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认识宗教问题的三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2
什么是宗教?怎样全面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1)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宗教有不同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第一,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第二,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第三,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第四,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的产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下层群众的某些政治经济要求,对社会发展产生过进步的影响;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理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 略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念以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宗教的产生有个人主观的虚幻感觉和神秘体验因素。
2、形成宗教的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宗教的社会功能在于麻痹人们对社会制度的思考。
二、认识到大学生肩负重要使命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大学生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重要历史使命。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不仅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还对承载着这些知识的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必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正确看待宗教
1.分清宗教与邪教的区别,自觉提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2.认清宗教信仰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在以客观正确的态度对待宗教的前提下,也定不能忘记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因子。不能将封建迷信当作宗教信仰而产生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现象。应学会以辨证的思维摒弃陋俗净化风气。
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宗教信仰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打造温馨健康的校园文化。

扩展资料: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宗教政策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可相应地开设有关民族、宗教的选修课,将宗教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宗教观、人生观及对待学习宗教知识的积极态度。
重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和认识宗教,正确辨析科学与宗教、宗教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熟悉和掌握党的宗教政策。
掌握国家的宗教法律法规,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入到如何为国家和民族奉献力量上来。
(二)把握校园文化的政治方向,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所共同创造的文化环境和学习氛围的总和,它可以引导学生以及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加强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媒介。高校要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的有效途径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营造出积极向上、阳光和谐的校园氛围。
加强校园刊物、校园各大学生组织、书籍等的管理和建设,使校园内的宣传教育起主导作用,加强高校综合防控,把积极的政治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及时将先进文化引入校园来规范大学生的文化取向,防御和抵制庸俗文化。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而且在精神信仰上能够进一步正确引导大学生,并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参与民族地区的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俗民风的文化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对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充分发挥高校心理教育功能
切实关注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此作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及进行无神论教育的辅助方式。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如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咨询等)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调适。
有针对性地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学会以积极的心态自我调适,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增加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注重人文关怀,将理想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生活及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予以学生心灵深处的关怀,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西藏网-宗教法制建设挑战与应对

  全面认识宗教问题的"三性"
  发帖人:wapf
  发布时间:2007-11-10
  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上海宗教工作,对于上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要做好上海宗教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以此来准确把握上海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科学规划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上海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而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三性”的关键,就是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一、正确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将宗教事务管理纳入到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之中,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宗教工作的强大合力。

  从世界范围看,宗教不仅存在,还有蔓延发展之势。宗教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处理得好,可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积极影响;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上海宗教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长远,着眼发展,在认识、思考、谋划上海宗教工作时,要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宗教存在长期性的认识,以及对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所体现出的公共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特征的认识,逐步有序地将宗教事务管理纳入到社会公共管理的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和大力整合现有的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宗教工作的强大合力。要正确把握宗教工作的内在联系和科学方法,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来妥善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引导宗教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坚持法律与政策并行并重且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宗教工作管理模式,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我们工作的一言一行中。

  二、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群众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是做信教群众的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宗教工作上就是要引导信教群众走和谐发展的道路。一方面,信教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建设力量,没有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广泛参与,没有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合作,没有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生活和稳定的宗教形势,就谈不上社会和谐,起码是不完整的和谐;另一方面,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源于宗教背后有着广大的信教群众。教职人员尤其是代表人士往往会影响到一大批信教群众。对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爱国宗教力量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新一代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培养力度,引导和支持宗教团体切实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形成一大批政治素质强、宗教造诣深、人品道德好,在信教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爱国宗教界代表人士的优良传统,与党和政府真诚合作的爱国爱教的骨干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最大限度地把上海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树立起上海宗教工作的良好形象,使上海宗教工作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方向,为上海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增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动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涉及宗教因素的矛盾与纷争难以避免。上海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对上海宗教工作的影响和带来的风险,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收集分析网络和专门的宗教工作政府研究机构,加强对国际、国内和周边国家宗教发展趋势的研究预判,落实地方性法规的配套衔接、完善属地化网格化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间协作整合机制、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使我们能始终正确判断形势,提前思考,未雨绸缪,把握工作主动权,增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动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来源:上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周富长

  http://www.pubchn.com/articles/57376.htm

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上海宗教工作,对于上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要做好上海宗教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以此来准确把握上海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科学规划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上海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而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三性”的关键,就是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一、正确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将宗教事务管理纳入到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之中,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宗教工作的强大合力。

从世界范围看,宗教不仅存在,还有蔓延发展之势。宗教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处理得好,可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积极影响;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上海宗教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长远,着眼发展,在认识、思考、谋划上海宗教工作时,要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宗教存在长期性的认识,以及对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所体现出的公共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特征的认识,逐步有序地将宗教事务管理纳入到社会公共管理的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和大力整合现有的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宗教工作的强大合力。要正确把握宗教工作的内在联系和科学方法,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来妥善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引导宗教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坚持法律与政策并行并重且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宗教工作管理模式,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我们工作的一言一行中。

