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8
高二如何学好历史-四个步骤告诉你一个高二如何学好历史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1、据《论语·先进》记载:孔子的两个弟子,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两个人在政治方面都颇有成就。有一次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这意思是听到了好的事情就马上实行吗?

孔子回答:“不行,有父兄在世,怎么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呢!”意思是要考虑家庭情况,看父兄是否同意。然而,当冉有去问这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就很肯定地回答说:“听说了就要实行!”

孔子截然相反的回答使得另一个弟子公西华大惑不解,于是就去问孔子。孔子说:“求(冉有)也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这是说,冉有比较懦弱,所以我就鼓励他,推他走快一点;而子路个性好胜,所以我就有意抑制他,让他缓和一些。

2、据《论语·颜渊》记载,有一次,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话意思是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这就是“仁”了。颜渊又进一步问道:“老师,怎么才能做到克己复礼呢?”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的东西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品德好,聪明好学,领会能力强,所以孔子回答时就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强调讲“仁”就要依礼而行,这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要紧密结合。

弟子仲弓也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意思是说,外出时,要像去见贵宾一样地庄重,役使百姓时,要像承办盛大的祭祀典礼一样地严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的国家里当官,没有人怨恨你;在卿大夫家里做事,也不会有人怨恨你。

孔子曾说过仲弓有雄才大略,性格又仁慈贤德,因此孔子就从侍奉君主和管理人民的角度来分析“仁”。指出对待君主和人民要严肃认真,要宽以待人。

孔子另一名弟子司马牛去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却回答说:“仁德的人,说话往往是缓慢而谨慎的。”因为司马牛“言多而噪”,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就强调说话要谨慎。司马牛这才明白,老师强调的是要言行—致,而不是只空谈“仁”。

3、据《列子·仲尼》和《说苑·杂言》记载,有一次弟子子夏陪着孔子说话。闲谈之中,子夏就把平时的疑问说了出来。他很认真地问孔子道:“夫子,您觉得颜回为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很不错啊,他在仁义的方面,比我还强呢!”

子夏接着又问道:“那您看子贡怎么样呢?”“子贡嘛,口才很好,他的口才,我是赶不上的!”孔子回答说。“那子路又怎么样呢?”子夏又问道。孔子淡淡一笑,缓缓地说:“子路这人很勇敢啊,这方面我也不如他啊!”

“那么,子张呢?”子夏问道。孔子回答说:“子张在庄重的方面也是胜过我啊!“子夏更困惑了,很诚恳地对孔子说:“既然他们都超过了您,那怎么都来向您学习呢?“

孔子解释说:“颜回是很讲仁义,但不太懂得变通;子贡呢,确实有很好的口才,可是往往又不够谦虚;子路的勇敢是没得说的,但他不懂得有时候需要退让;子张虽说很注意庄重,但是他有些孤僻,跟人合不来。

他们都各有自己的一些长处,但也有自己的短处啊!所以他们都愿意再学习学习,来提高自己。”子夏豁然开朗。

孔子的教育方法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的,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是孔子对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阐述。孔子有三千多弟子,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
俗话说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人从出生后都是有自己的禀赋和特长,这样才能让社会的发展有互补性,从而创造一种平衡,如果人人都是学霸,人人都考取清华北大,人人都去当科学家,那么其它的第三产业服务市场不知由谁来做。马云以前是一名教师,但没有影响马云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有句话说得很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发觉自己非常喜欢某方面的项目,自己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和钻研,有的喜欢足球,成为足球明星;有的喜欢篮球,成为篮球明星;有的喜欢数学,成为数学家;有的喜欢文学,成为文学家。


所有这些都说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在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孩子的爱好,不管孩子爱学不爱学,以分数论英雄是不科学的,有的孩子虽然在数学和语文上的分数不高,但孩子的体育成绩很好,人家照样可以成才,可以成为体育明星的。虽然我比较推崇“因材施教”,不是说只学一样自己喜欢的就行了,而其他的基础学科的基本内容还是应当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也能更好地促进自己喜欢的专业。而学习广泛知识的捷径不外乎掌握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我国有“精英特速读记忆”具有趣味性很强的特点,还有百科知识可学习。而快速阅读方法也受到国外发达国家的重视,掌握此技能则可以在学习各科知识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包括以下两个:
* 子路的例子。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向孔子请教道德问题时,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打了个比方:“你看那个人在那里,他的耳朵和眼睛都很大,但是他的手和脚很小,这是为什么呢?”子路想了想,回答说:“他的耳朵和眼睛大,是因为他喜欢听和看。”孔子对这个回答很满意,并给予了进一步的指导。
* 冉有的例子。冉有也向孔子请教道德问题,但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孔子鼓励他勇进;而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孔子让他谦退。
以上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两个例子。

  •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答: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1、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答:1、事例一 孔子的两个弟子,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两个人在政治方面都颇有成就。有一次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意思是听到了好的事情就马上实行吗?孔子回答:“不行,有父兄在世,怎么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呢!”意思是要考虑家庭情况,看父兄是否同意。然而,当冉有去问这同一个问题时,孔子...
  • 因材施教的例子有哪些?
    答: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
  • 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有哪些?
    答: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
  • 关于“扬长避短”或“因材施教”作文素材
    答:2.蔡元培 蔡元培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主任,后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致力于西方美学和教育的研究,而且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教育遗产。蔡元培十分重视因材施教。他曾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灵活运用知识”。特别是有特殊人才时,要经常...
  • 举例分析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答: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在回答学生问题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的。举例:孔子弟子们问:“什么是仁呢?”1、据《论语·颜渊》记载,有一次,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话意思是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这就是“仁”...
  • 因材施教典故
    答: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包括但不限于:1、孔子: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书房,学生公西华给孔子端上一杯水,这时候子路匆忙的走进来,大声向孔子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然后慢条斯理的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要做呢?”子...
  • 举例分析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答:”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这个典故,就是因材施教最好的例子。那么...
  • 在《论语》十二章中,有哪句话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思想
    答:对于《论语》中记载的这些,例如《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此有了孔子“因材施教”的说法。孔子的学生很多,但他对学生却下了不少工夫去了解,不仅知其...
  •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答: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