而是积极的学习者。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在游戏中,儿童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慢慢地被内化为思维活动。相反,让儿童静静地坐着学习,对他们的成长不会产生持久的作用。只有让儿童通过积极应付环境而获得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得到保持。

  2.3 幼儿不适合于规则学习
  成年人常常错误地认为,幼儿可以按照规则来学习。许多父母有这样的经验: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不要拆散玩具,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但是孩子总是不听话,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幼儿还没有内化的思维,他们很难把外部规则内化为自己的需要。结果,他们就可能在今天接受别人帮助时说了"谢谢",明天又忘了。
  幼儿不能掌握外界强加的规则。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通过游戏来学习,所以,对幼儿进行语法、数学等正式教育是不恰当的。因为无论阅读、学拼音,还是学习数学,都是以掌握一定的规则为前提的,这种方式不适合于学前儿童。
  但是,另一些学习活动可能适合于幼儿,如学习写字、认拼音字母、学习打字等等。这些学习可以为以后的规则学习打下基础。

  2.4 快速学习与融会贯通
  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对孩子来说,纵向的加速学习比横向的融会贯通更重要。例如,学习数数,他们恨不得孩子能很快地从1数到10000,学习阅读,就希望孩子尽快地能够读文字很多的书。为什么这种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呢?因为,假如学习对孩子来说没有乐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会高,他们的情感还会受到伤害。
  当您花了很多钱,给孩子报了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孩子是否有兴趣学习这些东西。诚然,孩子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可以在特殊技巧上得到大的提高,但是,如果孩子并不喜欢这些东西,他们的学习是被迫的,他们忍受着巨大的压力学习,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他们的情感可能会受到消极影响。这些,他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所谓横向的融会贯通,指的是,我们不求孩子在某一个或几个专门技巧上有大的长进,而是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多种多样的材料,让他们扩大知识面,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例如,认识了圆形或方形,以后,不要再让他学习新东西,而是让他熟悉他所见到的各种圆形和方形,这样做,有助于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圆形和方形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更高级的几何学作了准备。
  当孩子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材料之后,他们就能对这些材料进行横向的比较、分类、排序等等,例如,让他们把狗、草、桌子、大象、月季花、柜子按照类别和大小分类并排序,如果他们做得很好,就意味着他们为今后的学习作了准备,这比仅仅学会数数、算术的孩子将来的发展可能更好些。
  为了考试忙着死记硬背的学生,和经常看课外书进行规律性学习的学生相比较,情况也很相似。这两个学生在考试成绩上相差可能不多,但是那个广泛阅读课外书、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学生,今后的学习可能更轻松,因为他为下一步学习作的准备更充分。想方设法教给幼儿一种专门技巧和知识的父母,客观上好像是在教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其结果,对学前儿童来说,这些知识很可能是短命的。

  3. 幼儿期个性发展的主要任务

  我们在引言里已经提到,幼儿时期的智力发展状况并不能预测孩子长大以后的生活是否幸福,但是他们的个性发展却能够预测。可以说,3~6岁期间,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特征,比整天关注他们的智力发展更重要,也更得法。
  那么,对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孩子掌握那些为上小学作准备的知识,如会数数,会算5以内的加减法,会背乘法口诀,会认识多少汉字等等,也不是象我们现在多数父母想的那样,培养孩子遵规守纪,听说听道,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而是在个性和社会性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认为,3~6岁儿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游戏活动,亲身体验他们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一种目标方向感和自主性、创造性。例如,当你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教他学习一个数字或汉字,他听您说到学这些东西将来会有用的时候,有目标方向感的孩子会非常好奇和认真地听你讲,认真地学习和掌握,而没有目标方向感的孩子就显得比较无动于衷;又如,当幼儿园老师在班上拿出一个军舰模型要讲解的时候,孩子们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目标方向感的孩子会非常感兴趣、非常注意地听老师的讲解,下课之后,他可能对别的孩子说,我长大要当一名海军,要开军舰,象刚才老师上课时拿出的那艘一样。而缺乏目标方向感的孩子,可能对军舰模型不感兴趣,也没有什么感受能说出来和大家交流。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及时发现和抓住孩子身上出现的这种目标方向感,给以及时的强化和鼓励。这种目标方向感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产生雄心壮志、远大抱负和主动精神的基础。有多年幼儿教育经验的教师普遍反映,那些后来考取名牌大学、成为人才的孩子,往往是那些在幼儿期就表现出这种萌芽般的雄心壮志的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就表现出了高于别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复制别人的呵呵!

