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的历史沿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大观楼有多少年历史了﹖

始建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初为二层楼宇,逐渐成为“远浦遥岑,风帆烟树”的游览胜地。乾隆年间,昆明布衣学者孙髯翁撰写一百八十字长联,上联描绘昆明风物,下联书写云南历史,对仗工整,气势恢弘,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并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悬挂,大观楼以长联而更为名楼。道光八年(1828年)修葺期间增建为三层;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战火;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复被大水损毁;光绪九年(1883年),由云贵总督岑毓英再次重修,并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云南学者、书法家赵藩以楷书重书孙髯翁的长联悬挂于楼前。
目前,大观楼在大观公园之内,楼高18米,占地面积224平方米。198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大观楼列入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有300多年历史了

瓜洲古渡扬州大观楼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位于江淮天下第一渡——瓜洲渡(镇)境内。而瓜洲渡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七省水路交通要道,曾令不少路过的文人墨客流连忘返。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提到的瓜洲渡就是此处。到了清朝,由于运河漕运,瓜洲渡更显繁盛。后因长江水道变化,逐年坍江。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瓜洲全城沦于江中,大观楼也随之消失。现今的瓜洲古镇,也是后来重建的。除了地质原因外,大观楼还曾遭遇两次战争的洗礼,也对其造成间接的破坏。清军入关进入扬州城后,对扬州城进行抢掠。扬州包括大观楼在内的不少景点,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烧毁。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扬州成为清军与太平军重要的东征主战场,一场更大的战火,彻底破坏了大观楼的全部结构。尽管后来陆续有人出资翻修,但原汁原味的大观楼此时几乎消失在了历史的视野中。

解放前,大观楼年久失修,楼台窗棂残破不全,栋梁屋檐腐蚀,楼下通道成了乞丐栖息之地,楼上则为观火报警和关押“壮丁”之所,整座楼宇萧瑟凄凉。
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葺大观楼,使之焕然一新,比以前更加雄伟壮观。游人既可到楼内图书馆看书,又可登楼欣赏古建筑的精湛艺术(该楼以封闭,无法入内参观)。
大观楼在解放前损坏严重,底楼成了乞丐宿居的场所,楼上则成为国民党关押壮丁的地方。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对大观楼进行维修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大观楼曾改为东风楼,文革后,恢复大观楼名称。1981年8月,大观楼被宜宾地区行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对宜宾大观楼的历史沿革,过去宜宾人说法甚多,有人说大观楼是唐朝宜宾东楼,杜甫都在上面饮过酒,因此与韦皋也联系起来;也有人说大观楼是宋代西楼,黄庭坚、陆游都曾为它写过诗。也有人说大观楼是仿昆明滇池大观楼而建。
但据宜宾文史工作者考证,在清嘉庆宜宾县志中记载:宜宾大观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称谯楼,明末张献忠义军进攻宜宾与明军激战,该楼毁于战火,仅存台基。清乾隆二十年(1765)由宜宾知府托隆重建。
至于“东楼”、“西楼”之说现在也无法考证。但大观楼和“东楼”来讲,方位明显有差别。称东楼为今大观楼未免不太妥当。但史书记载在唐会昌二年(842年),马湖江(金沙江)涨大水,三江口土城已荡然无存,且城址已迁往岷江北岸今旧州坝。到宋朝时,宜宾城址在旧州坝,因此登“西楼”之地不可能在今天的宜宾城内,而是在旧州坝上。南宋诗人刘翼之“题戎州西楼”,其实就是讲得很清楚了;“西楼何似古东楼,但觉新州胜旧州。山色不藏兴废迹,江声空载古今愁。”
至于宜宾大观楼仿昆明大观楼之说,更无法令人信服。宜宾大观楼初建于明嘉靖年间,而昆明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年间。宜宾大观楼初毁于崇祯年间,而昆明大观楼毁于清咸丰年间7年。宜宾大观楼重建于清乾隆年间,而昆明大观楼重建于清同治5年。两楼比较相差100多年,到底谁“仿”谁,也还值得研讨。
可见宜宾大观楼为西南之最。
关于宜宾大观楼的传说甚多。据说当年冀宣明在书写“大观楼”三字时,先写“大”和“楼”二字,“观”字最后写,但写到最后一笔时,冀宣明感到腕力不足,遂用脚尖踢了一下笔托,才得以完成了观字。但由于用力过猛,墨水溅起,将站在一旁观看的的知府托隆的衣服弄脏。托隆很不高兴,幸好冀宣明机警,在最后题下款时,未写自己的名字而写上了“长白托隆题”。这下托隆才转怒为喜,所以至今匾上未见冀宣明书的字样。由于大观楼声名远播,托隆也就把冀宣明举荐为官。
2013年 5 月,大观楼升级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这个“国保级”称谓,大观楼当之无愧。一如天安门是北京的名片,兵马俑是西安的标志,若要谈及宜宾的文化标志,非大观楼莫属。毫不夸张地说,从古至今,大观楼一直是宜宾人生活中的主角: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坐标,更是因为它承载着宜宾的文化,见证着戎州历史,经历了 4 个世纪的风雨洗礼。
现代无可替代的商业中心
  几年前,大观楼内部还设有商场,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遛弯去处之一。不过,据市民陈先生回忆,大观楼下面的铁门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一直都是开着的,那个时候下面还有人卖东西。晚上相当热闹,就跟现在的东街夜市一样。“我小时候和几个人下去过,那时候小,可以趴着过铁门,里面宽得很,但我们因为害怕所以不敢往里走。”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大观楼也记载了宜宾商业的气象万千。据了解,在1994年以前,宜宾核心商圈基本主要分布在大观楼附近的老城区商圈,以宜宾百货大楼为代表。“老城区商圈”就是以大观楼为中心,东街、南街、西街-马掌街、北大街、中山街、人民路等几条街道为主干的商业街区。  尽管如今宜宾商业不再仅仅集中于老城区,江北、南岸都出现了商业项目的“井喷”现象,但要宜宾人说目前已经成熟的商圈,仍然是人们已经养成了固有消费习惯的大观楼商圈,大观楼附近的商铺永远是最为抢手的。



