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军入关后挖开了天启皇帝的陵墓?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1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军在山海关大战后败于清朝八旗军队,随后败走的李自成很快便撤出了北京城,李自成败退后,清军主力随即入关,顺治皇帝正式入主北京,清朝至此取代明朝成为了新的统一政权。

由于清朝统治者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因此为了赢得广大汉族知识分子和汉族地主阶级对于新政权的支持,清朝统治者打出了为明朝崇祯皇帝和周皇后报仇的旗号。摄政王多尔衮命各路八旗军队追击农民军,同时清廷还专门派出军队驻扎看守明朝皇帝陵寝,对明朝皇帝的陵寝进行了有效的管护。

清朝统治者并没有像以往新建立的朝代那样对前朝皇帝的陵寝进行大肆盗掘,反而加以保护。清廷不仅对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进行了保护,甚至连位于南京的葬有朱元璋的明孝陵也进行了保护,但是与此同时,清廷却挖开了明朝天启皇帝的陵墓,甚至还打开了地宫,而这一切,实际上源于一个女人的死。而这个故事却要从明熹宗天启七年说起。

天启七年八月,年仅二十三岁的明熹宗天启皇帝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自感时日不多的天启皇帝开始考虑起自己日后的继承人问题,按照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未来的皇位应该由天启皇帝的儿子继承,可是天启皇帝的几位皇子此时已经全部夭折,当时宫中传言几位嫔妃已经有孕,因此天启皇帝仍然寄希望后宫嫔妃能够生下皇子,以继承自己百年后的皇位.。

可是就在这时,天启皇帝的皇后张嫣却提醒他,国家面临多事之秋,朝廷内忧外患,立一个黄口小儿难以服众,需要一位年长的君主才能挽救明朝岌岌可危的江山,因此张皇后希望明熹宗按照兄弟级的制度将天启皇帝同父异母的已经十八岁的弟弟信王朱由检立为新皇帝,天启皇帝十分敬重张皇后,这个性格偏执的皇帝对于皇后的谏言通常是能够重视的。最终经过权衡利弊,天启皇帝将信王朱由检立位新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明思宗崇祯皇帝。

天启皇帝临终前曾拉着信王朱由检的手对他说,希望他能成为尧舜一样的英明君主,同时还表示了自己唯一的挂念就是皇后张嫣。希望朱由检能够在登基之后善待张皇后。朱由检也确实做到了。崇祯帝登基后,由于其与张皇后是叔嫂关系,因此张皇后并不能被尊为皇太后,所以崇祯皇帝将其封为“皇嫂懿安皇后”,同时按照皇后的礼制奉养。终冲崇祯一朝,无儿无女也无权势的张皇后始终受到了崇祯皇帝以及周皇后的礼敬和优待。这样的日子一晃过了十七年,崇祯十七年的惊天巨变,最终让这个原本不错的故事朝着不一样的方向走去。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此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攻入北京,自感大势已去的崇祯皇帝来到后宫之中,先后逼迫自己的皇后周氏和贵妃袁氏自尽,同时又用剑砍伤了自己的两个女儿,随后崇祯皇帝命太监将圣旨送入张皇后居住的仁寿殿中,张皇后在接到了崇祯皇帝命其自尽殉国的诏书后,随即用一尺白绫结束了自己38年的生命。

李自成进入明宫之后,曾为崇祯皇帝和周皇后发丧,但是作为前朝皇后的张皇后遗体却被扔在宫中,无人问津,后来清廷入主北京,清朝统治者先是为崇祯皇帝和皇后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随后还将明熹宗的遗孀张嫣进行了收殓,张皇后是明熹宗的正宫皇后,因此清廷决定将其与明熹宗合葬,因此清廷派人将已经封闭了将近十八年的天启皇帝的德陵地宫被打开,张皇后的棺椁被送入地宫之中与丈夫明熹宗并排安放。

曾一种广泛流传的传言,说清廷在打开天启皇帝的地宫后,纵容旗兵对其地宫中的珍宝进行了洗劫,这种说法曾被一度盛传,但是却并不见诸于官方史料之中。清朝统治者之所以厚葬崇祯帝后以及张皇后实际上就是为了拉拢反对势力,收买人心,如果清军意在盗墓,大可不必废此周折。



