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经济区的出台背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建立川南经济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国家正实施天然林保护,大力加快长江中上游生态建设工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四川造纸工业建成具有四川特色伯现代工业体系,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问题,制浆造纸工业一直是川南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川南也是我国西部最大的制浆造纸工业基地,川南确有得天独厚的竹类资源优势和巨在原发展潜力,使用竹子造纸具有成熟且丰富的工艺技术。在川南,除继续发展慈竹、黄竹等乡土竹种外,建议大力推广发展麻竹、巨竹、吊丝竹、粉单竹 (共3页)



分给我

站在高高的龙泉山上
——记中共资阳市委常委、简阳市委书记苟正礼


站在高高的龙泉山上,就是站在一道泾渭分明的分界线上——

西边,是一望无际的川西平原;东边,是山峦起伏的川中丘陵。

龙泉山,古称分东岭、分栋山,系龙门山支脉,海拔600至1000米,最高峰1051米。它宛若一条巨龙,横亘在四川中部,从北向南逶迤连绵200余公里,川西平原、川南丘陵以它分野。位于西麓的龙泉镇,史载“汉置邮亭,唐设驿传,元改站赤,明曰驿站”,山因镇而随之改名“龙泉山”。

站在高高的龙泉山上,就似站在一道景象殊异的屏障线上——

山西边的平原,自古水美鱼肥、物埠人丰,独占“天府”美誉。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后更是如龙得水、如虎添翼,发展迅猛。而山东边的丘陵地区,尤似山隔路阻……

简阳就处于山东面的前沿端口。

简阳人民不甘示弱,历届党委、政府奋发图强,一直在励精图治,一直在奋起直追,且各方面的发展在相邻市的县(市、区)中走在前列。

但是,与山那边成都的郊县比较起来,简阳却总是感觉自己步履蹒跚。山那边原属简阳、后归成都的龙泉,除其它方面在大踏步前进外,仅发展桃业,就已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水蜜桃之乡”。每年桃花盛会的喧嚣鼓噪,每年卖桃时节的欢歌笑语,于山这边声声入耳,清晰可闻,着实撩人心旌。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催人奋进。站在高高的龙泉山上,一个沉甸甸的历史大问号直面扑来:简阳的发展如何大踏步前进?

……

2005年8月25日,资阳市委常委苟正礼兼任简阳市委书记。

“加快发展,打通龙泉,对接成都!”一个口号在简阳引起了强烈共鸣。

上篇

更新观念打通龙泉

8月25日上任当天,苟正礼直赴基层,发出了第一个强烈的信号:大家都来认认真真地找一找,简阳的发展路在何方?

此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白天在办公室很难见到苟正礼的身影。晚上他办公室的灯光却总是亮至深夜,一些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在他的办公室进进出出,行色匆匆。

9月16日,简阳市委工作会议以外出考察的方式启幕。苟正礼带领100余名干部越过龙泉山,以山那边的成都双流、锦江、龙泉为“镜”,给简阳好好地照了一次“像”。大家在视觉的冲击中看到了巨大的发展差距。

在第二天的大会上,苟正礼引领参会干部把简阳放在资阳4个县(市、区)中进行比较,放在全省68个丘陵县中进行比较,又与成都的双流、龙泉、金堂3个相邻县(区)进行比较,在这三个层面上用主要经济指标,给简阳画了一次“像”。大家在数据的对比中感到了逼人的压力。

就在这次会议上,苟正礼结合自己到简阳以来通过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后作出的思考,以及与大量干部、群众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探讨后达成的共识,代表简阳市委,为简阳发展定下了“三先目标”——

在资阳市率先发展、在全省丘陵地区领先发展、主动融入成都经济区竞先发展。

这是一个既符合简阳实际,又颇具新的挑战的目标定位。

这样的目标定位,振聋发聩。

这样的目标定位,首先缘自用从高高的龙泉山上射来的目光,对简阳进行了一番透视。

对于简阳,苟正礼说了三句话。第一句,简阳是“市”不是“县”。第二句,简阳是大城市的大郊区,不是偏远地区。第三句,简阳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不是没有一点家底的。