1、于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

要重点落实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发,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投入水平,切实保障学前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合理比例。

2、进行学前教育成本核算,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供给和高质量运行。

要建立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关键在于落实政府责任。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全面落实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和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确保责任到位、作用到位和成效到位,防止责任脱节、工作脱节和发展脱节。

改善学前教育制度

1、充实队伍,强化师资。

幼儿是娇嫩的花朵,幼师是护花的园丁。必须扩大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培训体系。

2、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2013年,学前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量比重一直在1.2%至1.3%之间徘徊,远低于3.8%的世界平均水平。必须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今后3年要有明显提高,为破解入园难铸牢“资金链”。



一,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
  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陈会昌
  1. 3-6岁:人生第一个动荡时期
  中国有句民谚:"三岁看老,七岁看小。"意思是说,小孩子三岁时候的脾气禀性,可以预测他老年时的心理、行为表现;而他在七岁左右的行为特点,可以预测他在童年期(从7~8岁到11~12岁)时的行为特点。
  这句民谚非常符合发展心理学的原理,是我国人民集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迄今为止在心理学领域产生最大影响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 口唇期,0-1岁,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最大满足;(2) 肛门期,2-3岁,排泄给儿童带来最大快乐;(3) 性器期, 3-6岁,这是一个激动不安的时期,性器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男孩子出现恋母情结和阉割焦虑,因此极力模仿父亲,以父亲自居;女孩子出现恋父情结和阳具羡慕,想和"情人"分享阳具,开始吸引异性的注意力。(4) 潜伏期, 7-11岁,内部驱力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大运动量游戏中去。(5) 生殖期, 12岁以后, 主要活动是建立友谊,谋求职业,求爱和结婚。
  弗洛伊德认为3~6岁这个阶段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孩子到3岁时会突然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孩子变得非常不听话,固执,任性,有的孩子情绪突然变得很不稳定,在3~4岁的孩子中,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表现相当普遍。而在此之前,这些特征就不明显,在此之后,这些特征又慢慢消失了。所以在心理学界,人们把3岁左右称为一个关键时期。
  为什么在3岁左右会出现这些明显的变化呢?这是因为,3岁儿童的大脑发育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经相当好,他们的语言已经接近成熟,生活经验也积累了很多,认识能力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3岁左右,小孩子可以完全脱离开大人的帮助自己走路,如果没有人干涉他,他可以走很远的路。所有这些发展都使得3岁左右的小孩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意识到,"我"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我"可以自己干事情,可以控制事物,可以独立地吃饭、拿取东西,也可以对事情作出基本的判断了。例如,他们知道,刚从火炉上端下来的锅是碰不得的,到晚上天黑的时候,只要一拉开关,灯就能亮,他们如果渴了,能够自己到冰箱里寻找喝的东西,饿了,会从家里放食品的地方找出自己爱吃的东西充饥;晚上躺在床上,他们会要求妈妈给自己讲个故事再睡觉,等等。
  总而言之,3岁小孩的本事变得比过去大得多,他们会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出各种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大哭大闹,比如,在玩具商店里,如果他们想要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妈妈不答应买,他们就会躺在地上打滚,而不顾妈妈丢面子。
  3岁小孩也比过去更可爱,因为他们总是说出一些令大人喷饭的话,干出一些让大人惊奇的事情。一个小女孩,谁也没教她,她会自己静静地坐在妈妈的化妆台前,往嘴上涂口红;一个小男孩,会拿起爸爸的电动剔须刀,在脸上乱比划。当看见妈妈为什么事情伤心的时候,他们会紧紧抱住妈妈,想安慰她。
  3岁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在进步,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能力、社会交往技能、语言、思维,一切都在向前进步。
