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欲六尘对学佛修行人的危害有多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请问下什么是佛教,学佛难吗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依戒定慧三家,以求达到此目标。

孔孟之道主要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要以修身为本,其内容更象佛法中的小乘。小乘佛法主要以戒律为主。

曾子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说,就是说修身之难。人很容易就会犯下过失,所以要时刻小心,就好像在薄薄的冰面上行走一样。

佛法传到中国后,各宗基本都以大乘佛法的修行为主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中国的儒教深入人心,这样小乘的戒律基本人人都具足,所以直接进入到大乘佛法的修行。
现代社会已经没有学儒的风气了,所以如果想学习佛法有所成就的话,必须学习小乘佛法或者学习孔孟之道。

因为修行首要之道就是改过,再次就是不犯过,这样修习大乘的功德才会有所积累。不然一面修功德,一面犯过失,想要有成就就太难了。而要想做过改过并不犯过,就需要从小乘佛法或孔孟之道学起。学习孔孟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佛容易,而是为了修行有更大的成就。

杨澜: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是台湾东部的花莲郊区,在三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地,而我在身后的山上就有一座破旧的木板房,里面着这一位挂单修行的比丘尼,她当时看到一位难产的山地妇人,因为交不起保证金而被医院赶出了大门,就发出宏愿,要建造一座医院,专门给穷苦的人看病,当时她所需要的资金是八亿台币,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后来她不仅完成了这个愿望,而且三十多年以来,她一共筹集了上百亿台币的善款,而台湾几乎五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说有四百多万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她的慈善活动。一位形单影只的比丘尼怎么能够引起如此大的社会热忱呢?我们今天就要在她的静思精舍采访。
创立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法师今年六十二岁,一向低调,就连慈济主办的电视台都没有机会单独采访她。今天为了远道而来的我们她破例了,让我们感到不好意思的是精舍中本来就没有空调,为了照顾录音的效果我们不得不把唯一的一个电风扇也关掉了,那天,花莲的气温三十五摄氏度。而她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杨澜:法师一开始出来修行的时候就在这里是吧?
证严法师:对
证严法师俗名景云,出生在台中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多病,使幼小的她对人生充满了困惑,又由家庭的痛苦想到众生的痛苦,终于在1961年夏末秋初的一天,当她与几位出家人一起在田间割稻子的时候一位法师问她“要去吗,就现在。”她放下镰刀就此出家了。
证严法师:人常常会感动,感动会有一种冲动,这种起心动念,就认为说,一个人生存在人间到底为什么生活,突然间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间他就中风了,突然间就往生了,真是很无常。这种无常就会(使我)感觉到人生世间,到底要活出什么样的价值来。所以,在田间里,突然间会有这样的念头,要追问,不如自己去行动。所以就会突然间放下了就走。
杨澜:我想,一开始想去出家,去修行,其实是抱着一个离开俗世的一个念头。
证严法师:但是很奇怪为什么又投进了红尘。
杨澜:对,原来是为了出世而去的,最后怎么又入世,这个转变怎么想的呢?
证严法师:我刚才不是说过吗,我要活出生命的价值,所以觉得,一个人在家庭也只不过是为这个家庭而已,大好的人生只是为了一个家庭,为了一个自己,不值得。所以我才会离开家庭。
杨澜:那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呢?
证严法师:应该就是出家没有挂累了。
杨澜:你以后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了?
证严法师:有,现在我的母亲就是我的委员。
杨澜:这个是不是跟您当时的师父应顺大师的“佛教人间化…佛教生活化,菩萨人间化”的理念也有关系?我看到一则故事说,当时也曾经有天主教的修女来拜访你,当时她对于佛教徒的生活模式提出了一些异议,她们当时也是会跟你说她们觉得佛教徒太注意自身的修行而没有去更多地关心这个世界上受苦的人,这样的话会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证严法师:宗教的宗旨应该都是一个爱,天主的博爱,或者是基督教的博爱。我也同样是很崇法,只要心中有爱,我都会很敬佩。那三位修女,她们也是很有爱心,她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修行人,自己一个人在小木屋里她好像很怜悯我,所以她想要来说服我也加入修女的行列,也同样是出家。不过彼此之间,谈话都很投契,彼此都很投缘。
