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物流企业系统瓶颈的识别和对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我国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缺陷 要如何解决

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层次不高

我国物流行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信息化,即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顺利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最终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应信息支持;二是涉及流程改造的信息化,即在基础信息化实现的基础之上,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三是供应链管理,主要解决的是如何科学有效地调节各物流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据不完全统计,虽然我国已经实施或部分实施信息化的物流企业占39%,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占10%,但对国内企业来说,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整体信息化需求层次不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原因所致。我国只有少部分企业已经将信息化重点转移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上,部分领头羊企业如中外运、中远集团等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第三境界。此外,还有相当多的中小物流企业基本没有实现信息化。

(二)物流中小企业多且发展的不确定性使信息化难以推动

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数量将以每年16%—25%的速度发展。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是亟待进一步发展。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起点很低,实力较弱,技术有限。再加上环境的不确定性、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物流信息化在中小企业难以推动。

(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向各类用户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的开放式的网络信息系统,是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重要载体。由于物流行业要和很多行业打交道,比如海关、民航、铁道等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滞后,使得物流信息分散、条块分割,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导致信息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举步维艰,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居高不下,无法有效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

(四)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

目前,在我国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比较落后。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不仅应用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主要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相关资料显示,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技术如RFID等,在我国应用较少,部分技术应用效果不理想。根据中国仓储协会调查,2004年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已经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也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另外,多数国内物流设备都比较陈旧,与国外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五)普遍缺乏高素质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信息化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在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物流企业缺乏既熟悉物流管理业务,又懂得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相关知识,并熟悉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物流信息管理人才。目前虽然有些大中专院校设立了物流专业,但其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距离。

(六)物流信息化供应商的商业模式不成熟

随着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物流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物流信息化供应商,但很多物流信息化供应商的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目前我国国内几乎没有一家在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上都非常成功的物流信息化供应商。而在发达国家,比如像SAP、IBM、EXE等企业,技术不但领先,而且还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大量实用的解决方案。

(七)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不统一,市场分割严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物流标准化工作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目前,我国国家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善,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各个部门自成体系,使得物流环节的运输工具、承载设备等标准规范不统一,最终导致物流无效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上升。

二、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分析

要解决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加快发展的步伐,笔者建议采取如下七项对策。

(一)坚持以需求为主线,不断提升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

如前所述,我国物流行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分为基础信息化、涉及流程改造的信息化、供应链管理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由浅人深,其中后一阶段往往以前一阶段的基础为起点,其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我国目前物流信息化需求的现状仍然以基础信息化为主,小部分处于第二层次,部分处于第三层次。因此,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企业应切实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自身需求这条主线,不断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路径,利用信息化手段适时、快速、高效地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升级和转型。

(二)针对中小型物流企业,研制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的中小企业信息系统

针对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信息化难以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可以以政府投资的方式研制一些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的中小企业信息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这样,在推动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同时,还可以统一电子单证的标准,进而促进产业的标准化,加速我国物流集约化的进程。

(三)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以有效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行业资源交互和共享,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物流服务水平。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是采用何种技术或标准,以进行不同系统数据信息的交流与整合,具体涉及到交易软件与物流软件、买卖合同与运输保管合同、决策系统的对接等系统集成问题。目前日渐成熟的扩展标记语言(XML)为电子数据交换(EDI)提供了在互联网上的解决方案,它能完全适应当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扩展标记语言(XML)是一种与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有关的、功能强大的编程和数据库工具的变速器,比HTML有更强大的自我描述、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它是一种通用的表示法(数据格式),允许计算机储存和传输那些能够被其他计算机系统所理解的数据,保持数据的结构和内容,而将商业规则从数据中分离出来。这样,每一个商业伙伴就都可以采用自己的商业规则。这种灵活性是提供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完整解决方案的关键。把扩展标记语言(XML)、Internet、基于Internet的服务和数据库连接等相关技术结合起来,就有了针对新型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完整解决方案。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从建设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投资的方式,政府有关部门主导的物流信息平台跨行业,服务对象多元化,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公益性。另一种是以企业为主投资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某一行业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上,涉及的企业范围和业务范围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一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要提供四类信息:一是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信息,比如公路、铁路、水运、运输装卸设备等;二是物流市场需求信息,比如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和物流总代理等;三是物流业务运作资源信息,比如国际物流报关和税收等;四是其他物流咨询服务信息,比如物流市场调查研究与预测、物流相关政策等。

目前,我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例如交通部的三大平台建设,包括联网收费、安全监控(建设质量安全监控和水上运输安全监控)和公共信息服务,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四)针对企业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信息技术与物流设备

