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说的都是文言文吗?普通老百姓和上朝说的话有什么不同?有方言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3
古代人平时说话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全部都是文言文吗?

我们通常是在课本上接触文言文,古人平时也是用这么复杂的文言文对话吗?我们知道古人多数是不识字的,只有少数人识字,当然只有这少数人使用文言文。平民百姓多数是使用白话文交流的。就像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古人说话也是分时间段和地域的差别而有所不同。语言从来都是在发展变化的。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都是用文言文对话的,不管你是官员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都统一使用文言文。因为文言文有固定的格式。这实际行上是一种对语言的统一规范。说明那个时代先人就有了统一管理的思想。
到了唐代,白话文形成,白话文的产生使民间百姓不再受文言文固定格式的束缚,使平时交流变得简单起来.但是官员在官场多数还是使用文言文,就像现在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用英文沟通一样,官场有官场使用的官方文字。官员上报奏折,书写的官文,包括民间张贴的告示,多数都是文言文。

到了清代,基本上都是使用白话文。《红楼梦》里只有吟诗作赋的时候是文言文,文言体本身自带押韵,名门贵族用来抒情雅致,逗趣罢了。

古人集市买菜,交换商品,如果还是用的文言文,那岂不是交流起来特别困难。白话文形成是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同时期,地域文化有差异,南方人讲话,北方人不一定懂,同样,北方人讲话,南方人不一定懂。不同时期的人们讲话更是有差别,后代人不一定懂得前朝的语言。所以,古人并不是平时都在用文言文对话哦。

文言文只有在现代的时候才被成为文言文,在古代标点都没有,所有在古文之中有一个词语叫做句读。
文言文以古代的诗词歌赋为例,那都是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弄出来,平民百姓哪里会这个,自然在古代之时,文言文仅仅流传在知识阶层和贵族,生活之中更多的还是白话文,顶多加一个之乎者也罢了。

因此就可以知道古人的话很容易理解,第二就是文言文也并不是很难,俗话说抒情言志,文言文都是抒情类的很简单掌握分段之处就可以理解意思了。
在上古先民时期文字还没有,人们的交依靠的是什么,是自己的嘴巴,正如很多的人说这个字但是却不认识,自己也写不起,在诗经之中的我们看到古代人民知识的结晶那页不是很难,更多的就像白话文一样,不过多了一部分的韵律,有了韵律才叫做诗歌。

在古时候读书的人是很少的,书本非常的昂贵,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书本,不识字只能说,难道还能够说着之乎者矣这个词语了。文言文在上层社会之中流行,更多的一部分是在押韵和填充词律这一方面。
比如说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本来就只是一个混混,大字不认识几个,但是还是写出了一个诗歌。大风起兮云不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已有猛将兮守四方,这是多么简单地对话,在这个里面你看到的都是很普通的词语,语言也是言简意赅,你在里面看到的顶多就是多了几个感叹词,因此文言文根本就不难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出自于古诗文之中,这里面表达的一部分就是同样的一个问题,从事这个行业的都是有知识的,肯定不会有白丁的,没有知识的人哪里懂这些高深的东西。

在古代的文言文和现在虽然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基本上差距不大,只要自己看的多了,理解能力上去了就可以看得懂了,我家里面的族谱就是文言文,历经传承了很多年,从我先祖开始一直就有记载,上面都是同样的话,只是在文言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的感叹词。
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是非常的清晰,文言文不在人们的生活之中,那是在文学上面才有的。
听得多了就能懂了,另外不是每个人都说文言文,因此古人的话并不是那么难理解。

有句话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古代人对字,对纸,对文章,都是有很深的敬意的。写的东西,希望后世的人也能看到。那么如何做到呢?首先,不能乱写,也就是说,主题要明确有意义;第二,要有文采,如果你写的文章语句不通,一点文采都没有,大家看了得不到精神享受,谁还会看?早就在历史长河中被丢弃了。第三,语句要简洁,表达要简练,如果你废话连篇,谁还想看? 用文言文是最能表现这三点的,对语言的运用是一个人层次水平的体现。
而且文言文的学习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从小就开始训练。
但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为生存而忙碌,没有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习,所以他们自有一套表达方式,这就是白话。但是这些“白话”对我们来说,也是文言文。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古代人说的都是文言文。因为当时的语法规则就是这样子的,跟现在是不一样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古代人有相对的文言文。所以才有“穷酸书生”一说。就是讽刺一些人喜欢说文言文。
觉得我说的有用的话,打个赞吧,小生这厢有礼了!

一、古人在先秦时期说的都是文言文,但后来文言文与口语逐渐分化,古人说的话也就变成了口语,与文言文逐渐脱节。普通老百姓也是这样说话。

二、古代的官话与方言:

1、中国历代官方语言有雅言、正音、官话、国语等不同的称呼,也是不同时期“普通话”的定义。官话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

2、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3、每个朝代都有官话来作为”鹊桥“沟通各个方言区的人,一般都以王都所在地的语音为准。

三、上朝时,古代官员一般说的是官话,也就是王都地区的语言。

扩展资料:

1、口语与文言文的分化史:

大约在先秦时期,文言文还是和当时的口语一致的,书面语和口语都是用的文言文。但是由于书面语本身的保守性,加之以文言文为载体的儒家著作经典地位的确立,以及汉字对于汉语的巨大影响,文言文和口语很快就进入了漫长的双轨发展时期。

大约在两汉时期,口语和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距离。虽然文言文和口语都在发展,但前者远远跟不上后者的速度,距离越拉越大。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语已经完全脱节。当时的读书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达一般口语要说的意思。