所以说这种爱融汇在一起,只是在宗教的名称不一样。因为这样的一段交往,使证严法师对佛教以外的宗教也非常尊重,在日后由她筹款建立的医院中还特赦了天主教的祈祷,使不同信仰的病人都得到方便。与其说慈济是一个宗教团体,不如说它更像一个社会慈善机构,证严法师的感召力也更像是一种社会道义的力量。当不少寺庙用巨资大做法会的时候,证严却保持了三个原则,“不为人唱经,不作法会,不化缘。”至今她的弟子们仍然靠做蜡烛、种地来自食其力。她把更多的钱投到了医院里,这固然来自她的师父“佛法人间化”的教诲,更是因为在1966年的一次遭遇。
证严法师弟子:因为看到那边有一个女人小产,流了八个钟头的血,走了八个钟头的路,就是说要八千块,要赶快输血,赶快开刀,所以上人看到这种情形,她说因为没有八千块把那个女人抬走了。所以上人回来以后她心里很难过,她说一个女人要生产,为了没有八千块,现在到底两条命生或者死不知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她并没有考虑,我们自己生活是不是能够维持,她说要做应该做的工作,所以上人的精神毅力就是这样,她不是为自己,她看到困难,她把这个事情先解决了以后再说。她的原则就是说我们要自力更生,她说我们年轻人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做自己生活。她鼓励我们说“我们已经出家了”,身跟心都是奉献给宗教,要真正为佛教为大众做事情,我们要磨炼出一股精神跟耐力,人家不能吃的苦我们能吃,人家不能忍的我们能忍。最苦的时候是跟人家打毛线衣赚工资,那里面共有七个人,半个月才领到一次工资。所以常常都没有油,没有米,我们自己种一些菜,没有菜的时候就拔一些野菜。那时候真的很穷,穷得一个月只买到五毛钱的豆腐,所以那个豆腐要把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到盐巴里面去腌,腌得咸咸的,等到下雨天没有办法去拔那个野菜的时候才吃那个咸豆腐,所以我常常笑说五毛钱的咸豆腐可以吃一个月。
这样穷苦的处境证严法师却谢绝了一笔两亿美元的捐款,为什么呢?慈济功德会的最初捐款来自花莲的当地家庭妇女们,每天每人省下的五毛钱,有人说干脆每个人一个月交十五块不就得了吗?证严法师却说“这有很大的不同”。
证严法师:一个月的十五块我就说那是一个月才起一次的好心,想要帮助人只不过一个月才有一次,爱心是要天天培养,也是要时时刻刻要培养,出门以前,就要先起一个好心,培养这么一个爱的念头。所以我要她们的是每天的五毛,不要她们的一个月十五块。
杨澜:我想一开始要做慈济医院的时候大概也是基于同样的一个理念你拒绝了,有一个日本人要捐给你差不多两亿美金,这么一大笔善款,当时你是需要差不多八亿块台币,但是你当时只募到了三千万左右。应该说这两亿美元来得很及时嘛。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吗?
证严法师:是,也是很感恩,我是期待,台湾有这么多的佛教徒,也不止是佛教徒,可以说有很多的爱心人,在台湾建成这一座医院应该是大家都可以点点滴滴地把这个爱心汇聚,自己开垦一亩福田,希望每一个人来当农夫。希望自己跟这个福田会更有亲切感。
杨澜:到后来这个慈善基金越来越大了,像在慈济的委员中也有不少是工商业的人士,对管理基金都很有经验,比如也有人向您提出建议说,比如说我们可以在医院附近发展一些房地产,然后用这些钱来投入这个基金更好地运作,但是您却拒绝了这样的想法,还是要坚持要每一个人来募捐,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证严法师:对啊,也是期待每一个人付出的爱心我们要点滴不漏,赶快让它有成果。而且取于社会,用于社会。
杨澜:我想,台湾七十年代以后,经济腾飞了,人们在物质的生活得到改善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精神生活很空虚,在您这里他们也找到很多感情的依托,精神的依托,而且找到人和人之间应该是本来很纯真的互相帮助的情感,所以也有人说您是专门治疗“暴发户综合症”的,当然除了济贫还有教富的责任。
证严法师:真是笑话。
杨澜:但是中间您会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我们在一个物质交换的社会里呆的时间长了,于是也会把这些愿望带到佛庙里来。比如说人们来祷告的时候,首先想“佛祖保佑我再赚更多的钱吧。”或者…当然也有祈求健康的,或者说把钱捐出来总是想要留个名吧,或者心里上得到一种寄托吧,你对他们的这样愿望怎么看?
证严法师:刚才不是说过吗?慈济从开头一直到现在没有这样的人要来这里。什么拜拜,求什么的,没有。大家都是以为要说是精神寄托,是有。因为他感觉到,做得欢喜。而且我们这一些慈济人,所有的慈济人,他付出的同时都是说感恩,感恩,有对方的受苦受难,让自己更充实自己,更了解自己是比别人都有福,所以对自己会有那种的…很欢喜。付出而感恩,所以他们在这儿不会有要求说,“佛陀来保佑我”,不是,他们都是以付出无所求,同时还要感恩的这种心态。
慈济医院于1986年正式落成,他不仅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专业人才,更力求营造一种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杨澜:医院里有大量的志工,也就是义务工作者,他们中的不少人平时是台湾各地的老板或者是高级行政人员,到了周末就飞到花莲,在医院中照顾病人,暑假期间大、中学生们也来到这里,参加慈济有十八年之久的颜惠美女士专门负责给他们安排工作。
