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发展议论文初一一千一百字左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31
怎样理解"实者逼肖,虚者自出"这句话的含义

庄子在文艺上主张崇尚自然,他说:“顺物自然”(《应帝王》),“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通》)。他把朴素自然看成是一种无可比拟之美,一种理想之美。所以,他反对雕饰取巧之美,他在(《箧》)篇中说:“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天下人始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人始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之指,而天下人始含其巧矣。”这些话,看起来他认为把人为的艺术、技巧都抛弃,人们才能认识天然的艺术和技巧,古代的艺术家和工匠,都是破坏自然朴素之美的罪人,似乎是否定了艺术创作的必要性。实际上他是反对人为雕饰的艺术,主张天然的艺术。因为任何艺术都是人创造的,其实并没有取消艺术,而是主张创造一种没有人工雕饰痕迹、天生化成的艺术。对绘画的影响,那就是最好的绘画要达到无人工痕迹,同自然融为一体。因为任何一幅绘画都不能把自然美景全部描绘出来,就要调动起观赏者的想象,通过一定的实体想象出的虚的东西,正如庄子所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秋水》)自然的美景,事物的妙理,任何语言都难以说清,心灵体会才可以领会清楚,领会到言外之意、画外之画,才能懂得其中奥秘。可见,庄子的审美标准是最大限度地符合自然,自然朴素之美是审美的最高境界,绘画上的画外有画,就成了最理想的境界。庄子的这一思想对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宋人范希文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职如行云流水。“(《对床夜语》)绘画创作要虚实结合,以虚为虚,易流于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难以动人。以实为虚,化虚为实,才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清初画家笪重光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境止;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画筌》)清人邹一桂也说:“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小山画谱》)这些话都说明绘画要通过逼真的形象来表现内在的精神,用可以描绘出的东西来表达出不可描绘出的东西,也就是说,好的绘画不但要描绘景物,更重要的结合景物描绘表达出、更深刻的内在精神,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清人赵执信在《谈艺录》中记载的洪升与王渔洋的一段争论,生动有趣地说明了这一思想。洪升认为作诗如雕龙,首尾鳞爪都要雕得清清楚楚,如一不具,就不是龙;而王渔洋认为,那样做,那条龙就是僵龙,应如画龙,只要画出满天云雾中露出的龙的一鳞一爪,就会使人想到云雾中确有一条屈伸变化、翻腾飞舞的神龙。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这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把全体的丰满力量都概括其中了、提高了、集中了,如一个露珠反照出了整个太阳的光辉,一粒沙里看到了一个大千世界,一滴海水包含了大海的滋味,这就把画外有画的艺术境界说得生动而趣味盎然。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论对中国绘画实践的影响那就是虚实笔法和空白的运用,这是中国绘画的特有的艺术语言,又给中国画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拓展性和创作性。宋徽宗赵佶在历史上是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但又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画家。他主管画院,亲自出题,有些画题出得情趣盎然,使许多画家画出了景藏境远而意深的精品。赵佶曾出“深山藏古寺”一题让诸生作画,此画难在“藏”上。有的画山中露一寺顶;有的画半山腰树丛中隐约见一古寺;有的画崇山峻岭露出古寺飞檐的一角;有的则干脆画一寺在山中,赵佶皆以为不好。唯有一幅画构思奇特,画面只是山脚下一条羊肠小道和一溪泉水,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在溪边挑水。赵佶看后龙颜大悦,连连称好。那么,这幅画好在什么地方呢?好就好在把“藏”字表达得淋漓尽致,画面上虽然没有古寺的一点儿踪影,既然有老和尚来山脚溪边挑水,那么,在大山深处肯定有一座古寺了。这幅画在一定的实景中让人想到的虚的东西,画外确实有画了,画的内容十分丰富。赵佶还出过一个著名画题“竹锁桥边卖酒家”,很多画家都画成以小溪流水、野渡小桥、竹林清风为背景,突出画一酒店。赵佶认为其画面太直、太露了。唯有一名叫李唐的画家独辟蹊径,画面上是一泓溪水,小桥横卧,桥边则是一片竹林,在郁郁葱葱的翠竹中,迎风飘扬着一面醒目的酒旗。这幅画以虚处入手,激发起人们的想象,让人想象到茂密的竹林中确实藏着一家酒店,画外有画才意境深远,才让人回味无穷。所以,这幅画不仅受到赵佶的赏识,也非常符合庄子的审美观点,李唐本人也终于成为宋代承上启下、开宗立派的著名画家。西画是不讲空白的,而中国画中空白则是富有表现力的绘画语言,给观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和空间,实际上是“空”而不空。在中国画中不仅水、云、天、地、雪经常以空白来表现,而这种“白”并非单纯空白,而是虚中有物,以虚为实,体现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观念。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忠恕曾画一幅题为“天外数峰”的画。“数峰”在“天外”,对画家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郭忠恕只是在画纸下方的一角画几座山峰,整个画面大部分都是空白,这些空白就让人想象到是山峰顶巅缭绕的团团云雾,在云雾中确有数座山峰。郭忠恕的画就达到了中国画“超然象外”的最高境界,使“无画处皆成妙境”。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其余别无一物,皆留空白,便令人感到满纸是水。齐白石曾画一枯枝横出,站立一鸟,其余也皆留空白,别无所有,但令人想到环绕这一鸟的是一望无垠的天空,是与天际群星相接的一片神境。这都是运用空白的神秘之笔,把画外有画的美好境界发展到了令人心驰神往、悦目赏心的境地。可惜的是当代中国画界追求此境界的画家也不多见了,画外有画、象外有象的精品更难见到,中国画的这个优良传统还是继承下来为妙。

