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错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初中物理课程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当然,实验教学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少:
1.学生的实验能力差别越来越明显。物理实验一般是5人组成的小组协作进行的,对于
物理实验的好奇心驱使着学生们抢着去完成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但每一个学生的理论知识基
础层次不齐,一节课下来,有的小组早就完成了实验,有的小组脚忙手乱,要么用错了仪器,要么读错了数据或因不熟练时间不够,,没完成任务。时间久了学生会默契地推举组内一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实现整个实验,这样其他学生就失去了动手的机会。
2.教师为了教学成绩,有轻视实验的倾向。当前物理老师们平时上课时间紧,为了赶进度,把有些实验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代替,甚至有些老师在黑板上画实验器材,讲实验,达不到培养实验能力的效果。
3.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甚至不知道从何思
考。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实验操作过的成熟实验,实验环节中出现的
许多问题都有过先例,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往往他们会很
被动地问教师,问老师他们该怎么办,甚至还会慌张到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认知思考,联系
曾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而且对该实验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如果只靠教师的帮忙,他们对实验的理解就不深刻,更谈不上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缺乏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等因
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还有些学生对学习缺乏
自信,缺乏对事物的质疑精神和动手实验的热情和经验。这对物理实验教学增加了难度。八
年级学生以前几乎很少经历过正规的实验操作或探究过程,进入八年级开始学习物理才开始
接触正规的实验操作训练和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物理实验思想才开始慢慢培养。所以,一
部分学生,尤其女生,对物理实验积极性不高。

1、看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2、调
  即“调整或调节”,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的“调”。
3、设
  所谓“设”就是“设计”,就是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认真思考合理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储备、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校器材的实际。设计合理的实验,还要考虑安全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4、做
  “做”,即做实验,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
5、记
  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学生往往在实验的时候光记得做实验,觉得做实验很有趣,很好玩,只管做,这时候往往忘记了记录数据,这个习惯相当的不好,给后面的进一步研究造成了不少的麻烦,影响课堂效率,甚至影响实验的结论。
6、合
  “合”即“合作”。即在实验结束后要注意和其他人或者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合作,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他人的长处,并进行改正。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精神,敢于怀疑别人,也勇于放弃和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探索追求结果欲望。这一步在每一个实验中都很重要,尤其在新课改的今天更显得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
7、析
  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
8、理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可以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习惯及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
 

奥斯特实验
实验内容

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如果在直导线附近,放置一枚小磁针,则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将发生偏转。这一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于1820年通过试验首先发现。 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本质——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产生的,所以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实质上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从判定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认识磁场的方向性及磁感线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了解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感线,以及条形磁体和马蹄形磁体磁场的磁感线,进一步认识磁场的方向性.
编辑本段实验过程
[目的]演示电流产生磁场 [装置] 导线若干,小磁针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步骤] 1.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偏转。 2.切断电流时,磁针又回到原位。 3.改变电流方向,磁针向相反方向偏转。 4.切断电流时,磁针又回到原位。 [说明] 由于地磁场的存在,要使磁针明显偏离原来方向,导线中必须通较强的电流(约5~10安),这样强的电流一般可以采取触接电池两极引起短路获得。因此,实验相当于电源外部短路,电源将受到损坏(干电池内电阻较大,以使用干电池为好)。实验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仅仅是为了获得短暂的大电流而采取的变通办法。为保护电源,电路中应串联滑动变阻器限流,而且通电时间要短。 导线必须南北向放置,如沿东西向放置力矩为零,不偏转。 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本质——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产生的,所以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实质上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光学
1、实验目的:探究及认识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方法:拿一支常见的激光光源(小孩子经常玩的,红外线光)或手电筒,(最好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牛奶,搅拌均匀),把光射入水中,会发现在水中的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
2、实验目的:探究及认识光的反射
实验方法:①、在脸盆中平静的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根据光的反射原理。
②、把脸盆放在太阳光底下,可以在一定的角度感到很刺眼,说明太阳光反射到人眼中。
3、实验目的:探究及认识光的折射
实验方法:①、把水放入脸盆,发现脸盆底变浅了,说明光发生了折射。
②、把我们的手放入脸盆的水中,可以发现手“折断”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力学
第一个————验证大气压力的存在:
把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把玻璃杯倒过来,发现纸片不会掉下。这实验证明了大气存在一定的气压,大气压对纸片有力的作用,使得纸片不会掉下来。
第二个————验证浮力:
把充满气的气球,用力把气球压进水中,放手,发现气球往水面漂浮起来,这现象表明气球在水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第三个————压力与压强、面积三者的关系:
玻璃杯和纸片一起,先正放在海绵上,看凹下的程度;然后把玻璃杯和纸片倒过来放在海绵上,再看凹下的程度。

