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赏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30赏析,跪~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130首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 Coral is far more red than her lips' red- If snow be white, why then her breasts are dun- If hairs be wires, black wires grow on her head: I have seen roses damasked, red and white, But no such roses see I in her cheeks, And in some perfumes is there more delight I love to hear her speak, yet well I know That music hath a far more pleasing sound, I grant I never saw a goddess go; My mistress when she walks treads on the ground And yet by heav'n I think my love as rare As any she belied with false compare? 简评: 十四行诗(Sonnet)最初风行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传统的写法以佩脱拉克(Petrarch)为代表,总爱歌颂情人太阳般的明眸、珊瑚似的红唇、雪白的肌肤、金丝般的秀发、玫瑰样的双颊......她吐气若兰、行走如天仙....。 这首诗(编号130)中的叙述者像煞有介事地把自己黑发暗肤的女友和金发白肤的传统美人比较。在此莎翁把爱情拉到常识层面,讽刺了囿于传统之文人的可笑,也嘲弄了佩脱拉克式的主题及比喻。然而最妙的是叙述者认真的模样;特别是在比较之后,仍旧强调自己女友绝不亚于任何「被胡乱比拟」(with false compare)的女人,在态度上不知不觉中已陷入传统的窠臼,实在引人发噱。


我爱人的眼睛一点不向太阳;

珊瑚比她的嘴唇还要红的多:

雪若算白,她的胸就暗褐无光;

发若是铁丝,她头上铁丝婆娑.

我见过红白的玫瑰,轻纱一般;

她颊上却找不到这样的玫瑰;

有许多芳香非常逗引人喜欢,

我爱人的呼吸并没有这香味.

我爱听她谈话,可是我很清楚,

音乐的悦耳远胜于她的嗓子;

我承认从没有见过女神走路,

我爱人走路时却脚踏实地;

可是,我敢指天起誓,

我的爱侣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08/00/2910773_52001236.shtml
其中也有一些关于此诗的总结。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赏析:
1、1609年,莎士比亚发表了《十四行诗》,这是他最后一部出版的非戏剧类著作。学者无法确认154首十四行诗每一首的完成时间,但是有证据表明莎士比亚在整个创作生涯中为一位私人读者创作了这些十四行诗。
2、更早的时候,两首未经许可的十四行诗出现在1599年出版的《热情的朝圣者》。英国作家弗朗西斯·米尔斯曾在1598年提到“在亲密朋友当中流传的甜美的十四行诗”。
3、少数分析家认为出版的合集是根据莎士比亚有意设置的顺序。看起来他计划了两个相对的系列:一个是关于一位已婚皮肤黝黑女子的不可控制的欲望。

4、另一个是关于一位白皙的年轻男子纯洁的爱。如今仍不清楚是否这些人物代表了真实的人,也不清楚是否诗中的“我”代表了莎士比亚自己,尽管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认为在这些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敞开了他的心”。
5、 1609年的版本是献给一位“W.H.先生”,献词称他为这些诗的“唯一的促成者”(the only begetter)。献词究竟是莎士比亚自己写的还是出版商托马斯·索普所加目前仍是一个谜,索普的名字缩写出现在题献页的末尾。
6、尽管有大量学术研究,谁是“W.H.先生”先生也依旧不为人知,甚至连莎士比亚是否授权出版该书也不清楚。评论家赞美《十四行诗》是爱、性欲、生殖、死亡和时间的本性的深刻思索。

  【欣赏】 这第一首,诗人开宗明义地提出:熟透了的东西随时会殒落,血亲后嗣就该继承他的遗业,要美的生命不断繁衍孳生,艳丽的玫瑰才不会凋谢。这是自然法则,也启示着现实中人应步的常道。但是朋友,你却不去寻结连理,只独钟其身,恰似和自己的眼睛订婚,燃尽自身,也只能烧炼出双眸的光焰,而不能把你的美传诸后人。这是和自己作对,就会在丰饶的田野上酿出了饥馑。你本是天地的精华,鲜艳的珍品,自应婚娶,生育美的后代,为灿烂的春天开路。而你却不肯与美人结合,愿在自身的花蕾里埋葬了自己。这种自怜的吝啬,酿成了毁灭的浪费,该有多么可惜与可叹啊!所以,诗人于最后剀切陈情:亲爱的朋友,可怜这世界吧,你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把世界应得的统统让坟墓吞去,和你一同消逝。
  ★☞ 从上段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表达莎士比亚一方面非常惋惜朋友独自生活而不肯结连理的情感,另一方面又在极力劝说他的朋友,传宗接代是自然规律,不能违背,留下后代才能让美永存,所以要赶快婚娶啊!蕴含着文艺复兴时代,一个人文主义者赤诚的现实主义精神。您听到了吗,诗人在为春天开路,为美的永驻而呐喊哩!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1-17首形成一组,具有同一主题,都是诗人劝他的青年好友应该结婚的。因为,时间在改变一切,他那美的形貌也会消逝;只有结婚生育,才能在后代的身上永驻青春。从这组诗里,我们得识诗人那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与现实主义精神。
  开篇的十七首诗,主题随同,但是莎氏以不同的譬喻,从不同的角度,提炼、抒发为深沉的诗。
  摘自:友谊与爱情--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欣赏(英汉对照),这本书里的赏析很全面。
  【英文赏析】
  As the opening sonnet of the sequence, this one obviously has especial importance. It appears to look both before and after, into the future and the past. It sets the tone for the following group of so called 'procreation' sonnets 1-17. In addition, many of the compelling ideas of the later sonnets are first sketched out here - the youth's beauty, his vulnerability in the face of time's cruel processes, his potential for harm, to the world, and to himself, (perhaps also to his lovers), nature's beauty, which is dull in comparison to his, the threat of disease and cankers, the folly of being miserly, the need to see the world in a larger sense than through one's own restricted vision.