苟正礼说:过去,我在成都工作,简阳于我只是一个概念。现在看来,其实简阳是一个发展潜力非常好的地方。从功能定位看,简阳是“市”,不是“县”。“市”与“县”决非一字之差,而是有着本质内涵的不同。“市”更体现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主导下的现代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资源配置能力更强、公共服务功能更完善、市民文明程度更高。“市”和“县”观念的不同,必然带来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体制构建和行为规范的巨大差异。从区位条件看,简阳是大都市的“大郊区”,不是偏远地区。简阳紧靠特大中心城市,既处在承接延伸成都辐射的最短半径之内,又是川东、川南经济区资源要素向成都聚焦汇集的前沿端口,人流、物流、信息流相对密集,发展势能得天独厚。从发展条件看,简阳拥有较好的基础,不是没有一点家底。经过多年的积累,客观上具备了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的先行条件。特殊的空间区位、较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力资源,造就了简阳发展的比较优势,决定了简阳发展的目标定位应当更高、发展速度应当更快、综合实力应该更强。近年来资阳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简阳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抓。如果简阳不能快速发展,必将制约资阳甚至整个东部丘陵地区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在资阳的四个县(市、区)中率先发展,在全省68个丘区县中领先发展,主动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中竞先发展。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把简阳建成现代化的新兴工业生产基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把简阳建成全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先导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把简阳建成成都周边最具商机、最具人气、最具活力的现代中等城市。

这样的目标定位,缘自于用穿透龙泉屏障的发展理念,为简阳理清了新的发展思路——

发展是中心,支撑在产业,要害是投入,关键在项目。

在苟正礼的发展思路里,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各种资源和要素都必须依托项目来聚集转化,各项政策支持都必须依靠项目来争取,各项工作最终要通过项目来推动。投资乏力,后劲不足,其症结就在于项目太少、太小。为此,他特别注重项目,并就如何抓好项目突破和招商引资向广大干部支出了实招:

——抓好项目的生成。

根据发展目标生成项目。进一步明晰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针对发展的总体方位和薄弱环节,需要什么项目就生成什么项目。

在推动企业技改扩能中生成项目。引导企业抓住当前发展的大好机遇,着眼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新上一批扩能型项目,挖潜上马一批技改型项目。

在争取上级支持中生成项目。悉心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指向,抓住省、市扶持示范区发展良机,上下对接寻找突破口,争取上级布点的重大项目和对简阳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项目落户简阳。

在招商引资中生成项目。既推出一批项目引导投资,又通过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外商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到简阳投资办厂;主动捕捉外地企业投资意向,点对点包装推出项目,投企业所好引进项目。

在激活民资中生成项目。围绕实施全民创业,鼓励实施多元化投入,引导市民投资创办项目。

苟正礼甚至坦言:如果产生不了、推不出项目,说明我们抓发展没有用心,抓工作没有思路、没有目标、也没有成效,说明我们研究上级政策不够、争取上级支持不够,说明我们招商引资缺乏招数、激活民资缺乏措施,事实上反映出我们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不行。

——抓好项目的招商。

从机制建立上、条件保障上、力量配备上解决不愿跑招商、不敢跑招商、不会跑招商的问题。要改进招商方式,特别注重行业、专项招商,小分队对口招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发扬扭住不放的精神,对认准的项目,要定人定责、专人跟踪,一抓到底、争取成功,决不能见了面、吃了饭、换了片而断了线。

——抓好项目的建设。

强化政府、项目业主双向约束,落实挂联领导、责任部门、项目业主“三位一体”的项目包联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市委、市政府的每一位领导,市人大、政协有关领导都要负责相关项目的建设推进,都要参与到经济建设主战场。