因为清军要安葬明朝的张皇后,她是崇祯皇帝的嫂子,想要安葬她,就必须打开天启皇帝的陵墓,这样才能让张皇后和他合葬。

因为清军打开陵墓,是为了将明朝后妃进行安葬,由于清朝的风俗跟明朝的风俗不一样,所以皇帝只能打开陵墓将张皇后葬进去。

有传言说,清军进入地宫顺手把天启皇帝的陪葬品拿走了,虽然史书记载清军确实进入天启皇帝的地宫安葬皇后,但是有没有拿走陪葬品,这个是没有记载的。

因为皇帝的陵墓里面好东西都很多,有很多金银珠宝,有了钱,清朝才能去犒劳有功的将军。

  • 为什么清军入关后挖开了天启皇帝的陵墓?
    答:清廷不仅对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进行了保护,甚至连位于南京的葬有朱元璋的明孝陵也进行了保护,但是与此同时,清廷却挖开了明朝天启皇帝的陵墓,甚至还打开了地宫,而这一切,实际上源于一个女人的死。而这个故事却要从明熹宗天启七年说起。天启七年八月,年仅二十三岁的明熹宗天启皇帝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
  • 为什么清军入关后挖开了天启皇帝的陵墓?
    答:不打开天启皇帝的陵墓,怎么把他的皇后张氏放进去?德陵是清军入关之后,唯一打开的明朝皇陵,主要因为天启皇帝的皇后张氏殉明,被顺治帝下令葬入德陵。德陵是明朝所营造的最后一座帝陵,其主就是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是崇祯帝朱由检的哥哥。熹宗朱由校沉溺于做木工,相传其不仅是喜欢木匠活,而且...
  • 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
    答:也就是在朱棣当皇帝期间,开始寻找风水宝地当皇陵,在仔细寻找之后,终于找到天寿山这个风水宝地,因此朱棣最终就埋葬在这里,从朱棣之后的皇帝,都埋葬在天寿山。 明十三陵占地面积120多平方公里,总共埋葬了13位皇帝,包括仅仅当了十个月皇帝就去世的胖子皇帝朱高炽,以及朱棣“好圣孙”朱瞻基,还有被瓦剌俘虏的皇帝朱祁镇。
  • 为什么说清军入关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意外
    答:有两个极端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一个是天启七年即崇祯皇帝登基的第一年,崇祯杀魏忠贤,魏忠贤确实是一个坏人,他的作为也不是好事,就像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看起来很正,但是他们维护江南工商业权利,把赋税直接加在农民身上,加剧了农民暴动的情况。还有就是明朝末年的重臣杨嗣昌,此人很有军事才能...
  • 朱由检被戏称为木匠皇帝 朱由校真的是一个庸碌的皇帝吗
    答:是的,没错,他就是个庸碌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无视朝政,宠幸宦官,导致朝局动荡。当崇祯帝朱由检接过皇位的时候,大明朝早就已经岌岌可危摇摇欲坠了,这才有了后来的清军入关,明朝灭亡的结局。天启皇帝不是个好皇帝 朱由校学习非常差,但那绝对不是智商问题,而是环境的问题。他的祖父万历皇帝不喜欢...
  • 被李自成推翻的皇帝是睡
    答:“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朱由检与其兄长朱由校在位时间均短(光宗 朱常洛生有七子然活着长大的只有朱由检和其兄长朱由校),16岁的崇祯继承帝位。此时明帝国因为小冰河期天气异常寒冷,灾荒频繁和外敌频繁入侵在风雨中飘摇。天启七年八月丁巳,崇祯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
  •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怎么死的
    答:在东华门示众,“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梓宫暂厝在紫禁城北面的河边。当地平民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清军入关后.将他移葬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史又称崇祯皇帝。
  • 崇祯皇帝遗书揭开崇祯皇帝自杀背后令人震惊的秘密
    答:但当时的情况是,吴三桂一旦入关,就交给了关外的清军。崇祯皇帝真的没有亲自带吴三桂回京。于是,崇祯在1月21日召集大臣们集体议政,希望有人能配合他提出这个建议。那么为什么部长们仍然反对呢?因为崇祯皇帝的想法不明,大臣们也不敢承担从四面八方抽调重兵的责任。就这样,派兵侍奉国王的问题因为大臣们的反对而再次搁浅...
  • 谁若不死清军难入关,临死前说16个字,300年后子孙为其报仇?
    答:所幸,幼天王得以逃脱,只是李秀成自己,却于七月二十三日被湘军捕获。因为当听说李秀成被捕获后,曾国荃当时就表现急不可耐,毕竟是因为李秀成这个人,湘军才吃了硬骨头,一拖再拖,硬是久攻天京而不得下。曾国荃强压着怒火,只见他来到了李秀成跟前,只打量了一会儿,便一把将李秀成推到了刀锥前,当...
  • 明朝最笨的皇帝是崇祯吗?
    答:相比他的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他雷厉风行,大力清除阉党,肃清魏忠贤的党羽,让大明的朝政重新回到正轨。朱由检当上皇帝时是想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好皇帝的,他的大部分政令都是有利于王朝的发展的。可无奈当时的明朝,关外有皇太极和多尔衮的满洲铁骑虎视眈眈,关内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