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参与发现阻断蚊子传播疟疾的新"武器"了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为什么在中国没听说有蚊子传播疟疾?

1)有,主要是中华按蚊,传播的主要是间日疟,俗称“打摆子、打脾寒”
2)中国有嗜人按蚊分布的区会有恶性疟的传播

不会的

9月29日消息, 蚊子作为媒介传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和寨卡等多种重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9月2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研究组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arcelo Jacobs-Lorena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成果:“利用工程肠道共生细菌助力蚊子抵抗疟原虫”。



9月2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研究组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arcelo Jacobs-Lorena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成果:“利用工程肠道共生细菌助力蚊子抵抗疟原虫”。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能在按蚊中代代相传的肠道共生细菌,成功构建了抗疟效应分子的高效分泌表达系统,攻克了驱动抗疟基因快速散播到整个蚊群的关键难题,为从源头上阻断疟疾传播提供了新“武器”。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每年有2-3亿人感染,年死亡人数近百万,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疟疾主要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以及中东地区。2015年,91个国家和地区有持续性的疟疾传播。2014年我国报告疟疾病例3078例。伴随全球化和气候变暖,国际人员交流、出国劳务输出和货物流通的频繁,近年我国最致命的恶性疟病例以超过20%的速度增加,其中90%以上病例在境外感染后在国内发病。因此,疟疾是没有国界的传染病。


专家介绍,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按蚊通过叮咬传播。鉴于疟原虫需要在雌蚊肠道内完成有性生殖等复杂的发育过程后,才能通过雌蚊叮人吸血传递给人,因此杀灭按蚊肠道内的疟原虫可以阻断疟疾传播。虽然此前大量研究表明,经过遗传改良的蚊子或工程肠道菌表达抗疟效应分子能够杀灭按蚊肠道内的疟原虫,但这两种策略都面临一个巨大挑战——如何驱动抗疟基因快速渗透到整个蚊群中?

中科院上海植生生态所科学家所参与的这项研究发现了能在按蚊中进行持续跨代传播的新共生细菌,能高效驱动抗疟效应分子快速散播到整个蚊群中,使按蚊成为无效的疟疾媒介,实现从源头上阻断疟疾传播。


据介绍,利用肠道共生菌介导的阻断疟疾传播新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

1)新共生菌AS1在按蚊种群中具有持续跨代传播的能力;

2)该共生菌不影响蚊虫寿命,具有生态环境安全性;

3)蚊子吸血后,肠道共生细菌数量会成百上千倍地增殖,产生的抗疟效应分子也相应的显著增加;

4)细菌的遗传改造比蚊子的遗传操作要简单得多,构建同时产生多个抗疟化合物的工程菌株简单易行,可避免或减少降低疟原虫产生抗性的产生;

5)共生菌在疟蚊中的散播不受按蚊种间或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的限制,便于将抗疟基因散播到不同种类的按蚊中;

6)细菌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廉,所需设备简单,便于在疟疾流行的欠发达国家推广应用;

7)从源头上阻止蚊子传播疟原虫虫,为人类抗击疟疾提供新“武器”;

8)与当前的蚊虫防治策略和综合治理计划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本项研究成果也为其它蚊媒传染病(登革热、寨卡等)和植物虫媒病害的防控开辟了新的思路。



  • 中国科学家参与发现阻断蚊子传播疟疾的新"武器"了吗?
    答:中科院上海植生生态所科学家所参与的这项研究发现了能在按蚊中进行持续跨代传播的新共生细菌,能高效驱动抗疟效应分子快速散播到整个蚊群中,使按蚊成为无效的疟疾媒介,实现从源头上阻断疟疾传播。据介绍,利用肠道共生菌介导的阻断疟疾传播新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1)新共生菌AS1在按蚊种群中具有持续跨代传...
  • 为了防治疟疾86岁老人研究蚊子70年,他有什么研究成果?
    答:一.这是非常重大的研究成果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皇天不负有心人。70年研究蚊子,董学书在疟疾这一领域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研究成果。二.疟疾已经基本全部消除 他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已经摸清楚了蚊子传染的全部情况,针对性的去治疗疟疾,现在疟疾基本上已经全部消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三.一生都专注于解决...
  • 86岁老人研究蚊子70年,研究蚊子有什么效果呢?
    答:对于老人所研究的这种蚊子,它能够气到抗疟疾病的一种效果。2 对人体健康有益 我们都知道其实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条件,然后就会老人他所研究的这种网址本身也是对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的,它可以预防身体的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当这...
  • 屠呦呦:她挽救了全球上亿人生命,却低调到小区邻居不知道她是谁_百度知...
    答:屠呦呦,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屠呦呦父亲是名银行职员,平时最喜欢读书。1930年,女儿呱呱坠地,他便取《诗经》中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中 “呦呦”二字为女儿取名。家里顶楼置办有一个小隔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屠呦呦...
  • 屠呦呦颁奖词的内容是什么?
    答: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 为了防治疟疾,86岁老人研究蚊子70年!你对这种疾病了解多少?
    答:疟疾是一种由疟疾寄生虫引起的疾病,通过蚊子传播并进入人体。症状有发热、出汗,但发热前会出现感冒、发冷的现象。疟疾在当地传播非常迅速,通过蚊子传播,可以将发病率从1%增加到20%,甚至40%。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疟疾防治工作。在2010年,我们发起了一项行动计划,以消除疟疾。2017年,中国首次无...
  • 诺贝尔委员会为屠呦呦写的颁奖词
    答: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将目光转向传统中草药,以研发对抗疟疾的新疗法。她筛选了大量中草药,最终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查阅了大量古代中医书籍,获得了指导其研发的线索和灵感,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杀死疟疾寄生虫有显著疗效的...
  • 疟疾病毒是如何通过蚊虫传播的,人类应该怎样预防?
    答:模型结果支持他们的实验室发现。研究人员认为:“人们主要担心蚊虫的进食方式的转变会降低蚊帐的效力,蚊帐是我们抗击疟疾的最重要工具。”接下来的关键步骤是将工作扩展到实地系统,以评估现实世界中发现的稳健性。希望科学家们能开发出更有效的方法,彻底消灭疟原虫,减少更多人的痛苦。
  • 以毒攻毒,蚊子寄生菌能防治蚊子传播疟疾和登革热
    答:几年前,科学家们在巴拿马的蚊子体内发现了一种名叫紫色色杆菌Csp_P的土壤微生物。在进一步研究之后,研究者们发现这种寄生于蚊子的生物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它可以用作对抗疟疾和登革热病毒,是对抗这两种疾病的一把利器。因为紫色色杆菌Csp_P寄生于蚊子体内后会缩短蚊子的寿命,而这些蚊子可以传播上述两种...
  • 《自然》:几年前,科学家在广州每周释放的500万只蚊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答:一项备受瞩目的科研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公布,科学家们在广州进行的一项田间试验,利用创新技术,几乎消灭了全球最具侵略性的白纹伊蚊种群,为传染病防控带来了曙光。这种蚊子,因其传播登革热、疟疾等疾病的恶名,被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白纹伊蚊,俗称“花脚蚊子”,原生于东南亚,如今已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