所有的信息技术与物流设备只有在存在需求的时候才有可能起到推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所以,物流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EDI、GPS/GIS、RFID、EOS和条码等以及先进的物流设备,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更好地实现货物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的功能。同时,还应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此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化标准、基础信息技术及设施、事务处理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和ERP系统等,以完成不同模式下物资资源需求的准确预测,制订全面的资源计划。另外,也要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抢占先机。

(五)制定相应的人才与教育政策,重视和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是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物流信息化人才应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精通物流专业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方法论、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等。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注意从上述几个方面合理地构建培训内容,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训环境和实践环境,并注重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的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制定物流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采用多渠道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物流信息化人才的政策。同时,制定相关法规,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新兴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验,不断完善吸引国外物流专业人才的机制。

(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信息系统,积极探索商业模式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国内几乎没有一家在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上都非常成功的物流信息化供应商。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物流信息系统,目前我们还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二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通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不断提高我国的研发能力,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系统标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信息系统,积极探索商业模式。我国未来市场需求很大,国内外的著名物流系统供应商已经开始关注我国的中低端市场,传统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将从制造商销售产品的角色转变为服务商,帮助客户使用信息技术获得效益。而共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将会被整合,趋于标准化、规模化。与此同时,中小信息系统供应商将在市场细分和专业化方向寻求发展。

(七)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为了保证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国家应针对我国现状制定和完善物流信息化的政策和标准,以保证行业管理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各类数据信息交换过程的标准化转换,更好地支持异构系统之间的互联,以及不同行业和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的相互交换与分享。从而打破“条块分割”,真正打破物流信息共享的瓶颈,实现信息的无障碍交换与传输。

