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退坡,新能源涨价,车企的主动与被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国补退坡,新能源涨价,车企的主动与被动

特斯拉2021年底涨价已明确,国产Model  3、Model  Y后轮驱动版价格分别为26.57万元、30.18万元,分别上涨1万元、2.1万元。 2021年11月,特斯拉国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持续涨价,并于12月底宣布再次涨价。

其中,Model  3后驱版价格两个月内上涨2.5万,调整至26.5652元。 Model  Y涨价后,所有车型不再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范围(政策规定补贴仅针对补贴前价格30万元以下的车型)。与2020年多次降价不同,2021年特斯拉多次宣布不同车型涨价。

不只是特斯拉,很多新能源车型都开始涨价。

小鹏P7、P5、G3i均涨价,涨幅在0.43万元至0.59万元之间;

一汽大众ID.4 CROZZ和ID.6 CROZZ两款纯电车型整体涨价5400元;

哪吒汽车的U部分车型上调3000-5000元,哪吒V部分车型上调2000元;

广汽埃安LX涨价4000元,上市新款AION S Plus较2021款涨幅在7000元以上。

涨价浪潮来得并不突然,这与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持续退坡有直接关系。

2022年1月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

原则上,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标准在上年基础上分别降低10%、20%和30%,即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标准降低在2021年的基础上降低30%;

年度补贴规模原则上控制在200万辆左右;

对符合党政机关业务领域要求的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客运、租赁(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新能源汽车等, 2022年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20%;

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12月31日后登记的车辆不再享受补贴。

事实上,自2010年国家颁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并决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五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以来,国家补贴政策一直一步步完善,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强大催化剂。

国家补贴实施11年来,新能源汽车产能、销量、渗透率大幅提升。

2021年全年的具体数据尚未公布,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1月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超过300万辆,销量为接近300万。上升至17.8%,全年销量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6倍。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国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步退出舞台。 2022年是最后的过渡期。

随着红利的消失,车企的部分成本不可避免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为了平稳过渡,不少新能源车企纷纷出台限时价格保障政策。例如,蔚来在发布2021年成绩单、销量创历史新高的91429辆的同时,发布了购车补贴计划:2021年12月31日(含)前缴纳定金购买ES8、ES6、EC6,3月2022年12月31日,日前提车的用户仍可按照2021年国家补贴标准享受补贴,差额由蔚来承担。

2021年造车新势力冠军小鹏汽车全年销量98155辆。在涨价之前,还出台了价格保护政策。 “如果你在2022年1月1日至1月10日期间用定金完成订单,仍然可以享受2021款汽车,国家综合补贴后的零售价由小鹏公司承担。”

春节前通常是汽车销售旺季,是车企冲刺销量的时候,而部分车企尚未做出明确表态,其中就包括比亚迪、奇瑞新能源。

补贴政策退坡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波动的影响是短暂的。车型方面,补贴减少对强调性价比、瞄准低端市场的车型影响较大;对于不受补贴的高端车型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成熟期,面临更多挑战。 2021年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从长期来看,汽车的生产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但疫情、电芯短缺、动力电池涨价、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因素叠加,引发了汽车行业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行业、汽车企业陷入被动。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需求量成倍增长。市场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突破450GWh。但供给端承压,上游锂资源紧缺,各类材料及零部件价格持续上涨。

2021年10月,比亚迪《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发布,显示由于市场变化以及限电和限产叠加,2021年锂电池原材料持续上涨,正极材料LiCoO2价格涨幅超过200%,且电解液价格上涨150%以上。供应持续紧张,导致综合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决定提高CO8M等电池产品单价,涨幅不低于20%。动力电池的涨价压力必然会传导至车企。

材料、技术的创新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质变,为了抵抗上游锂电池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动力电池厂商四处收购锂矿,特斯拉等车企也在此布局。

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庞大,环环相扣,上游材料、零部件,下游电池更换、回收等,车企漂亮成绩单的背后,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国家补贴退出历史舞台,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却刚刚进入深水区。