大观楼在解放前损坏严重,底楼成了乞丐宿居的场所,楼上则成为国民党关押壮丁的地方。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对大观楼进行维修改造。

  • 大观楼的历史沿革
    答:”经考证,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是确切的。大观楼、涌月亭、澄碧堂建成以后,“周围添筑外堤,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从此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者无虚日,遂成省城第一名胜”,达官显贵临湖宴饮,骚人墨客登楼歌赋。清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临安知府王文治在《秋日泛舟近华浦》...
  • 大观楼的历史沿革
    答: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对大观楼进行维修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大观楼曾改为东风楼,文革后,恢复大观楼名称。1981年8月,大观楼被宜宾地区行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对宜宾大观楼的历史沿革,过去宜宾人说法甚多,有人说大观楼是唐朝宜宾东楼,杜甫都在上面饮过酒,因此与韦皋也联系起来;也有人说大观楼是...
  • 大观公园的历史沿革
    答:清康熙初年,吴三桂统治云南,疏挖了小西门篆塘至草海的运粮河,即今之大观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印和尚在近华浦始创观音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大兴土木,相继在近华浦建华严阁、催耕馆、观稼堂、牧梦亭、涌月亭、澄碧堂和大观楼,沿堤岸先后开辟浴兰渚、唤渡矶、涤虑...
  • 昆明的大观楼长联有几个字?
    答:历史沿革 康熙二十年(1682年),湖北僧人乾印和尚在近华浦创建观音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科相继修建了近华浦的摧耕馆、观稼堂、牧梦亭、漏月亭、澄碧堂和大观楼。沿堤先后辟浴兰渚、唤度矶、涤虑湾、问津港、送客岛、适...
  • 大观园的历史沿革
    答:原称淀山湖风景游览区,1991年改称上海大观园,占地也扩大到1500亩。由上海园林院梁友松主持规划设计,1979年秋破土动工,1980年局部开放,1988年基本建成开放。总体布局以大观楼为主体,由“省亲别墅”石牌坊、石灯笼、沁芳湖、体仁沐德、曲径通幽、宫门、“太虚幻境”浮雕照壁、木牌坊等形成全园中轴线。
  • 宜宾的大观楼和云南大观楼有什么区别?
    答:昆明大观楼在300多年以前,原是一片浅渚荒丘,规模比较狭小,后经修葺,景物焕然,固为大观。从其历史沿革来看,在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有个湖北籍的和尚乾印,开始在这里“结茅庵一椽”,讲《妙法莲华经》,听讲的人甚多,不久又向善男信女们募修了一座观音阁,游客逐渐增多,便成了...
  • 太古的历史沿革
    答:鼓楼又称大观楼,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底层以砖为基,开四门,面向县衙,贯通东、南、西三条大街,夕阳西下,登楼四望,满城的青堂瓦舍尽收眼底,三条大街两旁的老式商铺,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历历往事。建于城南无边寺内的白塔,通体白色,塔为7级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高43.6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塔身为...
  • 济南大观园的历史沿革
    答:这片地属于北洋军阀靳云鹗,1930年,靳云鄂派杨既清由天津来到济南,准备开发这片土地,建大型娱乐场所——大观园。此时,曾做过粮栈生意的商人张仪亭认为这是很好的商机,便从靳云鄂手中租下了这块面积达45亩的土地,筹建大观园。1931年9月大观园正式开业。分南北两段,内外两个市场,外市场修建...
  • 怎么描述昆明大观楼的景色?
    答:除了观赏美景,大观楼还是了解云南历史文化的好去处。楼内设有博物馆,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详细介绍了云南的历史沿革、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通过参观博物馆,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云南的文化底蕴,增长见识。此外,大观楼还是品尝云南美食的绝佳之地。楼内有众多餐厅和小吃摊贩,供应各种地道的云南特色美食...
  • 临江镇的历史沿革
    答:至今,镇内仍有大量的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以大观楼最富盛名,被列为全省重点保护文物。据清同治《清江县志》载,临江古属“扬州西南境”。“春秋属吴,属越,战国属楚。秦废封建,立郡县,地属九江郡“。临江原名萧滩,以南朝梁天鉴初(约公元510年前后)吴平侯萧励袭封于此,因姓得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