十首最值得阅读的现代诗 ------

在这些作品面前,我体会到了什么是高山仰止。无论你是否喜欢诗歌,但只要你以中文为母语,这些作品就值得你认真阅读。
任何精彩的语言在这些作品面前都会变得苍白,我只有强烈的推荐:

一、第十首,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看过好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科学馆和瑞士表那阕如何精彩的文字,说是古典与现代结合云云,不过,个人认为,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也许就是这首诗唯一的败笔,西装和瓜皮帽的搭配让人看着怎么也不舒服。

二、第九首 ,林徽音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女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音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我想,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三、第八首,废名的《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冯文柄把他酷爱的老庄融入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那些所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四、第七首,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所有以断章为题的作品中,这个是最有名的了。不过,很多权威评论家的解释却是作者本人不能苟同的。

五、第六首,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也许这个错误不只是对窗内人说的,对过客来说也一样,因为窗内人等的并不是他。郑愁予的诗很多都值得阅读,尤其是《情妇》。

六、第五首,闻一多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也只有这样性格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七、第四首,冯至的《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冰冷地没有言语---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也只有他能写出这样作品。他的《南方的夜》也好到让人无话可说。

八、第三首,何其芳的《预言》: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於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著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

关于诗歌

意象组合——>喻象=诗,语境=歌,喻象十语境=诗歌。

一,意象

只要是想出来或者画出来的事物和现象就是意象。在诗歌中承载了情感的事物和现象就是诗歌的意象。

意象从形式上可分类:1,心象(古今胜语皆出自肺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2,景象;3,事象;4,物象;5,拟象;6,感象;7,幻象;8,征象;9,实象;10,虚象。

意象从性质上又可分为:一般性意象,艺术性意象,精神灌注果实的意象。

意象的局限性:一是意义模糊,容易被当成山水诗;二是过于含蓄;三是不能单独抽出来句读;四是会错当成散文;五是西方意象派是抽象的名词概念不是诗的意象。正是由于意象的局限性,所以意象只能作为诗的材料而存在。有人认为意象是景。

二,隐比

诗歌核心部分是用一种言尽而意不尽的方法来表达。这种方法是由n(n>=1)个意象组合,通过想像精心推出自己认可的形象即喻象。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隐比”。“隐比”是用想像、用心来比,并借助于事、物、感觉、联想等来比。诗歌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非形象的观念,让思想感情从“隐比”中流出来。

隐比可为生命忧患而比;为性情的悲欢而比;为理性的张扬而比。

古人云,篇中乏隐,等宿儒之无学,句间鲜秀,如巨室之少珍。隐语在近代是一种文字游戏,偏于谐;在古代是极严肃的事,所以 符谶大多是隐语。隐比是用心来比,各有各的比法。原因是:大家活的是境界,小家活的是心态。

关于古之赋比兴:

赋,一是直言,二是铺陈。汉赋只讲究字词的铺陈而缺乏实际内容,所以现在不受欢迎。

比作为表现方法,不仅限于比喻、比拟,还包括象征、寄托一类的手法。如设比言志,托物咏怀,以景寓意,借事抒情等(意志情怀)。比还可分为显性的比和隐性的比,归于修辞学上的比喻、比拟为显比;象征、寄托等用心来比的为隐比。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故言之无罪,闻者足戒。