  'Fair youth, be not churlish, be not self-centred, but go forth and fill the world with images of yourself, with heirs to replace you. Because of your beauty you owe the world a recompense, which now you are devouring as if you were an enemy to yourself. Take pity on the world, and do not, in utter selfish miserliness, allow yourself to become a perverted and self destructive object who eats up his own posterity'.
  详情见谷歌英文网www.shakespeares-sonnets.com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赏析
    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1-17首形成一组,具有同一主题,都是诗人劝他的青年好友应该结婚的。因为,时间在改变一切,他那美的形貌也会消逝;只有结婚生育,才能在后代的身上永驻青春。从这组诗里,我们得识诗人那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与现实主义精神。开篇的十七首诗,主题随同,但是莎氏以不同的譬喻,从不...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赏析怎么写?
    答:这首诗主要表达莎士比亚一方面非常惋惜朋友独自生活而不肯结连理的情感,另一方面又在极力劝说他的朋友,传宗接代是自然规律,不能违背,留下后代才能让美永存。这第一首,诗人开宗明义地提出:熟透了的东西随时会殒落,血亲后嗣就该继承他的遗业,要美的生命不断繁衍孳生,艳丽的玫瑰才不会凋谢。这是自...
  • 经典重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赏析
    答:这里既兼顾到了对爱友的美的赞誉,又赞美了诗歌艺术的不朽。这首诗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生动,比喻新颖。在短短的十四行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设问(rhetorical question)、暗喻(metaphor)、拟人(personification)、夸张(hyperbole)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大大加强了这首诗歌的表现力。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赏析?
    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诗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126首,献给一个年轻的贵族(Fair Lord),诗人的诗热烈地歌颂了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们的友情;第二部分为第127首至最后,献给一位"黑女士"(Dark Lady)...
  • 求解析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意思分析!
    答: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是我们讲授英国文学必 讲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也是每一个文学学习者必读的作品。到目前为止我们选用的英国文学教材没有哪一本没有选编他和他的作品,而在选编和选讲他的十四行诗 时,几乎都选了他的第18首,如吴伟仁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② 王佐良等的《英...
  • 求关于莎士比亚sonnet18十四行诗的鉴赏(要包括修辞格哦)十~分~感...
    答: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总体上表现了一个思想:爱征服一切。他的诗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赞颂了人的尊严、个人的理性作用。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用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文主义的命题。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生长着,繁阴...
  • 名诗我译(莎士比亚篇)——Sonnet 1 十四行诗 第一首
    答:莎士比亚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这一诗体,一生写下154首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诗作,改变了彼特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其押韵格式为ABAB,CDCD,EFEF,GG。每行诗句有十个抑扬格音节。比彼特拉克更向前迈进一步,主题更为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用自如...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鉴赏
    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o shall I live, supposing thou art true,Like a deceived husband; so love's face May still seem love to me, though alter'd new;Thy looks with me, thy heart in other place:For there can live no hatred in thine eye,Therefore in that I cannot know thy ...
  • 莎士比亚经典十四行诗带翻译?
    答:莎士比亚经典十四行诗一 Ah! wherefore with infection should he live,唉,我的爱为什么要和臭腐同居,And with his presence grace impiety,把他的绰约的丰姿让人亵渎,That sin by him advantage should achieve 以至罪恶得以和他结成伴侣,And lace itself with his society?涂上纯洁的外表来眩耀耳目...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释疑——第1首
    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释疑——第1首 e-mail:renfalong31415@sina.com Sonnet 1 From fairest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That thereby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But as the ripershould by time decease,His tender heirmight bear his memory:But thou contractedto thine own bright eyes,Feed'st...