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医西医纷争不断,中医都有哪些优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但是中医现在饱受争议,为什么呢?

我是相信中医的,因为我小的时候见过一个真正的老中医,他真的会把脉,而且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但是说到了新时代中医和西医,各有优点各有缺点,而且从广泛意义上来讲,西医确实占优势。

1.人才培养,西医的医生只要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培训,就可以看生活中的小病,10年,再加上一件临床经验,完全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但是中医这远远不够,因为中医成百上千位的药材,就不是一年两年能够记得住的,而且终于涉及到把脉的问题,一个把脉就能难倒所有真正学中医的人,因为他需要手把手的教,单纯的从书上去看,没有办法,完整的学会它,简单的说就是西医,一个老师在5年可以交出上百个学生,但是中医5年可能真正合格的弟子5个都不见得能教得出来,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就注定了中医处于劣势地位。

2.原料方面,中医更多的讲究,天地人和讲究气,所以说中医的很多原料在西医看来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它确实有作用,比如说一些土方子,这些都是古代人民根据现实生活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但是现在有的已经找不到了,有的因为时代变迁根本弄不清这份药材它到底是什么,所以说药材原料的问题就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解决,有很多中医的方子,它是有的,但是原料挤不起,就没有办法验证它到底有没有作用,而西医不同,它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原料,就大概的能退出生活中,几乎所有需要的药品。

3.治疗周期,中医的治疗周期很长,即使是个感冒发烧可能也要一周才能治得好,但是西医吃两片药,一两个小时就见效了,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完全不同,所以说,更多的人选择西医,因为西医见效更快,虽然说西医有抗药性的毛病,但是他见效快呀,现在人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丝毫没有意识到抗生素对身体的影响,以及未来产生抗药性的时候人们应该怎么办,所以说西医很火爆,中医逐渐衰弱。这只是我想得到的三方面,中医衰落下来绝对不止因为这三方面,还有很多很多原因我想不到。

辨证论治是针对每一个病人、不同的病情来用药因人施治 中医使用的药材都是纯天然草药和矿物、卫生环保、毒副作用少,而且质量稳定,价格也比较低
中医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得问世,标志者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医中药为我们华夏儿女的健康保驾护航,在西方医学传到中国以后,各地又建立了医学院,和西医的医院,把中医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很多的中医世家让孩子都学习了西医! 中医最大的优势,就是这个整体观,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对待,而不是把人拆成一个个的器官和数据来单独分析。但是因为人体是如此的复杂,所以导致中医的整个体系也是如此的庞大繁复,需要依赖于一些形而上的概念来形象化以方便理解和传承。

阴阳五行八卦是封建迷信,那么和这些概念紧密相连的中医自然也就是封建迷信,最终把中医归为巫医之流。这在我看来是很不理性的,所谓道法自然,自然界存在的道理,在人体也依然是成立的,就像热胀冷缩这样的规律,不管是在大自然,还是体现在人体的血脉肌肉,这种规律都是客观而真实的存在,个人认为这是很科学的,再科学不过的道理。 中医治病是帮助病人重建体内的平衡,最终使阴阳得以平衡,身体自然就有能力抵抗外邪,疾病就能被战胜。西医则是以引入外援来治病,表面上症状缓解了,但是疾病还是要靠病人自身积聚起能量去克服。

不过这都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西医也把很多中成药制成针剂,用西医的方式给患者输液,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中医也借鉴西医的辅助检查,为中医诊断提供帮助!总之,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发挥自身的优点,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就好,相信以后医学的发展一定能攻克许多人类的疑难杂症!

与西医相比,中医在治疗外感疾病方面具有最大优势。所谓外源性疾病主要是病毒性传染病,如流感病毒等。虽然中医没有病毒学,但中医的“正气存邪不可干”理论可以治疗大多数病毒学疾病。功能性疾病,如心脏神经官能症、胃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慢性消化不良、头晕、疲劳、心悸、失眠、健忘、无名发热等。

慢性病和老年病,中医擅长治疗老年病、慢性病和疑难病症。这是中医的优势之一。当美国总统的医学顾问方李沛先生去科技部时,他说,西医不能治愈慢性病,而中医可以很好地治愈它们。如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气肿、肺心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慢性尿路感染、中风后遗症、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贫血、听力损失等。

中医注重保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对大病初愈后恢复期的全身疲劳、头晕、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盗汗、低烧等不适状态进行调节。效果显著。中医不仅有中医,还有许多非药物疗法,如气功、导引、针砭、针灸等。这些方法简单易行,足以解决许多常见和经常发生的疾病,甚至急性疾病。妇科和男科疾病。