  3岁这个关键时期过去之后,孩子的心理发展并没有马上平静下来,您会发现,他们身上又接连出现了其他问题,比如,他们的语言发展很快,但是思维发展较慢;他们做事情,想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和8~9岁的孩子相比,他们还显得非常幼稚,幼稚得不讲道理;他们有时很任性,不听话,想自己做事,但有时又非常依赖大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积极性很高,对自己不感兴趣但是有社会意义的事情,则不那么愿意做;他们的情绪还很不稳定,仍然会动辄大哭大闹;他们与小伙伴的关系也还很不稳定,等等。
  总之,直到上小学之前,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3~6岁,真是个动荡时期。
  2. 幼儿的思维与学习
  2.1 孩童的思维
  从2岁到6岁,儿童智力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各种符号。例如,语言就是符号,象征游戏也是符号(这个大圆圈是爸爸,那个小圆圈是我),说自己做的梦还是符号(在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非现实性的幻想)。
  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仍然是自我中心的。例如,他们还不能鉴别词语和词语所指的东西,不能鉴别他们自己创造的游戏、梦幻符号和现实之间的差别。他们认为,名称都是事物固有的,一个物体只能有一个名称。当他们知道了理发馆是给他理发的地方之后,他会问"发廊是干什么的"?
  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主要表现在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中。例如,一个孩子给另一个孩子讲VCD机怎样用时,他会使用一些模糊的术语,像"往前转"、"往后停"之类,等他讲完之后,另一个孩子还是不会使用VCD机,因为他把最重要的信息漏掉了,原因是,这个时候的幼儿还不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或他以为词汇所包含的信息比实际的多,他相信,含混的"东西"也能表达物体的性质。所以,这一阶段的幼儿还不能清楚地鉴别符号和符号所代表的东西。
  到了5~6岁,幼儿的具体运算能力开始发展,他们已经能够算简单的算术,也能够区分符号和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例如,6岁的小孩已经知道"家用电器"不仅包括电视机、电冰箱,还包括空调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家庭用的所有电器。而4岁小孩就不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5~6岁儿童在考虑问题时,已经能够同时考虑两个元素或两种关系。比如,把水从一个高而瘦的杯子里倒进一个矮而粗的杯子里,他们知道,水没有变少,也没有变多,这就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同时考虑杯子的高度和杯口直径这两个元素,他们知道这两个元素是互相补偿的。同样,他们也知道了,把一块面团擀成一张面积很大的饼时,面团里的面并没有增多;把一根很长的绳子缠成一团时,绳子也没有变少;一个小男孩穿上女孩的衣服,梳女孩的头发时,他仍然是男孩,等等。
  很多父母对自己3~4岁孩子智力发展的关心程度远远超过对他们的情绪、兴趣和态度的关心。这些父母不懂得,强迫一个小孩子学习一种专门的知识,会使他产生对学习的反感。这种消极情绪对他将来的学习是不利的,它所产生的负作用比他今天是否学到了字母、数字和算术要大得多。
  很多成人认为,孩子的思维和成人差不多,在感情上却离成人很远。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事实恰恰相反。孩子在感情上很像成人,而在思维上离成人很远。
  一个孩子偶尔从同伴那里学来了一句脏话,父母就断定孩子懂得这句脏话的含义,于是打骂孩子一顿了事。其实,孩子说的这句话,他自己并不一定懂得。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对他进行教育,我们可以告诉他,有些话听了让人高兴,有些话让人讨厌。你说的这句话就让人讨厌。有些孩子说脏话,只是在试探爸爸妈妈的反应,一旦发现父母的反应不愉快,他们以后就不再说了。
  4~5岁的小孩语言已经发展得相当好,有些孩子甚至已经达到伶牙俐齿的地步,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思维发展还相当不成熟。您可能发现孩子能认出几十种牌号的汽车,能滔滔不绝地复述从幼儿园里听到的故事,但是,你把一个粗矮杯子里的水原封不动地倒进一个高、细杯子里的时候,孩子会说,水变多了。你把原来挨在一起的5块糖摆宽一些,他会说糖比原来多了。
  2.2 在游戏中学习
  孩子的学习常常是在活动中进行的,这与我们成人不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学习得最好的时候,常常是静静地坐着倾听的时候,比如听老师讲课或者自己看一本书。孩子却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心智活动或思维。他们只能通过对事物进行实际操作来学习,不管这些活动是搭积木、玩洋娃娃还是过家家。
  举个例子,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是怎样学做饭的。老师教给他们剥豌豆皮,削胡萝卜皮和土豆皮。在干这些活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要炒的土豆必须削皮和怎样削皮,要煮汤的豌豆必须剥皮。他们通过观察了解到,开水怎样把蔬菜烫软了,煮熟了,又怎样使另外一些食物(如鸡蛋和肉)变硬了。他们还知道了,食物在烹饪之后的颜色和重量都有变化,等等。所以,做饭这一活动不仅是加工自然食品的过程,它提供了概念形成、语言丰富和数学实践的机会。
  所以,幼儿不是消极的学习者,而是积极的学习者。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在游戏中,儿童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慢慢地被内化为思维活动。相反,让儿童静静地坐着学习,对他们的成长不会产生持久的作用。只有让儿童通过积极应付环境而获得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得到保持。
  2.3 幼儿不适合于规则学习
  成年人常常错误地认为,幼儿可以按照规则来学习。许多父母有这样的经验: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不要拆散玩具,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但是孩子总是不听话,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幼儿还没有内化的思维,他们很难把外部规则内化为自己的需要。结果,他们就可能在今天接受别人帮助时说了"谢谢",明天又忘了。
