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流域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怒江流域自然地理基本特征是什么?(在线等答案、好评)

怒江又叫潞江,它深入高原内部,向东南流经平浅谷地,河床坡度较小,水面较宽,流速不大。嘉玉桥以下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才叫怒江。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为怒江的中游,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折向正南方向,奔流在怒山与高黎贡山之间。大堑段两岸岭谷的相对高差可达3000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泸水以下为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怒江在潞西县内端出国境,进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最后在仰光东侧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怒江在中国境内长约2013公里,流域面积达12.4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出国境的水量比黄河入海水量还多。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雪水聚集成溪,溪流相汇成河。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往东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于贡山县齐那桶涌入怒江,当地的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故名怒江。怒江由贡山县进入云南后,流经怒江、保山、临沧、德宏等4个地州,从潞西市出境。怒江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由莫塔马湾归入印度洋。怒江-萨尔温江全长3200公里,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长1540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8.7%。

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最高点为1400米,最低为760米,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分壮观。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象骏马般地奔腾向南。怒江就这样昼夜不停地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据掌握的资料,这是仅次于美国西南部长约4600多公里,深达1830米的号称世界第一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二大峡谷。

怒江境内,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群山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雄奇壮观。湖泊遍布,比较著名的有泸水县高黎贡山的听命湖;福贡县碧罗雪山的干地依比湖,恩热依比湖,瓦着低湖等。这些高山湖清澈幽静,是由长年冰蚀形成的许多大小不等的“迷人湖泊”。湖岸原始森林密布,珍禽异兽繁多,古木参天,松萝满树,幽中显古,蔚为壮观。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积8.7%。

  怒江第一湾——位于丙中洛坝子南部,距县城40公里。怒江流经孜当村附近时,   沿着怒江大峡谷寻找世外桃源本是由北向南流,但被王期岩挡住,只好由东向西流,流出300多米后,又被打拉大陡坡挡住了去路,它又调头由西向东急转而过,再次流经王期岩时,又被挡住去路,只好向南流去,江水多次被挡,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大弯,俗称怒江第一湾。这里江面海拔1710米,座落在三面环水之中的坎桶村,高出怒江50多米,地势开阔,风光绮丽,人称世外桃源。桃花岛——位于丙中洛坝子东面的扎拉桶村,因怒江环绕,成半岛状,岛上桃花甚多,故名。该村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桃花节。    怒江旅游
  双拉怒寨风光——位于丙中洛双拉村,距县城39公里,有茶腊和小茶腊两村,分居怒江两岸,有茶腊吊桥相连,该村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怒族习俗,被列为云南省省级怒族文化一级保护区。   贡当神山——位于丙中洛坝子南面,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一。贡当,意为白色的狮子,因山形酷似狮子,岩石全是乳白色的羊脂玉大理石,故名。可坐车上山观景,山上山花烂漫,风景优美,可观看象屏风、仙女峰、仙人洞,还可一览无余地观看丙中洛坝子和气势磅礴的怒江第一湾。   嘎瓦嘎普峰——意为高大的雪山,又称作楚鹿腊卡峰,位于丙中洛坝子西南,海拔5128米,是高黎贡山山脉海拔最高的山峰。该山终年积雪,有长约3公里的现代悬冰川,冰舌前缘下伸到海拔4000米处。居住在山峰两边的独龙族和怒族均将此山视为自己始祖的发祥地而顶礼膜拜,藏族群众将其列为丙中洛十大神山之首。在丙中洛,这座高傲的雪山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才能看到。此次旅游,我运气不佳,恰遇丙中洛阴雨连绵,恨不能亲眼目睹此峰真容。   深谷中的人家普化寺——又名飞来寺,位于丙中洛坝子中间,该寺首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为西藏松娄(又译作松塔)喇嘛所建,取名飞来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兰雀治格通过民间募捐集资,进行扩建,取名普化寺。 怒江畔的木棉花
  重丁教堂——位于丙中洛坝子东面的重丁村(又译作甲生村),为天主教堂,始建于1905年。   石门关——又名纳依强,意为神仙也难通过的关口。位于丙中洛坝子的北端,因怒江两岸峭壁高耸入云,地势险要,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是怒江通往西藏的北大门。   那恰洛峡谷——位于丙中洛乡北部的秋那桶村,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转换地貌地带,地形独特,风光优美,是怒江峡谷中最大最美的峡谷,全长65公里,由此峡谷北上可抵西藏。