苟正礼要求,在抓好项目生成、招商、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五算”:一是算功能帐,确定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是算成本,测算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三是算资金来源,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有出处,并能保证按时足额到位;四是算时间安排,明确项目建设周期;五是算稳定因素,切实做到相关工作前置,确保项目建设顺利,确保不留“后遗症”。

这样的目标定位,缘自于用迎东风度龙泉、东风劲好扬帆的发展理念,为简阳找到了加快发展的的根本路径——

借势发展、开放发展和扬长发展。

——借势发展。

借上级政策之势。抓住用好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资阳建设示范区、打造第五大精品旅游区、资阳作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以及简阳作为省市领导联系点等带来的一系列政策机遇,深入研究上级政策与简阳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将上级政策转化为助推发展的具体项目,把丘区示范变为统筹城乡的实在措施,把改革试点变为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动力,把领导联系简阳变为争取上级支持的现实资源,最大限度地把多种政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

借成都辐射之势。抓住成都城市向东向南发展、产业外溢机遇,主动对接成都,承接产业辐射、市场辐射和信息辐射,搞好项目运作,拓宽融资渠道,捕捉发展商机,促进资本融通,在更大空间和更高层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借资阳领导之势。把资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简阳发展,资阳市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简阳发展的良好政务资源和宽松的领导环境,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现实动力。

——开放发展。

观念上率先开放。坚决冲破行政区域、地理交通阻隔,克服嘴上开放而行动迟缓、民间开放而官方滞后、局部开放而整体不活的积弊,走出毗邻成都而相对封闭的怪圈,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民开放局面。

政策上全面放开。降低进入门槛,创新体制机制,激活生产要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工作上突出开放。善于拿来、大胆吸收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管理方式,善于走出去接受理念碰撞、发现问题差距、学习成功做法,借他山经验之石,攻简阳发展之玉。

——扬长发展。

扬产业之长。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比较优势,举全市之力突破发展工业,推动项目投入向工业集中,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以工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现代化。

扬特色产品之长。立足生猪、山羊、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和空分设备、医用设备、橡胶制品等工业产品的竞争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把好的做优、优的做亮、亮的做大,打造区域经济的精品,塑造城市发展的“名片”。

扬城镇活力之长。依托中心城区人气商机两旺,重点小城镇产业基础较强的优势,充分激活城镇各类要素,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和小城镇的承载聚集功能,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先目标”的制定和出台,令与会干部热血沸腾。围绕这个目标,在此后短短几个月来的实践中,就使简阳出现了裂变式、跨越式发展的好势头。2006年5月8日,资阳市委书记钟勉在听取简阳市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道:“‘三先’目标符合简阳的市情,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资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也代表了简阳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找到了简阳加快发展的着力方位,成为了凝聚简阳143万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坐标’。”

特别有意思的是,就在这次会议上,苟正礼发给每位参会干部两本书:《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任何借口》。

这是在向简阳全市的干部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头脑清醒,决不能陶醉于过去的辉煌,决不能满足于低标准的成就,决不能沉迷于自我感觉良好的虚幻,而应当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高的定位激励自己。而要准确把握上级精神,认真履行自身职能,在“结合”上做文章,在“具体”上下功夫。

苟正礼毫不含糊地指出:各级各部门干部对每一个工程、每一个项目、每一项任务、每一项工作,都务必明确责任主体,明确质量标准,明确时限要求。切忌上下不明、左右不清,而要做到纵向划断、不搞二传,横向划清、不留空档;当官就要履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就要问责,就要追究,就要处理。我们就是要用抓落实的过程来鉴别干部、锻炼干部,用抓落实的成效来筛选干部、任用干部,真正做到按实效给奖惩,以实绩论英雄,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推动工作落实。当前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快”,差之毫厘的松懈疏忽,就可能带来失之千里的残酷。这就要求我们在增强体制效率的同时,应变对策要快,工作节奏要快,做出成效要快。这一点,无论是市级领导、部门负责人,还是乡镇领导干部,都务必引起高度警觉。就是要说了就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办了要扯回销。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接到下级报告请示不批办,遇到群众、企业的事情拖延不解决,议定的事项久拖不落实的现象,真正做到服务的效率高、效果好。