有象征、寄托的诗词,没读出来,便是没读懂其诗;反之,没有象征、寄托的诗词牵强附会出象征、寄托来便是错解其诗。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一触物起情,二托物兴词,三协音发端。

三,喻象

意象与喻象的关系是毛线与毛衣的关系,也可以是毛线与毛围巾的关系,意象是材料,喻象是产品。n(n>=1)个意象组合通过隐比合成喻象。

意象群组合成喻象的种类:1,并列组合;2,宾主组合;3,递进组合;4,交叉组合;5,细节组合。

逻辑的组合才是真美。

喻象是用心想的方法创造的艺术形象。在诗歌中的喻象,是具有完整喻义的语言艺术形象。喻义这是由诸多意象的情感组合想像升华成情趣。圣人立象(喻象)以尽意。

喻象概要:1,有喻象才是真正的诗。2,表达完整的喻义。3,情深厚隐晓谕世人。4,一语多关。5,象外之象。6,言浅意深。7,也可由一到两个句子组成,可独立存在于诗歌、散文、谚语、格言、口头文学。8,给人语言、形象的美感及理性的喜悦。9,喻象不仅仅是观念和情绪的产物。

古人言,诗有三般句:自然句、容易句、苦求句。

喻象句型:1,自然句言浅意深。2,错综句主词优先。3,可以两句见意。4,词意俱不尽。5,词尽意不尽。6,意尽词不尽。

感知是审美发现,喻象是审美表现。有喻象自有高格、自有名句、自有境界。

四,意境

事物和现象融入情感即意象,n个意象组合以符合常人的心态想像推出喻象。喻象带着深切的情感即喻义。从喻象、隐比的过程、语境状况可看出情景融合的程度及诗的意境如何。

喻象的核心是喻义,意象的核心是景。意象合成喻象的核心是隐比。

意境有境近意远之说,境取身边明确的景,意要深远发人深思。写景宜显,写情宜隐。切忌显流于粗浅,隐流于晦涩。

意境有实境虚境之说。实境:是如在目前,是直接描写的景、形、境。 虚境:是见于言外,是指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的空间,又称为诗意的空间,一方面是原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由原画面派生出的新画面及不尽之意又称为灵境。(当人心虚弱时,感觉也可能无限扩张)

实者逼肖,虚者自出。

意境:内抒发自己的感情;外足以感人。上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意境的作品:1,深切的感情;2,明晰的景物;3,晓畅的语言和丰富的蕴藉(情景交融让人回味,飘逸)。

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叫韵味。韵味又叫情韵、韵致、兴韵、兴味等。韵味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韵者美之极,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是意境的生命。

意境感受力的高低决定了鉴赏者的艺术水平。 鉴赏者在一定的艺术直感下,艺术意境“重现",并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交流出现了高潮,在兴奋中获得快感,这时候可能是不求甚解但思绪飞扬,既使过目而去但余味不尽。鉴赏者最大的庸俗是装腔作势,最大的媚俗是人云亦云,最大的卑俗是顾影自怜。

五,语境

诗言志,歌咏言,语境等于歌。言由字词组成,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诗歌中的实词是用来隐比的事物和现象。实词材料,虚词感情。要化虚词、实词、词组为情思。化繁为简一句多义。

句中藏比虚实相生,比诗眼(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词句叫诗眼)要贵,亦远胜语义、语感等其他技巧。

精心雕琢的辞藻,只应该用在中立部分,在这些段落里,既没有性格也没有思想,太华丽的辞藻还会掩盖性格和思想。

以实求虚才能通达艺术极境。把情志融入外在世界,它的存在才真实。

格律诗的格律过于拘泥,不利语境发展。

喻象=诗,语境=歌,喻象十语境=诗歌。

诗歌先从纯粹的审美开始(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先解决形式美(情语之美十喻象之美=形式之美),而后,为我所用就是最大的政治,再就是民生,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内容美)。

总之,人们对诗歌等艺术的创作和欣赏的功用及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让生命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让感受从纯粹的接受性转变为自主性而形成间接经验。

而且感受到不是单一或简单的情感状态,而是人生的极端,包括了快乐与忧伤,希望与恐惧,兴奋与绝望之间连续不断的震撼。感受的是其内在的运动,而没有外在的重力和压抑性力量的威胁,即有情感但没有压力的一种形态。