刚好前段时间去参加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培训中心的“IE亮剑”论坛活动,大家讨论过这个问题,讨论的结果大致是:
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存在的问题较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物流管理体制、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完善,物流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起来,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物流成本较高。
我国物流业的改进思路:提高对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把物流业作为先导产、业和重要产业;深化物流企业改革,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并建立企业联盟;建立统管物流业的政府机构和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规范物流业的运作;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运作效率;在高等院校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抓紧培养熟悉现代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利用外资,重点引进跨国物流公司,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尽快建立信用制度,开展商业诚信服务。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物流信息化开发建设水平,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物流企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必须加快对企业信息化全面改造和提升,并以此带动相关制度、管理、政策及各类人才的全面提高,从而使物流行业实现货畅其流,供产销活动一体化、合理化,管理方法定量化,管理手段自动化,管理工艺现代化。为物流企业从物流效能、经济节奏和停顿与耽搁之中挖掘竞争优势和开发利润源泉。 一、物流信息化概述 (一)物流信息化的含义 “物流”是一个外来词,在《现代汉语词海》中对它没有解释。“物流”在英语中有两个词,一个是Physical Distribution,简写为PD;另一个是Logistics。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美各国都基本使用Logistics这个英文词,而不再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来表示物流。“物流”最初是日本经济学界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美国的“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演变而来,原意是“物的分发”,日本翻译成“物的流通”,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改称为“物流”[1]。“物流”最直接的解释,是指物的移动。传统物流一般是指产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以解决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地点差异与时间差异,主要包括运输、包装、加工配送等;而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具体地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可以说,现代物流几乎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 在过去,大多数的技术进步主要影响的都是人类活动的实体部分,如在物流活动中运输工具的改进、先进仓库的建立等。随着类似技术的进步,人们只能改进单个物流活动的运营效率如仓储、运输,而影响物流整体效率并没有被本质提升。这是因为单项活动效率的提高已经几乎到达极限,要进一步实现物流活动的增值作用,就必须从各单项活动的节点入手进行物流整合,而物流整合的前提则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今,技术进步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超过实体流程技术进步的速度,这就使得物流整合成为可能,也使得与物流的其它功能有很大差异的信息功能成为整个物流系统升级的关键因素。 (二)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物流发展的总趋势是物流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而物流信息化是物流国际化、物流现代化的基础;尤其随着以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经济为特征,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e”时代的来临物流信息化面临挑战与动力。物流作为一个涉及投入和产出的重要环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1、物流信息化促使物流成本的减少 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如何对自身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期用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是其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物流的信息化能够使管理人员运用智能规划理论和方法,高效的进行运输资源的使用、运输路线的选择、工作计划的拟订、人员的安排、库存数量的决策、需求和成本的预测、系统的控制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物流信息化有助于提高物流传递的效率和质量 物流不再是仅仅运输物,同时也在传递信息,各种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再传播出去。物流信息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精减一些人员,节约一些费用,而是要形成一个效率高、质量好的物流系统,提高物流传递的效率和质量。 3、物流信息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物流信息化包括物资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物流过程的各种决策活动,如采购计划、销售计划、供应商的选择、顾客分析等提供决策支持,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汇总和分析物流数据,在物流管理中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进而做出更好的采购、销售和存储决策,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增加对企业的内部挖潜和外部利用,从而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二、某物流公司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某物流公司信息化发展现状 某物流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6年11月8日,注册资金300万元,公司以“热情、诚信、安全、快捷”的服务理念,锐意进取,现已发展成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公司业务网络已履盖广东、广西及贵州;硬件设施齐全,现有连锁公司20多家,加盟机构36家,短途运输车辆及长途运输车380多辆,在职员工近千名,仓库总面积10多万平方米,日均货物吞吐量在20万件以上;软件系统先进,最新升级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更人性化、技术更成熟、货物跟踪更准确。完善的网络,充足的货源保证了 “今天发货,隔日到货”的快速服务。公司员工近千人,大专以上占70%,具有中高级职称12人, 目前与几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公司源源不断的输送优秀人才,另外公司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吸引了一大批高尖人才汇集公司。公司于2004年建成了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全公司已全部实现电子化操作,2005年先后引进了财务ERP系统、网上银行系统、视频系统、即时通信软件、短信平台、安防监控等系统,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电子商务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综合竞争能力。 (二)某物流公司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某物流公司连锁经营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90年代以来,某物流公司在经营规模上不断加大,但大多数仍以单体发展为主,也多是松散型的。某物流公司单点规模偏小,规模经济效应差。此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部门之间也有利益冲突,某物流公司连锁只是部门系统内、地区内才能得到发展,其他地方的发展远比不上本地的发展,其规模效益非常有限。 2 、网点布局不尽合理 90年代以来的某物流公司网点建设有相当的盲目性。一方面在建时间和数量过分集中,数家网点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开业的现象相当普遍;另一方面新建、扩建网点的区域布局相对集中于城市中心商业区。 3 、某物流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尚处于低层次 某物流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就总体而言还不高,具体表现在:一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某物流公司经营无特色。二是某物流公司的投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经营者风险意识淡薄,经营观念亟待更新。三是某物流公司的竞争手段单一,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虚假的“降价”策略往往使经营成本和收益秩序出现混乱。四是某物流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某物流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近几年虽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说仍难如人意。连锁经营虽然得到提倡,但并未对连锁的本质作深入分析,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不被重视,难以形成真正的连锁经营体系,因而难以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 4 、某物流公司应用物流技术水平低 国外物流巨头通过现代先进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来降低流通成本,例如沃尔玛利用了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强大的数据仓库和全面压价的全球采购体系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超额利润。而某物流公司由于缺乏资金和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很难实现规模化的大批量采购,同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投入也不足。这使得某物流公司在销售成本上明显高于国外大的物流企业,导致利润的大幅降低。 三、某物流公司信息化发展对策 随着物流发展的高级化,信息化是其必然的趋势。某物流公司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不败之地,必须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某物流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一)解决实际、追求实效的信息化方针 在具体的信息系统设计方面,某物流公司应该以务实、追求实效为原则,抓住信息化的核心功能和主要环节,将有限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如何正确地利用自身的优势,实施正确的信息化战略,不断确立某物流公司竞争优势,将是某物流公司所有面对的关键问题。 (二)加快解决体制格局,对某物流公司实施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 优化配置、壮大规模、以规模性整合达到规模性营销,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根本出路所在。因此,某物流公司通过连锁经营共享广告、信息、市场推广、统一配送、经营管理模式等资源,进而降低流通费用和进货成本,才能最终通过规模实现利润的增长。 (三)大力发展现在流通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 电子商务正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延伸在世界范围内向纵深扩展,其扩展的速度是惊人的,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本身活动的价值。一方面包括物流在内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通过提供更透明的信息,增加商业机会,发展新型业务,简化销售过程,降低成本等活动,取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中,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形成了对信息技术产业的强需求和拉动力。虽然公司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电子商务系统,但电子商务功能远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只是吧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形象,没有体验到真正的电子商务的内涵,也没有真正的把电子商务的功能发挥出来。因此某物流公司必须依靠其的信息系统跟零售网点、客商建立信息共享,物流信息处理已经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己有的企业内部网络的基础上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加强与全国其他公司各环节的紧密的联系,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向电子商务发展,很难一步到位,加之缺乏实行电子商务的经验,在磨合、尝试的过程中往往会影响原有业务的发展,增加管理的复杂程度,进而降低专业化水平。建议首先从网络供应商做起,从市区内各大网点的电子商务做起,以点带面,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电子商务物流企业。 (四)注重新技术的利用 过去,在物流行业流行的“大而全”思维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概念,单纯依靠扩大基础设施诸如仓储和运输规模来赢得市场的想法将被市场所淘汰。而如何利用新技术,为企业发展抢占先机成为众多物流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走到了前列。目前非对称数字用户环线(ADSL)、数字数据服务(DDN)、异步传输模式(ATM)、无线通信(WAP) ,光纤光布式数据接口(FDDI)、电子数据交换(EDl)、有线电话/传真、智能技术、识别技术、条码技术、空间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己在物流业务活动中广泛应用。例如,某物流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中,可以使用无线网络和相关软件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只需扫描物料周转箱上的条形码,就可以轻松完成收货程序;而如果物料不在定单范围内,信息终端就会自动报警。 (五)加大对信息化人才的培训 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建设、使用及维护管理都需要专业人才,而随着物流某物流公司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从业人员的组织水平和技能水平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某物流公司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紧迫要求。因此,某物流公司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关键。鉴于目前某物流公司最需要的既精通物流业又熟悉IT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由物流从业人员培训掌握IT知识和IT从业人员培养掌握物流业知识均不失为有效途径。某物流公司和大专院校开展各方面、各层次的培训工作,并突出和加快培养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 结束语 随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随着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步伐的加快,物流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速度的影响也将越来越明显。某物流公司只有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力度,下才能稳定、健康、科学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董红阳.物流信息化与物流平台[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 [3]河野伸明.物流信息化机遇与挑战并存[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7.5 [4]顾弘敏.我国物流信息化应高起点定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6 [5]王盛,吕荣胜.实现企业物流的信息化[J].价值工程,2007.S1 [6]彭亮,姜大立.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思路探讨[J].物流技术,2008.3