杨澜:你接触到那么多很年轻的孩子,有时候还是高中的学生,他们到这里来做志工的时候,你觉得你需要让他们知道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是他们在外边的世界里所一般被忽视的呢?
颜惠美:现在最忽视的就是伦理道德,因为年轻人觉得很自大,他想说“我快乐有何妨”,所以对我们的长辈,甚至于老人家,他都不晓得说,那些老人家的辛苦就是在维护我们的家庭,照顾我们的家园。他认为说有老人嘛,有什么好去为你们做一些事情。所以他们来到医院之后,看到孤苦无依的老人,就自然而然地为他们刮胡子,洗洗头发,洗洗他的脚,所以在这样的动作之中,他恍然大悟“跟我无缘无故的老人怎么我会这样乐意去为他洗,为什么我的爷爷、奶奶跟我住在楼上楼下为什么我都不去打招呼?”甚至于认为“我累了,我回到家里,我就要到楼上去躺着休息,我还要去跟爷爷、奶奶谈天说什么。”所以自然而然地他知道他错了。
拒绝装神弄鬼,证严法师说“我没有什么法术”。
女性在慈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慈济委员就以四十岁以上的女性为主,参加慈济以后,这些妇女不仅在帮助别人的过程当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同时也找到了一个拥有强大道德力量的团体的支持。这使得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而她们的丈夫也在妻子的推荐下参加到慈善活动中来。
慈济委员:我想最大的改变是我跟我先生之间有一个共识,然后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想法,能够帮助有求的众生,这是最大的改变。那以前可能都是先生回家会讲到事业,讲到小孩,还是朋友之间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的共同话题就是慈济。
杨澜:过去会吵架吗?
慈济委员:也不是吵架,就是有一点争执,他的应酬比较多,会喝酒。现在他酒也少了很多,因为还是有应酬,但是他的烟也少了很多很多。他喜欢做这样的事情,让他可以疏解他很多的压力,因为上人教我们要做一个手心向下的人,那手心向下的人就会得到很大的欢喜。
杨澜:你现在会觉得自己在家庭中的这种位置或者说影响更大了吗?
慈济委员:我觉得我更有智慧来处理很多事情。
今天的证严法师是很多人追随和崇拜的对象,有人甚至抱了孩子让她摸一摸孩子的头来消灾除病。而证严则笑笑说,“如果我有这么大的本事就不用盖医院了。”
证严法师:我的作息很简单,三点多起床,开始自己打打坐,理理活,然后就要出去说话了。天未亮就开始要早晨的讲话,上课。然后就一天开始一直到晚,要我说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一整天到底是怎么样过来的。
杨澜:反正有很多决定也需要你这边来作。在规模越来越大以后,我们发现你有一个举措,就是您把这些医院、学校都交给专业的人士去管理,而不是说您去管理所有的这些管理的细节,这在一开始您就一个很明确的理念。
证严法师:因为自己都是外行,自己也不是说有什么能力,再来,医院本来就是要交给医师去看病人的,我又不是医师。只要把它盖好了,或者是让医师们能了解慈济的宗旨,就让他们凭着这一股爱心去照顾病人,不是我能做的。
杨澜:华东的大水,还有很多在各个地区都有救灾的活动,但是这个您觉得会受到台湾的一些政治的势力的影响吗?比如说他们会觉得“为什么把这个钱放到大陆去?”
证严法师:这也难怪,不过自己有自己明确的方向,还有,只要真的是救人,很多人都很响应。
杨澜: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些攻击来说你就完全不理会他们。
证严法师:理会就不要做了,一定要有这份…我们的方向是很明确的,不忍心看到或是听到真正在受苦的人。何况说在台湾有很多的人都是有这份的爱。
杨澜:您现在看到世纪末各个地方在纷争、打仗,吵个不停,您怎么想,觉得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吗?
证严法师:现在的科学也很发达,人的理想蛮高,学问的水准也都提高,很普遍,一切都是在往上的,在不断地提升。只是可惜的就是人性的道德在堕落。我们要怎么样把这种人性的道德提升起来,这要在各个角落,不同的阶层我们大家真的要用心。
杨澜:您现在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自己当年年轻的时候在苦苦寻找的答案了,是吗??
证严法师:应该说是的。但是,这一条路好长,很漫长,需要有很浩荡的队伍,再来开拓一条道路。
杨澜:您会觉得有心力交瘁的时候,会觉得很难吗?
证严法师:有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心痛,不过这是尽心尽力的,对自己是充满信心。我说的“信心”就是这一生中不会改变这个方向。
杨澜:非常感谢您,也祝愿您的这一份事业越做越好。
证严法师:谢谢
杨澜:谢谢。
根据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我采访证严法师的那一天正好是世界末日,不过一天就要过去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不过明天会怎么样呢?当我拿这个问题去请教证严法师的时候,他说“与其为明天担心,不如在今天多做一些好事,况且即使有末日的话,它也只意味着一个新的世界的开始”,我在这里也就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了。

