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淡水养殖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鱼类,养殖的虾类有罗氏沼虾、海南大虾等,养殖的蟹类主要是河蟹。

淡水养殖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鱼类,养殖的虾类有罗氏沼虾、海南大虾等,养殖的蟹类主要是河蟹。目前,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鲮、非鲫等经济性鱼类。中国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养殖特点

一般面积较小而分布广泛;适于精养,集约化程度较高,有利于人工管理和控制;以鱼类养殖为主,生产水平较高;产量较稳定,投资小,收益大。按养殖场所分为池塘养殖、湖泊养殖、江河养殖、水库养殖、稻田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微流水养殖等;按集约化程度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

生产方式

1、池塘养鱼

一般指在面积较小的封闭水体中的鱼类养殖。这种经常处于静水状态的小型水体,多由人工开挖或天然水潭改造而成,面积一般数亩到数十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养鱼方式。池塘水体较小,水质容易控制,养殖技术也易掌握,是历来群众性养鱼的主要方式。池塘养鱼具有静水养鱼的特点,适宜不同栖息习性和食性的种类进行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诱饵,同时还可以使用施肥的方法来培养天然饵料,特别适宜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

2、湖泊河道养鱼

指在中小型湖泊或河道的进出水口建筑拦鱼设施,进行养鱼。主要利用天然饵料,辅以人工施肥投饵。

3、水库养鱼

利用各种类型的水库养殖鱼类。在小型的农田灌溉水库,凡可以防逃、容易捕捞的,可采取池塘养鱼方式。一般较大的平原水库,常采取湖泊、河道方式经营。大型综合水库,主要繁殖保护鱼类资源,辅以少量的人工放养。在水库的库湾修建堤坝或拦网,将其与水库主体部分分开,在被拦的库湾中养鱼,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水库的渔业产量。

4、稻田养鱼

利用水稻田进行养鱼,既可增加鱼产量,又可消除稻田中的害虫、杂草,疏松土壤,肥沃稻田,增加水稻产量。用于养鱼的稻田必须水源充足,田埂坚实,稻田进出口要有拦鱼设备,田内要开挖鱼沟和鱼溜。

5、工厂化养鱼

运用机械的、电气的、化学的、自动化的现代设施,在水质、水温、水流、溶氧、光照、投饵等各方面进行人为控制,创造和保持最适宜于鱼类生长和发育的生态条件,使鱼类的繁殖、苗种培养、商品鱼的养殖等各个环节都处在人工控制的水体环境中进行无季节性的连续生产。工厂化养鱼主要有自流水式、循环流水式和温流水式。

6、网箱养鱼

用纤维网片、金属网片等材料缝制成长方体、圆柱体等具一定形状的箱体,将其架设在较大水体中,使箱体内外水体可以自由交换,在这样的箱体环境中养鱼就叫网箱养鱼。网箱养鱼是近20年来世界上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现代化科学养鱼技术,国内外已广泛地应用在水库、湖泊、河道等大中型水域中,培育鱼种和饲养各种经济鱼类。淡水养殖是人类获得动物性蛋白质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生产较稳定,投资少,收益高,且发展潜力大。中国淡水总面积约20×104平方公里,养殖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36.7%。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水产品的重要途径。

臭氧应用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如砂滤、微生物净化、紫外线杀菌消毒、泡沫分离等。但随着工业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的应用,高密度、小水体的生产条件对水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应用具有高效、快速特点的臭氧进行水质处理的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1、特性

臭氧(O3)又名活性氧,是氧气的同素异构体,易溶于水,在水中即刻发生还原反应,产生中间物质单原子氧和羟基(0H)单原子氧氧化能力极强,羟基也是强氧化剂、催化剂,因此,臭氧具有较强的消毒效果,并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剂难以破坏的有机物单原子氧和羟基消毒作用的机理为:(1)臭氧可以分解细菌的细胞壁,扩散进人细胞内,氧化破坏细胞内的酶而杀死病菌;(2)臭氧可与细菌细胞壁脂类舣键反应,进人细菌体内部,作用于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胞溶解。臭氧杀菌消毒、分解水中有机质及无机物的能力比常用的氯高出几百倍。而且由于臭氧不稳定,反应过后易生成氧和水,从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臭氧可以净化水质的依据

