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真的喜欢杨怀玉吗?
李白是唐朝大诗人,曾经游历过祖国好多大好河山,当然每到一地,他就用自己的妙笔来讴歌当地的壮美景色。李白是喜欢美的,当然对于美丽的人也不例外。曾经李白有一首《长相思》的诗歌: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这么看来李白朝思暮想的女人是在长安,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李白远大的政治抱负。天宝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的八月,唐玄宗下令证召李白赴京,李白接到皇命,他以为这一下子时来运转自己可以从此平步青云,仕途通达不再灰头土脸地生活在蓬蒿之间,所以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句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这时候的李白接到唐玄宗的诏书,心里是意气风发,得意不已,于是当即就从山东的兖州启程日夜兼程奔赴长安。不久由于贺知章的推荐,李白酒醉下蛮书,因此名声大振。可惜皇帝并不因此而重用李白,尽管你是一个大才子。皇帝喜欢的是自己的女人,那个叫杨玉环的美人。杨玉环的风姿绰约是无与伦比的,你看玄宗皇帝拥有那么多美丽的女子视而不见,只是对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为了迎合杨玉环,唐玄宗把李白介绍给了杨贵妃,目的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女人生活的更加愉快。他事先是这么向杨贵妃打招呼:“今天我要让你见一位大才子。你不是总说没有好歌唱,没有好曲听吗?有了他就不愁了。等熟了以后,我让他专门给你写几首赞美诗,量身订做几支好歌曲,保准一唱就流行。”可见,在皇帝心里,李白并不是治国安邦的大臣,而是会写歌词的才子。朝堂之上,一个是名满天下举世无双的大才子,一个是舞姿翩翩妖娆多情的才女,恰在此处相识。可以想象彼此之间的激动。李白无职无权,但是诗词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在唐朝,那是个用诗歌来抒发感情的国度,因此杨贵妃不会对李白无动于衷,当皇帝酒醉的时候,是贵妃娘娘,亲手调了一杯羹,给李白递过去让他润润嗓子。杨贵妃是个有艺术细胞的女子,她的《霓裳羽衣舞》冠绝天下,今天面对着全民的偶像级明星能够把握得住吗。李白是迷糊的,尤其是醉酒后的李白,突然之间,身边有了这么一个梦幻一样的美人,李白的内心是无比澎湃的,漂亮的女人谁都动心。尤其是当时杨贵妃的年龄才23岁,正是一个女人如花初绽的时刻,因此后来当皇帝提出让李白写诗赞美杨贵妃的时候,那种才情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喷薄而出:他赞美杨贵妃的诗句很含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弗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在这里李白把心爱的女人比作花儿,比作月中的嫦娥,作者借诗传情,来表达内心炽热的情怀。再看这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赞美杨贵妃比传说中的赵飞燕更加漂亮,只是这么好的女人,只有当今皇帝才是她的美好归宿,就是那个喜欢才女的楚顷襄王是无缘享受的,只能空空肝肠寸断,无疑表明自己也是镜中看花、水中望月。进而言明李白自己的相思之苦,且看:“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在皇帝身边,贵妃是多情的。只不过那种美不属于自己,沉香亭北倚栏干的贵妃让自己的生活有了色彩。不,美也会使人痛苦,使人感到虚无,尤其面对着的是一份自己无法真正拥有的美。那明明是属于别人的美,却偏偏要让自己来歌唱。李白的心是痛苦,同时又是激动的。可是玄宗皇帝始终没有了解李白,就是贵妃也一样,谁能知道李白的心是和自己的政治抱负联系在一起的,天宝二年春夏之际,李白就开始在《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题东溪公隐居》等诗歌中流露出怅惘失望之情,当年秋天开始,更是写了《玉阶怨》、《怨歌行》等多首表现忧谗畏讥、怨尤失意的诗歌。到了天宝三年的春天,李白就离开了朝廷,离开了长安,但是,李白的离开不是自己主动离开的,而是被放逐出京,可见皇帝对待李白和对待一个失宠的宫女没有什么区别。当然李白对于杨贵妃是无可奈何的,毕竟那种感情可望不可即,而后连望望也不可能,只有在梦中抓狂:美人如花隔云端,从此李白再也没有能进过宫。后来贵妃在安史之乱中死于非命,李隆基也被迫退位。此时的李白已经55岁了,他希望自己能为平叛建功立业,可惜命途多舛,最后在孤独中落水而死,当然一起破灭的还有那种若即若离的的爱情。
天宝元年(742)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京。李白接到命令,以为可以从此仕途通达,不再灰头土脸地生活在蓬蒿之间,“仰天大笑出门去”,从山东兖州启程奔赴长安。到达长安不久,在金銮殿受到了玄宗的隆重接见。虽然李隆基并没有给李白安排什么官职,只是让他待诏翰林,但是,这个临时、候补的身份,却让李白有了接近玄宗、接近杨贵妃的机会。 “谪仙人”李白进宫 从李白的诗歌可以看到,玄宗每次携杨贵妃游玩,都喜欢让李白跟随左右,吟诗佐兴。天宝元年十月,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泡温泉,李白跟着去了,完后写了《侍从游宿温泉宫作》等诗;次年初春,玄宗在宫中娱乐,李白奉旨作《宫中行乐词十首》(今天只能看到其中的八首);仲春,玄宗游宜春苑,李白也去了,奉诏作《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暮春,玄宗与杨贵妃于兴庆宫沉香亭赏牡丹,玄宗想要听新词入曲的演唱,命李白作《清平调词三首》;入夏,玄宗泛舟白莲池,李白作了《白莲花开序》;此外,《春日行》、《阳春歌》等诗,大约也是陪侍应制之作。不难想见,“谪仙人”李白进宫,给奢侈而沉闷的宫廷生活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玄宗见到李白,一定是觉得新鲜有趣的。一时之间,玄宗对李白优礼异常,也完全是可能的事情。史书记载的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未必是后人的凭空杜撰。 但是,好景不长。