中医可以预测疾病。根据“五运六气”,我们可以预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疾病及其发展趋势。中药确实简单又便宜。如果每个人都掌握了中医保健方法,非药物疗法,可以说相当多的疾病不需要住院治疗。这些是中医的优势。它相对于西医。即使它在中医临床治疗中被公认为具有优势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的疾病(包括西医)都能达到100%的治愈率,有些疾病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中医的副作用小一些,都是内调为主,但是药效也慢一点。

安全、副作用少。由于中药外治是施于体表,它可以随时观察其适应和耐受情况而决定去留。

吃中药感觉是很安全,很养生的一种药物呢。

中医的优点就是比较治本,但是效果太慢了。

  • 近几年中医西医纷争不断,中医都有哪些优点?
    答:与西医相比,中医在治疗外感疾病方面具有最大优势。所谓外源性疾病主要是病毒性传染病,如流感病毒等。虽然中医没有病毒学,但中医的“正气存邪不可干”理论可以治疗大多数病毒学疾病。功能性疾病,如心脏神经官能症、胃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慢性消化不良、头晕、疲劳、心悸、失眠、健忘...
  • 你好,中医 (十三)中医的真谛
    答:        一部《黄帝内经》流传数千年,至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中医医术流派众说纷争,针炙、中草药汤剂、推拿等方法各显神通,经方与时方之论,一方治百病的游医现象,当代祖传派与学院派之争等,让人们对中医的认识颇感迷惑。中医的医治法则、方法及方药,...
  • 中医有多少年的历史?
    答: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
  • 老中医们长寿有哪些原因?中医长寿有哪些秘方?
    答:1、老中医长寿原因1、饮食有节,以素为主:老中医认为,调节饮食以养脾胃,这是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因素。他们喜爱吃当地生产的五谷杂粮,更爱吃蔬菜、豆类、水果,而鱼与肉吃的较少。虽有个别偏食鱼肉的,也是荤素搭配,从不过嗜。他们的食养经验是:一不过饱、二不过咸、三不过甘、四不过肥、五不偏食...
  • 中医的根源及古今中医的差距
    答:王勃是唐朝初年人(有名的《滕王阁序》是其作品),曹元是王勃的好友,当时住在长安。根据《新唐书•王勃传》,王勃与曹元交友,从曹元学习许多医学的秘术,所以才在《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序文中透露医道传承的谱序:岐伯→黄帝→历九师→伊尹→商汤→历六师→姜太公→文王→历九师→医和→历六师→扁鹊→历九师...
  • 黄开泰:中医—把人当人的生命医学(上)
    答:黄开泰:中医—把人当人的生命医学(上)一正确的观念是健康长寿的先导。健康长寿在自己手中,有了正确的生命观念,就会有正确的行为,才有健康长寿的希望。但正确的生命观念,来自正确的文化,正确的文化,来自自然客观的生命事实。什么是中医,首先就要从医学的实际对象——人说起。 可以肯定的是,人不是小白鼠,不是尸体...
  • 再论中医理论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是什么?(唯有破解中医本质才能汇通中西...
    答:不属于中医或者西医,应该算是站在中西医夹缝中的一个人,充其量是一个针灸爱好者,能够了解一点中医,完全依赖于家传之针灸,对于针灸的疗效有切身体会,可以说疗效如神。眼见中西医纷争不断,废止的声音不绝于耳,众多骗子轮番上阵,中医理论已到水深火热之中,所以站出来说几句话。在大家面前我就像一只蚂蚁,原来的题目就...
  • 中医的历史有多少千年了?
    答:中医的历史有2000多年。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
  • 普及中医文化和普及中医知识,哪个更重要?
    答:中国自古就有“上医医国,小医医人”的文化传统,此后发展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这里,“大医医国”属于中医文化的拓展,告诉人民治理国家如同医家治病救人一样,其实包含中医治疗整体观念。“小医医人”就是具体而微治病救人的医学知识。中医文化需要中医知识体现,中医知识需要中医文化做指导,...
  • 中医靠谱吗?
    答:另外,很多人说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实际上现实远比这曲折得多,朝代的更替,还有一些文化罪犯的恶行,实际上中国的医学是断续的,没有形成绝对的规范,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宋以后,甚至可能是退步的,中国历史不平坦,想想华佗,如果当年没有三国时代的纷争,它又会留下什么?这一代代如果都能传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