2、保护地方方言的意义:

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例如东北方言,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山西的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声调有极其复杂的变化。 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

中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地广物博,幅员辽阔。而尊重各民族及地方人民则是保证祖国统一的必要条件,尊重人民,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文化。方言作为文化艺术,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也应被保护,二者并不矛盾。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话(官方语言或汉语)

百度百科-文言文



分开解答。
1、中国古代人说的都是文言文吗?
不是。
“文言文”顾名思义,它是“文”不是“话”。上古时期,文字刚刚出现,人们开始用文字记录事件,以当时的社会语言为基础,用极其简练的文字来记录,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文字语体,专门用于书面。人们平常说话仍旧依据口语。
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到中古、近古,社会语言很接近现代汉语,如果没有读书,普通人同样不懂文言文。
2、普通老百姓和上朝说的话有什么不同?
如上所述,普通老百姓说当时通行的社会语言,与现代人没什么不同。朝廷上的对话语言也是那个时期的口语,略微不同的是比较文雅一些,不使用低俗市井俚语。这种情况也与现代情况相同:高层官员开会发言比较文雅,而马路边的聊天比较通俗。
3、有方言吗?
不仅有,而且差异比现在更复杂。
方言是由于交通、通讯阻隔造成的。现代交通和通讯十分发达,很多人说普通话,即便不是普通话,也尽量避免生僻的方言词汇。方言逐步淡化。

文言文是上古时期的口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新词汇会不断地加入,语言越来越丰富。
上朝的人基本上都是读书人,词汇量肯定涵盖古今,说起话来是文言文和当时口语的混合体,如曾国藩的家书,半文半白,各得其宜。
普通老百姓说的都是白话,不过民间有很多成语、俗语、谚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表意清晰优美,是百姓智慧的结晶,所以方言得继承。

中国古代人说的相对于现在无论是官员和老百姓说的都是文言文。
普通老百姓没有受到过多少教育,说的几乎都是方言。
老百姓如果上朝说的话也要属于京都地区或官方语言,你要是再说方言恐怕就无法交流。如果要是不会说“普通话”,就得有懂得的人翻译了。
读书人说的都是书面语,类似于今天的官方话也就是普通话。

  • 中国古代人说的都是文言文吗?普通老百姓讲什么话?上朝说什么话,有方...
    答:一、古人在先秦时期说的都是文言文,但后来文言文与口语逐渐分化,古人说的话也就变成了口语,与文言文逐渐脱节。普通老百姓也是这样说话。二、古代的官话与方言:1、中国历代官方语言有雅言、正音、官话、国语等不同的称呼,也是不同时期“普通话”的定义。官话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北京官话、东北官话、...
  • 古代人日常生活中都是用文言文交流的吗?
    答:不是。古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用当时的社会口语交流。按用途划分,“语言”可分为日常交际用语和书面用语两大类。日常交际用语称为“口头语”。口头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贸交流以及人口流动和迁移、民族融合等诸多因素影响,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的。这种变化是缓慢而渐进的。如果按照时代来截取...
  • 古代的人讲话也是用文言文吗?
    答:一。古代人们受教育率很低,只有在写文章时才用文言,老百姓不懂文言,说的是方言型白话.每个时代为了政令通行,在官员中都使用一种通用的口音一般就是当时京城的口音称作都话、官话或官腔,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其实现在的普通话使用北京附近的口音,一定程度上就是袭自明清官话.二。较早的时候当时的书面语...
  • 中国古代,当官的说话用文言文,老百姓说话用白话文吗?
    答:古人说话写文章,用的都是文言文。只不过,说话用的多是口语;写文章用书面语多。官吏和老百姓说话用的都是一样的文言文。不过,普通老百姓一般不写文章。
  • 古代人真的就是说文言文吗
    答:古代人不是说文言文。原因:1、“文言文”的第一个“文”意为美好,“言”为写、表述、记载,“文言”即书面语言,最后一个“文”为作品、文章,表示的是文种,“文言”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2、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3、古代人们受教育...
  • 古人日常说话也是文言文吗
    答:如果将英语说成是当今“横向交流”的工具,那文言也就是古、今、后人“纵向交流”的“公语”。中国古代有所谓“二十四史”,都是文言文,今天的人掌握了文言,就能学习历史。严格说来,清朝以后没有修史。如果修史的话,用现代文行不行?恐怕若干年以后的后人看不懂了。3. 古人日常之间说话也是用...
  • 古代人说话是说文言文还是说白话文??
    答:西晋到宋朝期间,因为北方一直被异族统治,南方汉人也是和少数民族杂居,所以中国人的口音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北方人的语言开始被胡化,到隋唐南北统一时期,虽然他们语言还是文言文,但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已经很大了。明清时代,古汉语与现在的发音已经很小了,语法区别也不大,这个时期士大夫们书面语还是文言...
  • 古代人聊天都用文言文吗
    答:1. 古代人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对话的吗 古人说的是文言文,还记得史记上的记的陈胜说的那句话吗?“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是引用陈胜做平民时的原话。越是古老的时候平民说的话越是难懂,《木兰辞》是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三国》和《水浒》就是明时的白话文,就跟现在的语言差不多了。 其实,现在所说...
  • 古代人平时说话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全部都是文言文吗?
    答:早在先秦时期,古人都是用文言文对话的,不管你是官员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都统一使用文言文。因为文言文有固定的格式。这实际行上是一种对语言的统一规范。说明那个时代先人就有了统一管理的思想。到了唐代,白话文形成,白话文的产生使民间百姓不再受文言文固定格式的束缚,使平时交流变得简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