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水车的构造是怎样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龙骨水车的结构是怎样的?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踏车或水车。其构造是这样的:用木板作一个长约6.6米、宽约1.32~2.31米、高约0.33米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大的带齿轮轴,轴的两端安装可以踏动的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小的齿轮轴。在两个齿轮轴之间安装上木链条(即所谓龙骨),木链条上栓上串板。这样,在灌溉农田的时候,就把木槽的安有小齿轮轴的一端放入池塘或河中,人只要踏动大齿轮轴上的踏板,就可以使串板在槽里运动,刮水而上,实现了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目的,并且可以“更出更入”,循环不息,能连续不断地提水。龙骨水车比原来的提水工具效率提高近百倍。特别是由于它的结构轻便灵巧,妇女儿童都能踏转,所以很受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人力龙骨水车是以人力做动力,多用脚踏,也有用手摇的。元代王祯《农书》和清代学者完颜麟庆的《河工器具图说》中关于龙骨车的叙述比较详细。
它的构造除压栏和列槛桩外,车身用木板作槽,长两丈,宽4寸至7寸不等,高约一尺,槽中架设行道板一条,和槽的宽窄一样,比槽板两端各短一尺,用来安置大小轮轴。
在行道板上下,通周由一节一节的龙骨板叶用木销子连接起来,很像龙的骨架一样,所以名叫龙骨车。
人力龙骨水车因为用人力,它的汲水量不够大,但是凡临水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可以两个人同踏或摇,也可以只一个人踏或摇,很方便,深受人们的欢迎,是应用很广的农业灌溉机械。
马钧的翻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从那时起,一直被我国乡村历代所沿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踏车或水车。其构造是这样的:用木板作一个长约6.6米、宽约1.32~2.31米、高约0.33米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大的带齿轮轴,轴的两端安装可以踏动的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小的齿轮轴。在两个齿轮轴之间安装上木链条(即所谓龙骨),木链条上栓上串板。这样,在灌溉农田的时候,就把木槽的安有小齿轮轴的一端放入池塘或河中,人只要踏动大齿轮轴上的踏板,就可以使串板在槽里运动,刮水而上,实现了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目的,并且可以“更出更入”,循环不息,能连续不断地提水。龙骨水车比原来的提水工具效率提高近百倍。特别是由于它的结构轻便灵巧,妇女儿童都能踏转,所以很受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踏车或水车。其构造是这样的:用木板作一个长约6.6米、宽约1.32~2.31米、高约0.33米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大的带齿轮轴,轴的两端安装可以踏动的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小的齿轮轴。在两个齿轮轴之间安装上木链条(即所谓龙骨),木链条上栓上串板。



  • 谁发明龙骨水车?
    答:经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终于制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器械——龙骨水车,完成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项发明。龙骨水车又叫翻车、踏车或水车。其构造是这样的:用木板作一个长约6.6米、宽约1.32~2.31米、高约0.33米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大的带齿轮轴,轴的两端安装可以踏动的踏板。在木...
  • 三国时期魏国的马均发明的灌溉工具叫什么
    答:据《后汉书·张让传》记载,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毕岚曾制造翻车,用于取河水洒路。马钧在京城洛阳任职时,城内有地,可辟为园。为了能灌溉,他制造了翻车(即龙骨水车)。清代麟庆所著的《河工器具图说》记载了翻车的构造:车身用三块板拼成矩形长槽,槽两端各架一链轮,以龙骨叶板作链条,...
  • 古代的农具有哪些?(附图)
    答: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旧时中国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曹魏时,经过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4、筒车 筒车,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据史料记载,筒车...
  • 翻车是马钧发明的还是改进的?
    答:翻车是三国时期发明家马钓发明制造的.它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著名,最独特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 马钧,字德衡,三国魏扶风(今山西兴平县东南)人,是三国晚期人。 马钧是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机械制造家,因巧思绝世,当时就获得了“天下之名巧”的称誉。他先后改进了织绫机、设计制造了提水灌溉的“翻车...
  • 我国古代是谁最早发明了记里鼓车
    答:史书中留下姓名的记里鼓车机械专家,是三国时代的马钧。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曹魏人,是当时闻名的机械大师。他不仅制造了指南车、记里鼓车,而且改进了绫机,提高织造速度;创制翻车(即龙骨水车);设计并制造了以水力驱动大型歌舞木偶乐队的机械等,可惜,他的生卒年并无详尽记载,只知道他当过小...
  • 三国时期的四大发明,哪一个到了现在已经不可或缺了?
    答:马钧的这款翻水车一举解决了百姓一直困扰的灌溉问题,它不仅可以引水灌溉,还能在雨涝时向外排水。后记载称这龙骨水车"其巧百倍于常",连孩童也能站在上面操作起来,方便得很,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农田灌溉工具。清代麟庆所著的《河工器具图说》也记载了这种翻水车的构造,直至电动机械被广泛沿用之前,...
  • “天下名巧”马均:三国时期著名的机器发明大师
    答:当时马均在众人的嘲笑声中,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发明了它,证明了马均的惊人毅力和发明能力。它的发明和使用给军队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减少了战斗的损失。龙骨水车的主要作用是运水,类似于以前的翻车,用特制的水槽把水轻松从河渠运送到岸上,供人们使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轻快,...
  • 重庆白帝城只有一口井,古代守城大军云集喝水问题怎么解决?
    答:鲍陋情急生智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悄悄派了一些石匠,从山上吊下去,溜在山根下、峭壁上开凿出这些石孔,然后在孔中插木搭架,然后接上竹筒,然后安上了一台特长的“木天公”―农村使用的踏轮龙骨水车。只要在山上踏动水车,转动轮子,就可以“相牵引吸,然后得水”。这样就能持续不断的把江水汲引...
  • 马钧有哪些发明创造?他在当时有着怎样的影响?
    答:翻车是当时一种水利灌溉工具,因为构造狭长,民间又将其称为龙骨水车,一般利用脚踏和牲畜进行推动。马钧在洛阳为官的时候,因为发现有的土地因为浇灌的问题而荒废,于是马钧准备帮助百姓解决这个难题,他在原来龙骨水车的基础上重新改进发明了翻车,新型的翻车利用流水的动力,可以连续性地自动提水对土地进行...
  • 风力水车原理风力水车
    答:关于风力水车原理,风力水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明清出现厂风力水车的记载。2、风力水车的动力装置是风帆,工作机的构造与龙骨水车相同。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