1 流域概况

怒江是一条跨国界河流,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格帕山,大致流向先自西北向东南,贡山以下自北向南沿横断山脉与澜沧江平行。干流流经西藏那曲、昌都地区进入云南,纵贯云南省西部,经怒江州、大理、保山、临沧、德宏5地,于潞西县出国境进入缅甸,经掸邦高原通过缅泰边境,最后在缅甸境内的毛淡棉附近汇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怒江全流域面积32.5万km2
,干流全长3673km,中国境内(以下均指中国境内)流域面积13.6万km2 ,干流河段全长2020km。

怒江流域总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原、高山、深谷、盆地交错,地形、地貌复杂。本次怒江流域综合规划,根据流域自然地理特性,将怒江上、中、下游重新进行了界定,其中河源—嘉玉桥为上游,嘉玉桥—六库为中游,六库—出境口为下游。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两岸是海拔5500~6000m的高山,属高原地貌,现代冰川发育;中游处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横断山脉纵谷区,河流两侧有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等海拔在海拔5000~5500m以上的雪山与冰川,主流在高差达2000~3000m的深切河谷中行进,河道纵比降大,两侧高山支流众多;下游六库以南为云贵高原区,两侧山势渐低,多为山丘、盆谷、坝子地形,地势相对和缓,海拔1700~2000m。

怒江流域形状狭长,支流众多,但长而大者较少,除河源汇入的支流呈树状外,大部分支流均沿构造线发育。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3000km2
的一级支流有下秋曲、索曲、姐曲、色曲、达曲、德曲、八宿曲及玉曲(又称伟曲)等8条,其中支流面积最大的为索曲,达1.32万km2
;河道最长的是玉曲河,为423.4km。云南境内流域面积大于3000km2
的一级支流仅有下游的勐波罗河和南汀河2条;其余支流大部分发源于高黎贡山或碧罗雪山,呈羽状,具有河道短、落差大、有融雪补给、枯期水量大等特点。

2 气象特性

2.1 气候特征

怒江流域气候受地形及大气环流影响,比较复杂,多年平均气温南北相差悬殊,从上游向下游递增。怒江上游属高原气候区,寒冷、干燥、少雨。河源那曲地区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为高原湖盆—宽谷地区,河谷海拔高程在4500m以上,受冷空气的侵袭,气候严寒,冰雪期长,降水量少。怒江中游,由于受南北气流夹击,气候复杂多变,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降水量增加,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六库以下为河谷区,地势较低,主要受西南海洋季风控制和东南季风影响,气候炎热无寒冬,多雨。

怒江中下游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雨,主要受西南季风控制,同时又受东南季风影响,暖湿气流不断输入本流域,水汽充沛,降雨集中。由于流域地域广阔,各地区地形、气候及暴雨差异较大。嘉玉桥以上因地势高,气候干冷,降水强度小,自有记录以来尚未观测到1d雨量大于50mm的暴雨;嘉玉桥以下,怒江进入横断山脉纵谷区,直至下游地区,受该区域特殊的地形影响,暴雨常呈多中心分布,常形成笼罩面积大、暴雨日数多的连续降雨过程。
2.2 降水地区分布

怒江流域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印度洋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等地的暖湿气流,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及大气环流影响,流域降水地区分布极不均匀。

怒江流域上游干燥少雨,下游气候湿润。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900mm左右,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由北向南,从上到下呈递增的趋势。

怒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面海拔高,距水汽源地较远,水汽在输送过程中不断损失,造成该地区降水稀少,几乎没有出现过大暴雨。丁青、巴青一线由于受东西切变线的影响,降水量相对偏高,据资料统计,丁青为644mm、索县为576mm。同时,由于怒江干流右岸边坝一带距易贡藏布较近,受到来自孟加拉湾沿雅鲁藏布江通道上溯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出现了降水量为1200~3000mm的高值区。