五欲六尘不除,众生在恶趣中,常在6道流转,永无出期,无有始终,是造业力的源泉,生生世世,旧债未还,又填新债。
诸佛皆以清静心而入道,证得涅盘。无论是,念经,念咒,念佛,修定,参禅,皆目地其实,都是让心清如水,明如镜,明心见性,亦复如是。

修行,就是去除五欲六尘的过程,正是有了五欲六尘,才会在六道中轮回,去除它,才会出离苦海,证得无上菩提。

学佛 修行

现在世界的五欲六尘使我们的这颗心已经被污染了。五欲带来了烦恼,六尘带来了障碍,使我们的这颗心离开菩萨、离开佛越来越远。人的一辈子为什么会经历很多的遗憾呢?主要是心灵失去了寄托,所渴望的事情成了幻想、成了幻影。我一定要怎么样、我一定要怎么样,结果没有成功,失望了。一辈子会有很多遗憾的事情,因为没有智慧,当这个世界发生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运用自如地去应付和解决它,人就会产生遗憾。所以,学佛心灵要依托菩萨,应付问题要慢慢地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智慧先要定,后能静,然后才会产生智慧。不取不舍,一切法不可得,无得无失啊。

不取不舍是什么意思呢?师父刚才讲了,对人间的一切东西不要去欢喜,不要去得到它。一切法不可得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是在法界,法界的一切名利,你都不要去争、不要去抢。

很多妈妈离 婚的时候,非要把这个孩子带在身边,结果妈妈没有能力,这个孩子待在妈妈身边很苦。有的妈妈很有智慧,知道孩子的父亲很有钱,父亲在经济上、在企业管理上非常有本事,只不过他有另外的女人了,所以,妈妈在离 婚的时候考虑到孩子的未来,毅然决定把孩子交给了父亲。结果等孩子长大了,孩子很成功、很有教养,他永远不会忘记生他、养他的母亲,最后还是会来找他的母亲。这就是一个有智慧的母亲。那个死缠着不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的母亲,最后呢,孩子跟着妈妈吃很多苦,妈妈哭,孩子在边上抱着妈妈说,妈妈你不要哭啊,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对你好的,我一定会养你的。结果妈妈病倒,孩子没钱上课,你不是害了孩子吗?就是你没有能力啊。

师父对你们好,如果师父不严格管 教你们,如果纵容你们,你们以后一定会好吗?师父把自己的能量修得大一点,以后用自己的功德来庇荫你们,师父才能多救几个人啊。

人要懂得,不可得,不该你得到的,你不要去得,无得无失啊。来到人间就这么一个身 体,离开人间,也就是这么一个身 体,你得到什么了?你失去什么了?想开一点吧,借来的钱丢掉了,失败了就是丢失了。一切因缘最重要学会的事情就是吃亏,实际上一切都是因缘,就是你有这个因。一切法均是因缘啊,因缘不好,强求不顺。你想想看,你跟这个人没有感情,你非要跟他去做什么事情,你说人家会给你好脸色看吗?你明明跟他没有缘分,你非要跟他怎么样,你说你怎么不会碰一鼻子灰呢?所以,因缘不好,强求一定会不顺的,因为没有这个缘分。

