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某家属与某医院医疗纠纷调解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0

天津市刘某某家属与某医院医疗纠纷调解案

案情简介

患儿刘某某,2岁,主因“误食塑料球20小时,呕吐8次”到天津市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怀疑小肠内异物伴肠梗阻、不排除不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后,留院观察。两日后,刘某某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达185次/分。医院征得家属同意后,于当日10时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肠切开取异物+肠吻合术。术后,刘某某心率、呼吸仍异常并伴发热,医院考虑低血容量性休克,给予退热、补液、输血浆积极抗休克治疗。当晚23时,刘某某病情渐加剧,心率达200次/分,血气PH7.05,BE-14.5,考虑重症酸中毒,给予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次日,刘某某心跳突然停止,经救治无效死亡。

因刘某某死亡,刘某某家属与某医院产生纠纷。双方争议主要在于:患方认为,刘某某住院时,家属已将刘某某吞食的类似塑料球交给医生,并告知该塑料球系吸水晶弹,遇水可膨胀至乒乓球大小,请予以高度重视,而医生未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因此应承担刘某某死亡的全部责任。医院则认为,医生所采取的诊疗措施符合此类病例的诊疗规范,尽管诊疗过程存在瑕疵,但不应承担全部责任。双方就赔偿问题不能达成一致,遂到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过程

调解过程中,患方质疑医院为何没有尽快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刘某某各项指标为何突然异常。医院表示,他们对刘某某以消化道异物病例的观察处理流程规范合理,同时指出该病例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死亡原因尚不能确定,需要尸检提供依据,但他们确实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存在不足,当时医生根据家属提供的材料进行询问,家属回复材料无毒,所以按无毒假设作为处理基础,对可能发生的后果以及变化预判不足。

医调委就某医院的解释及诊疗程序向专家咨询会进行咨询,专家咨询会给出以下参考意见:一般情况下,化学异物可以对肠道产生刺激,异物能够自行排出,刘某某并非死于肠梗阻及肠坏死,但医院存在观察不细致、不全面的问题,刘某某早期已经出现中毒症状,发热,CRP(C-反应蛋白)升高,医生未及时进行PCT(区分脓毒症和非感染性疾病)检查,未能提早采取措施,生化检查显示乳酸脱氢酶高,血液呈现高度溶血,提示可能存在中毒,CRP升高证明存在炎症,血压下降、呼吸快表明中毒已深,而医生未予考虑,未能及时会诊或者采取手术。刘某某出现发烧、心率200次/分钟时未能密切观察,且术后采取的措施不恰当,刘某某术后处于休克状态,血压低,心率过快,急症病人不应予静脉营养,医生予静脉营养过早,时机不恰当,正确的处理方式应是予胶体及晶体解决容量不足问题。此外,医生对病情发展预判不足,刘某某所吞物为特异性异物,吸水是否持续膨胀,是否有毒,医生均不清楚。综上,刘某某死因很可能是中毒性感染性休克,近段肠管广泛扩张,肠壁变薄,肠道屏障降低,导致肠道细菌向腹腔流入,造成腹腔感染并发展为全身脓毒症。

医调委根据专家咨询会的意见召开审评会,经查阅病历及相关资料,提出初步责任分析意见:一是医院诊断没有问题,儿童误吞服异物对机械性肠梗阻给予观察保守治疗符合诊疗规范,一般可以观察24至48小时,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二是医院在观察期间未尽到注意义务,刘某某20小时没有排便排尿,也没有进食,入院时已经有脱水情况,电解质紊乱,已出现严重的酸中毒,医生没有计出入量,没有给予化验检查,也未予以积极补液,导致刘某某血钾低至2.18毫摩尔/升,呼吸、心力衰竭,最终死亡。对于医院的免责因素,

一是刘某某误吞食异物,但家属没有及时送医,事故发生20小时后才送至医院,家属没有履行安全注意义务,延误了救治时间,作为监护人有一定的责任;

二是送医后,家属向医生提供的说明书表明异物无毒,影响了医生的判断;

三是刘某某家属放弃尸检,导致刘某某死因不能确定,应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综上,刘某某误吞异物入院后医院虽采取了治疗措施,但对刘某某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评估不足,刘某某死亡与误吞异物及医院过错同时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认定医院应负50%的对等责任。

调解员将审评会责任分析意见分别与医患双方沟通,医院对医调委的专业分析表示认同,并表示今后会在类似的病例中履行高度注意义务。患方也对自己未尽到安全注意责任表示自责,愿意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调解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七条及相关规定,判断医院在此医疗纠纷中应承担对等责任(50%)。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的有关规定,计算出医院应赔偿患方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374312元。

调解结果

在调解员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1.此纠纷医方承担50%医疗损害责任;

2.医方一次性赔偿患方374312元;

3.双方无其他争议。签订协议后3个工作日内交齐理赔材料,保险公司自收齐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将赔偿款划入患方确认的银行账户。

