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中国文学的民族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中国小说内涵的民族性

  我想你的这个问题以鲁迅小说来分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狂人日》,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它宣告一个崭新的文学世纪的开始。在艺术方法上,明显地具有“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在《狂人日记》问世之前,白话体诗歌和散文已经出现,但真正具有深邃的革命思想和文学革命的风貌,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完美的艺术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作品,则是这篇《狂人日记》。也可以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
  《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彷徨》收入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

  收入《呐喊》中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这部中篇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为背景,通过对雇农阿Q的受压迫,要反抗,最后被反动势力杀害的悲剧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农村的阶级矛盾,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及其不彻底性。作者对阿Q饱受欺凌与摧残的不幸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表现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对赵太爷等反动势力则予以有力的鞭挞;并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痛切批判,表达了力图唤醒农民觉悟、促使他们起来革命的强烈愿望。《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名作。

  《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比《风波》更为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小说《孔乙己》以简洁、单纯的构思和纯练、精粹的语言,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形象,揭露科举践踏人生、毁灭人性的罪恶。《药》也是愤怒揭露“吃人”的封建建制度的名篇。不过,这里不仅有被封建的愚昧、迷信“吃”掉的普通百姓,还有被封建专制的屠刀“吃”掉的年轻革命者。华老栓用血汗钱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病的情节,早已成为醒人的文学典故。

  《故乡》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为名著佳篇,通过“我”回到久别的故乡的所见所闻,特别是“我”少年时代的伙伴闰土的故事,让读者看到了中国农民在20年代所承受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灾难。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生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也不过份。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永垂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这也许不能令你完全满意,但可以给你个参考。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也就是一个大的分子),有很多民族组成(也可以说是个由多原子组成的分子)。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语言、风俗人情,这就是各。元素的特征。

