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在明朝很流行,王阳明心学精髓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9

王守仁,字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等经典理论,被后世当作阳明心学的精髓,虽然王阳明相关思想中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只要细细品味,可以解决很多当代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现实矛盾。

下面,颜小二将简单和各位介绍一下王阳明心学的部分精髓理论“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然后再向各位简单叙述一下阳明心学的这些精髓给我们带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即“许多时候,为难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希望可以给各位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1、王阳明心学精髓之一“心外无物”之万物的意义由心而起

说到王阳明心学精髓,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知行合一”,但是,想要更为深刻地体会“知行合一”的内涵,颜小二还是建议各位先对“心外无物,心即理”以及“致良知”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去品味“知行合一”,收获会更大一些。

关于心外无物,这里就要引用王阳明的一段比较著名的经历了。

据记载,王阳明曾和朋友在山里游玩,他的朋友看到一棵开满花的树,便问王阳明: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的回答相当经典,他是这样说的: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通俗来说,王阳明这是在点出,如果你看向花时,看到了满树灿烂的山花,这“山花”便是你的“心”赋予的意义,如果你的“心”没有给客观世界的别人的眼里的“花”赋予“花”的意义,那么别人眼里的“花开花落”在你看来,毫无意义。

也就是说“山间花开花落”之所以能被我们看到,是因为我们看到的那一刻就赋予了这个现象“这层意义”。再直接一点来说,即“万物的意义,由心而起”,也就是所谓的“心无外物,心即理”的通俗解读之一。

2、因“心外无物”,所以“致良知”的表现是“知行合一”

儒家孟子提出“人性善”,提出人天生拥有良知良能,但是因为人后天生活中会面对各类欲望的诱惑,导致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被蒙蔽,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即在反省中不断剔除蒙蔽,回归“本心”。当我们的本心不被蒙蔽时,我们就能达到所谓“致良知”境界。这个时候,人就能做到所谓的“知行合一”。

也就是说,因为“心外无物”,万物的意义由“心”赋予,而我们生来就有“良知良能”,所以“仁义礼智信”等在我们身上的具体表现,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的外在显现,这种“显现”是与外界和他人无关的“心外无物”的“本心”体现。

这种时候,我们的知行合一,不再单纯的是“想法”和“行为”保持一致,而是“想法”和“行为”都可以被归类为“心”的“念头”的结果。近乎到了“一念不善,便是行恶”,便是“本心被蒙蔽”的体现。

换句话说,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是将人自我修养拔高到了“人之本性”的高度,这里的“知”,是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而“行”,不仅要求的是具体行为,更囊括了指导“行为”的“念头”。某种程度上说,王阳明的这种观点,也有批判“心口不一”、“口是心非”、“伪善”等行为的意味。

3、启发:为难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从阳明心学汲取能启发当代人为人处世的智慧,颜小二想说,我们能从王阳明“心外无物”及“知行合一”中了解到,“山花” 之所以是“山花”,是我们的“心”赋予了其意义。推而广之,他人的中伤、埋怨,甚至是侮辱,之所以可以对我们造成伤害,在于我们“赋予”了外部世界相关人和事的“伤害”意义。

许多时候,他人的侮辱和中伤,对我们到底是“伤害”,还是“历练”,抑或者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那些人和事。让我们拘泥于“伤害”之中的,其实是我们的思想和思维。所以,高情商的人大抵都能明白,“能够从负面情绪中拯救自己的,大抵只有自己”,许多时候,让我们感到“为难”的,不是所谓的人和事,而是我们自己不放过自己。

各位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道理。如果本文对您有启发,可以分享给您亲近的人,让对方也能体会哲学魅力,活得更加通透。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王阳明心学精髓之一“心外无物”之万物的意义由心而起。说到王阳明心学精髓,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知行合一”,但是,想要更为深刻地体会“知行合一”的内涵,颜小二还是建议各位先对“心外无物,心即理”以及“致良知”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去品味“知行合一”,收获会更大一些。

修心。他认为修心是修身之本,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够奔向光明。

静下来,就可以看到美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只有这样才会正确的做事。

就是知行合一。具体解释为,要说到做到。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 王阳明的心学在明朝很流行,王阳明心学精髓是什么?
    答:王阳明的心学在明朝时期颇受欢迎,其核心思想包括“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以下是对这些思想精髓的阐述,以及对当代人为人处世的启示。1. “心外无物”揭示了万物的意义源于内心。王阳明曾以山间花树为例,指出花树的存在与否,取决于是否被心所感知。这一理论强调,只有当我们赋予事物...
  • 王阳明的心学在明朝很流行,王阳明心学精髓是什么?
    答:1、王阳明心学精髓之一“心外无物”之万物的意义由心而起说到王阳明心学精髓,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知行合一”,但是,想要更为深刻地体会“知行合一”的内涵,颜小二还是建议各位先对“心外无物,心即理”以及“致良知”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去品味“知行合一”,收获会更大一些。关于心外无物,这里...
  • 阳明心学精髓: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答:在明朝的璀璨星河中,王阳明,这位集心学之大成的伟人,以其文武兼备的风采,被誉为"真三不朽"。他承袭陆九渊的"心即是理"理念,锐意挑战繁琐的"格物致知",提倡"致良知",并坚信知行合一,其思想的影响力波及明后期直至现代,甚至深远影响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王阳明的学术贡献,尤以《传习录》为代表,这...
  •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王阳明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心是宇宙,宇宙便无边无际。心...
  • 在"明朝一哥""王阳明之后,为何就再也没有悟道的人了?
    答:王阳明是明朝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很多人在历史上都学过王阳明的“心学”,新学主张人们关注自己的内心,万物都是由心开始,放到现在来说他便是一种唯心主义了。王阳明在明朝被称为“心学大家”,而且他对道家的文化也非常的有领悟。自王阳明之后很少有悟道的人了,因为人们越来越...
  • 王阳明创立的“阳明心学”,为何在明朝时备受打压?
    答:从王阳明的个性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遇事不圆通,个性耿直的人。二、阳明心学的由来当时的明朝都是学儒学思想的内容,因为儒家经典因为年代久远传到明朝已经不完整,所以当时人们将宋朝程、朱二人创建的程朱理学作为主流儒学学科,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民众都在学习程朱理学,王阳明也不例外,但是在学生的过程中,他...
  • 王阳明是一代心学宗师,阳明心学是否是唯心主义?
    答:总之,王阳明作为一代心学宗师,他的阳明心学也是非常的出名,其中,自然也就有一部分是属于唯心主义,当然,还有一部分就是属于唯物主义,所以大家在平常了解的时候,也不能片面的下结论,还是要根据不同的理论来进行相应的分类,这样子也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平常的的运用,相对来说也是非常有作用的,能够...
  •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心是什么意思?
    答:创造出极其特殊而新颖的儒学面目,目前正在台湾发展中。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主张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
  •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答:王阳明心学是明朝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精神内核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则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王阳明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的,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因此,知与行是密不可分的,知行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