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修行到一定程度了,现在感觉很孤苦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1
现在修行到哪里好

如果是入门了的佛法修行人,触目无非正觉,举足皆是道场,随处都可以修行。如果佛法初学,基础尚未牢固,就需要一个比较严格的修行道场,来助其修行。这里推荐长春百国兴隆寺,此道场正法修行,全国闻名,有因缘可以去看看。
地址、联系方式可以百度一下。

修行第一课:不要把修行看的那么容易,不要把自己看的那么高。

这是修行的一个过程,要坚持住,同时要明确、坚定自己的修学方向。做好无所畏惧前进的心理准备,因为突破的时间长短不同,因人而异,因修行之法而异。


第一:建议你全面向自己修行法门的方向前进,绝不回头!冲过险滩光明现前。

尤其是净土念佛法门,相信佛菩萨和你在一起,相信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相信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相信你在他们的法身之中。推荐《净土圣贤录》《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如果修学禅宗,建议深入《禅宗公案》《景德传灯录》学习。


推荐一位能够随时与你同行的好老师,不仅能够给予你心灵上的支持与抚慰,同时在修行上也可以帮助你:观世音菩萨


在《楞严经》第六卷云;

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相信释迦牟尼佛的推荐,相信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慈悲指教,真实不虚。(如果有什么困难和菩萨说,然后继续依教奉行,不要执着,菩萨自然会为你安排,心诚则灵)

----------------------------------------------------

第二:孤独痛苦是感受,突破这种感受修行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切如幻,从‘幻‘字上入手。下面的七佛偈语是针对修行过程中出现孤苦感受而提出的破解之法。


1.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地九百九十八尊)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出诸形像;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偈曰:
起诸善业本来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出无根无实性

3.毗舍浮佛(庄严劫第一千尊)偈曰: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4.拘留孙佛(贤劫第一尊)偈曰: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5.拘那含牟尼佛偈曰: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6.迦叶佛偈曰: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7.释迦牟尼佛偈曰: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希望对你有帮助

南无阿弥陀佛



送你一句话:松坦安住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增一阿含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和藏区的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的。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意根有个非常好的作用在哪里呢?这个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可以体会得到的。比如说,诸位如果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件麻烦的事情、烦恼的事情了,然后烦恼的事情遇到之后啊,你就问自己,我知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痛苦的?你肯定说,哎呀我知道。那么,【那个知道的东西痛不痛苦啊?它不痛苦。知道的本身并不苦】。比如说,有人打你一巴掌,“啪”一下,这时候很痛,痛,你知不知道啊?痛,你知道痛。知道痛那个【知道本】它痛不痛啊?它不痛。所以我们凡夫就执著在意识跟妄想上。人家说你一句呢,你就在这一句话上,在这个概念上,在赞叹或者诽谤上,甚至在这个身体上,就痛了。【如果你回到这个意根上呢,一点都不痛】。所以早期佛法修行的,要在意根上下手。佛陀曾经讲过一句话说,“不受第二支箭”,【第二支箭是什么】?我们一般的人,第一支箭射到你身上,身体已经很痛了。身体很痛之后呢,【你心里面还要跟着这个箭痛。心里还要着急、难过,还要恨那个人打我】。所以,你的心也跟着痛了。那你修行的佛弟子呢,佛陀告诉弟子们说,他说,多闻圣弟子,不受第二支箭,只受一支箭。别人打我一下,只是感受到打我的这一下痛,这个比如说皮肤被打坏掉了,【这个我知道,心不要因此而痛苦、而恨他】。你就确确实实的,去对付每件事情,只是知道事情的【本来面目】,哦,本来是这样,【你不受它负面的作用】。所以,在意根上用功有这样一个好处,就是你平时,随时会关照着意根,生活当中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麻烦,你问你自己:【我知不知道这些痛苦、麻烦】,然后你马上回答说,我知道;那么,【知道的这个它痛不痛苦呀】?它不痛苦。哎,这个问题马上就解决掉。这个我解决过很多人这个问题。因为有很多弟子呀,他们学习过程中,我就跟他开玩笑说,你只要跟师父讲话你就没有烦恼。哎,他说为什么。有人他烦恼来了,打电话给我,我就是这么简单告诉他,你烦恼吗?他说我现在正烦得不得了。哎,【谁知道你烦恼啊】?你知不知道你烦恼啊?【我当然知道】!我要是不知道,我就不烦恼了。好,【那个知道烦恼的,烦不烦恼啊】?他很听话,他马上会回观自己啊,观照自己那个【知道烦恼】的,他一看,没有烦恼。所以知道烦恼的那个,并不烦恼。这个就是禅宗在意根上用功的诀窍。

