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宜昌的历史事件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刘备兵败夷陵

被称作枭雄的刘备,平定四川后在成都称帝,是为蜀汉先主。

吴军偷袭荆州,他二弟关羽在临沮(宜昌境内)为吴军所杀,他誓为关羽复仇 ,遂于章武元年举兵顺江而下,首先占领了秭归(宜昌境内)地。

相传秭归即为刘备征东吴时所筑。

蜀军乘胜东进,分兵围夷陵(古宜昌城),主力直抵夷道亭与吴兵相拒。

到第二年夏,蜀军疲困,终为陆逊所破,败逃四川。

章武三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

这段历史,演变产生了火烧连营、烧铠、断道、白帝托孤等一系列关于刘备的故事与战争遗迹。

葛亮黄陵庙撰碑

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帮助刘备攻取四川,曾途经三峡,留下了不少遗迹与传说。

黄牛山麓的黄陵庙(宜昌境内)前,至今立有《黄陵庙记》碑,其碑文相传说是诸葛亮撰写,称武候碑。

传说诸葛亮入川时,曾把兵书宝剑世藏于峡中,神奇的兵书宝剑峡(宜昌境内)便由此而得名。

巫峡中一块岩壁上,还有所谓“孔明碑”供人凭吊,奉节河滩上,还传说诸葛亮当年曾在这儿摆八阵图使陆逊被困,至今留有遗迹。

关羽宜昌城点军

在宜昌地区,关羽的活动遗迹更多。

这位常秉烛夜读《春夜》的蜀汉名将,在清代被奉为“关圣帝”,全国各地均建有关庙。

这位骄傲的将军,由“威震华夏”最终得到“败走麦城”的悲壮结局。

建安十九年,刘备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可能就是这期间,他曾来夷陵(古宜昌城)点视军马。

今宜昌城区大江南岸点军坡,传为关羽当年点兵处,现存“汉寿亭侯点兵处”石碑,为清光绪十一年宜昌总镇罗缙绅所立。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魏将于禁降。

不想吴军乘机偷袭荆州,使关羽腹部受敌,兵败逃往麦城(宜昌境内)。

后又与儿子关平突围逃到临沮(宜昌境内),在罗汉峪回马坡为吴伏兵所杀。

对于关羽的忠义宣传及他悲壮的遭遇,在民间影响很大。

相传他遇害后,阴魂游荡到玉泉山(宜昌境内),高呼“还我头来”,得到了在玉泉山结庐的普净法师的点化。

至今玉泉山有“关云长显圣处”石碑,玉泉寺也由此香火日盛。

今日当阳市境,还留有规模宏伟的关陵、关羽部将周仓之墓、麦城遗址等。

长阳县境也有点河兵、马回溪等传说中的关羽遗迹。

宜昌市历史悠久,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

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

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

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后周改为峡州。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4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

唐初,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4县,属山南东道。

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陕州,辖原4县,仍属山南东道。

五代时,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

北宋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4县。

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陕”为“峡”。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4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

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

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3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

清顺治四年(1647),夷陵州隶属荆州府。

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

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

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

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

当阳、远安属襄南道。

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

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

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 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 *** 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

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

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 *** 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 *** 。

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

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

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个县。

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 *** 管辖。

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 *** 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

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

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1市。

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

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

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

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

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

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

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

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

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

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

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

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此时,宜昌市辖7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7个县)、2市(枝城市、当阳市)和3区(西陵、伍家岗、点军)。

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V亭区。

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

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

至此,宜昌市辖5区5县3市。



  • 关于湖北宜昌的历史事件
    答: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
  • 宜昌保卫战的背景是什么?
    答:《宜昌保卫战》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1943年“石牌大战”两个历史事件为背景。1、宜昌大撤退 1938年武汉失守后,大量后撤重庆的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近10万吨,屯集宜昌无法运走,不断遭到日机轰炸。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集中全部船只和大部分业务人员,指挥“宜昌大撤退”,采取分段运输,昼夜兼程抢运...
  • 宜昌在历史上有哪些大事件?
    答:6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
  • 有关发在宜昌的历史事件
    答:陆逊在宜昌破蜀兵 曾被赞为“书生拜大将”的陆逊,曾任宜都(宜昌境内)太守。吴蜀猇亭之战时,孙权命他为大都督,领兵拒蜀,他以逸待劳,火烧连营七百里,大破蜀军,从而名声大震。宜都城为陆逊所筑,故称陆城。其子陆抗,也曾守宜都,故又有“二陆名城”之称。张飞在三游洞擂鼓督战 张飞是蜀...
  • 在宜昌发生的历史事件
    答:刘备兵败夷陵 诸葛亮黄陵庙撰碑 关羽宜昌城点军 宜枣会战中,张自忠将军牺牲,成为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牺牲的最高将领。
  • 湖北公路施工,挖到3000具尸骨,专家:这段历史很悲壮,发生了什么?_百度...
    答:在湖北宜昌黄花乡,当时正在那里修建高速公路,工人们和往常一样正在施工,挖掘机在日常作业时,忽然在地下挖到了许多人类尸骨。如此多数量的尸骨,令当地人十分害怕。专家们闻讯赶来,经过判断,认为如此数量之多的尸骨,应该不是人为的犯罪事件,可能是在之前战场上的遗留痕迹。后来,专家们通过查阅当地的...
  • 湖北高速路施工,挖出3000具士兵尸体,揭开一段怎样悲壮的历史?
    答:当时在湖北宜昌修建高速公路的工人,在修建到一半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们不得不停止修建。但在第二天准备继续修建时,在土地下发现了许多白骨,在施工的时候发现白骨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随之越来越多的白骨让工人们意识到事件的重要性,所以赶紧上报。警方到达现场后发现这些遗骸已经去世很长时间了,...
  • 谁知道关于“长坂坡”的历史事件?
    答:长坂坡位于宜昌当阳市区西南部,古名栎林长坂。这里原来是一片斜坡高地,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为报诸葛亮火烧新野之仇,亲率精骑5000人马,从襄阳出发,追击刘备到当阳。刘备带领几十个随从仓皇逃走,随军眷属和上十万百姓都被曹军围困。赵子龙为救刘备妻小,单枪匹马与...
  • 火烧连营七百里的主人公是谁
    答:火烧连营七百里的主人公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将领陆逊。在详细解释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火烧连营七百里”这一历史事件。这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具体地点在夷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一带。当时,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然而,东吴将领陆逊采用火攻战术,大破蜀军...
  • 1840-1927发生在湖北的历史事件
    答: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