  幼儿不能掌握外界强加的规则。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通过游戏来学习,所以,对幼儿进行语法、数学等正式教育是不恰当的。因为无论阅读、学拼音,还是学习数学,都是以掌握一定的规则为前提的,这种方式不适合于学前儿童。
  但是,另一些学习活动可能适合于幼儿,如学习写字、认拼音字母、学习打字等等。这些学习可以为以后的规则学习打下基础。
  2.4 快速学习与融会贯通
  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对孩子来说,纵向的加速学习比横向的融会贯通更重要。例如,学习数数,他们恨不得孩子能很快地从1数到10000,学习阅读,就希望孩子尽快地能够读文字很多的书。为什么这种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呢?因为,假如学习对孩子来说没有乐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会高,他们的情感还会受到伤害。
  当您花了很多钱,给孩子报了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孩子是否有兴趣学习这些东西。诚然,孩子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可以在特殊技巧上得到大的提高,但是,如果孩子并不喜欢这些东西,他们的学习是被迫的,他们忍受着巨大的压力学习,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他们的情感可能会受到消极影响。这些,他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所谓横向的融会贯通,指的是,我们不求孩子在某一个或几个专门技巧上有大的长进,而是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多种多样的材料,让他们扩大知识面,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例如,认识了圆形或方形,以后,不要再让他学习新东西,而是让他熟悉他所见到的各种圆形和方形,这样做,有助于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圆形和方形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更高级的几何学作了准备。
  当孩子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材料之后,他们就能对这些材料进行横向的比较、分类、排序等等,例如,让他们把狗、草、桌子、大象、月季花、柜子按照类别和大小分类并排序,如果他们做得很好,就意味着他们为今后的学习作了准备,这比仅仅学会数数、算术的孩子将来的发展可能更好些。
  为了考试忙着死记硬背的学生,和经常看课外书进行规律性学习的学生相比较,情况也很相似。这两个学生在考试成绩上相差可能不多,但是那个广泛阅读课外书、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学生,今后的学习可能更轻松,因为他为下一步学习作的准备更充分。想方设法教给幼儿一种专门技巧和知识的父母,客观上好像是在教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其结果,对学前儿童来说,这些知识很可能是短命的。
  3. 幼儿期个性发展的主要任务
  我们在引言里已经提到,幼儿时期的智力发展状况并不能预测孩子长大以后的生活是否幸福,但是他们的个性发展却能够预测。可以说,3~6岁期间,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特征,比整天关注他们的智力发展更重要,也更得法。
  那么,对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孩子掌握那些为上小学作准备的知识,如会数数,会算5以内的加减法,会背乘法口诀,会认识多少汉字等等,也不是象我们现在多数父母想的那样,培养孩子遵规守纪,听说听道,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而是在个性和社会性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认为,3~6岁儿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游戏活动,亲身体验他们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一种目标方向感和自主性、创造性。例如,当你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教他学习一个数字或汉字,他听您说到学这些东西将来会有用的时候,有目标方向感的孩子会非常好奇和认真地听你讲,认真地学习和掌握,而没有目标方向感的孩子就显得比较无动于衷;又如,当幼儿园老师在班上拿出一个军舰模型要讲解的时候,孩子们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目标方向感的孩子会非常感兴趣、非常注意地听老师的讲解,下课之后,他可能对别的孩子说,我长大要当一名海军,要开军舰,象刚才老师上课时拿出的那艘一样。而缺乏目标方向感的孩子,可能对军舰模型不感兴趣,也没有什么感受能说出来和大家交流。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及时发现和抓住孩子身上出现的这种目标方向感,给以及时的强化和鼓励。这种目标方向感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产生雄心壮志、远大抱负和主动精神的基础。有多年幼儿教育经验的教师普遍反映,那些后来考取名牌大学、成为人才的孩子,往往是那些在幼儿期就表现出这种萌芽般的雄心壮志的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就表现出了高于别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孩子刚上幼儿园,很多家长就开始担心孩子上小学,数学成绩不好应该怎么办? 确实,数学是所有科目里最抽象的,孩子入门困难,也有不少孩子小学出现数学成绩落后吊车尾的情况。尤其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心算又快又准,自家孩子还在掰手指不开窍,家长开始焦虑不已。