天宝二年春夏之际,李白开始在《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题东溪公隐居》等诗歌里流露出怅惘之情。当年秋天开始,写作了多首表现忧谗畏讥、怨尤失望的作品,例如《玉阶怨》、《古风四十四·绿萝纷葳蕤》、《怨歌行》、《妾薄命》、《长门怨二首》等。到了天宝三载春天,李白就离开了朝廷,离开了长安——李白不是主动离开长安的,他是被放逐的。 李白与杨贵妃啥关系 李白在朝廷充当文学侍从的一年多里,陪着玄宗和杨贵妃到处游玩。据此可以推测,李白是见识过杨贵妃的美貌与歌舞才艺的——史书上说,杨贵妃是“资质天挺”、“善歌舞,邃晓音律”,琵琶弹得非常好。天宝二年暮春,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赏牡丹,李白奉诏做的《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很可能写的就是杨贵妃,就是李隆基、杨贵妃相亲相爱的情景。倘若说,擅长歌舞、精通音律的美人杨贵妃对诗歌才华的李白无动于衷,恐怕也不合情理。才子与佳人相遇,虽然没有传出任何绯闻(杨贵妃当时的绯“秽”闻男友是安禄山),但是,合理想象一下,惺惺相惜之情应该是有的。 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因 因此,对于《新唐书》李白传所说,李白没有得到玄宗的任用、被逐出长安,根源在于杨贵妃的屡次“沮止”,我深表怀疑。那时李白的身份不过是“翰林供奉”,说白了就是“娱乐人士”,用诗词娱乐皇帝及后妃,高力士、杨贵妃还犯不着跟他计较。再者,高力士是一个对玄宗十分忠诚、言听计从的宦官,为了玄宗的游玩高兴,他竭力操办唯恐不及,哪里还会去拆墙脚呢?说高力士因为一次李白酒醉后在玄宗等人面前写诗,让他脱靴,他便引以为耻辱,然后在杨贵妃面前说李白坏话,排挤李白。这未免也太小看高力士的肚量,太高看高力士的胆量了——这点娱乐度量都没有,怎么能在玄宗身边做弄臣?李白当时不啻是玄宗的开心果,竟然要排挤他。一个宦官,难道他吃了熊心豹子胆?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玄宗李隆基,虽然沉溺于爱情之中,但是,他在治国上仍不失其铁腕风格,他是不允许臣属在他面前替人说情或诋毁他人的。 举个例子,《明皇杂录》(辑佚)有一条,安禄山暗地里贿赂杨贵妃,希望“带平章事”,即挂一个宰相之职,玄宗没有答应;驸马张垍以为玄宗在一次造访他的私宅之后会任命自己为宰相,可是迟迟没有得到任命,私底下向安禄山说过抱怨的话,安禄山又告诉了玄宗。结果,玄宗大怒。玄宗宠爱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堪称千古佳话,但是,他并没有允许杨贵妃干政。杨贵妃两度被逐出后宫,贵妃身份几乎被废掉,也可以说明玄宗并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杨贵妃,大约也不敢随便在他面前说李白的坏话,阻止李白的仕途。
李白当然不喜欢杨玉环了,你看下文。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若悬河地与玄宗谈话,一面手不停笔地写下来,唐玄宗大为高兴,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翰林。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词(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诗)。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楼里呢。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下了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玄宗见新词不错,当然高兴,但想李白古体诗超凡脱俗,律诗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诗,不知五言诗写得怎么样,于是让李白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
李白醉意朦胧中,也明白皇帝在试他的本事,就对唐玄宗奏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李白命令道:“杨国忠,快给我捧墨!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脱了!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高力士是当时最得宠的宦官,这两位是皇上的心腹宠臣,朝中大臣也没资格这样无礼,李白岂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脑袋了!但唐玄宗当时心情特别畅快,又见到李白的律诗能在醉意中写得那么完美,就让杨国忠和高力士去伺候李白。
高力士给李白脱了靴子,李白在席上坐下。杨国忠捧过研好的墨来。李白拿过笔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笔地又写了十首《宫中行乐词》。
唐玄宗读了很高兴,马上让乐师谱曲,让乐工演唱。
杨国忠和高力士哪儿能忍下这口气,虽然表面上侍候李白,心里早把李白咒了无数遍,准备伺机收拾李白。�
李白写完诗就睡着了。李龟年配着李白的诗唱着清平调,杨玉环见那些诗写的全是称赞自己的美丽,也与玄宗尽情赏花才回去。
过了两天,杨玉环一个人唱那几支清平调玩的时候,高力士乘机说:“我还以为娘娘对李白恨之入骨呢,怎么您会唱他的词?”
杨玉环很奇怪地问:“他一个翰林学士,怎么能使我恨他到这个地步呢?”
高力士说:“第二首《清平调》里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那不是把您比作秽乱汉宫的赵飞燕了吗?”
杨玉环想想也有道理,从此,每当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时,杨玉环总在一旁阻止。
李白等了很长时间不见皇帝重用,便猜到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就干脆向唐玄宗辞去那只能逗君王开心的翰林差事。唐玄宗虽然爱惜李白的才能,但什么事也比不上杨玉环重要,既然她讨厌李白,就只好赏给李白许多黄金让他出京游历。
李白当然不喜欢杨玉环了
李白当然不喜欢杨玉环了,你看下文。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