怒江中游地处横断山纵谷区,距水汽源地渐近,降水量逐渐增大,贡山以上至嘉玉桥区间年降水量一般在600~1600mm,其中左贡一带由于伯舒拉岭山脉对水汽的阻挡作用,形成了降水的低值区,据资料统计,左贡年降雨量为447mm。由于地形地势及大气环流影响,怒江流域从贡山开始进入暴雨区,贡山至六库区间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mm以上。由于区内高黎贡山、怒山(碧罗雪山)等山脉险峻高大及其对水汽输送的阻挡、动力抬升等作用,造成降水的空间分布极其复杂,总体表现为:水平方向上西多东少、迎风坡大、背风坡小,垂直方向上河谷小、山顶大,局地性暴雨多,立体型气候突出等特点。如门工附近的河谷降水量只有400~500mm,而两岸山坡降水量在600~1000mm以上,贡山县平均雨量达1638mm。贡山—泸水两岸较高的山顶为3000~4000mm的高值区。

怒江下游进入云贵高原区,两侧山势渐低,水汽充足,主要受西南海洋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是流域降雨集中地区,年降雨量一般在800~1200mm,其中龙陵县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095mm,是著名的雨区。南汀河一带由于距离水汽源地较近,地势开阔,降水量也较丰富,一般为1400~2000mm。

你好:
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大干、湿季分明,,四季之分不明显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
地形:多高大山脉,峡谷,地势起伏大。
水文: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土壤:土壤种类型较为复杂

自然地理特征应从:水文,植被,岩石,土壤,地貌、气候、等分析

  • 怒江流域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答: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大干、湿季分明,四季之分不明显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 地形:多高大山脉,峡谷,地势起伏大.水文: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土壤:土壤种类型较为复杂
  • 怒江流域自然地理基本特征是什么?(在线等答案、好评)
    答:大堑段两岸岭谷的相对高差可达3000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泸水以下为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怒江在潞西县内端出国境,进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最后在仰光东侧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怒江在中国境内长约2013公里,流域面积达12.48万平方公里,...
  • 怒江流域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答:怒江中游,由于受南北气流夹击,气候复杂多变,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降水量增加,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六库以下为河谷区,地势较低,主要受西南海洋季风控制和东南季风影响,气候炎热无寒冬,多雨。怒江中下游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雨,主要受西南季风控制,...
  • 地理科学
    答:怒江在中国境内长约2013公里,流域面积达12.4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出国境的水量比黄河入海水量还多。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雪水聚集成溪,溪流相汇成河。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往东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于...
  • 怒江的自然地理环境
    答:俗称怒江第一湾.这里江面海拔1710米,座落在三面环水之中的坎桶村,高出怒江50多米,地势开阔,风光绮丽,人称世外桃源.桃花岛——位于丙中洛坝子东面的扎拉桶村,因怒江环绕,成半岛状,岛上桃花甚多,故名.该村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桃花节. 怒江旅游 双拉怒寨风光——位于丙中洛双拉村,距县城39公里,有茶...
  • 怒江在哪个
    答:怒江在中国。怒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云南省境内的一条江。它发源于青藏高原,自北向南流动,最终汇入缅甸的萨尔温江。怒江流域地势复杂,山高谷深,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点。怒江是中国的重要水系之一,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此外,怒江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 怒江(江名)详细资料大全
    答:怒江流域在西藏境内基本为牧区,畜牧业比较发达;进云南境为农牧混合区,耕地多分布于河谷地带;在云南境内气候湿润,以农业为主,物产丰富,盛产水稻、棉花、甘蔗和果类,是粮产区和经济作物区。 其他名称 怒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云南省的怒族把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
  • 怒江大峡谷的地理环境
    答:峡谷更窄,陡峭石壁高1500米,两岸距离最窄处只有10米。江边怪石嶙峋,有一块黑色巨石稳立江心,虽常受激流冲撞,却傲然不动。在丙中洛以南4公里处,有气势磅礴的“怒江第一湾”。江湾台地上有层层农田、房舍和桃树林,恍如世外桃源。为观奇景,我们在江湾边危险的悬崖上流连多时,大自然的奇特之处,...
  • 云南省自然地理特征
    答:3. 水系特征:云南省河流众多,共有1002条径流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河流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大盈江六大水系。云南省自然地理特征的优势与挑战并存:优势:- 高山地区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为云南省的林业和采矿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高原的凉爽气候适宜植被生长,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 比如县地理环境特点是什么?
    答:位于那曲地区东部的比如县,坐落在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的地理格局独特。它隶属于怒江上游流域,总面积为11456平方公里,地貌特征鲜明。地势特征,比如县如同一片上尖下宽的树叶,西北至东南方向延伸,地势总体倾斜,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县内的达木业拉山口,海拔5014米(在县里通常被称为面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