其实,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因为数学学习成绩不是考核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而是更要注重孩子的数学思维教育。那么在学前阶段,学前孩子应该掌握哪些数学思维能力呢?学前数学应该学什么呢?这是建议家长做到未雨绸缪,提前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规划。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首先,学前孩子应该掌握哪些数学思维能力?

3-6岁是孩子脑力发展黄金时期,是数学能力培养的最佳敏感期,在时期家长需要抓取孩子的敏感期,启发孩子对于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建立初步的数学思维,这将会给孩子以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教育部文件《小学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孩子能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数数、排序、简单的统计和测量等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丰富孩子的数学经验,并提供丰富的数学游戏操作材料,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能帮助孩子们不断积累数学经验。

为了让孩子步入小学数学学习,家长需要给孩子进行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涉及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础算数能力,包括顺利的数数,认识计算符号,学会比较、分类、排序,认识简单图形,培养时间观念,认识钱币能独立完成小数额的购买任务,培养数学感知能力。

其次,学前儿童具体需学习哪些数学内容呢?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及入学准备指导要求,针对学前儿童需要学数学内容归纳总结分为以下7大方面。

  • 数字和计数

  • 教孩子数数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着很多学问。大部分的孩子能够“背诵式”数数,却无法做到数物对应。所以家长可以培养孩子从点着物品数数开始,再逐渐增加物品数量。并且,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说出总数。目标是孩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20以内的实物,并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说出实物的总数。

    此外,孩子能理解数物对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能按数取物。家长可以给予孩子清晰的数字指令,让孩子帮忙取物。比如去超市,请孩子帮忙装三个苹果,拿两盒蓝莓等等。

  • 形状和空间

  • 学前儿童需要学习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以及感受空间概念,如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为上小学后学习几何和立体图形做准备。

    首先,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认一认生活中的图形,如圆形的井盖、方形的面包、三角形的衣架等等。其次,教孩子认识方位。位置是具有相对性的,建议先以孩子身体为参照物,向孩子发问:“玩具车在宝宝的左手边还是右边?”;出门买菜,也可以用方位语言帮助孩子理解超市所在位置,如“超市就在便利店的旁边,对面就是银行,好吃的饺子馆就在超市的上一层。”等。

    其次,可以请孩子帮忙摆放东西,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对方位词的熟悉程度,孩子还可以通过模仿家长的指令,学习方位位置的表达。

  • 数量比较

  • 学习认识大小关系,如比较大小、轻重、长短等,且比较单一变量时,能够排除其他变量的干扰。西瓜虽大,但价格却比不上小小的手表。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让孩子掂一掂、量一量,爸爸妈妈谁更高,铅笔和圆珠笔谁更长。适时向孩子抛出疑问,篮子里大概有几个水果?篮子重还是桌面上的西瓜重呢?在不断的触摸和实践中培养孩子的数感和量感,升上小学后,就不会写下一支笔长1cm的答案了。

