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是不是诈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8
诈骗如何认定

你问的是诈骗罪如何认定吗?诈骗罪的认定要从以下几方面:1、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如携款逃跑、挥霍资金等;2、客观方面,实施了隐瞒真相或欺骗的行为,致使被害人自愿交出财物;3、诈骗金额要达到立案标准,一般是3千到1万元之间。

法律分析:用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以私自占有的目的,而故意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以诈骗金额分为三个标准。1、诈骗金额达到较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财物为两千元至四千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要求诈骗者赔偿相应的罚金; 2、诈骗金额达到巨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公私财物达到三万元以上至五万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3、诈骗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公私财物达到二十万元以上的情形,处于特别严重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将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合同诈骗行为与民事欺诈行为认定不同。
1、欺诈内容是否为主要的合同条款。
合同条款可分为主要条款与次要条款,所谓主要条款主要指合同约定的主要权利义务关系。合同诈骗行为的欺诈内容针对的是主要的合同条款,即行为人利用签订合同为手段,但其根本就不存在履行义务的意图,或者行为人先履行一部分合同义务,诱骗合同相对方履行完义务后,行为人即不再履行合同义务,并将已获取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民事欺诈行为则是针对合同约定的次要条款,只对部分事实或局部事实进行隐瞒等。同时民事欺诈行为并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内容,其以履行合同主要义务为前提。

例如在购房合同中,主要条款也就是主要权利义务便是一方过户房屋另一方交购房款。如果出卖人连房屋都不曾拥有,通过虚构房屋存在的事实,使被害人认识错误而交付房款,那便是诈骗行为。但如果房屋确为出卖人所有,只是出卖人为了顺利卖房将房屋为凶宅的事实隐瞒,购房人在被隐瞒的情况下购买过户,此时房屋出卖人就是民事欺诈,而不是诈骗行为。
2、行为人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从行为人履行合同的能力上来说,行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是判断欺诈性质的重要依据。如果行为人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也根本就没有履行合同的打算通过虚构事实方式与他人签订合同,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则应当按照合同诈骗罪定性。
若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但其目的是为了获取经营或者投资机会,行为人具有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能力,则其行为应认定为民事欺诈行为。
除此之外,对于合同履行能力,陈兴良教授认为:虽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还不具备履行合同的条件,但行为人自认为经过努力可以创造条件履行合同,即使后来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履行合同的,不能因为行为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虚称能够履行合同而认定为合同诈骗,这是一种民事欺诈。
3、行为人是否履行合同。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在一定情形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那是不是只要出现规定的情形就构成诈骗罪呢?并非如此。
行为人虽然实施了刑法规定欺骗行为,但如果仍然履行了合同,并通过履行合同获利的,那么属于合同欺诈,而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例如,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如果签订合同以后根本就没有履行合同,以此骗取他人财物的合同诈骗行为,就是一种假冒主体的合同诈骗。
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只是冒用其他单位名义签订合同,还是履行了合同,则只是合同主体的民事欺诈,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如果签订合同以后根本就没有履行合同,以此骗取他人财物的合同诈骗行为,就是一种虚假担保的合同诈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只是提供虚假担保,但还是履行了合同,则只是合同担保的民事欺诈,而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4、是否直接对被害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在我国刑法中,诈骗罪要求直接造成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是指被害人丧失对财物的占有或者处分,而被告人获得对财物的占有或者处分。如果没有这种直接的经济损失,就很难构成诈骗罪。
例如,就贷款诈骗而言,我国刑法规定了贷款诈骗,在一定情形下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只有通过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才能认定为诈骗罪。如果只是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损害了部分合同相对方利益的,尽管合同相对方存在一些经济损失,也不能认定为贷款诈骗,而只是民事欺诈。
四,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的责任承担也不相同。
1、民事欺诈的责任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中受欺诈人的撤销权。也就是说,因欺诈行为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无效。
合同被撤销后,面临着合同责任的承担如损害赔偿、返还财产。合同责任属于民事法律责任,其承担方式有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
2、合同诈骗的责任
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针对合同诈骗罪的三种不同财产数额规定了三档刑期,对应三种处罚方式。其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不构成诈骗。仅退款成功不退货是否属于诈骗要看涉案金额是否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一)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这个金额没有具体量化,但一般是指高于3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亲,您好,法律分析:用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以私自占有的目的,而故意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以诈骗金额分为三个标准。1、诈骗金额达到较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财物为两千元至四千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要求诈骗者赔偿相应的罚金; 2、诈骗金额达到巨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公私财物达到三万元以上至五万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3、诈骗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公私财物达到二十万元以上的情形,处于特别严重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将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如何认定是否构成诈骗罪
    答:法律分析:1.主观上必须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2.客观上具有虚构事实、隐瞒事实真相的行为;3.另外还需要具有骗取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结果。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诈骗罪属于结果犯,即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并不一定构成犯罪,必须达到一定的结果,也就是骗取的财物金额需要达到“较大”以上数额的才能构成犯罪。
  • 诈骗的定义及认定标准
    答: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4、本罪与本法规定的其他诈骗犯罪的界限本法在其余各章节分别规定了集资诈骗罪、贷款...
  • 法律如何认定诈骗
    答:法律认定诈骗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行为人有欺骗、隐瞒、承诺不履行等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被害人受到了财产损失;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诈骗犯罪是指利用欺骗、隐瞒或者其他手段,使得他人错误地处分财产,以达到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行为。在法律中,要想认定为诈骗,则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首先,行...
  • 怎么认定对方是诈骗
    答:一、怎么认定对方是诈骗1、认定对方是诈骗的标准是:(1)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2)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2、法律依据:《中华...
  • 诈骗行为的法律认定是什么
    答:法律分析:诈骗行为,从形式上包含两种:一种是虚构的事实,第二种是掩盖事实的真相;从实质上则是指使受害人陷入了错误认识的行为。简单的来说,在实际情况中,行为人让受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无论是掩盖或者是虚构过去的事实真相,还是现在的还是将来的事实,只要...
  • 付了钱没给货算诈骗吗
    答:诈骗罪应当如何认定 1、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2、诈骗罪与代人购物拖欠货款行为的界限...
  • 如何认定是不是诈骗?
    答:只有通过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才能认定为诈骗罪。如果只是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损害了部分合同相对方利益的,尽管合同相对方存在一些经济损失,也不能认定为贷款诈骗,而只是民事欺诈。四,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的责任承担也不相同。1、民事欺诈的...
  • 派出所如何认定诈骗
    答:我认为派出所认定诈骗需考虑行为人主观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及被害人是否因欺骗遭受损失。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生活中的杨老师 2023-12-14 · 贡献了超过811个回答 关注 我认为派出所认定诈骗需考虑行为人主观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及被害人是否因欺骗遭受损失。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
  • 合同诈骗的构成如何认定
    答:一、合同诈骗的构成如何认定1、合同诈骗的构成有四个认定,分别是:(1)诈骗人有诈骗的故意;(2)诈骗人实施了欺诈行为;(3)被诈骗人因诈骗而陷入错误;(4)被诈骗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
  • 如何界定诈骗与经济纠纷
    答:1、看纠纷发生后一方有否还款意愿,如果他还在不断或多或少还款,不宜定为诈骗;2、看是否躲避与潜逃,如果欠款后有意长期躲避,不与人见面或联系,就有诈骗嫌疑;3、看欠钱人金钱用途,如果借钱后主要用于生产经营以外的个人用途,如个人挥霍就可认为有诈骗嫌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