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简介
托里拆利实验器(J2116型),水银,1米以上的长玻璃管(或两根玻璃管中间用橡皮管连接),烧杯。 此实验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进行的,故名托里拆利实验。这个实验测出了1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编辑本段实验方法
1.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除空气,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当管内外汞液液面的高度差约为76cm时,它就停止下降,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 2.逐渐倾斜玻璃管,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3.继续倾斜玻璃管,当倾斜到一定程度,管内充满水银,说明管内确实没有空气,而管外液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cm高的汞柱,也就是大气压跟76c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4.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这个实验(或同时做,把它们并列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说明大气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无关。 5.将长玻璃管一端用橡皮塞塞紧封闭,往管中注满红色水,用手指堵住另一端,把玻璃管倒插在水中,松开手指。观察现象并提问学生:“如把顶端橡皮塞拔去,在外部大气压强作用下,水柱会不会从管顶喷出?”然后演示验证,从而消除一些片面认识,加深理解。 6.通常人们把高76c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atm为压强的非法定单位),1atm的值约为1.013×10^5Pa
编辑本段实验说明
1.不可以用其他液体代替水银,若用水代替,高度会超过10米,因而不可行; 详细过程:已知ρ水银=13600kg/m³ ∵水柱产生的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即p水=p水银,ρ水gh水=ρ水银gh水银 ∴h水=ρ水银/ρ水×h水银 =13600kg/立方米/1000kg/m³×0.76m =10.336m 2.若操作正确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则可能是管内有气体;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则可能是没有把管放直。 3.实验结果(水银高度)与试管粗细无关
本段补充
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管内有少许空气,水银柱高度将改变 如果玻璃管直径加粗,或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测试题

1、根据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根据所示的电路图将下面的实物连接起来.

初中升学物理实验测试—电学(二)
1、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有两个小灯泡和——个开关,它们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方无法看到,某同学试了—下,闭合开关时两灯泡均亮,断开开关时,两灯泡均熄灭.这两个小灯泡究竟是串联连接,还是并联连接,请写出你的判断方法.

2、现有电灯L1、L2开关S1、S2及电源和导线,请按下列要求画出电路图。
要求:①只要S1断开,即使S2闭合,灯L2也不亮,②当S1闭合S2断开时,灯L1亮,灯L2还不亮③当S1、S2同时闭合时,灯L1、L2都亮。
3、两盏灯和一个开关,连接在一个恒定的电源上,先闭合开关,这时甲灯发光,乙灯不发光,然后断开开关,这时甲、乙两盏灯都发光,但甲灯不如原来那么亮,请画出图.
4、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电池组,还有导线.请设计一个电路,使两个开关都能开或关这盏灯.
5、如图所示,虚线方框表示某校一块科技实验田和值班室,现有足够长的细导线(导线电阻忽略不计),小灯泡、电铃、电池组、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为了防止牲畜闯入实验田,利用这些材料,请你为值班室看护人员设计一个报警电路。
要求:情况正常时,值班室内灯亮、电铃不响;有牲畜闯入时,碰倒栅栏会拉断细导线,灯亮同时电钤响.
6、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2.5伏,0.44安,请你在图所示的表盘中标出指针位置及所选用的接线柱.