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使得它对水中的各种微生物均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伍学洲等在无菌罩(0.7m)通人臭氧,发现经臭氧作用20min和30min时大肠杆菌杀灭率为97.5%和l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937%和l00%;对绿脓杆菌的杀灭率为84.6%和89.8%Herbokd等报道20℃条件下将臭氧气体通人流动的水中,当水中臭氧浓度达0.43mg/L时可将大肠杆菌100%杀灭翟发林等报道在34℃±1℃时,浓度为5.50mg/m的臭氧可以在45min内将100ml塑料瓶内滴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全部杀灭白希尧等报道,浓度为1.5mg/L的臭氧溶液仅需lmin即可将试验中的黑曲霉和酵母等真菌100%,杀死,此外,臭氧对原虫及其卵也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3、特点

①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养殖用淡水或海水中对鱼类危害较大的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态氰等均可被氧化为无毒的NO、SO、N,等有机物,同时无机物也可被降解生成对生物无毒的物质,从而降低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和化学耗氧量(COD)

②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对藻类等原生动植物起到迅速的杀灭作用,据孙晓红等报道,取赤潮海水进行30min臭氧处理后,红色赤潮海水完全氧化变为无色透明状,水中的夜光虫全部被杀死呈粉碎状。

③臭氧可对水中存在的危害水牛生物健康的病原菌起到迅速有效的杀灭作用Kofich等比较了臭氧、CIO,、CI,、氯氮等对微笑隐孢子虫卵的杀灭作用.结果表明lrng/kg的臭氧作用5min可灭活90%的虫囊.而同浓度的CIO,经作用lh,CI,和氯氮均在浓度为80mg/kg且作用90rain后才达到了同样的作用效果。

④由于臭氧在水中易分解为0,,所以不但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而且可使水体增氧,直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⑤臭氧在净化水质的过程中,不会改变水中的原有成分.能保持水中所含的对水生动物有益的矿物质一

⑥通过臭氧净化水源的同时,还可起到减少动物肠道内以宿主营养为生的细菌数.降低幼菌营养消耗,而且使有益菌分泌的淀粉酶活性增强,提高了动物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利用效果,促使动物健康的生长

⑦臭氧通过氧化絮凝作用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是无毒、无味能生物降解的物质。

4、影响因素

①臭氧的浓度任允许浓度内,一般加臭氧的浓度越高,杀灭细菌等的速度越快,作用效果越好,但应注意勿使其过量

②水的温度相同的臭氧浓度,在不同的水温下,溶于水中的量不同。水温越低水中的溶解度越高如30时,溶解度为22%,10时为54%,0cc为69%

③水中的无机离子当水中存在较多无机离子时,会加速臭氧的分解,从而使臭氧的浓度降低,妨碍杀菌的效率一

④水中的浑浊度据报道,当水的浑浊度在5mg/L以下时,对臭氧杀菌效果的影响不大,但当浑浊度在5mg/L以上时,则有影响。因为此时有很大一部分的臭氧用于对有机物及无机物的氧化分解上

5、毒副作用

姜国良等(2001)在臭氧对牙鲆和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中表明,当残余臭氧浓度为0.2~0.4mg/LH~经过l2h,牙鲆存活65%;24h时为47%;48h时为23%;当浓度增加至0.5~0.8ml/L时,任何时段无一存活,Reid.B(1994)研究表明,l-5mg/1的臭氧浓度是虾的致死浓度。Hubbs研究发现鱼类在残留臭氧浓度较高时的毒性反应,主要是运动和呼吸异常,随之失去平衡,鱼时而乱游时而静止,静止时鱼的侧面或肚皮朝上,最终导致鱼类死亡因此,虽然臭氧可显著净化水质,增加鱼虾产量,然而其对鱼虾等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也不可忽视,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涮整一当用于臭氧再循环水时,要使用小剂量(一般为0.05~0.3mg/L)和短时间(O.3~2min)接触一综上所述,由于臭氧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如杀菌谱广.作用效果快而彻底,片且无二次污染.可通过分解无机物、有机质等来净化水质,并可增加溶氧因此,臭氧是一种理想的杀菌消毒剂,可广泛地应用于养殖及生活用水水质处理上而且臭氧可明显地改善水质,用于循环养殖系统中时,可大量地节约用水,降低用于温度控制所消耗的热能一因此,从长远来看,应用臭氧进行水质处理不失为~种经济、有效的水处理方法。

养殖保险

淡水养殖保险是由保险机构为水产养殖者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其中,水产养殖是指利用海洋水域、滩涂和内陆水域中的可养面积,对鱼、虾、蟹、贝、藻类及其它水生经济动植物进行人工投放苗种、饵料和经营管理,以获取相应产品的生产活动,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

