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什么淡水鱼长得快又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1、选择苗种:以养殖草鱼为例,选择游泳迅速且体色为深草绿色的苗种。2、水质管理:每隔半个月全池泼洒漂白粉1次并及时捞出饲料残渣,避免污染水质,同时要时常巡塘,观察草鱼的活动情况。3、预防鱼病:投放前将鱼苗进行消毒并注射疫苗,投放后控制鱼苗的养殖密度,饲喂的饲料也需要消毒。

一、淡水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1、苗种选择

以养殖淡水鱼中的草鱼为例,宜选择体色为深草绿色且游泳迅速的草鱼苗种,不能选择体色发黑的鱼苗,也不能选择患病的鱼苗,可在苗种池塘种观察鱼群的游动情况,通常具有爬边、离群独游等表现的鱼苗,多半已患病。

2、水质管理

(1)定期泼洒生石灰

一般按照每亩水面,每米水深泼洒20公斤生石灰,或者施用漂白粉1PPM全池池洒,可每隔半个月进行1次。

(2)有计划的加水换水

每隔10天注入新水1次,每次注入20-30cm,至7月中旬后,一般可视实际情况换1次水,换水量为1/2。

(3)每天开动增氧机

通常在6月-8月中旬时,草鱼容易缺氧浮头,因此可在该时间段的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2-3小时,凌晨开机3-4小时,阴天在半夜开机1次,预防鱼类浮头。

(4)认真巡塘

时常巡塘,及时掌握草鱼活动和吃食状况,掌握水质的变化情况,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5)清理池塘

及时清理池塘中的杂物,捞出草鱼吃剩的饲料,避免饲料沉积后污染水质。

3、鱼病预防

(1)当草鱼体重70-150g,体长10-20cm时易发生急性传染病,因此需要合理控制鱼苗数量,适时捕捞,一般可将鱼苗密度控制在22-30万尾/1000平方米,密度过大易提高患病率。

(2)可定期用优质光合菌对池塘进行消毒,避免池塘中因为粪便所产生的硫化氢、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污染水源,导致鱼苗在劣质水质环境下爆发传染病。

(3)投放前需将鱼种放在含0.01-0.02%高锰酸钾溶液中3分钟,能杀死鱼体表面的寄生虫或致病菌,接着将已消毒的鱼种放在网箱里然后注射疫苗,一般约125g的鱼种注射三联疫苗0.2m并在晴天将鱼种投放进池塘中。

(4)一般1kg鱼饲料需要用5-10ml的含氯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4、饲料搭配

(1)每100公斤稻草50%、米糠25%和豆饼25%的混合料加10公斤面粉下脚料作粘合剂,饲料粗蛋白含量为23.35%,饵料系数为2.8,每尾一般投喂0.05公斤左右。

(2)稻草50%、米糠22.5%、麸皮5%、豆饼15%、鱼粉5%、骨粉1%、食盐0.5%、维生素添加剂1%,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18.78%,饲料系数为2.4。

(3)面粉30%、米糠8%、麸皮38%、豆饼10%、鱼粉10%、酵母粉2%、预混料2%,饲料系数1.9,如果需要另外加喂青饲料,饲料系数为2.2。

(4)面粉30%、鱼粉10%、豆饼粉15%、麸皮25%、米糠20%,在保证基础饲粮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红薯粉12%、食盐0.5%、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为4.8。

二、什么淡水鱼长得快又大

1、草鱼、黑鱼、青鱼、鲶鱼、鲢鱼、鳙鱼等淡水鱼长得快又大,其中黑鱼(乌鳢)是一种生长快且经济价值高的鱼,一般养殖8-9个月,体重便可达到0.5-0.7kg,其性情凶猛,属于肉食性鱼类,喜欢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浅水区,因为肉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所以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2、从广义上说,一般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一般按照水中盐份的浓度进行分类,可将淡水鱼分为初级淡水鱼、次级淡水鱼以及周缘性淡水鱼,初级淡水鱼指一生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比如罗汉鱼,而次级淡水鱼指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淡水中,但偶尔会活动于半淡咸水、海水中的鱼类,比如大肚鱼,至于周缘性淡水鱼指栖息在海水或半淡咸水的鱼,但从其生活史来看,会在淡水或半淡咸水中活动的鱼类,比如偶然进入河川中生活的海水鱼。