二、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群众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是做信教群众的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宗教工作上就是要引导信教群众走和谐发展的道路。一方面,信教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建设力量,没有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广泛参与,没有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合作,没有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生活和稳定的宗教形势,就谈不上社会和谐,起码是不完整的和谐;另一方面,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源于宗教背后有着广大的信教群众。教职人员尤其是代表人士往往会影响到一大批信教群众。对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爱国宗教力量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新一代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培养力度,引导和支持宗教团体切实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形成一大批政治素质强、宗教造诣深、人品道德好,在信教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爱国宗教界代表人士的优良传统,与党和政府真诚合作的爱国爱教的骨干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最大限度地把上海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树立起上海宗教工作的良好形象,使上海宗教工作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方向,为上海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增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动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涉及宗教因素的矛盾与纷争难以避免。上海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对上海宗教工作的影响和带来的风险,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收集分析网络和专门的宗教工作政府研究机构,加强对国际、国内和周边国家宗教发展趋势的研究预判,落实地方性法规的配套衔接、完善属地化网格化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间协作整合机制、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使我们能始终正确判断形势,提前思考,未雨绸缪,把握工作主动权,增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动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 宗教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同时又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的鲜活实践,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对宗教问题要有“四个全面认识”:全面认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深刻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心理根源,全面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全面认识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的复杂状况,全面认识宗教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
  • 怎样正确看待宗教
    答:在这个问题上也许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这也是我们一直在面对的问题。宗教是前人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被绝大多数的人接受,甚至就成为了社会道德规范和标准。这些大师和伟人们明白如何才能让这些教义被广泛地接受,并被严格地遵守。趋利避害是人性的特征,人性顽劣在于面对恐惧的时候才会...
  • 哲学第六章
    答:何种情形下保住对偶性,何种情形下冲破对偶性,其实是我们怎么看待佛教说明科学的问题。顺着康德的思路,佛教中的不相应行法与之吻合,可以肯定有些执着比如科学是有谛性的,是真正的俗谛。 第十三讲 二谛与三性:如何安排科学知识?是不是主观主义? 1、二谛与三性 空宗讲真假二谛。由“缘起”视之,即俗谛;由性空视...
  • 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
    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讲的心清净,世界就清净,心杂秽,世界就不清净,世界也杂秽,这个「世界」怎么来理解?这里所说的「世界」,主要是讲 「世界观」。一切的哲学问题、宗教问题,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所谓的「世界观」。所谓的心清净,就是有一个正确的、符合三善的世界观,有一个正确的、符合三善的观察...
  • 佛家理念最讲究的是什么?
    答:例如成立作为认识判断等知识标准之「量」,为论证自说之真实、破斥他说,於佛教亦盛行研习因明学,甚而发展出超越外教之独特学说。然因明学与信仰、实践无关,且若就本来之立场而言,将佛教教理哲学化、专门化,则不免流於空泛、抽象、无关宏旨之倾向,久之形成教理发展之危机与堕落。为调整此一危机,与复归佛教为宗教...
  • 如何评价儒家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体系?
    答:提取码: 8sjy 在今天,“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状况的古籍还有很大价值。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 《薄伽梵歌 [印度]毗耶娑》读后感
    答:参照老子学说及其伟大的智慧和生命力,人们同样可以理解《薄伽梵歌》获得印度人民无比推崇和虔诚遵奉的深层原因。 数论被归于顺世论(意为“流行在人民中间的观点”),它是民众的世界观,虽然混合了宗教信仰,但它以思辨的智慧探索世界万象的根本原因和发展规律,寻求人生终极目的和意义,为解决人生和社会的问题作了令人...
  • 逻辑学和佛教因明学中如何下定义?
    答:    (1)定义(义体)的“定义”为:具有质三性者。“质三性”即:       定是其性:定义所界定的性质,一定是被界定对象的性质。       定有其性:被界定的对象,一定有被定义界定的性质;       ...
  • 古印度逻辑学创始人是谁?
    答:对于本体探究的不重视以及认识论的不成熟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哲学史学家们在与西方哲学对比时争论的一大重要问题。"经史子集"中只出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萌芽,但是中国长期以来"天人合一"的观念使得文学、历史以及哲学混杂在了一起,没有孕育出专门的本体论学科或者是认识论学科。真正在中国盛行的是类似于《...
  • 佛教如何看待放纵真心
    答:真心不会放纵,问题就在一切众生都是用妄心,而不是真心。 佛在楞严经中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所以,真心不会放荡,因为你不知真心,用诸妄想心为真心 想要修心,就必须从最基础开始,听经闻法,若有心于佛法推荐您看慧律法师佛学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