1、保险责任一般分为死亡责任和流失责任两大类。死亡责任是指由于缺氧、疾病、他人投毒等灾害事故造成的水产品死亡;流失责任是指由于台风、龙卷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鱼塘、虾池的堤坝倒塌所引起的水产品流失。

2、保险期限要根据不同保险标的的养殖周期和不同地域气候条件分别确定。

3、保险金额一般以承保的水面面积作为承保单位来确定,包括保成本和保产值两种方法。保成本是按保险标的在收获时投入的成本作为最高保险金额;保产量是以市场价格或产品的销售价与产量作为确定保险金额的依据,一般只保50%~70%。

4、保险费率的确定主要考虑保险标的的损失率,一次性最大的损失程度以及承保责任时间的长短等因素。

5、保成本的赔偿,根据保险标的在保险期限内不同时期投入的成本不同,按条款规定的不同赔付标准计算赔偿,残值从赔款中扣除;保产值的赔偿,按照实际损失和投保成数赔付,并以不超过保险金额为限,残值从赔款中扣除。



  • 水产养殖的初步知识是什么?
    答:水产养殖概况:水产养殖是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统称。淡水养殖是利用池塘、山塘水库、江河、湖泊、涵仔等水体开展养殖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总称。(一)淡水养殖方式:1、池塘养殖:是一种精养高产的养殖方式即放养的鱼类品种多、密度相对比山塘水库等大些、多以人工投喂为主。2、山塘水库、河涌养殖:是一种粗放粗养的方...
  • 淡水虾的养殖需要哪些条件
    答:养殖淡水虾需要的条件有:水质要求、水体深度、水体温度。1、水质要求 淡水虾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质清澈、无污染,pH值在7-8之间,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2、水体深度 淡水虾适宜生活在适中的水深中,一般20-50厘米的水深最为适宜,水深过浅或过深都不利于淡水虾的生存。3、水体温度 淡水虾...
  • 淡水鱼养殖排名前十
    答:淡水鱼养殖排名前十的分别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黑鱼、鳇鱼、胖头鱼、虎皮鱼、江团。1、青鱼 青鱼是四大家鱼之一,虽然如此,但如今饲养的并不算多。这种鱼喜欢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本性并不活泼,作为肉食性鱼类,主要以螺蛳、蚌、蛤以及昆虫幼虫等为食,不过人工饲养也可以投放植物性饵料...
  • 广东水产养殖淡水比例
    答:淡水比例为百分之60。根据查询广东本地宝显示,广东省水产养殖总产量为746.65万吨,占全国养殖水产品总量的百分之14.3,其中淡水养殖产量415.4万吨,占全省水产养殖产量的六成,因此,广东水产养殖中淡水的比例为百分之60。
  •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答:1、建塘清塘 想要养殖好淡水对虾,就要选择无污染、水质较好的地方建塘,而且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让对虾生长的更快,建塘应该保证水深3m左右,并设置合理的进排水口,合理的增加投料和增氧设备,清除掉池塘的杂物和垃圾之后,暴晒一个星期,然后泼洒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2、池塘进水 池塘消毒后,要往...
  • 淡水养殖的特点
    答:一般面积较小而分布广泛;适于精养,集约化程度较高,有利于人工管理和控制;以鱼类养殖为主,生产水平较高;产量较稳定,投资小,收益大。按养殖场所分为池塘养殖、湖泊养殖、江河养殖、水库养殖、稻田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微流水养殖等;按集约化程度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
  • 能淡水养殖吗?
    答:3、科学喂食 在刚投放时,就需要为虾苗提供鱼粉、贝肉等饵料,然后需要等待四天的时间,直到对虾适应环境后,再为其提供饵料。最好可以每天喂食五次左右,并随着天数的增加,不断增加喂食量,让对虾更好的生长。4、水质要求 对虾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南美白对虾属于海水虾,在淡水养殖...
  • 养殖淡水鱼要注意什么?
    答: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①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②单养、混养和套养。③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
  • 淡水鱼的养殖方式、养殖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
    答:淡水鱼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从而获得产量的生产方式,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本文介绍淡水鱼的养殖方式、养殖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一、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
  • 淡水鱼养殖方法和技术
    答:淡水鱼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也是一项非常有利可图的行业。以下是一些淡水鱼养殖的方法和技术。首先,选择合适的水源是至关重要的。淡水鱼需要清洁的水环境才能健康成长。一般来说,河流、湖泊和井水都是很好的选择。其次,选择合适的鱼种也非常重要。常见的淡水鱼种类有鲤鱼、鲫鱼、鲈鱼、草鱼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