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味,古诗词中竟然有这么多美食你知道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古诗词里的桃花都有哪些含义,你们知道吗

一直以来对《桃花扇》中一句“春风上巳天,桃瓣轻如翦”印象颇为深刻,三月,虽未至上巳节,但无论是在曾经烟雨朦胧喧嚣的秦淮河畔或是寂静的青山之中,桃花早已开放。有歌唱道,春有百花秋有月,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自古以来春花秋月一直被文人墨客所爱,它们承载着人们千百年来的爱恨情仇。
今天我们不聊百花和秋月,只说桃花,千百年来寄托了人们的何种情感。
古诗词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将桃花视作貌美的女子,在《桃花扇》一书中,侯方域与李香君梳笼拜礼之时面对有着“秦淮八绝”之称的李香君,侯方域在订盟宫扇之上,即兴赠诗道:
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在诗中侯方域面对曾经一见倾心的李香君,按耐不住心中的悸动,挥笔写下如下如此诗句,认为洁白的辛夷花虽是美,但是远不及东风中摇曳的桃李花。用桃李花来盛赞心爱之人,由此可见在他的心目中桃李花是何等的美物。
那么以桃花喻美人是从何时流传开来的呢,最为久远的当属《诗经》中《桃夭》一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词想必未曾读过《诗经》的人也会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耳熟能详,在诗中作者将桃花视作妙龄美貌女子,作为一首新婚贺词,不仅将新娘的美貌借桃花道出,也将作者对新人的新婚生活的美好祝福赋予其中,祝愿面若桃花的新娘,婚后能家庭和睦安居乐业。
这样一首千古流传的佳作,现今我们来道之对新婚的朋友也是相当的妙。
清代学者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评论《桃夭》:“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自《桃夭》之后此意象被后世的诗人反复使用了。
在我们所熟知的名家中,也有不少佳作来借以桃花来盛赞美人。崔护的一首《题都城南庄》一直以来被口口相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大多数的人对“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再熟悉不过,在诗中作者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
除去桃花美人的象征,在古诗词中文人还将桃花寄托了何种情感?
我们可从李白的一首《山中问答》看出一二: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从诗词的含义可看出作者对于自在悠闲生活的向往,幽居于碧山之中,而碧山在何处呢,就在随着桃花溪径的深处。在这里,桃花俨然成了一处与尘世毫无相关的清幽之地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心中的一块乐土,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世外桃源。
谈及世外桃源,我们不得不说到陶渊明。作为田园诗派的鼻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态度早已在我们的学习中了解过。陶渊明的一系列田园隐逸诗作也表明了他对于对然自在淳朴生活的向往。在他的名作《桃花源记》一文中便可清晰看出。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这是桃花源记中通往桃花源的路径描述,在桃花溪水曲径通幽的深处,住着一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世隔绝的人,在这里人们怡然自得,不为世事所纷扰。而这里的桃花也如李白适中所言,是一种与世隔绝悠然自得的生活的象征。
自《桃花源记》之后,桃花源在从前以及现在都成了每个人心中的一片乐土,而桃花也就被赋予了一种归隐,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意义所在。
秦淮河边几度春风依旧,香君不再,美人倍出,遥望桃枝,我们仍可道出“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花源虽未知,然桃花烂漫,我们要相信,我们辛苦寻觅,一切将自现。寒冬已过,三月佳境渐入。
天地有大美美在万物有灵,诗词有大美美在重塑万物之灵。古往今来,万物承载着人们的千愁万绪,岁月长河流淌不息,春花秋月几度轮回,遥望故时月,我们共享天籁。

霜降
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
小径清幽烟霭霭,金风萧瑟野茫茫。
雁鸣长空排斜阵,花陨残荷对夕阳。
云淡天高陶菊傲,羊肥牛壮满粮仓。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2.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3.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4.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5.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6.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

  7.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8.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9.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 诗中有味,古诗词中竟然有这么多美食你知道吗
    答:“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
  • 爱美食,乐生活,古诗词中有哪些令人回味的美食
    答:1.吃蛤 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2.吃河豚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3.吃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舌尖上的美食诗词歌赋有哪些?
    答:1,唐代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译文: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3,《陪郑广...
  • 人间有味是清欢‖说说诗词中的美食
    答: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作》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初到黄州》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黄庭坚《戏咏江南土风》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苏轼《留别廉守》山中何事,松花酿酒...
  • 急求!语文课本古诗中的美食
    答:“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
  • 盘点古诗词中的“吃货”都有哪些
    答:也难怪苏东坡会自豪地在《东坡志林》中写道:予在东坡,尝亲执枪匕煮鱼羹以设客,客未尝不称善。好菜一定要配好酒才行,苏东坡自己还捣鼓着酿酒,在黄州酿米酒,在定州酿松酒,在惠州酿桂酒,在海南酿“真一酒”,他的诗词中也时时飘散着美酒的芳香,虽有借酒消愁之嫌,但更多时候却是对生活的...
  • 关于美食的古诗词
    答:美食的诗句古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杜甫《立春》。劝君速吃莫踌躇,看被南风吹作竹。—宋代钱惟演《玉楼春锦箨参差朱栏曲》。槐叶冷淘来急吃,君家醪瓮却须休。—宋代晁说之《招图机吃槐叶冷淘》。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宋代苏轼《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
  • 春节的美食古诗有哪些?
    答:关于春节美食的古诗有:1、唐多令 年糕 凌祉媛 〔清代〕切玉妙能工。香调桂米浓。快登筵、粉腻酥融。仿佛刘郎题字在,谁印取、口脂红。佳号复谁同。年年祝岁丰。更团花、簇满盘中。市上携来纷馈饷,须买到、落灯风。2、元宵 唐寅 〔明代〕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
  • 有关美食的古诗句
    答:"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
  • 关于美食的诗句
    答:关于美食的诗句:1、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2、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3、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4、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5、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6、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7、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