  • 集合和分类

  • 学习将物品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组。这是数学启蒙的重要一步,培养分类思考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升入高年级后面对难题,能够迅速拆解问题,分情况讨论得出答案。

    家长可以从培养孩子分类收拾玩具开始,可以根据物体的属性对物体进行匹配、分类,组成不同的集合,如按大小、按重量、长短等;也可以同样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如积木拼搭类、电动机械类、玩偶布艺类等;

  • 规律与排序

  • 感受世界的规律和排序,也是学前儿童数学启蒙的重要内容。

    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排序的东西,妈妈带孩子一起去玩要的时候,可以在公园、超市、商店等玩一玩,观察周国上的景物,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并请孩子说说它们是怎么排的(如商店里橱窗里手帕、毛巾、窗帘边上的花线等,路边栅栏瓷砖的排列等。通过这些排序让孩子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一个概念的了解,对于孩子的思维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 简单运算

  • 不想孩子一年级孩子还在掰手指,可以在学前就训练起来!其实,数字和数学符号组成的式子在孩子眼里,大多冰冷且抽象,所以在孩子接触算术初期,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融入具象的生活场景中,帮助孩子理解算式背后的数学逻辑。可以通过使用具体物品来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来练习,比如去小卖部时让孩子算算他想购买的东西金额,或是十块钱的预算能剩下多少等。

  • 认识时间、日历和钱币

  • 时间、日历和钱币不仅是小学重要知识,更是生活必备的技能。学前儿童提前接触这些知识,也能早日变得更加独立勇敢,建立正确的时间、金钱观念。

    每天起床,都问问孩子今天星期几,几号了?今天要不要去上学呢?其实,一周七天、一年365天都是生活中的规律,学习如何看日历也是重要的技能之一。还可以给孩子科普闰年、闰二月的知识,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而市面上也有很多钱币仿真玩具,“过家家”“超市结账员”等可以帮助孩子认识钱币,并且可以拉近亲子关系,一举两得。



  • 如何做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答:2、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把好学前教育质量“教师关”。诚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发展学前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师资的缺乏,二孩时代,家长对优秀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和期待也在提升。首先,要提高培养质量,各地要制定幼儿园教师培养规划,合理扩大培养规模,逐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层次教师的数量和比例...
  • 孩子学前教育该怎么做?
    答:2. 发展社交技能 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游戏或活动,通过与其他小朋友的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沟通交流:教育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3. 强化自我认知 自我表达:鼓励孩子通过绘画、故事创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增强自我认知...
  • 怎样才能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答:1. 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和职业尊严。幼儿教师是从事学前教育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因此,应该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和职业尊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中。2. 推广“多元化、个性化”教育。幼儿时期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 如何做好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答:2、进行学前教育成本核算,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供给和高质量运行。要建立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关键在于落实政府责任。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全面落实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和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确保责任到位、作用到位和成效到位,防止...
  • 如何打造高质量学前教育
    答: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幼儿教育的目标。今天,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前所末有的高要求,这种整体素质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发明性已成为其中的核心要素。我理解,创新精神作为一种态度,一种个性倾向,不是一种可以直接教会的东西,它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
  • 幼儿园如何做好高质量发展
    答: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幼儿园要切实加强本辖区学前教育宣传月的组织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学前教育宣传月实施方案和系列宣传活动计划,并认真组织好实施。(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1.各幼儿园要及时了解学前教育活动月信息,及时传达、准确领会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及...
  • 学前教育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1、建设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 我们需要在政策制定、课程设计、师资建设、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学前教育的自我发展和管理。2、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更是学前教育的基础。我们需要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提高家长的...
  • 学前教育如何做到“入园难,入园贵”?
    答:1、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应该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是非常必要的。2、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的质量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确保孩子们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
  •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何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答: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为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深入学习: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建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未来的教育实践做好准备。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实习、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教育现场,了解幼儿的需求和特点,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创新思维:发展...
  • 如何做好孩子的学前教育?
    答:家长应该怎样做好孩子的学前教育 1、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为什么要重视培养习惯? 幼儿时期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