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7
糖尿病是复杂的,经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

  一、遗传:在部分糖尿病人中明确有遗传因素影响发病,例如在双胎中一例发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机会发病。如为单卵双胎,则多在同时发病。据统计,假如父或母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子女发病的危险率约为10-5%,如父母均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则子女的发病危险率更高。如一兄弟发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则其他兄弟的发病危险率为10-15%。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的子女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于一般人群。

  已证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特殊的HLA有关,危险性高的有DR3;DR4;DW3;DW4;B8;B15等。

  现在多认为部分糖尿病系多基因遗传疾病,不是由某个基因决定的,而是基因量达到或超过其阈值时才有发病的可能。

  二、病毒感染:许多糖尿病发生于病毒感染后,例如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可能与病毒性胰岛炎有关。当然是每例病毒性感染均发生糖尿病。

  三、自家免疫:部分糖尿病人血清中发现抗胰岛β细胞抗体,给实验动物注射抗胰岛β细胞抗体可以引起糖耐量异常,病理检查也可看到胰岛中有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的浸润等现象。也有报导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早期用免疫抑制治疗可得到良好效果,甚至“痊愈”。

  四、继发性糖尿病:如破坏了大部分胰岛组织的胰腺为和胰腺纤维束性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功能性垂体腺瘤,嗜铬细胞瘤等均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即症状性糖尿病。长期服用双氢克尿塞、皮质激素、肾上腺能药物等均可能导致或促使糖尿病加重。某些遗传性疾病如下Turner综合征等也容易合并糖尿病。

  五、其它诱因

  (一)饮食习惯: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无明显关系,而与食物组成相有关,如精制食品及蔗糖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高。由流行病学分析,高蛋白饮食与高脂饮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

  (二)肥胖:主要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肥胖是食物的热量超过机体的需要所致。过量进食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且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可能诱发糖尿病。

  • 试述原发性糖尿病的分型、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糖尿病胰岛和其他主要器官...
    答:(2)病因和发病机制:Ⅰ型——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病毒感染,使胰岛B细胞损伤,释放自身抗原,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细胞严重破坏。Ⅱ型—与肥胖有关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和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造成。(3)胰岛病变:Ⅰ型——早期非特异性胰岛炎,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进而胰岛B细...
  •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是什么?
    答: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细胞受病毒或毒物等破坏,在遗传倾向的基础上引起自身的免疫反应而发病。一般认为B细胞破坏机制有两方面,一是病毒和毒物有直接破坏细胞的可能性,二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外因使胰岛B细胞产生了某种变化,通过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使细胞缓慢死亡。
  •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怎样认识?
    答:目前已公认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或过多膳食,加之体力活动的减少,身体肥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这与中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③精神刺激,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不...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回答:1型和2型的区别: 1)病因发病机制不同 前者主要由环境、免疫和自身遗传因素导致胰腺(几乎)不能分泌胰岛素,需要依靠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才控制血糖。2型主要由环境(生活方式)、肥胖和自身遗传等导致胰岛素抵抗,因而导致高血糖的病症。 2)治疗方式不同: 1型:每天1-2次,或者多次注射胰岛素等方法,饮...
  •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到人体生理学的哪些内容?
    答:发病机理:因为胰岛素是调节大多数组织细胞(主要是肌细胞和脂肪细胞,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激素,所以胰岛素缺乏和细胞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在所有类型的糖尿病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多数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会被转化成葡萄糖单糖——一种在血液中主要的碳水化合...
  •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2.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3.年龄因素 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
  •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简述其发病机制。
    答: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其发病机制如下所述。(1)多尿、烦渴、多饮:由于血糖升高引起渗透性利尿作用导致尿量增多,患者一日尿量可达2~3L以上。由于多尿失水,使患者口渴而多饮水。(2)善饥多食:为补充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善饥多食。
  • 糖尿病的原因
    答:糖尿病的原因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1.遗传因素(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
  • 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诱因为
    答:【答案】:D 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疾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基础,营养因素、中央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和化学毒物等均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环境因素。其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及两者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