  • 国补退坡,新能源涨价,车企的主动与被动
    答:国补退坡,新能源涨价,车企的主动与被动 特斯拉2021年底涨价已明确,国产Model 3、Model Y后轮驱动版价格分别为26.57万元、30.18万元,分别上涨1万元、2.1万元。 2021年11月,特斯拉国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持续涨价,并于12月底宣布再次涨价。其中,Model 3后驱版价格两个月内上涨2.5万...
  • 补贴退坡,新能源车企该保价、降价、涨价背后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补贴退坡,新能源车企的策略解析 保价策略的车企比亚迪在2019年补贴政策变更前,采取了保价行动,确保消费者在补贴过渡期仍能享受前一年的政策福利,避免价格上浮。这种做法旨在过渡期内吸引消费者,推动零售销售。由于过渡期内车企掌握主动权,一旦补贴结束,车企可能面临成本增加。因此,保价的目的是在政策...
  • 春节过后补贴退坡仍未出台,新能源车企们却纷纷开始涨价?
    答:新能源汽车涨价的根源在于补贴政策的调整。2019年的退坡政策将更为严格,补贴金额将大幅减少甚至取消,对企业的盈利和竞争力构成直接威胁。因此,车企不得不通过调整价格来应对补贴减少带来的压力。同时,成本问题始终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难题,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是降低成本的关键途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 国补贴退坡30% “涨价潮”下的电动车众生相
    答:作为老牌车企的一汽-大众,根据最新政策,用户购买一汽-大众ID.CROZZ所享受的新能源补贴金额也将从1.8万元降至1.26万元,而一汽-大众承诺为用户承担退坡补贴5,400元,用户只需在2022年2月28日前完成ID. CROZZ购车,一样可享受与2021年相同的综合补贴后售价。而选购后依旧还有车险补贴、充电补贴等赠送...
  • 补贴退坡下的新能源车集体涨价,是“趁火打劫”还是无奈之举?_百度知 ...
    答:企业必须保持创新和竞争力以求生存。因此,涨价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尽管如此,政府在补贴退坡的同时,应强化对市场的监管,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新能源车企应更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和满意度。这样,新能源汽车市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绿色出行”的目标。
  • 补贴退坡,几家车企新能源汽车涨价,然而消费者会买单吗?
    答:预计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动。此外,北汽新能源、长安新能源以及江铃新能源等企业暂时还未发布相关的官方声明。总结来说,尽管各大汽车制造商的具体策略各有不同,但消费者若想享受2018年的补贴政策,必须在年底前下单,最多可享受到1月底的补贴。因此,购车者需要在涨价和补贴退坡之间做出明智的权衡。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放缓 车企备战集体"上攻"
    答:财政补贴大幅退坡,使得车企毛利大幅减少,推出面向高端市场的高利润车型,已成为未来车企发展方向。事实上,为尽快盈利,各车企开始上攻新能源高端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及造车新势力车企均正在冲击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市场。据了解,目前荣威推出首款售价破30万元的MARVE X车型后,小鹏即将上市的P7...
  • 补贴退坡 特斯拉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何去何从?
    答:特斯拉作为新能源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国产化进程已经开始。然而,面对补贴退坡,中国本土品牌新能源车应当如何应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探索新的技术路径,提升产品性能,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这是在市场中立足的关键。总的来说,补贴政策的调整是市场净化的契机。补贴退坡促使市场进行自我筛选,...
  • 补贴退坡车企【硬抗】,谁先涨价谁就输了?
    答:新能源车企面对补贴退坡,其应对策略是否强硬,尚需观察。毕竟,经过几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零部件,特别是动力电池的成本已显著下降,未来随着保有量的提升,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定价,理应由市场决定,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定价的最终目标是让消费者接受并购买。过渡期或后补贴时代的定价...
  • 新能源补贴退坡,各大车企给出了什么对策?
    答:一、自行补贴保价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降价不一定提振销量,但涨价却很可能带来下跌。因此,面对补贴退坡,有不少车企都选择用自掏腰包的方式来挽留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玩车本就是烧钱的活动,现在更是迈入了“资本较量”的阶段。而对于传统老牌车企来说,补贴寒潮来临后的日子同样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