人生一世没有全部都顺利的;现在的苦是前世业障导致的,既然学佛了,就应该知道因果,知道以前没有闻佛,造业太多导致现在困难重重,是必然结果。所以从此就必须要好好修行,多做好事,多修福田,一心念佛,不要再被贪嗔痴所诱惑,等你修得功夫够了,生了清净心,环境就会变好了。
之所以觉得孤苦,是仍在半信半疑滴讲条件,念佛不可以讲条件,要专心,万缘放下,不能打妄想。熄灭妄想,就好了。这是我本人实践经验。阿弥陀佛

修行是修正自己,抱着不求回报的心态,这样就不会孤苦了。看到别人得到你的帮助,应该高兴才对。

  • 现在修行到一定程度了,现在感觉很孤苦
    答:第二:孤独痛苦是感受,突破这种感受修行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切如幻,从‘幻‘字上入手。下面的七佛偈语是针对修行过程中出现孤苦感受而提出的破解之法。1.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地九百九十八尊)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2.尸弃佛(庄严劫...
  • 修行中要忍受孤独(深度好文)
    答:缘断了,刚开始就会感觉到一种孤独——实际上孤不孤独呢?不孤独。因为什么呢?在佛法里没有孤独二字,佛讲的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孤独在佛法里不算个什么,是不是?但是修行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种孤独,孤独时应该感到高兴,寂寞时应该感到高兴。孤独和寂寞正是走向修行道路的一个过程,应该...
  • ...最好的道友离开人世,善知识远离身边,目前感觉一个人修行很孤单...
    答:你要学会自己独自一人的修炼,佛祖历经前世才修成正果,期间都是一个人,所以不要觉得孤独。。
  •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孤独感?
    答:一方面要出世的修行 修行上的境界无人可说 更很少有人懂 一方面要入世 但还不想破坏戒侓 影响修行 提高修行上的认识 给自己规定修学的方向 就会好的 而真正的修学期间正式需要这种孤独 才能更好的悟道 你可能现在失去了修学的方向 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 感觉是一种错觉 不要跟着他走 认识上的问...
  • 悟道修行之后找不到人结婚了。因为感觉自己的思维和普通人不在一个纬 ...
    答:如果您感觉自己的思维和普通人不在一个纬度了,可能是因为您的修行和成长使您超越了常人的认知和体验。这种情况下,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可能会更具挑战性。但是,不要因此感到沮丧或失望。首先,您可以试着寻找类似于您的人群,例如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加入相关的兴趣群体,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这...
  • 我很孤独,感觉世界上人情的冷漠,似乎只剩下我一个人该怎么办?_百度知 ...
    答:如果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请你一定要记住一个字——跑!记住一个策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记住一个语录: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个问题,有很多人提过,你可以去搜索答案!以前我也曾经和朋友聊过类似的问题,朋友的回答,我觉得很有道理。我把我朋友的话给你复述一下,他问我:你为什么不...
  • 很烦,感觉出离心强时很想看佛教经论,但感觉这时却有点孤立了,处离不...
    答:若真的想发心修行,恰是要逆世人的贪染之习,而看破放下一切是非缠绕。我们首先要认可,大家对我们的不理解。因为我们走过大家正在走的路,但是大家却没有走过我们现在走的路,我们可以理解他们,他们怎么会理解我们?若是真的能放下这颗心,然后生活中的事就好办了。因为,我们的左右为难,正是因为...
  • 为什么享受孤独,是人生最好的一种修行?
    答:孤独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好的一种修行,因为孤独的状态可以让自己放空。可以不被名利驱使,可以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享受着那一刻的平静。在那个孤独的空间里面,有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乐趣。很多人觉得孤独就是孤僻,就是毫无趣味。其实孤独的内心,往往更加丰富,一山一水一世界,在那个...
  • 经常感到孤独怎么办?
    答:也有的人其实在享受孤独,现在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低水平的社交比不上高水平的独处。”独孤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享受生活。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人经常感到自己很孤独。 有这种现象的人,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多和家里人聊天,进行沟通,增加幸福感,同时,和家人在一起外出 旅游 ...
  • 为什么常常感觉到很孤独呢?
    答:对于第一种来说,他们可能会有普通人没有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常常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生活得不到经常的释放和缓冲,那么常常感到孤独是必然的。对于第二种,性格开朗也许是表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出现悲伤无助,孤独寂寞的情感,这大概是一种人对人生的思索的时候。孤独是人的天性。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