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两次改革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南北朝时期的改革是两次什么改革

  战国时期的是:商鞅变法;南北朝时期的是:魏孝文帝改革。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春秋战国更早。
朝代顺序表如下: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公元前1559年-公元前1122年,共计:438年
周朝: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始祖(新太祖)高皇帝[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89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36-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7年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统治者顺应形势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从相地而衰征到商鞅变法)
目的:顺应形势或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统治,富国强兵
作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推动社会发展
南北朝时期改革:统治者对应民族融合形势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作用:促进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封建化,增强国力,推动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

春秋:商鞅变法,
目的:使秦国改变落后面貌,增强国力,从而称霸。
作用:最大的作用,实现了目的,呵呵。

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促进民族融合,促使鲜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增强北魏的国力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族汉化的速度,造成了北魏统治集团的分裂,为北魏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注意!!!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 共进行了两次 但是目的和作用基本相同
商鞅变法目的:
1)直接:战国时期争霸的需要 富国强兵 ......
2)根本: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必然要求
作用:从法律的角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废除了奴隶主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内容:第一次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按功受爵 燔诗书而明法令(后来的焚书坑儒)实行连坐法
第二次统一度量衡 废除井田制 废分封 行郡县
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解决吏治混乱 财政困难 受其他民族威胁的问题
作用 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两次改革都是在分裂后期出现的 改革之后都出现了 统一的短命王朝 然后又出现了盛世 所以应该是这两次吧

我猜应该是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改革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吧
一个是汉族学少数民族 一个是少数民族学汉族
这样出题才切题啊

秦国的商鞅变法
南北朝时的北魏孝文帝改革

秦国的商鞅变法,
南北朝时的北魏孝文帝改革

  • 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两次改革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起了什...
    答: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统治者顺应形势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从相地而衰征到商鞅变法)目的:顺应形势或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统治,富国强兵 作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推动社会发展 南北朝时期改革:统治者对应民族融合形势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作用:促进民族融合和少...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南北朝时期的改革是两次什么改革
    答:战国时期的是:商鞅变法;南北朝时期的是:魏孝文帝改革。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
  • 春秋战国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重要事件有什么?
    答:2、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 秦王赢政,开始亲理朝政,经过短短的17年,灭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 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 3、秦灭六国后,赢政称“皇帝”,意即“德过三皇,功高五帝”。 4、为尽快改变春秋战国500多年分裂造成的各种混乱,巩固秦王朝的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币制,使用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
  • 七上历史 请你分别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
    答: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我国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发明和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华佗制成“麻沸散”;《九章算术》里的某些成就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还有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
  • 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两个时期的相似点(政治,经济,文化)
    答:经济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
  • 春秋战国和西晋南北朝两个时期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春秋战国和西晋南北朝两个时期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分裂与割据:这两个时期都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分裂和割据局面。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争夺霸权,形成了分裂的局面;而在西晋南北朝时期,也经历了长期的南北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这两个时期都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
  • 春秋战国至南北朝发生了哪些事?谢谢!
    答: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420年 宋代晋,南朝开始 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北朝开始 479年 齐代宋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02年 梁代齐 534年 东魏立 535年 西魏立 550年 北齐代东魏 557年 陈代梁;北周代西魏 577年 北周灭北齐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灭陈,统一南北方,南北朝结束 ...
  • 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的相似处
    答:思想碰撞,文化演进,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诞生了以儒墨道法为主的九流派别,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儒家式威,佛教进入中国,并本地化,世俗化的转折点,佛教的许多派别虽然成型于唐代,但都发轫于这个时代,象著名的佛教翻译家基本上都出于这个时代.道教也经历了小高潮,出现了以葛洪,陶仲景等一批具有丰富学识和才能...
  • 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战役的有: 巨鹿之战 牧野之战 淝水之战 城濮...
    答: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
  • 春秋战国与魏晋南北朝的不同点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思潮就是玄学,道家,佛家,儒家。2、文学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