7、学生实验用的—只电压表,有3V和15V两个量程。经判断,选用了3V这一量程接入电路,但o—3V挡的刻度模糊不清,无法从上面读出实验数据,但是能从o-15V挡的刻度上读出值为11.5V。那么,实验记录应填写 。
8、要正确使用电压表,使用时应注意:
(1) 电压表要__________联在电路中,要测量某部分电路两端的__________,必须把电压表跟这部分电路__________起来.
(2)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____________电压表,从“-”接线柱_______电压表,这跟________表接线柱的使用是一样的.
(3)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___________.如果超过电压表的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电压表,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以用__________法来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量程.如果在小是量程,一定用小量程测量(指针在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区误差最小)
初中升学物理实验测试—电学(三)
1、洋洋买了一个全封闭的铅蓄电池,从铭牌上可知该电池的供电电压为6伏,最大工作电流是1A,但未标明“+”、“-”极。洋洋想出了一种辨别电池正、负极的方法(如下表中方法一),现请你另外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所用器材不限),辨别该电池的正、负极,并完成下表.
所需器材 简要操作步骤 辨别电池正负极的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2、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来研究电流强度跟电压的关系。
(1)在上边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表1:用导线AB时的实验记录
电压(伏特) 2 4 6
电流强度(安培) 0.4 0.8 1.2
表2:用导线CD时的实验记录
电压(伏特) 2 4 6
电流强度(安培) 0.2 0.4 0.6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是:导体中电流强度________。
(3)从实验记录中发现,在相同电压下,通过导线AB和CD的电流强度不同,说明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________是不同的。
(4)导线AB的电阻R�=________欧姆。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a、b、c、d为四个接线柱,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已经确定是由于灯泡开路或短路引起的.在不允许拆开电路的情况下,请你用一个电压表或一个电流表分别对故障进行判断,把方法和判断结果填入下表中(每种电表各填写一种方法
电 表 方法(接在何处、开关开闭情况) 现象和结论
电流表
电压表
4、如图所示是用电压表测电压的电路图,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但V1、V2、V3的指针位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图所示,则电压表V1、V2、V3的读数分别为 V,此时灯L3两端电压为 V。

导线代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0 2.0 0.5 1.5
横截面积(m m2) 3.0 0.8 1.2 0.8 3.0 1.2 1.2
材 料 铁 钨 镍铬丝 铁 钨 镍铬丝 铝
5、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须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1)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 和 (填写代号即可)。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 两根导线进行比较.
(3)如选用了A和D两根导线进行测试,则是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 的关系。
6、某同学按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若保持R1不变,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V1的示数分别为2V、4V、6V时,电压表V2、V和电流表A的相应示数如下表所示:
(1)对表格中三只电压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2)对表格中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数据进行分析,结论是:


初中升学物理实验测试—电学(四)
1、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的实验中,图—1是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图—2是实验电路图。
(1)若将线头M、N分别接到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A、C上,当滑片P向右(即向B点)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某同学将线头M、N分别接到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A、B上,当滑片P向左(即向A点)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1 图-2
2、用如下实物连接示意图进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的实验。
(1)图中接线有一处错误,若不改正,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操作时,将会产生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错误的接线处打上“╳”,并用笔画线把电路按正确方法连接好。
(3)当把电路改正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的电流强度减小,则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电阻箱作定值电阻,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电路图和实物图如图所示。
(1)观察实物示意图和电路图后回答:
(A) 图中所示电阻箱拔出A、C两铜塞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______欧姆。
(B) 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电流强度增大,可以把滑动变阻器上a、b、c、d四个接线柱中的_______或_______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C) 在电阻箱拔出A、C两铜塞的情况下,电路中电流强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安培,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安培;加在电阻箱两端电压的最大值是______伏特,电压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伏特。
(2)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实物示意图正确地连接起来。要求:
(A) 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增强;
(B) 电流表、电压表应选量程适当。

