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考科举,在清朝具备知县任职资格的还有哪种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1


清代的知县除了京县之外,其他县均为正七品,其任职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我们知道,清代官员的出身分为正、杂二途,其进士、举人、贡生出身者为正途,其捐纳、保举、吏员出身者为杂途(异途),正途、杂途均有资格担任州县官。

不过,由于散州知州和直隶州知州的品秩较高,一般不授予初次任职者,而由品级较低一级的官员升任,或以其他品级相当的官员调任、转任,而知县则可以由以下出身者担任。

1,进士。清代进士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二、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则需要参加朝考。二、三甲进士参加朝考后,根据成绩分以下几途:(1),优秀者入翰林院学习,即所谓的馆选庶吉士,三年散馆除留用为编修外,可不经吏部铨选,也不需分发各省候补而直接任用为实缺知县,时称“老虎班”。(2),分发六部、内阁等衙门见习,合格者授官。(3),到吏部候选,归入进士班,得知县缺后给予执照,赴各省报到后赴任。


2,举人。清代对于会试三科不中的举人,或拣选其貌、言、书、判优秀者为知县,或单纯凭资历“截取”为知县,均归举人班到吏部候选,得缺后赴任。举人每科中额1200余人,能经吏部铨选得官者不过十分之一。

自乾隆十七年始,开始实行大挑制度,举人参加正科会试三科不中者,允许参加每六年举行一次的大挑。吏部堂官对于参加大挑的举人先行察验,再请旨选派王公大臣数名共同挑选,选取形貌和应对较好者任为知县、府经历、州同、州判、县丞、教谕、训导等,分发各省候补,其中知县为最优者。


3,贡生。清代贡生送国子监学习三年后,经吏部考职可以授官,其优者以知县用,归班参加吏部铨选。乾隆以后,还实行拨贡、优贡朝考制度,择其优者授予知县,分发各省试用。

4,捐纳人员。清代捐纳分为两种:一为“现行事例”,长期办理;二为“暂行事例”,遇有救荒、河工、战争等事件开办,期满或事竣则停。后者可捐实官,文职小京官至郎中,未入流至道员均可捐得,其中包括州县官。最初,捐纳人员得缺仅有吏部铨选一途,乾隆间为疏通选途,许加捐分发,京职郎中以下,外官道府以下,可以通过捐纳分发各部院、各省。道咸间,又增加捐纳“分发指省”例。


5,吏员。清制,凡经制之吏(编制内),五年役满则可以参加考职,取得做官资格。吏员考职,其在京各衙门由堂官主持,外省各衙门由总督巡抚主持,录取数额京吏无过十之七,外吏无过十之五。成绩一等者给从九品衔,二等者给予未入流衔,咨吏部给照,注册入于铨选。吏员出身的官员可升任州县官系后定之制,清代知县吏员出身者人数极少,但确实存在。

捐纳和吏员系异途,虽然原则上具有任州县官的资格,但限制较严。康熙初年定保举之法,规定捐班人员非经该堂官、督抚保举不得升任京官和正印官,只能升任佐贰、杂职。至康熙中叶,捐纳制度中才立有“捐免保举”一项,规定吏员出身者,可以捐免保举升任正印官。


事实上,吏员想要升任州县官,路途极为艰难遥远。首先须在京外衙门充当普通书吏,才有可能转为有资格参加考职的经承,且只能得到从九品或未入流职衔,而得官后只能任佐贰杂职,最终经过督抚的保举,方准升为正印官。



  • 清朝的地方官员知县和知府有什么区别?
    答:当然,知县、知府毕竟只是一个人,不可能事必躬亲,县、府的具体事务是由属官和吏来办的,但决定、拍板必须经过知县、知府。不过,有一个领域始终都不归知县、知府管,那就是科举考试,县试、府试,包括更高级别的乡试都统一由各省提督学政及派驻学官管辖,知县、知府无权插手。众所周知,现在有所谓...
  • 清朝举人可以做官吗
    答:清朝举人是可以做官的。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亦称作孝廉。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其在秋季故又叫秋闱。乡试由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官。参加乡试的...
  • 揭秘:清朝知县可以直接提拔为知府吗?
    答:这也是大部分知县的仕途。在没有得到保举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最常见。这个过程,主要按照官员领取俸禄的年限和科举考试的名字进行提拔。也就是说,如果有科举出身的知县,会更容易担任知府。当然,出身对清朝官员而言,也并非绝对,只是概率大小问题。雍正时期的李卫,他靠花钱买官获得官职,没有参加科举,连...
  • 各朝何代有哪些入仕方式?除了科举有其他门路吗?
    答:洪武十五年(1382年)定制每三年开科取士,考中进士即授予官职。除科举外,荐举和充当吏员,也是任官的途径。文臣有功还可以任子,武官亦可世袭。从明代宗起,捐纳草、粟也可得官。至穆宗,又实行纳银入监,即所谓“例监”,使得吏治大坏。清朝仍以科举为选官“正途”。正科之外,有时增加特科,如...
  • 不同朝代、不同世代的做官方式有哪些?除了科举还有别的办法吗?_百度知 ...
    答:一个官员被任命的时候就发了印,被免职的时候就收回了印。同时建立了奖励官员的薪酬制度。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官僚体系。谁能“开疆拓土”、“治乱”、“为农出力”,谁就能当官。《睡在虎地云梦》秦简《为吏之道》:“判断人的为官能力”,表明了秦代为官的标准。除了皇帝有任免官员的...
  • 清朝时期,国子监的学生入仕一般都是通过哪些渠道?
    答: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到顶峰,成为读书人入仕的主要渠道。但同时在科举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官学,这些官学的学生也通过考试、举荐进入仕途。本章节就详细地...没有被录取为庶吉士的进士予以授官,所授的官以两种居多:一个是部院主事,二是知县。另外,清代各阶段进士授官的情况也不一样,清初任职较高,晚清还有...
  • 清朝官衔问题
    答: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布政、按察两使为督、抚的属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省以下有道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
  • 古代科举和做官
    答:就科举来说,在明清的时候,只要考上了举人,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举人就可以做官。在大多数情况下,进士才可以直接授官的,而举人的机会可以说非常少。在清朝,有“大挑”,凡三科未中的举人,可以经过吏部铨选、考核,一等的授知县,二等的可以授予教职等小官。这是统治者...
  • 清朝都有什么官级?都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
    答:比如,现代的县处级正职(正县长、正处长)就是7级职务,跟清代的正七品县令级别正好对应。最高职位的对应关系我们就不类比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数较少,比较清晰。而清朝的不入流人员,类似于现在的公务辅助人员。虽属于公务人员,可以穿公务制服,但属于编外。但是,清朝有一个核心机构,就是军机...
  • 请问下各位大神,古代科举中了之后还有些什么事才能当官啊,我记得要在...
    答:【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