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的地理位置在哪里西宁有什么古老的特色的风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西宁有什么风俗习惯

西宁多回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回族聚居地方,多建有清真寺。每年举行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三大节日。
歌舞音乐主要有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礼、法会时演奏的寺庙音乐。
西宁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古称西平亭,曾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南凉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丝绸南路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北山烟雨——西宁古八景中遗留最完善的一景。

扩展资料:西宁旅游地:
1、西宁八景,即古湟中八景,旧时西宁府称为湟中,八景即今西宁及其周围的八个景观。他们是:石峡清风、金娥晓日、文峰耸翠、凤台留云、龙池月夜、湟流春涨、五峰飞瀑和北山烟雨。
2、石峡清风位于西宁东15千米处。石峡,俗称小峡,在历史上是以险关危隘著称的。世治时,它是连通东西交通的要道;世乱时,它又是隔断两地的重门。
3、金蛾晓日,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娘娘山,又名金蛾山。娘娘山上有一制高点,早晨在山上观日出,太阳从万山中喷薄而出,景象壮观,据说可与泰山观日出媲美。娘娘山以其幽深秀丽、气象万千而闻名遐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宁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 西宁市简称宁,因取“西陲安宁”之意而得名。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中心,主要工业基地。西宁有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2261米,地理坐标东经101°77′、北纬36°62′。地势自北向 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形似一叶扁舟。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 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西宁市现辖城东区、城中区(含城南新区)、城西区、城北区、海湖新区、国家经济开发区及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总面积7649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面积380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11月1日,西宁市总人口达220.87万人, 占全省39.25%,城镇化率达到63.7%。

  西宁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我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将军在此设西平亭。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设西海郡。唐初(公元619年)建鄯州,成为青藏高原与中原的交通中转站。五代北宋时称青唐城,是吐蕃唃厮啰的国都,成为东西商贸交通的都会,兴盛一时。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军进入青唐城,改称西宁州(取名西方安宁之意),建陇右都护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西宁府。1914年裁西宁府,设西宁道。1926年,撤销道,改为西宁行政区,设西宁行政长官。1946年西宁改县为市,成为青海省省会。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仍作省会。

  西宁市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从文艺的表达方式看,有戏剧、曲艺、歌舞、音乐、民歌等。戏剧主要有眉户剧、平弦剧、藏戏、灯影戏、豫剧、秦腔。曲艺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贤孝。歌舞音乐主要有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礼、法会时演奏的寺庙音乐。民歌主要有汉、回、土、撒拉族喜爱的“花儿” 和藏族的“拉伊”等。其中2010年西宁市的“汉族民间小调”,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序号7)。此外,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酥油花、堆绣、壁画被誉为"艺术三绝",黄南州的热贡艺术和湟中农民画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西宁市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结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7.34万人,占总人口25.96%。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宗教并存,其中,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我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各民族团结奋斗,相濡以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谱写了灿烂的发展史,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使西宁显现出包容、友好、开放、创新的城市文化特点。

  西宁市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素有“海藏咽喉”之称。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现代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315、109国道贯穿全境,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向四周延伸,总铺轨里程1300余公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使西宁成为青藏高原铁路中心枢纽。 西宁机场每年客运吞吐量以45%的速度递增,现已实现和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通航。2011年伊始,西宁机场二期工程核心建设项目,航站楼现已开工建设。1997年6月开通的“兰—西—拉”(兰州—西宁—拉萨)通讯光缆工程,是青海、西藏联接全国各地及世界数十个国家的重要途径。
  西宁市把旅游业作为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生态产业,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宾客。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把青海建设成旅游名省的战略规划。西宁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积极响应,不断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天路起点,中国夏都,健康之旅”旅游品牌,形成了环西宁200公里“中国夏都”旅游圈。利用已开辟或正在开辟的环青海湖旅游线、黄河源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宗教朝圣旅游线、世界屋脊旅游线、青藏铁路旅游线等十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展示青海湖、日月山、塔尔寺、原子城等著名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富有青藏高原魅力的民族风俗文化。西宁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避暑城市,中国十大安静城市(社会噪音),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及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十大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等。目前西宁正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及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西宁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现已形成了群众体育、传统民族民间体育、竞技体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晨练的人数不断增多,市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传统的赛马、拉巴牛、摔跤、武术等体育活动有声有色;竞技体育成果显著,西宁市湟中县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王丽萍、王军霞、孙英杰等体育名将均在此进行过赛前集训。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大型赛事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西宁的知名度。特别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

  西宁市依托全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青海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能、动植物、矿产、石油、天然气、盐湖等资源已成为拉动青海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全省迄今为止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其中煤、锂、芒硝、石膏、钠盐、镁盐、铁、铜、锶、冶金用石英岩等均居全国前列。风能、电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随着一年一度的“郁金香节”、“青洽会”、“藏毯博览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西宁的知名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宾客走进高原,走进西宁,旅游观光、投资置业。

  四海的宾朋,我们尊贵的客人,来吧,雪域古城欢迎您,高原夏都欢迎您,喝一碗甘洌醇香的青稞美酒,温暖你我炽热的心灵!

  一、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在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呈东西向条带状,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群山怀抱,南有南山、北有北山。2012年底西宁市中心城区面积是15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1°77′、北纬36°62′。如图所示:

  二、西宁市古老的特色风俗是:

  1、曲艺

  歌舞音乐主要有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礼、法会时演奏的寺庙音乐。

  2、“花儿”

  是产生于青海,并流行于青、甘、宁、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花儿”发源于临夏,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 西宁的地理位置在哪里西宁有什么古老的特色的风俗
    答:一、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在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呈东西向条带状,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群山怀抱,南有南山、北有北山。2012年底西宁市中心城区面积是15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1°77′、北纬36°62′。如图所示:二、西宁市古老的特色风俗是:1、曲艺 歌舞音乐主要有...
  • 西宁属于哪个省份
    答: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先后荣...
  • 青海西宁的地理位置?
    答:青海西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部。人口222.80万。市花丁香,郁金香。市树柳树。西宁古为金城郡、西平郡、鄯州,又称青唐城。辖区内居住汉、藏、回、蒙古、撒拉、满及土等众多民族。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天主教等。
  • 西宁是哪里属于哪个省
    答:西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青海省的省会,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东临甘肃兰州,南接四川阿坝,西靠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北濒青海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总面积约72.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5%,是中国面积第四大的省份。青海省地势...
  • 西宁是不是高原地区
    答:西宁是高原地区。西宁的地理位置在青海省东部,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
  • 西宁在哪里?
    答:青海省省会西宁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主要工业基地。位于省境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地理坐标东经101°49′17″、北纬36°34′3″。总面积7665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面积350平方千米。截至2009年底,...
  • 请大概介绍下西宁
    答:【西宁概况】 .青海省省会西宁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主要工业基地。位于省境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地理坐标东经101°49′17〃、北纬36°34′3〃。总面积7472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面积343平方千米。总人口人口184万...
  • 青海西宁在哪里
    答:青海西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宁坐落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三面汇合于市区,形成了独特的河谷盆地地貌。这座城市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也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西宁曾是西北交通要道和...
  • 西宁的历史沿革
    答:古为羌地,西汉时置军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神爵初属金城郡临羌县。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西进湟水流域,汉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县(今西宁市)。(或说,)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扩建为西平郡,开始在此筑城。北宋崇宁三年(...
  • 西宁在哪个位置
    答:西宁地理位置:青海省东部,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宁,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是青海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5个区,2个县,总面积766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8.71万人,城镇人口173.90万人,城镇化率72.85%。西宁地处中国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