4、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长度关系的实验时,用了图中的装置,电阻丝AB比CD长,当将AB连入电路时,安培计的示数为I1,当改用CD连入电路时,安培计的示数为I2,且I2>I1。(1)AB和CD两根电阻丝应满足的条件是: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5、某同学用图中所示的电路,来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其中R为定值电阻,他第一次实验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他第二次实验仅将定值的阻值换为2R1,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结果发现I2<I1,但I2≠I1/2,由此,他认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他的结论是 的(正确、错误)。其原因是:

6、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
(1)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
(4) 若电源采用2节干电池串联供电,待测电阻的的阻值估计为10欧姆。则在接线时,电流表应采用___量程,电压表应采用 _____量程。若改用3节干电池串联供电,则电流表应采用 _____ 量程,电压表应采用_____量程。

7、 做“用伏特表、安培表测电阻”的实验时,要求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记下的和算出的数据都填在表里。请在下面右边空白处把你所设计的表格画出来。

8、(1)如图所示,请按照左侧的电路图将电压表正确接入右侧的实物电路中。要求:用电压表的0-3档,连线不要交叉。
(2)闭合开关K。要使灯炮变亮些,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端移动。(填A或B)

初中升学物理实验测试—电学(五)
1、张跃同学做了“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后,写了如下的实验报告,仔细阅读这份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
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量电阻R的电阻值。
2.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目的,画出实验电路图。
(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3)接通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4)根据测得的电压、电流值,算出R的阻值。
3.实验记录:
电压=3.5V
电流=0.5A
电阻=7Ω
4.实验结论:待测电阻R的阻值等于7欧姆。
回 答 问 题
(1)你认为这份实验报告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应该添上的项目是:
(A) 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步骤看,实验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不够精确。
(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有电阻,把它连入电路不可避免的要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给测量是结果带来误差。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
如图甲,由于电压表分流,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比真实的电流大,所以测出的电阻比真实的电阻小,所以这一方法适合电阻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小的多的时候测量。(内接法)
如图乙,由于电流表分压,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比真实的电压大因此求出的电阻比真实的电阻大,所以这一认识方法适合电阻比电流表电阻大的多的时候测量。(外接法)
2、某学生为了测量失去标记的电阻R2的电阻值,设计了测定电阻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图中R=16欧姆,R1=16欧姆,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K1闭合,K2断开,把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b的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1.0安培;当K1K2同时闭合,并把P移至a端时,电流表读数为3.0安培,试通过计算说明,用这种设计,能否测得P的确定值。

3、有一个电阻值看不清楚的电阻器RX,现在我们要测出它的电阻值,但我们只有一个电池组、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只开关、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器R0,一个滑动变阻器R/和几根导线。请选用适当的器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测出RX的¬¬¬¬¬¬阻值,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方法一:
(1) 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电路图
(3) 主要步骤是:
(4) RX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方法二:
(1)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路图
(3)主要步骤是:
(4)RX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方法二:
(1) 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电路图
(3) 主要步骤是:
(4) RX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如图所示,(甲)是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实物图,它的符号如图(乙)所示。图(丙)是单刀双掷开关的电路控制作用的一个实例。当S与“1”接触时,灯泡E1发光,当S接触“2”时,灯泡E2发光。现有如下器材:
一个电源(两极间电压保持不变,但电压数值未知) 一个电阻箱(用R0表示)
一个电压表(最大量程大于电源两极间电压) 一个待测电阻(用RX表示)
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
(1)根据以上所给器材,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能测量并计算出待测电阻RX的规范电路图(连接好后在实验过程中不能拆卸)。
(2)写出测量的操作步骤及所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用测量的量计算RX的表达式: 。
初中升学物理实验测试—电学(六)
1、 有一电流表G,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3mA,把安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朵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R?

2、 有一电流表G,内阻Rg=25Ω,满偏电流I=3mA,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6A的电流表,要并联一多大的电阻?