诗歌让人们主动参与了解世界,感受时代的变迁,世间的冷暖,社会的发展,并在变化的世界中随遇而安,进而去发现世界的意义,改造世界,以此深化其生命的内涵,彰显心灵的解脱和自由。

再者,凡是艺术都带有几分游戏的意味,诗歌也不例外。一个诗作者过分于形式技巧,容易走上轻薄纤巧的路,是大可不必的。

诗歌是沉静的回味。

  • 诗歌的议论文
    答:诗歌的议论文1 向着苍白的星,冒着漫天浓雾或太空茫茫,我在生活的海中扬帆去航行。——题记 夏日中某个令人困乏的午后,诗集,十字路口以及乞丐。这就是我对那个时刻极少的物质记忆。 这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史诗,我也不是什么吉尔伽美什或亚瑟·潘左干。但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我思想上的顿悟,正如同遇见...
  • 诗歌的发展议论文初一一千一百字左右
    答:喻象概要:1,有喻象才是真正的诗。2,表达完整的喻义。3,情深厚隐晓谕世人。4,一语多关。5,象外之象。6,言浅意深。7,也可由一到两个句子组成,可独立存在于诗歌、散文、谚语、格言、口头文学。8,给人语言、形象的美感及理性的喜悦。9,喻象不仅仅是观念和情绪的产物。古人言,诗有三般...
  • 诗歌里的秋季作文1200字议论文
    答:诗歌里的秋季作文1200字议论文如下 题目:诗歌里的秋季 秋天,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气质,成为了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从古至今,无数诗人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感怀,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而鲜明的秋季画卷。一、秋天的色彩 秋天的色彩是丰富的,金黄、深红、明黄、淡紫……这些色彩为...
  • 简述古代诗歌的发展。
    答:另外,早期的诗歌还有《周易》中的卦爻辞,都是我国诗歌的早期形式。 我国古代诗歌体裁形成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当属《诗经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因为汉代儒家学者把它奉为经典,于是叫做《...
  • 诗歌里的秋季议论文1200字
    答:以下是一篇诗歌里的秋季议论文仅供参考:秋风吹过,枫叶飘落,这是一个美丽而寂静的季节。秋季,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对秋季的认识和态度也在不断变化,让我们从诗歌的角度重新探讨秋季的意义和价值。秋风瑟瑟,金黄的树叶在阳光下摇曳,这是秋季最美丽的风景之一。秋季...
  • 诗歌里的秋季作文1500议论文
    答:1、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一望无际的天空里;秋天在那落叶纷飞的树林里;秋天在那硕果累累的果园里;秋天在那五谷丰登的田野里;秋天还在那优美的诗歌里。秋天的天空真美啊!你看,一望无际的天空宛如一颗湛蓝的宝石,明亮的珍珠镶嵌在这颗蓝宝石上,这些珍珠可神奇了,有的好似一只只绵羊在悠闲地吃草,有...
  • 诗歌作文
    答:有读者来电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在对语文作文的命题和答题规定中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个“常见体裁”显然应当包括诗歌在内,但高考和中考的语文作文基本都禁止写诗歌。高考语文资深阅卷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光祖教授分析说,这可能是命题者感到评分标准难以把...
  • 诗歌里的秋季作文1200字
    答:诗歌里的秋季作文1200字范文如下:在秋季的诗歌里,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金黄的落叶和成熟的果实都让人感到温馨而美好。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看到金黄的落叶从树上缓缓飘落,像一只只蝴蝶在风中翩翩起舞。这让人们感到秋天的气息,那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尽的思念。同时,秋季...
  • 诗歌中的秋天作文1200字
    答:诗歌中的秋天作文1200字如下:诗歌颂秋叶作文落叶是秋天的使者。第一片落叶被风儿轻轻地带走了,落叶被带到了田野里,落叶微微地伏在棉花上,用小小的声音告诉它:棉花,棉花!秋天来了,快快展开你的绿叶,拿出你毛绒绒的棉花吧!第二片落叶也被风儿带走了,它落在了松树的家里,告诉小松鼠:秋天来...
  • 诗歌里的秋季作文1500字左右
    答:诗歌里的秋季作文1500字左右示例如下:1、《秋意浓》秋季,是一首丰富多彩的诗。金黄的稻谷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唱一首丰收的歌谣。果园里,苹果、橙子、柿子挂满了枝头,红彤彤、黄澄澄的,像一颗颗小太阳,照亮了秋天的田野。秋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暖暖的,让人感到无比舒适。走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