下篇

创新发展对接成都

高高的龙泉山,见证了简阳两千多年的发展史。

简阳,据《尚书.禹贡》载:禹分九州,简州属梁州之域。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置牛鞞县,属益州犍为郡。公元555年(西汉恭帝二年)因境内有阳安山,更名为阳安县。隋仁寿二年置简州。明洪武六年又称为简县。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取“简州”和“阳安”各一字并改州为简阳县,1994年改县为市。现总面积约2200余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0余万。

高高的龙泉山,见证了简阳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史。

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饱受干旱之苦的简阳人民,就谱写了一曲“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的英雄壮歌。在全县100万人搭台、10万人上阵的“龙泉山灌区”大会战中,战天斗地的简阳人民用简单、原始的工具,历经795个日日夜夜,打通了6200多米长的龙泉山遂洞,从“东风渠”把都江堰分流的岷江水引过了龙泉山,并一鼓作气建起了张家岩水库、三岔水库、石盘水库;围绕这三座水库又建起了密如蛛网、总长达4450多公里的渠道,形成了有效的蓄灌体系,泽被全县93万多亩耕地。

这艰苦奋斗的英雄壮举,直接助推着简阳经济迅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简阳的农业总产值、粮、棉、油、肉五项指标扶摇直上,均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列,且肉类指标名列前茅。

今天,简阳的发展又一次剑指龙泉。

如果说,今天的“打通龙泉”是指解决发展的观念问题;那么,“对接成都”就是要解决发展的路径问题。

苟正礼认为,“对接成都”的总目标,是要把简阳建成成都经济区的经济强市,具体说来就是要努力成为成都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强市,努力成为成渝经济带农业产业化强市,努力成为成都东郊旅游强市,努力成为成都周边最具商机、最具人气、最具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努力成为丘陵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市。而这“对接”,前提是基础设施对接,关键和要害是产业对接。

于是,简阳的工作重点摆在了:工业主抓“三大园区”(简阳市工业园区、贾家工业集中区、石桥粮油加工贸易区);城建主抓“三城同建”(东城新区、旧城改造、工业园区新城);农村经济主抓“三大任务”(“四大配送基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这无异于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一下子抓住了“牛鼻子”。

壮大工业,对接成都——

工业是聚合度高的产业。项目是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园区是工业集聚的载体。发展工业集中区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企业先期投入成本,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整合配套,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统筹城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2003年开始建设的十里坝工业园区,2005年8月以来迅猛推进。从城区到园区的快速通道迅速打通,园区主干道、次干道的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迅速完成,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迅速完善,二期工程5.5公里长的防洪堤、4公里长的工业主干道迅速开工……二期工程完成后,可新增工业净用地3000余亩。现在该园区的门槛已被踏破:57户企业投产,8户企业在建,8户企业签约待建。毗邻成都的贾家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推进。立足全国传统粮油生产基地优势的石桥粮油加工贸易区,总投资5.25亿元,已全面动工。该园区的建设,使的是典型的“新招”,实现了简阳招商引资工作的三大突破:一是引进大业主整体打造园区,使政府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压力中解脱出来。二是由业主经营园区,采取“以商招商”,有效缓解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压力。三是实行“股田制”,农民每年可获得稳定的土地红利收入,农民“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利”,剩余劳动力可进厂务工,实现当地就业。

同时,对本地企业实行扶大引强。简阳机械、医药、食品、纺织、橡胶五大骨干产业聚集效应凸显,擎起一片新天地。川空、联众为代表的机械业雄风重振;南格尔、新元为代表的医药业异军突起;澳士达、若男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活力四射;玉兰、衣之源为代表的纺织业扩张增效;川橡为代表的橡胶业强强出击。今年一季度,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1亿元,占简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0.4%,同比增长79.7%,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80.1%。