初中升学物理实验测试—电学(七)
1、 现有两只阻值相等的定值电阻R1、R2,一只供电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的电池组,导线若干。试用以上器材,设计出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接在图1中甲、乙虚线框内标有A、B、C、D的有关接线柱上,使它们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并使甲、乙两个电路分别都能同时满足以下三项要求:
(1) 在接线柱A、D间正确接入电池组;
(2) 当图中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某一位置(设这时示数为I);
(3) 当图中开关S接通后,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开关S断开时的2倍(即2I)。
2、某同学利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标有“50Ω、12A”宇样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导线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中灯泡上所标“0.3A”字样清晰可见,电压表0-15V档损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为1.5W左右.该同学实验步骤正确.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V和0.2A.接着他边思考边实验,直至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中点上(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25Ω)。
(1)画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路图,并简述判定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理由.
(2)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图中是测定额定电压是3.8伏特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额定功率小于2瓦 (要求正确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1)请按电路图的要求把图中所示的电路元件用钢笔画线作导线正确连接起来。
(2)按实验中合理的顺序将下列实验步骤的序号(1、2、3、4、5、6)填入括号内:
〔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 〕闭合开关
〔 〕移动变阻器滑片到它的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 〕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伏特
(2)某同学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由于接线错误使得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时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暗程度.现就下面两种情况,请你判断该同学是如何连接的?
第一种情况:小灯泡较亮时,他是把两导线的端点分别与滑动变阻器的 连接。
第二种情况:小灯泡较暗时,他是把两导线的端点分别与滑动变阻器的 连接。
4、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器材有:小灯泡(额定电压为6V,最大允许电流为0.3A),一只电流表(量程0-0.6A与0-3A,一只电压表(量程0-3V-15V),4V,6V,8V,10V电源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根。
(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出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在右面的方框内画电路图)
(2)电源应选____V的,电流表量程应选_______,电压表量程应选____。
(2)闭合开关之前,变阻器的滑动片P应置于_______端(填a或b),实验过程中,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
(3)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应为_______伏特,若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安培,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瓦特。
(4) 实验中发现灯泡发光,b有读数而a没有读数(为零),其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5) 某同学由于连接电路错误,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时,发现一只表的示数增大而另一只表的示数减小,其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他的实物连接如图。
(A) 在这个实物连接图上,接线错误的是:(不要求在图中改正)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如果将连接的错误改正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2.2伏特,0.2安培,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__瓦特。
6、为了测定电压是2.5伏特的小灯泡的功率,额定功率约为1W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电源(2V);B、电源(6V);C、电流表(0~0、6A);D、电流表(0~3A);E、电压表(0~3V);F、电压表(0~15V);G、最大阻值5欧的变阻器;H、最大阻值15欧的变阻器;I、电键;J、导线若干。
(1) 实验中应选用有器材是(填序号)
某同学在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在整理数据计算功率时发现其中一次实验结果与其它两次实验结果相差很大,经检查,原来是有一个电流强度的示数读错了。该同学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是0-0.6安培挡。试分析:
(1)数据表中第_________次电流强度的读数错了,正确的应是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_____次实验测得的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小灯泡额定功率P额=__________.
次数 电压(伏特) 电流强度(安培)
1 2.00 1. 00
2 2.50 0.25
3 3.00 0.30

7、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器材后进行实验.
(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O.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2)若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有“10Ω,1.5A”和“20Ω、lA”两种规格,则本实验中应选用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3)某同学接线后发现开关没有闭合时灯泡就已发光,而电表示数情况正常,开关闭合后灯泡反而熄灭,电压表示数减小为零,电流表示数变大,但没有超出量程.你认为他接线中出现的错误是 。
(4)另一同学连接电路完毕并闭合开关,当调节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增大(器材是完好的).想一想,怎样连接电路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8、用电能表和秒表测用电器的功率
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其中电能表用来测_____秒表用来测______方法是先让待测用电器工作,记下电能表转盘转过一定的转数N所用的霎时间t,若电能表为3000R/KWh,则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n/3000 *1KWh
例:家用电能表上标有“2500 R/KWh”的字样,室内一用电器单位工作30分钟,转盘转过50转,则该用电器工作_____小时消耗1千瓦时,该用电器的功率为_____瓦。
初中升学物理实验