所以要感恩好的因缘,要感恩自己前世做了好事情。回家想想我今天能够拜师,我今天能够跟师父学佛 学 法,我感恩,至少我上辈子还做了好事,我没有做太多的坏事情;如果我上辈子太坏的话,我这辈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佛缘啊。在末法时期我能够碰到这么好的法 门,我感恩啊,自己想想都开心,说明我上辈子不是很坏的人。

学佛人也要感恩坏的因缘,因为有坏的因缘来了,说明你上辈子做了一些坏事。我为什么上辈子要做坏事呢?所以我这辈子坚决不能再做坏事了,要感 悟人生啊。为什么有的人这辈子就是没钱呢?因为我上辈子没有积德,没有布施。你看我现在还不肯积德、还不肯布施,下辈子我哪来的钱啊?对不对?想一想,不要自卑,投胎投在好的人家,他上辈子就是有修。相貌端正的人上辈子就是有修,佛前供花,脸相都会善良。看到人家寿命长的,要知道 人家上辈子放生了多少啊。看到人家做总经理,你不要去羡慕,这是人家上辈子的努力。所以我这辈子要好好地努力,我如果争取现世报,不管善恶我现在就能够得到。末法时期现世报太快了,如果你努力,很快就会成功。

很多女人在做媳妇的时候,老被婆婆欺负,心想我怎么就做不到婆婆呢?老了,孩子大了,真的做婆婆了,好了,该我做婆婆了,你没有好好地改正你过去婆婆欺负你的毛病,而且你变本加厉。过去我做媳妇的时候,你们欺负我,现在轮到我做婆婆了,我要欺负她。好了,轮回了,这就是没有智慧。

你们要从这一世的恶缘当中悟 到这个缘。这一辈子我为什么跟他讲话他都不听?这一辈子我为什么跟他就没有这个缘分呢?要开悟,从独觉到缘觉,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开悟了之后,你是自己有一点感觉,一个人感觉,这叫独觉。到了完全明白这个世界原来是这么个问题啊,你就懂得缘分的觉 悟,原来全部都是缘分所觉啊,所以要感恩这个因缘让我开悟。这辈子我吃了这么多的苦,我今天还要打工劳动,就是因为我上辈子不惜福;这辈子能够闻到佛法,那是我上辈子做了善事、动了善 念,我这辈子才能解脱。否则的话,我这辈子再碰不到佛法,我懂什么小房子,我懂什么经 文啊。就像我们的父母亲一样,什么都不懂,我们又会沉沦在轮回之中啊。

多生多世碰到冤家,今生今世就会有更多的冤家。如果你们现在觉得老有人盯着你,像冤家一样死死地咬住你不放,一定是你上辈子冤结太多。多生啊,所以每一辈子你争名夺利,你死我活,那么,你这辈子也会一天到晚就是你死我活地在争斗,在争名夺利。如果继续这样,你怎么能够跳出三界?你跳不出啊。你怎么能够脱离六道轮回?所以,佛法是用智慧来转这个境界的。

接下来师父跟大家讲怎么来转境界。转境界很重要,转境界就是怎么样来想通。转境界先要转入一相法,就是用一个思维去看一个问题,用你的意念和智慧就能够转成。比如说,今天用一相法看人间,这个人跟你不好,你总觉得他对你不好,今天他来跟你说一件事情,如果你不用一相法的话,他跟你说的每一个字,你都会觉得他是在攻击你,在故意讽刺你,在作弄你。所以,当他跟你讲话的时候,明明是没有这个意思,你都会听成那个样子,那是多相。一相法是什么呢?你今天跟我讲什么事情,我就一心一意地只针对这件事情,我不去想其他的事情。你今天跟我讲,我说,“哦,对的”,你马上就会得到人家的爱护和同情,人家不会对你有芥蒂。

所以,一相法就是实实在在之法。转成一相法之后,你会法喜充满,然后要在一念之间马上转境。一念之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一个念头当中马上把境界转掉。

