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化遗产材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1.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
位于丹江口市的西南部。又名“太和山”.明代(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围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八宫两观为主体的庞大规模。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规模极其庞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遗产包括: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治世玄岳”牌坊等。此外,武当山各宫观中还保存有各类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题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还有大量图书经籍等,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
武当山古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在这里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
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明显陵(文化遗产)
位于钟祥市东北7.5千米的松林山上,建于1519年至1566年(明正德十四年至嘉靖四十五年),历时46年,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
显陵占地183公顷,其中陵寝部分占地52公顷.陵区内的建筑主要由下马碑、新红门、正红门、睿功圣德碑楼、石望柱、石像生群、龙风门、龙形神道、内明塘、琉璃照壁、棱恩门、棱恩殿、东西配殿、陵寝门、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两座宝城与瑶台、宝顶、九曲河、五道御河桥、外罗城、紫禁城及内罗城等,均为明代原始建筑。其中,新红门、正红门、望柱、石像生群、龙风门、九曲河、龙形神道、琉璃照壁、双柱门、方城、两座宝城及瑶台、外罗城、紫禁城、内罗城等建筑保存基本完好,特别是两座宝顶下“仿九重法宫为之”的地下宫殿尤保存完好,真实地展示了明代陵寝规制布局的完整性。
明显陵于2000年11月入选《世界遗产目录》。
3. 唐崖土司城遗址(文化遗产)
位于湖北咸丰县唐崖镇东3千米处。该遗址始建于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明启初年(1621年)进行扩建,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历时470余年。鼎盛时期的唐崖“帅府”,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占地57.75万平方米,拥有3街、18巷、36院,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存钱库、牢房、书院、靶场、左右营房、御花园、万兽园等设施。至今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唐崖土司城遗址。司城内外,遍布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有石人、石马、石牌坊等大型石雕,土王墓葬及古墓葬群、夫妻杉、妃子泉等数十处景点。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修建的,正面刻着“荆南雄镇”,反面刻着“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倌、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严肃穆。土司城前临唐崖河,后傍玄武山,地势险要,风光独具。
唐崖土司城遗址于2015年7月4日入选《世界遗产目录》。
4.神农架(自然遗产)
湖北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面积73318公顷,分为西部的神农顶/巴东片区和东部的老君山片区,遗产地缓冲区面积为41536公顷。内有3767种维管束植物,已记录脊椎动物600多种(包括哺乳动物92种、鸟类399种、鱼类55种,爬行类53种、两栖类37种),已发现昆虫4365种。其中有205个本地特有种、2个特有属和1793个中国特有种,旗舰物种神农架金丝猴数量达1300多只。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湖北神农架在生物多样性、地带性植被类型、垂直自然带谱、生态和生物过程等方面在全球具有独特性,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独特的地理过渡带区位塑造了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演化过程,其生物多样性弥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
神农架于2016年7月17日入选《世界遗产目录》。
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湖北有:
有两个项目三处遗址纳入此名单,分别是中国明清城墙(湖北部分为荆州城墙、襄阳城墙),黄石矿冶工业遗产。
1.铜录山古铜矿遗址
位于大冶市城西3公里处大冶湖畔,发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8世纪)至西汉(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矿区面积约为8平方公里,地表积存了约40万吨的古代炼铜渣。它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
2.荆州古城
位于荆州市区。现在的古城墙城砖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厚约1米,墙内用土夯筑,下部宽约9米,墙体外用条石和城砖砌成。整个城墙通高9米,长11281米,全部用特制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特制大青砖每块重约8斤,有的还烧制有文字。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墙。1996年,荆州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古城与西安、南京、江西赣江、辽宁兴城的古城墙联合“打包”申遗。

  • 湖北文化遗产材料
    答: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东北7.5公里的松林山上,是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1519年至1566年,历时46年。明显陵占地183公顷,陵区内的建筑包括下马碑、新红门、正红门等,均为明代原始建筑。明显陵于2000年入选《世界遗产目录》。3. 唐崖土司城遗址(文化遗产...
  •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文学14项,民间音乐20项,民间舞蹈15项,传统戏剧15项,曲艺14项,杂技与竞技1项,民间美术6项,传统手工技艺5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6项。详细如下:一、民间文学(共计14项)黑暗传神农架林区、保康县 崇阳民间长诗-钟九闹漕、双合莲崇阳县 黄鹤楼传说武汉市 伯牙、子期传说武...
  • 湖北文化遗产材料
    答:湖北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面积73318公顷,分为西部的神农顶/巴东片区和东部的老君山片区,遗产地缓冲区面积为41536公顷。内有3767种维管束植物,已记录脊椎动物600多种(包括哺乳动物92种、鸟类399种、鱼类55种,爬行类53种、两栖类37种),已发现昆虫4365种。其中有205个本地特有种、2个特有属和1793个...
  •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湖北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有土家族撒叶儿嗬、肉连响、高龙、土家族摆手舞、郧阳凤凰灯、麻城花挑、宣恩土家族八宝铜铃舞等。4. 传统戏剧 传统戏剧指的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人民创造的传统戏曲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武术等元素,讲究唱念做打,具有很强的程式性和技术性。流传...
  • 湖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哪些
    答:湖北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等多个领域。1. 民间文学 湖北省内,董永传说、屈原传说、王昭君传说、炎帝神农传说、伍家沟民间故事、黄鹤楼传说以及逗袭黑暗传等民间文学作品,各具特色,代代相传。2. 传统音乐 武当山宫观道乐、枝江民间吹打...
  • 湖北有哪些文化遗产
    答:湖北的文化遗产有:1. 炎帝神农文化等传说文化;编钟和郧阳戏曲等戏剧曲艺。三国、昭君文化以及世界四大遗产之列的长城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武当山古建筑群和明显陵等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接下来详细介绍其中几项。一、炎帝神农文化传说遗产 湖北省境内有着丰富的...
  • 武汉非遗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武汉非遗文化遗产有:一、民间传说领域,二、传统表演领域,三、传统技艺领域,四、传统医药领域等。其中传统医药领域里:马应龙制药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叶开泰中医药文化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等。一、民间传说领域1、黄鹤楼传说: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2、伯牙...
  • 武汉的物质文化遗产
    答:武汉的物质文化遗产有:1、黄鹤楼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2、长春观 位于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中部,是我国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为历代道教活动场所。称“江南一大福地”,观内...
  • 咸宁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咸宁的文化遗产 1、拍打舞:已被列入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拍打舞是鄂南民俗中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由民间男女老少擅长的“拍打游戏”而来,流行于咸宁通城、崇阳等地。它源自青年男女在劳作休憩之时,互相拍打对方身体的不同部位,逗趣取乐,并 伴有风趣的戏谑、科诨,给人以轻松与愉悦。2...
  • 探寻当阳古城的历史与文化遗产
    答:1、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当阳古城位于当阳市西北角,北临长江,南靠大别山,地理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代表之一。据史料记载,当阳古城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4000多年的历史使得当阳古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深吸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