  民族性概念是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键词之一,在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历史语境中,它的意义指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概念的歧义已经影响到学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阐释立场,因此,厘清民族性话语使用的历史语境和具体指向,对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在中国文学通往现代性的路途中,民族性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近代以来,由于军事上的屡屡受挫,在世界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不得不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文学是在对抗世界霸权、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开始文学现代性追求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1](p.56),成为近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如果说,“取今复古”是一种文化态度,“别立新宗”则是一种文化目标。“别立新宗”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泯灭中国人的民族身份和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而是要在世界格局中强化中国人的民族身份与获得文化认同。因此,民族性话语其实是整个新文学发生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指向,它产生于近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碰撞中,并在学习西方与抵制西化的不同文化力量中得以凸现。
  现代性和民族化就像一对难分难解的同胞兄弟,成为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具体要求。同时,它们也像一对苦大仇深的冤家,由于内涵有交叉而外在边界模糊,时常在解构对方中强化自身。只是人们常常忽视二者的兄弟情谊而突出了冤家情结。这在90年代以后的文化思潮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后殖民主义理论兴起、保守主义思潮盛行,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文化反思中伴随着民族主义的伸张……民族性概念似乎形成对现代性话语的天然对抗。虽然这种对抗不无意义——如果说,“现代性”概念及其知识体系为20世纪中国文学开拓出一个新的批评空间,那么,民族性概念及其隐含的文化态度则对这个批评空间进行了一定的制约和规范——然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来说,民族性要求和现代性诉求果真水火不容吗?
  民族性话语并不自90年代始,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感与文化优越感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中并存,民族性的呼唤也就伴随着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此起彼伏,不绝如缕。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常常使民族性话语的每一次强调都充满着激情,它昭示着强烈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充满了矛盾和对抗,因为每一次强调面临的时代问题不一样,概念的出发点和具体针对性也有差异,这使得民族性概念的内涵歧义重重,飘浮不定,往往在相同的话语之下隐藏着不同的文化态度,在表面的认同中凸现着巨大的认识差异。这种情况的存在使真正的学术对话无法真正展开。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追溯中国学术话语的来源,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寻找其原始的或者核心的意义指向,以检测中国学术话语的准确度。然而,任何话语的产生都是一个鲜活的历史过程,异域的文化理论在新的时间与空间中具有的新的意义与用法,这种情况与其说是理论在旅行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形态,不如说在外来词语的启发之下,一种新的理论在本土环境中被创化出来。[2](p.36)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源于西方,但是它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之中已经具有了自我的生命力。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把这一概念从具体历史背景中抽取出来,民族性不过是一个巨大的空洞。因此,对中国学术界而言,重要的不是对民族性的概念进行正本清源,虽然这一工作也有其理论价值,但是将术语的使用与使用的背景分离,无疑割断了话语产生的历史过程,联系具体历史背景对民族性内涵进行梳理,思考它隐含着的对中国文学发展方向的态度和要求,也许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 怎样理解中国文学的民族性
    答:民族性概念是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键词之一,在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历史语境中,它的意义指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概念的歧义已经影响到学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阐释立场,因此,厘清民族性话语使用的历史语境和具体指向,对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中国文学通往现代性的路途中,民族性始终是一...
  • 一,请结合具体作品,简要论述文学的民族性有何重要意义
    答:首先从文学的民族性定义出发,文学的民族性是文学在该民族内部各地各集团的文化交流中碰撞整合而呈现出来的文学的民族共性。就其发生而言,是人类文学活动不自由的结果,即源于物质条件—交通、传递、保存、信息等的限制。由于民族的文化环境不同,构成文学的民族特性,表现在独特的民族性格、独特的社会生活、...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有哪些
    答:“中国历史文学”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它既是以文学的笔法书写的历史,又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它在先秦时期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由于自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就逐步进入了“理性社会”,原本十分丰富的中国神话传说被过早地湮灭;而史官文化的发达则使中国人很早就...
  • 术语解释文学艺术的民族性
    答:文学所具有的民族性格是受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神话传说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具体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以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文学为例。在蒙古族文学中,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自然景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形态,“毛毡帐裙”“食唯肉酪”的传统生活方...
  • 9.中国古代文学有何显著民族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什么地位?
    答:中国古代文学有中国古代文论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强化文化自信,阐释、回应与批判当今文艺理论界诸多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等多方面不可缺场.厘清中国古代文论民族性的深刻内涵对了解中国古代文论自身的生存规律、言说方式、人文关怀和视界...
  • 在文学发展处于交流与融的背景下,如何认识文学的民族特色?
    答:谈到少数民族文学,首先是文学,而“民族”在这里可以从多个视角认识。由此,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学中民族性的内涵是丰富而变化的。少数民族文学,从题材内容、语言表达、心理活动、精神体现,以及作者身份等都可以透露出民族特点。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民族性存在着论述区域的相对性。从世界范围看,中国作家的文学...
  • 传统文学受人尊崇,它有什么特点?
    答:传统文学的特点就是具有民族性,重视道德,主张和平等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从古代到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有佛道,儒家等三种思想交汇所形成的精神主体,它能为国人提供为人处事的规范,除此之外,它还衍生出各种戏曲,书法,绘画等具体的文化形式,让后人为...
  • 为什么中国很难有走向世界的文学大家?
    答:一、中国语言文字特有的民族性中国文学是扎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中的,当我们讲述一个民族的对象,比如中国北方农民坚韧的品性,其他民族的人也许就很难理解,这里存在一个沟通的问题。顾彬曾说,作家不懂外语是很吃亏的,很多水平很高的作品,因为翻译太差而没有影响,不被世界认可。理性...
  • 文学概论论述题 怎样理解文学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关系
    答:从逻辑上讲二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以我的理解就是,不管是世界还是民族,都是拥有其文学的,所以民族文学即文学的民族性,世界文学即文学的世界性。而世界文学包含了以民族文学为中心及其多边文学。说的通俗一点:民族文学就是狭隘的文学。比如鲁迅,我们认为很伟大,其他人一看不知...
  • 中国文化往往具有很大的文学魅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答:科学技术的独特性。地域性表现在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民族性表现在一是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