比方说,老公一直对你不好,今天突然之间跟你讲了一句话,“喂,你去把那个事情做一做”,你会想,他又在作弄我了,一念出来了吧?马上转掉,不可能的,他不是这种人,我怎么会这么想呢?马上转掉,一念之间转掉,接下来,马上对老公说:“谢谢,马上做。”你的表情一转好,他就不会有芥蒂了,如果你觉得他又在搞你,马上你的表情就出来了,对方马上有感觉,矛盾就出来了。转境要快,听得懂吗?可以允许你们有一个不一样的想法转出来,但是转出来之后必须要马上改变。



  • 学佛过程终出现的问题'求各位高人点拨。
    答:呵呵。这个正常的。不要紧张哦。谁说你罪孽深重?哪个人又不是罪孽深重?不是的话为什么还在这生死苦海中沉沦?你的这种现象说明你念佛已经起效了,已经摸到门径了。要努力加油呀!你接一杯水很清,放在那儿不动,等它完全静止后你会发现有杂质沉淀下来到杯底。同样的道理,平时妄想纷飞,不觉得自己...
  • 智随法师:学佛如何面对人事善恶?
    答:我们看众生都是有高低的,凡夫自然以凡夫的心量来面对世间的人。然而我们看佛,他要普度一切众生,他有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可以看到一切众生的前因后果、善恶表象。但是,他毫不计较,也不烦恼,他还要发心去救度这一切众生。身为学佛的人就要体悟佛心,体悟佛心之后,我们就会有佛心,会用佛的慈悲心来...
  • 学佛修行到底是在修什么
    答:学佛修行不是修心态,是修众生执着于五欲六尘的贪嗔痴妄心。有了贪嗔痴,就会造诸业行,之后就有业报,起烦恼痛苦。通过修行断除贪嗔痴妄心,就不会起烦恼痛苦,才能离苦得乐。
  • 怎样说服抛家舍业的出家人回心转意
    答:心里搞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种人就是楞严经讲的魔子魔孙,披上袈裟破坏佛法,将来堕阿鼻地狱,受大热恼。莲池大师警告:宁做在家在家者,不做出家在家者。道理很明白,在家学佛,不能成就,来生还可以再学,做个出家在家者,就完了,堕万劫不复之地。你问问她,出的是哪个家?她会有决定的。
  • 学佛修行就是修心态吗
    答:学佛修行不是修心态,是修众生执着于五欲六尘的贪嗔痴妄心。有了贪嗔痴,就会造诸业行,之后就有业报,起烦恼痛苦。通过修行断除贪嗔痴妄心,就不会起烦恼痛苦,才能离苦得乐。
  •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蟙盛...
    答:人在这种轮回五欲六尘待久了,他不容易把生死问题提到人生至高无上的地位来解决它。而且有一尊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已为我们做好了帮助啊,加持啊。昨天我们去参观原貌馆,我们南洋一带早期来新加坡的,这些人的生活,真的是很辛苦啊,很艰苦,这是华人来到海外的辛酸历史啊。在晚清,由于我们国势的衰微,我们的国民都...
  • 学佛的人,多数都是,看得破、放不下么?
    答:我认为,如果有两尊一样的佛,那么肯定有一个是假的 比如如果有一天一个人告诉我,他修成了观世音。我将吐他一脸口水,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怎么会和别人(观世音)一样呢?学佛不过是寻找真我的一个过程罢了。找到了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因为把成佛的执着也放下了...
  • 念佛真的是万修万人去吗?
    答:染污里面最大的就是名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引起你根本的烦恼,贪瞋痴慢。内里面还有贪瞋痴慢,还有这个会现行,外面还会受外面境界的诱惑,这就是染污了我们自己的清净心。 《给新进的同修 - 初学导引》《大集经》: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地藏经》: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
  • 佛门五毒是什么?
    答:新加坡有一位许哲居士,他是一百零二岁的年轻人,她是如何克服的,你向她学习。21-90-70 问:请问如何不受五欲六尘的障碍,而能专心修学佛法? 答:我们学佛不能成就,就是被五欲六尘障碍了。五欲六尘为什麼会障碍你?无非是贪著。经读多了、听多了,对於这些事情知道得很清楚,自己也会讲,为什麼还会被它障碍?这...
  • 我学佛遭受了太多不理解、不支持,这到底是为什么?
    答:我们学佛,首先就要明白学佛的核心是什么? 核心是学习回归人的本性,即佛性,而佛性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那个根,是什么? 就是“孝道和师道”,再浓缩一点,就是“孝”这一个字。 我们看《观无量寿经》,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成佛正因,因为他是根本中的根本,我们说入了佛门,受了戒,开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