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诊断及治疗原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酮症酸中毒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怎么注意?

健康一身轻:水果代餐容易要人命?酮症酸中毒,究竟怎么回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
「诱因」1型糖尿病病人有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的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有时可无明显诱因。
「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数天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至晚期时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嗜睡以至昏迷。感染等诱因引起的临床表现可被DKA的表现所掩盖。少数病人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应予注意。部分病人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一、尿尿糖、尿酮体强阳性。当肾功能严重损害而阈值增高时,尿糖、尿酮阳性程度与血糖、血酮数值不相称。可有蛋白尿和管型尿。
二、血血糖多数为16.7~33.3mmol/L(300~600mg/dl),有时可达55.5smmol/L(1000mg/dl)以上。血酮体升高,多在4.8mmol/L(50mg/dl)以上。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轻者为13.5~18.0mmol/L(30~40vol%),重者在
9.0mmol/L(20vol%)以下。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H<7.35.碱剩余负值增大(>-2.3mmol/L)。阴离子间隙增大,与碳酸氢盐降低大致相等。血钾正常或偏低,尽量减少后可偏高,治疗后可出现低钾血症。血钠、血氯降低。血尿素氮(BUN)和肌酐常偏高。血清淀粉酶升高可见于
40%~75%的病人,治疗后2~6天内降至正常。血浆渗透压轻度上升。白细胞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昏迷、酸中毒、失水、休克的病人,均应考虑DKA的可能性。尤其对原因不明意识障碍、呼气有酮味、血压低而尿量仍多者,应及时作有关化验以争取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少数病人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作为糖尿病的首发表现,某些病例因其他疾病或诱发因素为主诉也容易将医务人员的思维引入歧途。有些病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尿毒症或脑血管意外共存而使病情更为复杂,应注意辨别。此外,应与低血糖昏迷、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及乳酸性酸中毒之间的鉴别。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DKA倾向,2型患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的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
治疗原则:
(1)输液输液是抢救DKA首要的、及其关键的措施。通常使用生理盐水,补液总量可按原体重的10%估计。开始时补液速度应较快,在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以便较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情况以及必要时根据中心静脉压,决定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第一个24小时输液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2)胰岛素治疗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方案:给予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多采用持续静脉滴注。可加用首次负荷量静脉注射胰岛素10~20U。血糖下降速度一般为3.9~6.1mmol/h。当血糖降至l3.9mmol/L时,改输5%葡萄糖并加入普通胰岛素。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轻症患者经输液及小剂量胰岛索治疗后,酸中毒可逐渐纠正,不必补碱。如血pH降至7.1,或血碳酸氢根降至5mmol/L(相当于CO结合力4.5~6.7mmol/L)可补碱。并注意补钾。
(4)处理诱发病和防止并发症如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衰竭、脑水肿及抗感染治疗。结合力4.5~6.7mmol/L)可补碱。并注意补钾。



  • 1该病人发生了什么情况,并说明理由?2该病人的抢救配合措施是什么?3...
    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的是糖尿病患者在糖代谢紊乱加重时,血清中胰岛素更加减少,有机酸和酮体过度蓄积而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家庭急救原则:纠正脱水,降低血糖,消除酮症酸中毒,去除诱因。一、神志清楚,又极度口渴者,可尽量饮水。并记录饮水量、进食量及呕吐量、尿量等液体出入量。二、神志不清者,应保...
  • 试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诊断及治疗原则。
    答: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DKA倾向,2型患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的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治疗原则:(1)输液输液是抢救DKA首要的、及其关键的措施。通常使用生理盐水,补液总量可按原体重的10%估计。开始时补液速度应较快,在2小时内输入100...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要点。
    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饮食过度、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妊娠或分娩、严重精神刺激、胃肠功能失调、心肌梗死等诱因下发生。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在上述诱因下也可发生。其诊断要点有:(1)原有的糖尿病症状加重:常有数天“三多”加重的先驱症状,临床上糖尿病患者...
  • 下列哪种因素是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
    答:任何能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的因素,都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感染时常见的原因,多为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有全身性感染、肺炎、败血症、急性胰腺炎等。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其预后?
    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诱发于感染、手术、创伤、妊娠及分娩、胰岛素用药中断或减量、饮食不当等因素。这些诱因能使糖尿病症状加剧,逐步或迅速发生酮症酸中毒。影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后的因素有:①老年患者死亡率高;②昏迷时间长的患者预后差;③血糖、尿素氮、血浆渗透压高者死亡率高;④严重低血压者死亡...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哪些发病原因?
    答: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很高,由于各种诱发因素,临床上一旦出现糖尿病酮血症,症状多比较危急,常见合并心、脑、肾等并发症。当酮体积聚增高(>0.86毫摩尔/升)时,临床则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昏迷,则称为糖尿病昏迷。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多为糖尿病患者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
  • 简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答:【答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如下:(1)尿糖、尿酮体均强阳性。(2)血糖明显升高,多数为16.7~33.3mmol/L。(3)血酮体定量检查多在4.8mmol/L以上。(4)CO2结合力降低,轻者约13.5~18.0mmol/L,重者在9.0mmol/L以下,血pH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有以下几点:(1)输液:立即...
  • 下列哪项不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诱因?( )
    答:【答案】: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诱因主要为感染、饮食或治疗不当及各种应激因素,诸如胰岛素治疗中断、严重外伤、麻醉、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以及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由于应激造成的升糖激素水平的升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增加,加之饮食失调,均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 糖尿病病发症酮症酸中毒是什么症状?
    答:1.诱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发生在以下人群:(1)初次确诊的1型糖尿病新发病人,或1型糖尿病病人停止胰岛素治疗后。(2)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病人,未能及时更改治疗或治疗无效,又拒绝胰岛素治疗者。(3)合并创伤、严重应激、感染的2型糖尿病病人,患者常有高热,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或骨折、车祸、烧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