建好城市,对接成都——

作为大城市的大郊区,简阳城市却空间狭窄、功能缺失、环境较差,9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承载了近20万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制约了产业发展,影响了对外形象和投资形象。“三城同建!”这是何等的气魄——以沱一桥、沱二桥、在建的沱三桥和将要启动的沱四桥、城南大道为连接,加快启动东城新区建设,拉动西城旧城改造,推进城南工业新城建设。这样的大思路、大手笔中,“新招”频频:以独到的市场眼光,运用市场魔杖,盘活政府资源。84.9公里的沱江河砂石资源开采权成功拍卖,政府性收益1.4亿元,计划多年的中等城市道路骨架“内南环线”等重大项目由此启动;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引进四川万和公司投入4500万元,建设沱三桥,促进东城新区和旧城联动发展;准备以资产置换的方式引进大业主,将市委、市政府办公搂搬进东城新区,增强更多投资者的信心,带动新城开发、旧城抽松;以城市建设就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将工业园区高标准打造成“城市新区”;正在将国道321线石桥段至主城区段,按照入城道路的标准来实施改造,从而形成成都到简阳的第二条快速通道,同时拉大城市骨架。

提升农业,对接成都——

农业上与成都对接,着力点在围绕提质转型打造四大配送基地。成都原来一些老的蔬菜基地已被淘汰,现在农副产品的供应已经转移到了三州的一些县。而简阳的农产品,翻过龙泉山就能变成更有价值的商品。但是,苟正礼敏感地觉察到,当前,农产品进入农贸市场通过“二手”转买的越来越少,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已从几道销售转变为直接定点生产、标准化生产、定点配送。他要求建立粮油食品的配送基地、果蔬食品的配送基地、肉类食品的配送基地和劳动力的配送基地,引入现代物流的概念,让简阳的鲜活农产品直接配送到超级市场,配送到大厂、大学,配送到终端消费者。在肉类食品配送基地建设上,依托加工企业,重点打造猪、羊等优质肉类产品;在果蔬配送基地建设上,着力突出龙泉山阳面和国道318、321、两湖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在粮油食品配送基地建设上,重点以石桥粮油加工贸易区建设为龙头,做项目,引企业,形成产业链。他把四大配送基地的主要责任定在市上,并明确了四位市级领导作为具体的责任人。

开发旅游,对接成都——

在苟正礼眼中,“两湖一山”是简阳极具增值空间的宝贵资源,是第三产业的潜力和优势所在。三岔湖、龙泉湖旅游资源在成都周边甚至在全国也不多见。三岔湖简直就是成都市区的一个内湖,未来必将成为一个最具有开发潜质的、高档的旅游、人居、休闲、度假区。目前,“两湖”已被纳入全省新五大精品旅游区。如果丹景山遂洞打通,从人南立交桥经南延线至华阳到三岔湖仅42公里,只需半小时。目前,丹景山遂洞项目和三岔湖开发项目正逐步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同样,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龙泉山也已极具开发潜力。

……

站在高高的龙泉山上,你会发现简阳俨然就是一个大工地。在那喧腾的千军万马中,苟正礼正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奔向简阳发展的又一个新景象。

在工作中,苟正礼表现出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较真的勇气。

——抓落实,招招见效。

2005年12月23日,在简阳市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结束时,苟正礼作了《坚定发展目标,务求工作落实》的专题讲话,从深化抓落实的认识、明晰抓落实的重点、明确抓落实的主体、创新抓落实的方式、构建抓落实的机制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的落实观。他说,我们有很多事情之所以没有做成,不是失之于目标不明,不是失之于思路不清,根本的在于我们没有一以贯之抓落实。当前,简阳“十一五”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发展目标已经确定,关键靠落实、成败也在落实。不抓落实,简阳的事业发展就没有希望;不抓落实,简阳的广大群众就难以看到希望;不抓落实,简阳的干部成长也没有希望。他的讲话,在简阳引起不小震动,一些没能参加会议的干部纷纷找来学习。