  •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答:但从现行的营业税政策来看,运输环节按照交通运输业征税标准执行3%税率,仓储和其他环节按照服务业标准执行5%税率。各环节分开独立核算,执行不同的抵扣政策,且分包一次就要开一次票、纳一次税,物流业的一体化运作受到阻碍。营业税改增值税又出现不可抵扣问题,导致物流业实际税负增加。4、企业竞争理念与...
  • 怎样突破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答:作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总体水平。如何促进社会化物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笔者认为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物流作为大系统的特性需要各业务环节的高效协作和沟通,政府在其中应起到导向和协调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
  •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答: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物流基础设施和规模大的物流企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据统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54%分布在东部、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呈现明显梯级递减模式。物流基础设施“鸿沟”已经成为制约中西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在2005年度的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
  • 物流的存在风险和防范策略
    答:目前在我国物流行业中还存在诸多的风险,物流企业只有针对自身的状况,通过实施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增强法律意识、保险意识、引进现代物理信息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体制等等风险防范策略,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甚至规避风险,才能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物流的存在...
  •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
    答:特别是各类互联网平台还刚刚起步,基于真实交易信息的诚信机制还不完善,不同平台间的协作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严重制约了互联网平台的进一步发展。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
  • 现代物流系统分析涉及那六个问题?
    答:在如何促进生产流通企业外包、释放物流需求,物流企业增强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还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迫切需要政府加强对物流市场的宏观调控。2.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瓶颈”制约较为突出 近年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但同物流需求的增长仍然不相适应,存在物流基础设施供给的某些领域明显不足的“硬缺口...
  • 现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
    答:从而出现了“物流热”的问题。也因此导致了部门分割的问题,使物流的管理效率地下,物流系统运转不畅通等问题。这样不仅不能物流行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反而有可能延误物流发展的进程,造成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产生负面的影响。第二,国内物流企业总体竞争力弱。尽管有少数几家大型物流企业,但绝大多数物流...
  • 如何认识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
    答: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想突破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社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
  • 在TOC理论中,什么是物流分析法?
    答:回答:二、物流分析法 企业内部存在着人员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我们如何在这些纷乱的头绪中找出干扰企业的约束瓶颈呢?解决的手段之一就是从“物流”着手。 一般将从原材料到成品这一“产品物流”分为:“V”、“A”和“T”三种类型。如图2 所示。其中,“V型物流”是由一种原材料加工或转变成许...
  • 如何消除供应链瓶颈
    答:根据客户订单预测和供应商生产周期,合理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