3、多数淡水鱼有特别的色彩和斑纹,或其体色与周围环境一致,主要用来隐藏自己或迷惑敌人以及猎物,便于保护自身的安全或偷袭猎物,通常在浅水中,鱼体色通常背为青、绿色,而在深水中,体色常为深红、黑色,体色非常阴沉。

4、淡水鱼常以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多为草食性和杂食性,但也有少量的淡水鱼属于肉食性,但目前因为环境污染、滥垦、滥建、筑坝、过度捕获等问题,淡水鱼的自然栖息地和水质已遭受到破坏,约有1800种淡水鱼处于濒危状态,某些物种甚至已经绝种,从而破坏食物链,影响生态平衡,所以需要保护受到威胁的淡水鱼品种。



  • 黄骨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答:黄骨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又称为黄鲂鱼、黄鲳鱼、黄鳍鱼等,是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常见的重要经济鱼种之一。黄骨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下面介绍一下黄骨鱼的养殖技术和鱼塘管理方法。1.选址:黄骨鱼的养殖地点应该选择水质清洁、水流稳定、水深适宜、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环境...
  • 淡水养殖
    答:目前,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鲮、非鲫等经济性鱼类。中国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养殖特点 一般面积较小而分布广泛;适于精养,集约化程度较高,有利于人工管理和控制;以鱼类养殖为主,生产水平较高;产量较稳定,投资小,收益大。按养殖场所分为池塘养殖、湖泊养殖、...
  • 黄刺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黄刺鱼怎么养?
    答:黄刺鱼是黄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在许多地区都是人工养殖的。那么如何养黄刺鱼呢?育种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管理要点?让我们一起了解黄刺鱼的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淡,无污染,排灌方便,防逃生设施完善的池塘。每个池塘都配有功率为3.0千瓦的曝气机。放养前,必须将幼苗暴露在...
  • 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答:此时加水,增氧效果非常明显。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 高档淡水鱼养殖品种,淡水鱼中的什么鱼好养
    答:二、淡水鱼中的什么鱼好养 1、好养的鱼类 在淡水鱼中,草鱼一般比较好养,它不仅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其产值和产量均排在世界淡水养殖鱼类中的前列。2、养殖技术要点 (1)在养殖草鱼的时候,需要建造大小合适的池塘,要求池底平坦,没有低洼之处,同时确保池塘中有...
  • 鲫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答: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我国多地均养殖,那鲫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是什么?最佳答案:养殖鲫鱼应选择水质清澈、无污染的池塘,在清塘消毒后投施肥料,以每亩2000尾左右的养殖密度放养鱼种。在鲫鱼生长过程中,要科学投喂,控制好水位和水质,加强鱼病的防治措施...
  • 常规淡水养殖鱼类:水花下塘及标粗技术有哪些,你知道吗?
    答:2、合理密放:“水花”下塘时,首先要看盛装“水花”氧气袋里的水温与池水温度有无差别,温度相差3℃以上,鱼苗下塘后会“感冒”,造成批量死亡,如若温差过大,应将装鱼氧气袋放入池塘静置十几分钟,稳定温差。投苗时,应在鱼塘上风处操作,放养密度根据鱼苗品种、季节早晚、鱼池条件、饵料情况等因素...
  • 黄刺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那么黄刺鱼应该要怎么养?
    答:4.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三次巡查池塘,通过添加淡水、施肥、喷洒药物或开启增氧机等方式改善水质,预防病害和浮头。5.防病:黄颡鱼抗病能力强,疾病少,但饲养管理不善也会造成疾病和损失。黄刺鱼是常见的淡水鱼,很多人喜欢用它来炖汤,尤其是黄刺鱼豆腐,简单来说就是美食菜肴 of 家家必备。但黄...
  • 鲤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答:一、鲤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1、鲤鱼养殖技术 (1)池塘建造:养殖鲤鱼的水塘标准比较高,鱼塘必须建在环境良好、水资源充裕、杜绝城区的地方。如果不想重新建造一个鱼塘,也可以改造废料水塘。(2)鲤鱼选苗:鲤鱼苗一定要选择尺寸匀称、无病虫害、摆动工作能力强的品种。选购后的鲤鱼苗如果进行运送,那么...
  • 活鳜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淡水鱼,养殖活鳜鱼需要什么条件?
    答:使鱼百病丛生。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3~5亩,水深1.5~2米,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并严格控制饵料鱼的体长不超过鳜鱼的55-60%。这种培育方法应注意水质 管理,放养初期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