为了抓落实,简阳创新性地将每一样工作都实行“项目化”管理,哪怕是党群工作、社会事务工作。且创新性地将任何一项工作都严格实行“三个量化”去落实,即量化目标任务、量化责任主体、量化时间进度。其中,特别强调量化时间进度,明确要求部署工作必须量化时间界限,推动工作必须按时间逗硬奖惩。正是因为这样,简阳每一项任务都有具体责任人,每一个领导都有具体的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有具体的时限要求。所以,工业园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有了较大变化,国道321改造2个月内就全部完工,川拖大道不到1个月就实现初通……

为了抓落实,简阳市创新性地成立了由市级领导组成的主抓工业的“领导团队”、主抓农业的“领导团队”、主抓城市建设的“领导团队”和主抓社会事业的“领导团队”等四大团队,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既承担责任,又拥有“权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抓落实,简阳市创新性地把工业园区、石桥粮油加工贸易园区、果蔬配送基地建设的重任,压给了三名年轻的市委常委,让他们兼起了“主任”,成为践行“全党抓经济”的排头兵。“主任”们自己去招集合适的人马,从而又形成一个个攻坚破难的团队。

——肃作风,当仁不让。

为了彻底改变本地企业外流、外地企业不来的现状,简阳下重拳治理投资软环境,明确提出:“谁跟企业过不去,我们就跟他过不去!”还把企业经营所需手续的办理一律统一到投资服务中心,同时赋予市督查组对投资软环境进行明察暗访、打“小报告”的权力,全市投资环境得到根本好转。12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先后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为了维护群众利益,苟正礼经常告诫干部,“在对待老百姓这个问题上,哪怕你占九分道理,群众只有一分道理,群众都是有道理的,而你没道理。我们决不能用九分去替代、掩盖群众的一分利益,甚至欺凌群众。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把群众放到对立面,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这就是被简阳干部群众广为赞誉的“19思维定势”。对群众的来信、来访,他都认真对待,亲自处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他总是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正是这样,22000平方米的房屋在20日内顺利拆迁,600多户拆迁农户得到妥善安置,无一人***……

为了纠正个别干部伤害群众感情的错误做法,以此教育更多的党员、干部,苟正礼曾把市委常委会开到了街头的一处毁树现场……

——做表率,实干奋进。

为了简阳的发展,苟正礼奉献着他的智慧、热血和汗水。

忙,太忙,忙得不可开交——这就是苟正礼的工作动态。所以,白天难在办公室见到他的身影,晚上他办公室的灯光却总是亮至深夜,好多市民、特别是一些出租车司机对那灯光再也熟悉不过了;所以,他难得回一次家,即使每月带头外出招两次商,路过成都时,也总是过家门而不入;所以,在工业园区二期工程就要开工的紧要关头,有天晚上从资阳开会回来,为了节约时间,他居然就在新市镇处的高速公路上下车,翻过栏杆,直接走进了园区;所以,同志们都说他几乎坚持的是“7.16”工作制,即几乎是每星期工作七天、每天工作十六小时……就连此次记者对他的采访,先后几次在简阳“悠”了他近半个月都未能如愿,还是“跟踪”他到外地开会,才“逮”住了他中午一个小时的时间。同志们敬佩他,学习他,跟着他干得浑身是劲,却也劝他多多注意身体,但他总是报以一声喟叹:“哎,山那边每天工作8小时,如果我们也只工作8小时,我们这8小时值得上他们那8小时吗?”