、研究电磁铁的实验中,给你两个线圈匝数不同的电磁铁,电源,形状,滑动变阻,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问:
(1)大头针的作用是用于观察_____________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把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跟两个线圈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起来是为了到电流强度相同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还跟_______有关的结论。
(4)电磁铁的磁性是根据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其应用之一是空气开关,电磁起重机,电磁起重机的铁心是应用____

1连接错误。2标示错误。

短路

  • 初中物理实验错误
    答:电压表0-15V档损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为1.5W左右.该同学实验步骤正确.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V和0.2A.接着他边思考边实验,直至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中点上(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25Ω)。
  • 理化生实验初中物理水沸腾实验装置错误之处有哪些
    答:(1)酒精灯没有用外焰加热 (2)水量过多或过少 (3)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4)烧杯没有盖盖
  • 初中物理误差是什么意思?
    答:初中物理误差是指在测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误差。它源于实验者的技术水平、仪器的精度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原因。误差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还可能导致实验结论的错误。因此,在科学实验中,正确地估算和处理误差是非常关键的。初中物理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指在连...
  • 电学实验
    答:因此,我们对电学中概念定律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要断章取义,同时还要学会对物理概念的反复分析、琢磨;学会对物理实验的层层剖析;学会通过实践加深对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含义的确切理解;学会对类似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误区三:死记公式 由于电学在初中物理中占的比例较大,知识面广,公式比较多。学习中,很...
  •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不能准确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为实验而实验,把实验教学简单理解为实验操作;二是习惯“包办代 替”式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实验与知识的联系,低估了学生的探究潜力,忽略了在实验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改进这一现象的策略是一一留空!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教学也具有多维的...
  • 我是一名初中的物理老师,请教:在做物理实验手摇感应起电机的实验时,实...
    答:老师,其实先自己分析一下比较好的。我给您列一些可能的情况,您再判断下吧。1,设备过于陈旧,磁铁磁性减弱或消失导致无法有电流产生。2,检测电流的设备(灯泡还是电流表什么的?)功率远大于发电功率,表现不出来感应单机的电流已经产生。3,检测电流的设备出现故障。4,手摇的速度太慢,导致电流太小...
  • 初中物理学不好,实验题老丢分,成绩差怎么办?
    答:初中物理成绩差怎么办?首先,要找出自己成绩差的原因,是不用功学习,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其次,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是哪部分的知识点薄弱,是力学太难掌握?还是质量守恒不容易理解?还是实验题不会做?因为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首先课本应是我们的立足点。每个知识点都有...
  • 初中物理测量有哪些误差要求?
    答:就是对误差要求不同。高中物理对误差要求较高,所有的测量在减小误差上都要求较严格,而初中物理除了定量测量外,对误差要求较低。初中物理测量主要是要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还强调实验的安全性。尤其是精密仪器,如天平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天平的防护都是重点,对读数的估读值不作严格要求。
  • 初中物理实验测重力的值可以为13牛吗?
    答:一般是5N或10N。你测出的重力数值是13N,这是不太可能的(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读数读错了;二是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确实大于13N。你知道13N的重物质量是多大吗?m=G/g=13N/(9.8N/kg)≈1.33千克 物理实验室一般是不会挂这么多钩码的。所以是错误的。
  • 我家孩子初中物理实验题很差,写实验步骤总是写不全写错,有什么方法能 ...
    答:一、回归课本为主, 找准备考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丢分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向。 基础差的学生,最好层层追溯到自己学不好的根源。 无论哪个学科, 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层层关联的, 希望基础不好的同学以课本为主,配套练习课本后的练习题,以中等题、简单题为辅、 逐渐吃透课本,也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