通过回访得知,医患双方对医调委及调解员的工作表示满意。

案例点评

本起纠纷能够成功调解,关键在于以下两点:一是调解员在调查事实阶段工作到位。为了查明事实真相,调解员在调查事实阶段做足了功课,不仅认真查阅了全部病历,还查阅了大量的诊疗规范。二是调解员充分发挥了专家咨询意见的指导作用。查明事实之后,如何在复杂纷繁且专业要求较高的事实中理出头绪、抓住要点,成为责任划分的关键,调解员以专家咨询意见为支撑,有理有据划分出医患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得到医患双方认可,从而使纠纷迎刃而解。

推荐理由

医调委通过查阅病例、咨询专家、召开审评会等方式为双方查清事实,划分责任,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建议,最终妥善化解了矛盾纠纷。

专家评析

调解员依法及时有效化解了医患双方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化解医疗纠纷的主渠道作用,切实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 刘某某家属与某医院医疗纠纷调解案
    答:天津市刘某某家属与某医院医疗纠纷调解案 案情简介 患儿刘某某,2岁,主因“误食塑料球20小时,呕吐8次”到天津市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怀疑小肠内异物伴肠梗阻、不排除不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后,留院观察。两日后,刘某某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达185次/分。医院征得家属同意后,于当日10时急诊行剖腹探...
  • 法官先进事迹优秀范文
    答:2013年,延安市中院指定宝塔区法院管辖一起原告刘某诉被告某医院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当时已有身孕的她主动请缨承办该案,背起了这块“硬石头”,她首次和刘某交谈,得知刘某不识字,又因家庭经济困难请不起律师,也无法律常识。xx就向宝塔区司法援助中心为刘某申请了一名援助律师。刘某要求立刻让医院赔钱给他,否则他...
  • 医患纠纷典型案例评析的目录
    答:应如何适用法律确定损害赔偿案例8 刘某某诉李某某及天津市某医院将硝酸银当麻醉剂滴入耳内造成鼓膜和面部灼伤赔偿案——退休医生的非职务行为不能构成医疗事故案例9 张某诉南京某医院医疗广告欺诈案——医院利用虚假广告欺骗患者应承担相应责任案例10 王某诉江某医疗损害赔偿案——医生使用私配药物须担“...
  • 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哪些?
    答:2、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3、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
  • 纠纷调解协议书
    答:纠纷调解协议书12 甲方:———医院 乙方:———(患者或其家属) 鉴于患者———曾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在甲方处住院治疗,甲、乙双方因患者医疗问题发生争议,但均愿通过协商解决;故,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经充分协商,达...
  • 如何看待现如今的医患关系?
    答:安徽一家新闻媒体以《我的右肾去哪了》为题,报道了宿州男子刘某某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完胸腔手术后右肾离奇失踪的消息。随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与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公布检查报告,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表示对相关新闻媒体及记者保留追责的权利。至此,“右肾失踪”事件告一段落,虽然新闻媒体最后受到了...
  • 男医生强抱骚扰女护理,医院给出的回应是什么?
    答:四川有一名护理规培生在网上反映,在其与资阳市安岳县中医医院规范化培训的期间,受到该医院急诊科医生刘某强制拥抱并骚扰。刘医生在强暴子女护理的时候还对还称很喜欢他,对许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徐某在此事件后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卫健部门组织调解并立案处理此事件。如果一旦经过核实刘某的确...
  • 司法鉴定民事行为能力评定标准
    答:链接:张某某诉XX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梗塞致二级伤残案02、案例:过错比例100%!胆囊切除术致胆总管损伤案案号:(2019)京0105民初66728号主办律师:卢晓燕责任比例:全部责任,按100%比例判决赔偿数额:53余万元经过专业医疗律师的陈述、分析,鉴定机构采纳律师陈述意见,认定被告负全部责任,法院...
  • 2条本周时政消息,要短一点,格式如下: 时政消息:___ 我的观点:___ 时...
    答:经初步调查,刘某系外省市在册精神病人,近日来沪。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7. 重庆一护士用假冒HPV疫苗私自接种牟利,涉嫌诈骗被刑拘12月6日,记者从重庆市江北区卫健委等渠道获悉,江北区大石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护士周某婧以帮助预约宫颈癌疫苗为由,私自收取他人费用,以生理盐水、二价宫颈癌疫苗冒充四价、九价...
  • “最新情况、从轻情节”玛莎拉蒂案件中双方民事部分达成已和解,你怎么...
    答:早在今年1月16日,商丘市中院就对此案作出了开庭审理,根据当时的庭审情况来看:公诉人认为,玛莎拉蒂同车人员张某某和刘某某在明知谭某某开车之前喝了很多酒,醉酒驾车肇事之后唆使其逃逸,所以认定为共同犯罪。驾驶员未主饭,同行人员为从犯。同时检查方建议对这三名被告人员以“危害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