……

站在高高的龙泉山上,你仿佛看见苟正礼正领着143万的简阳大军,搅动起简阳气势恢弘的发展潮头,在朝着龙泉山快速推进,在与成都实现着对接,对接……

2006年1月,《四川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出台,提出“五大经济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本着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绝不能走工业遍地开花、城镇盲目布局、土地无限开发、生态环境恶化的路的重要原则,《纲要(草案)》提出了构建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和川西北5大经济区,以及按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构建四川省未来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设想。规划中的川南经济区包括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和乐山(犍为县、井研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以是机械、化工等制造类产业优势突出,逐步建成一个‘引擎’型区域经济中心。



  • 四川2025:5大经济区,4个能级梯队,新增10座机场,12城房价下跌
    答:四川,一座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天府之国,正沐浴在新一轮发展机遇的阳光下。在国家内陆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四川的发展蓝图正在逐步清晰。在"十四五"规划的指引下,四川将打造五大经济区,构筑出全新的发展格局。五大经济区域,各具特色 四川省划分为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
  • 川南城市群诞生
    答:在2007年9月27日,一个名为『VOCALOID2 初音ミクに「Ievan Polkka」を歌わせてみた』的动画被投稿,随后更名为『初音ミク「Ievan Polkka」 呪ver』,这个被称为「诅咒系列」的版本因其红色背景和黑色背景的米克形象,以及令人不安的旋律,引发了听者的强烈反应。创作者因此将标签更改为「呪音キク」...
  • 川南经济区包括哪些市?
    答:五、川南五市的总面积接近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100万,占全省的二成多。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其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二成。六、泛川南片区的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涵盖6000万人。这一区域在四川省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经济实力、工业化进程以及城镇化水平。七、川南经济区位于成渝经济区的南翼,是...
  • 内江和自贡有可能合并吗?
    答:NO1:自贡、内江均为老工业城市,无论是自贡的全国老工业城市演示基地,仍是内江的四川老工业基地,自贡内江二城在老工业区域内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都在进行老工业转型,为城市经济建造开展助力。NO2:自贡、内江都在川南高铁圈,着力开展交通,沱江航道一起改造。 NO3:自贡内江都是 美食 的家乡,无论是自贡的冷吃兔、...
  • 川南城市群简介
    答:让我们来了解川南城市群的一些基本信息。川南城市群,通常指的是中国四川省南部地区,包括攀枝花、宜宾、泸州、自贡、内江、乐山、眉山、遂宁、南充、广安、达州等城市,它们共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风貌。这个区域以其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活跃而闻名。它拥有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点,交通便利,是...
  • 四川省发展的5大经济区有哪些?
    答:1、成都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五市 2、川南经济区包括自贡、宜宾、泸州、内江、乐山五市 3、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市、凉山州、雅安市三个市(州)4、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安、巴中、广元六市 5、川西北经济区包括甘孜、阿坝两个州 ...
  • 川南城市群经济
    答: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步进行,自贡高新区的企业纷纷瞄准国际市场份额和自主知识产权,如徽记食品的转型,从传统的豆腐干扩展到蛋白粉等新产品市场,显示出企业寻求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决心。总的来说,川南城市群正通过产业集中、协作与专业化发展,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 川南是指哪几个城市
    答:是由四川盆地南部的内江、自贡、宜宾和泸州、乐山(犍为、沐川、井研、峨边、马边五县)构成的多核心城市群。川南城市群依托川南经济区,是由四川盆地南部的内江、自贡、宜宾和泸州、乐山(犍为、沐川、井研、峨边、马边五县)构成的多核心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既承接成渝,也辐射云贵北部。川南城市群经济总量...
  • 川南经济区包括哪些市?
    答:川南经济区包括宜宾市、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乐山市等市。川南经济区是四川省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该区域地处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川南经济区内的城市各具特色,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较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形成了较强的区域协同...
  • 川南包括那些地方
    答:川南,即指四川南部,是四川的一个地区。现时的川南主要是指宜宾、自贡、内江、泸州、乐山五个地级市。有的时候川南也会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通常被合称作“川西南”)。川南行署区是中国1950年至1952年存在的一个省级行政区,行署驻地为泸州。川南行署区划分为泸县、宜宾、内江、乐山四个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